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496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docx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

中德中学生素质比较思考

提要本文在实地互访考察的基础上,比较了中德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个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国中学教育德国中学教育

根据武汉市与友好城市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府交流协定,武汉外国语学校与该市马克斯·普朗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师生互访交流。

互访采取寄居对方学生家庭的形式,中德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使交流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交流活动的组织者,得到了一次直接考察了解德国中学生,了解德国基础教育的机会。

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对中德中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一些初浅的思考。

一、关于思想道德素质

我对中德学生作了一次学习动机的调查。

结果是中国学生85%以上选择“为国家民族繁荣富强而学习”,而德国学生100%回答“为自己,为自己将来有个挣钱多的职业而学习”。

中国中学生的爱国是无庸置疑的,在互访活动中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一是在武汉参观一米七轧钢厂,当德国人踌躇满志地向我们炫耀:

“生产线是德国的,设备是德国的,技术是德国的,工艺是德国的……你们中国人现在还搞不出来”时,中国学生受到了强烈刺激。

高一文科班德语学生沈扬当即找到班主任,坚持要求改学理科,理由是:

“德国人能搞出的技术,中国人也一定要搞出来。

在德期间,我校学生每人胸佩一枚国旗徽章,以表示自己虽远离家乡,但心系祖国。

他们向德国朋友宣传中华五千年文明,介绍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以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他们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德国朋友。

德国朋友埃尔曼动情地说:

“我看好中国。

西方的领先是暂时的,我从中国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你们未来的希望。

德国中学生为自己是德国人感到骄傲,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

德国学生在汉期间,与我样学生赛了一场足球,因阵容不齐以2∶6负于我校学生。

回访德国时,他们要求再赛一场,结果不多不少以6∶2胜。

他们说“这是为德国的荣誉而战”。

德国中学生法制意识很强。

法律在他们心目中至高无尚,不可逾越;法律赋于他们的权力,理所当然也要充分享用。

如德国法律允许年满18岁者学习驾驶机动车。

因此,许多高年级学生持有驾驶执照。

德国中学生在充分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小心翼翼地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与义务,绝不越雷池一步。

黄雅谦乘房东安琪尔(11年级学生)的汽车一同上学,眼看还有几分钟就要迟到,安琪尔将车开得飞快。

但驶过一条街时,她突然减了速,这时路上既无行人、路障,也无交警,仅仅因为街口有一个限速标志牌。

对此,安琪尔有她的说法:

“既然(减速慢行)是法定的规则,就理应遵守。

在德国大家都遵守公共秩序,大街上没有人抢红灯,没有人乱扔垃圾,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都很强。

“要爱护环境,营造一个洁净有序的生活空间”,大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安琪尔同学“既然是法定的规则,就理应遵守”一席话,是有代表性的。

在他们看来,法即公约,是没有弹性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恪尽职守,敬业执著,这是德国人的共同特点。

德国中学生也是这样。

互访活动中,担任各种任务的德方学生都很尽心尽责,不遗余力,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交流过程中,我校学生也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团结协作、乐于助人、吃苦耐劳、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在道德规范的许多方面比德方学生做得毫不逊色。

但从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看,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柳斌同志指出: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要着重抓爱国意识、公民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这就为我们中小学素质教育从内容上明确了重点。

我们要强化这三种意识的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将这三种意识从认知、情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并将教育的着力点落实到行为的培养训练上。

在培养学生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三个统一上下大功夫,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层次。

二、关于科学文化素质

就中学生而言,科学文化素质是整个素质架构中的核心部分。

知识的储量和质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素质档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在未来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从已经学习和掌握的课本知识看,中国学生学习数、理、化等一些基础学科的进度,远远超出同龄德国学生。

以数学为例,同是小学二年级,当中国孩子在学习千位数的加减法和四则混合运算时,德国同龄学生尚在学习20以内的加法;当德国中学十年级学生正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时,与之同龄的中国高一学生已学到了集合、函数和立体几何。

因此,在德国的数理化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回答老师的任何提问,游刃有余地完成作业;而在中国,德国学生对我们的课堂内容却目瞪口呆,不知所云。

对此德国学生心悦诚服,他们羡慕地说:

“你们学校真好,能学到那么多知识。

其实,德国中学教学标高虽低,但从课程设置看,其门类之多,学生选择余地之大,又是我们所不及的。

德国中学将课程设置分归为三大类,即“语言文学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类”,每类所含课程如下:

1.语言文学艺术类

德语法语意大利语

音乐西班牙语拉丁语

美术俄语希腊文

英语荷兰语希伯莱文

……社会学法律

2.社会科学类

历史

地理哲学教育学

…………心理学

……物理家政学

3.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类

数学…………

……生物计算机

……化学技术

另外还有宗教、体育两门课无所从属,独立于三大类之外。

在9门外国语中,一个学生往往可选学2~3,且均能在中学阶段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其他课程中,除“社会学”、“法律”与我们政治课内容有部分交叉重合外,其余“教育学”、“心理学”、“家政学”、“计算机”、“技术”等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是在我们的课表中见不到的。

比较两校的课程设置可见,我们的基础教育重基础学科,且基础学科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德国基础教育强调知识面,而对基础学科的教学要求并不高。

从课时安排看,我们的周课时一般在33~40节,而德国中学的周课时只有20~25节。

马克斯·普朗中学是一所文科中学(Gymnasium)。

在德国,把凡是为升高等院校作准备当作教学目的的学校一律称作“文科中学”,培养目标与我们的重点中学相似。

这类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望值也很高。

尽管该校课程门类较多,培养目标与我校类似,但因其教学标高低,加之德国中小学学制为13年,多我们一年,所以课程密度不大,周课时不多。

除十一至十三年级下午有少量体育和选修课外,其他年级均实行半日制。

即使下午有课的年级,一般也在两、三点钟就放学离校了。

德国中学的课堂十分活跃,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体。

上课时,学生一般可从老师那儿领到一张自学提示。

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提示,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充分思考、讨论。

这一过程往往很长,要占大半节课。

面对学生的大声讨论或是激烈争吵教师也显得极有耐心,并不急于将答案合盘托出。

即使学生思路不对,答案谬误,老师也对其认真思考的态度表示赞赏。

等到大多数学生绞尽了脑汁,或是争得不可开交时,老师才给予引导。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量虽不大,但却学得实在,记得牢。

而且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知识点从它的导入到被学生接受掌握,不是我们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模式,而是在一种模拟的实践情景中进行的。

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懂得了这一知识的运用价值,很快就能将知与用结合,使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反观我们的教学,因课时密度高、课堂密度大、教学标高高,学生学习多是被动、机械地记忆和重复,很难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疲于理解、消化,转知为用就往往只能依赖学生的天赋了。

比较中德中学课程设置,不难看出,我们面小,但“精而深”;他们教学内容浅,却“广而博”。

“精而深”设置有其优势:

突出重点,强化基础,使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但这种设置亦有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标高设计过高,使相当多的学生难以达到标高设计的优秀水平。

问题是倘若一个智力正常,学习认真的学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超过成人法定工作时间8小时,仍达不到优秀的水准,这个学生就有可能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失去自信。

此时如果再加上来自父母或老师的压力,就可能造成他的心理受挫或厌学。

二是基础课程的高容量,占用了学生课内外大量时间,使他们失去了涉猎更广博知识的可能。

三是课本要求使学生满负荷或超负荷,除部分智力超常者外,许多学生失掉了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坐失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个性特长发展的最佳时机。

四是课本的高要求,使许多智力并不超常的学生很难挤出时间去从事一些劳动,学习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养成必要的劳动习惯。

三、关于能力素质

在数理化等课程中,我校学生学习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远远超过德国同龄学生。

表现在课堂或课后练习中,我校学生不论是知识的记忆能力、复现能力、迁移能力,还是理解、归纳、推理能力,从整体上均优于德国同伴。

因为我们毕竟在课本上下的功夫比德国学生多,而且我们毕竟是百里挑一的重点中学学生。

德国人做事严格,学生也严格遵师嘱行事,唯师是从。

做作业时,即使中国学生告知了更简便的方法,他们也仍然按老师要求的公式和套路去做。

与我们学生比,他们严谨有余,而灵活不足。

在外语能力上,我校学生在德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杜伊斯堡市市长克灵顿先生会见我校师生时,德国翻译的口译速度较慢,在我们的学生早已听懂市长先生的演说词,并已经作出了相应的表情反应时,满头大汗的翻译却慢了半拍。

在杜市,我校学生以流利纯正的德语,接受了《莱茵报》、《杜伊斯堡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接受了德国国家电视三台用第一时间作的现场直播采访,应邀对一些社会团体作了演讲。

克灵顿先生说:

“在见到你们之前,我们就听到了人们对你们的赞扬。

在杜市,不论男女老幼,见过你们的人无不为你们的德语水平感到惊讶。

尽管如此,我今天仍感到吃惊:

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在遥远的东方你们怎么能学到这样漂亮的德语!

”克灵顿先生并不知道,我校学生的外语能力代表了国内中学生的最高层次。

以国内中学生整体的外语能力与德国中学生相比,我们并没有优势。

一是中国中学生一个人一般只学一门外语,德国中学生一般要学2~3门外语。

欧共体国家彼此开放边境,经贸、文化等方面交往多,多掌握几门外语对他们来说是现实的需要。

二是中国中学生学习6年外语一般还不能形成较强的听说会话能力,而德国中学生一般都具备这种能力。

在外语教学上,我们重笔头,他们重听说;我们重积累,他们重学以致用。

在国家对中学生进行的唯一的一次外语考试中,他们也只考口试,不考笔试。

除开数理化课本的学习,德国中学生在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等方面,要强于我们。

在一所幼稚园里,我们看到一群中班的孩子(3~4岁),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动手做自己的中餐。

在中学,他们普遍开设了家政课和技术课。

在这些课程中,凡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活,教师绝不越俎代庖。

在家里,如遇有修建房屋,修理汽车、自行车,管理花园之类的劳动,父母也一定会安排子女参加。

不仅如此,德国的家长还鼓励孩子去打工。

父母更是希望子女通过劳动来体验生活的艰辛和自食其力的乐趣。

十一年级学生米尔柯,曾帮邮局送过报;科尔也替餐馆送过套餐。

我接触的许多德国中学生都打过小工。

做这样的工作,他们一点也不觉得丢面子,他们认为劳动挣钱永远是正当的,是体面的。

德国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在德国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德国中学生一般都能将计算机熟练运用于自己的学习。

大凡能在计算机中按键就可查找的知识,如历史的年代、人物、事件等教师也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他们认为,在科技已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更应当充分运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德国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也比较强。

马克斯·普朗中学有学生自办的报纸和电视台,采编、撰稿、排版、发行和播出等一整套工作,全由学生自己干。

安琪尔同学同时兼任了几家地方大报的特约撰稿人和地方电视台的特约记者。

我校付柯同学接受电视台直播采访的那个下午,我们正在杜塞尔波夫市参观。

付柯就由安琪尔一个女孩子领着,乘车由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的电视台。

对安琪尔的交际、办事能力,带队的德国教师非常放心。

结果他们不仅准时到达了电视台直播室,还非常出色地完成了直播节目的制作。

德国人很看重艺术,重视对青少年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古典雕塑、绘画馆,欣赏古典音乐、歌剧。

因此德国学生在接受流行音乐的同时,对高雅艺术也表现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在德期间,我们与德国师生一同看了一场歌剧。

剧情讲的是18世纪一个贵夫人和一个海盗的爱情故事。

观众着一色晚礼服,皮鞋擦得锃亮,对每一个演员的每一个唱段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要说剧情的曲折动人,歌声的悠扬委婉,单是剧场建筑的富丽堂皇,观众的衣冠楚楚,剧场里肃穆热烈的气氛,都让你受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

我注意到观众中有不少年轻人,其中也不乏中学生。

艺术鉴赏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知之方能乐之,乐之才会好之。

对美的东西不了解、不懂得、不理解,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审美能力。

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文化兴趣,就不可能形成较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较完整的能力素质。

四、关于个性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关系密切,当人智力的发展与其个人兴趣、个性特长恰当结合,又有了使之同步发展的客观条件,他就很可能成长为一个在某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

古今中外很多科学家、名人的成长史都说明了这一道理。

德国比较重视青少年个性特长的培养,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

以杜伊斯堡市为例,该市虽人口不多,仅50来万,但官办、民办的科技、音乐艺术、体育等各种俱乐部、协会就有7000多个。

这些团体均有较稳定的经费来源,也向会员收取一定的费用。

它分别集合了该城市具有同一志趣的人们,让他们的兴趣在这里得到训练,变为特长,并得以充分的表现和施展。

马克斯·普朗中学也有几十个各种兴趣小组。

这样,所有中小学生,只要你愿意,就能尽量在课外发展自己,并在俱乐部或兴趣小组中找到志同道合者。

因此,尽管德国中小学是半日制,但整个下午和晚上,大多数孩子都有了一个合适的去处,而在街上,我们极少见到四处闲逛的青少年。

我校刘智同学向德国中学生介绍中国中学生生活。

当刘智说到“我们每天除开完成功课、吃饭睡觉,非课业学习时间仅有两个小完全属于自己”时,德国学生一片惊嘘,表情痛苦万状,有两个男生竟吓趴在了桌子上。

其实,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每天能用于非学习的自主支配时间还不一定有两个小时。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每天用6~7个小时就能完成规定的学业,那么他就有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广阔余地。

这犹如瓶子装水,灌得太满,就没有了自由空间,失去了再容纳、再发展的潜力。

我国一位留德博士生告诉了我这样的情形:

在德国大学的低年级里,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领先于德国学生;但到了高年级,当德国学生开始发挥其学习上的巨大潜力,学习成绩急追直上、脱颖而出时,许多中国留学生则显得后劲不足,难以匹敌了。

我不知道这位博士生所说的情况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但有一点是清楚的:

德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标高虽低,却为高校培养输送了很有潜质的学生,这些学生经高校再培养,就能成长为适应当今德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人才。

如果我们用同一个模式要求学生,不给他们留下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即使教学标高再高,也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且一种模式势必会抑制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就使他们失去了成才的机会和可能。

柳斌同志“鼓励孩子们从事一些业余个人爱好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关于心理素质

这次互访交流活动中,德方有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十一年级学生马库斯。

他是校电视台的编导兼摄影师,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他总是背着摄影机,跟着我们的队伍跑前跑后,进行全过程跟踪拍摄。

在德期间,他迎来送往,是德方接待工作的主力,老师的得力助手。

接触中才得知,他竟是一个留过两级的留级生。

但谈到留级,他一点也不自悲,甚至还有些自信地说:

“许多著名学者,甚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也曾留过级。

”他的老师,并不因为马库斯成绩不佳而歧视他,为了帮他保持自信,有意让他在各种活动中担任一些重要的角色。

同时我也为马库斯的心理成熟感到高兴,他能正确对待挫折,几次受挫仍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德国中学生做事很专注,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始终如一地保持高度的热情。

他们的注意力一般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生转移。

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能保持耐心和信心,有较强的抗耐能力和意志品格。

德国和中国家庭的居住条件差距较大,饮食习惯也很不相同,但他们初到武汉时,不仅没有显得不适应,反而表现得十分乐观。

他们说:

“这里的生活条件比我们来中国前想象的要好得多!

”相反,我们的学生在德国就不及他们了,有的学生因吃不惯西餐,宁肯饿肚子;有的因思家而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甚至还有人偷偷哭鼻子,应变力和耐受力等心理素质的反差较明显。

德国的孩子都很自信,在人际交往上十分大方自如,一点也不拘谨。

在中国始终与接待家庭的同学和家长相处很好。

临别时,德国孩子都依依不舍,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的独立意识比较强,处事有主见。

不像中国学生那样依赖父母、依赖老师。

如有不同意见,他们敢于与家长、老师甚至校长论理。

老师、家长不管是否同意孩子们的意见,总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

在我方的接待工作中,活动安排全由老师家长说了算;在德方的接待过程中,却是学生自主安排的活动占有了很大比重。

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自立、自信、自律,还是在抗耐、抗挫的毅力,意志力等心理品质上与德国学生相比都有一定差距。

六、关于身体素质

德国人普遍身材高大,中学生与中国同龄人相比,平均身高约长5~10公分,男女皆然。

除去人种因素的差异,中、德学生生理发育情况都还不错,只是德国的胖子更多。

德国人的饮食其实很简单,面包、黄油、奶酷、火腿、青菜、咖啡、果汁和鸡蛋的食谱几乎一成不变。

他们的食量一般不是很大,但质量高,热量大。

中学生都很热爱体育运动,但德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更充分的时间和条件。

在德国,全民健身不要政府号召和发动,人们都崇尚体育,热爱体育。

城市中完备的体育设施,各种项目的体育协会、俱乐部都能使中学生们乐得其所。

因此,德国中学生的体质和体能都比较好。

与他们一同远足,我们的学生常会因跟不上他们的步伐而气喘吁吁,力不从心。

同是在异国他乡,德国学生在中国很少生病,而中国学生则不然。

实行每周双休日之前,我们的学生每天尚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

实行双休日以后,课程标高没有降,六天的学习任务五天完成,学生课外的体育锻炼没有时间保证,而且可供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也很有限,因此,重智不重体并不完全是学校的问题。

比较了中德中学生的素质差异,我认为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极具战略眼光。

它针对中小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把面向21世纪扎扎实实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从现在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争夺下个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这就为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历史定位。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

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具体实施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

一是人才观。

既然社会需要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我们就应当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就有一个教育多样性,培养目标多样化的问题,就不能只重视少数人,搞一刀切、一个模式。

二是素质观。

要明确人的素质结构的多元性,不可将“高分”与高素质划等号。

三是质量观。

要弄清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不能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或教师的唯一质量标准。

二要改革考试办法。

这是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解决“应试教育”弊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国中学生们面临的考试太多,负担太重。

比如:

1.中国学生在中学段有三次大考,而德国学生只有一次;

2.中国中学生在历次大考中,共需考20门次,而德国学生只需考4门,其中还有一门(外语)不考笔试;

3.中国中学生除高考可选择文、理类外,在20门次考试中有18门为指定科目,仅有两门可在历史、政治或物理、化学中选择,而德国学生仅德语一门为必考,其他3门均可由自己在三大类课程中各选考一门。

4.德国中学的毕业考试是一考两用,通过了毕业考试且平时成绩合格者即可拿到中学毕业文凭,凭这张文凭即可就读德国的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而中国中学生的三次大考(中考、毕业会考、高考)的性质各不相同,成绩不可混用。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

德国并未因为考试少而使国民素质降低;相反,我们也没有发现考试多与国民素质提高有必然联系。

三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整教学标高,适当降低难度,拓宽学生知识面。

四要建立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

目前,素质教育从内涵、结构、目标、原则、方法到运行模式,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成熟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理论体系。

我们应在实践中思考摸索,尽快将它建立起来,并用它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调整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素质教育要从校长抓起,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校长的工作目标责任中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规律,建立一套学校内部的运作机制,使素质教育能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还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和学生素质的监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量化的评估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