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176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docx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

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22时 B.14时 C.10时  D.2时

2.该时刻,40°N纬线上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读“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回答3题。

 

3.图中甲城处的风向不可能是

A.西北风B.偏西风

C.东南风D.偏北风

海南省文昌市航天发射中心征地工作正式启动,“嫦娥二号”与“嫦娥三号”有望在文昌发射。

读海南岛地图,回答4-6题。

4.能正确反映过文昌和琼中方向的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5.嫦娥一号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此时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满天星斗

B.一个月前文昌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时日气温继续升高

D.此日日出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的影子朝西北

6.下图能正确反映文昌气候特点的是

 

D

右图为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统计图。

回答7—8题。

7.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分别为

A.甲和乙B.乙和丁

C.丙和乙D.乙和丙

8.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中国福娃”被亲切地叫做“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他们分别以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为创意。

据此回答9-11题。

9.贝贝代表奥运五环中的蓝色一环,其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

以下地区渔业资源丰富的是

ABCD

10.晶晶代表奥运五环中的黑色一环,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以下气候适合大熊猫生活的是

ABCD

11.妮妮代表奥运五环中的黄色一环,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

有关北京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单一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B.北京沙尘暴多发季节是秋冬季节

C.北京的城市交通网为方格一环形一放射状D.北京城市用水主要来自海河

追求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

据此回答12~14题。

12.下列言论体现追求社会和谐思想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④“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下列措施体现统治者关心人民疾苦,以民为本思想的有

①唐朝的租佣调制②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

③雍正帝实行的“改土归流”④罗斯福的“以工代帪”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这一做法的直接影响有

①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②促进社会稳定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④使两大阵营的对峙程度增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化不断发展、碰撞、融合、创新的过程。

据此回答15~17题。

15.玄奘西游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其体现的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B全面繁荣C影响深远D领先世界

16.“不列颠的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它直接反映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的情况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侵略的客观作用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D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生产分工的情况

17.下列运动中,由不同文化冲突引发的是

①启蒙运动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印度民族大起义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也改变着世界。

据此回答18~20题。

18.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是

A手工工场的形成B垄断组织的出现C工厂制的形成D跨国公司的形成

19.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的春天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列强以炮舰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D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20.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下列现象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是

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开始多于农村人口②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③美国、德国超过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强国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生,使人们不断地从网络中获取资料信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求富”问题即富国富民问题,是世界各国各阶层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此回答21~23题。

21.18世纪末19世纪初阻碍法国工业资本家“求富”的因素有

①英国机器的输入②小农经济发达③高利贷盛行④外交环境恶劣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2.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目标是

A民族平等B家给人足C有田同耕D建立民国

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其深远的意义是

A促进产业结构变化和实现现代化B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改变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丰富城乡人民的生活

24.“中国校园健康行动”主体活动,旨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

A社会存在的内容B社会存在的反映C客观规律的表现D人类社会共同现象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据此回答25-26题。

2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正确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26.价值观的多元化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但必须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取向,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成为必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价值观是创新的理论依据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存在差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决定作用

一位职业培训师针对求职大学生过多要求待遇、工作条件而屡屡求职失败的情况提出建议:

首先要想自己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其次,要记得你做出贡献自然就会得到你所要求的待遇和条件。

据此回答27-28题。

27.这为职业培训师的观点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表现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8.这位培训师所说的第二点指出了

A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B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自身素质的提高

C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D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先满足个人需要

2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这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和积累起来的重要经验。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这是因为

①党的群众路线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党的政治优势

③人民群众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践的主体

④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0.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

这说明

A文化作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载体具有稳定性

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31.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说是“千年流浪人不散”。

两千年来,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浪迹天涯,但无论生长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他们每天祈祷时共同的一句话就是:

“明天就返回耶路撒冷!

”这从政治学上表明

①犹太民族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②犹太人精神上的归属感成为他们民族凝聚力的一部分

③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祖国

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宗教信仰造就了犹太人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2.我国西北地区有丰富的人文、经济资源,在历史上经济贸易曾经十分繁荣。

茫茫草原、巍巍群山对民族性格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巨大,大部分西北民歌粗犷高亢,自由奔放,极富阳刚之气。

西北地理环境与西北民歌风格之间的关系说明

①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气质

②地理环境决定民族文化气质

③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性

④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具有稳定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3.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热潮,这反映出提升科技竞争力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

A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B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C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D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唯一尺度

34.60%的石油需要进口、且是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的美国,历来把石油安全作为其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维护石油安全,历届美国政府都把控制主要产油国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必要时,甚至不惜运用军事力量。

由此可见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国家间亲疏冷热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③国家力量是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

④主权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对外政策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5.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中美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

我们愿意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这说明

A同美国结盟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B维护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最终目的

C我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D造福于本国人民是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140分)

36.(18分)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

(4分)

(2)图中A处的地形名称是。

其顶部海拔可能为()(选择填空)(4分)

A.269米B.379米

C.489米D.599米

(3)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较湍急的是。

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6分)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4分)

37.(18分)粮食安全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成功地在占全球耕地面积7%的土地上承载了全球22%的人口。

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