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662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docx

中职语文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上册)

 

 

 

【备课时间】2010-9—1【上课时间】9—2

【课题】始业课【课型】讲授【第1教时】

【教学目的】

1、师生互相初步了解,沟通,并学习口语交际—介绍。

2、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3、让学生明确本科目的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与学生沟通感情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

 姓名爱好学习新东西赠言

二、学生自我介绍

 姓名爱好星座博客

三、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

1、爱学语文吗?

喜欢上语文课吗?

2、看过哪些课外书?

课代表调查

3、爱写作文(日记)吗?

周记

4、以往的语文课是怎么上的

5、最喜欢语文老师怎么上课

四、明确语文学习的要求

守纪(一切与课堂无关的)、听讲(听课、发言、讨论)、作业(必做、选作加分、练字)三方面与学分

作业本(预习、听课笔记、课后作业)练字本作文本

【作业布置】

   抄写诗词三遍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0-9-2【上课时间】9—5

【课题】《永远的校园》【课型】讲授【第2教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 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行文线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思索自身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刻理解“永远的校园”中“永远”的涵义;

【教学过程】

 预习:

诵读文章,感知大意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刚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对自己曾经的母校印象如何?

对我们的新学校感觉怎么样?

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位在自己学校里一待就是半个世纪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印象?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谢冕的《永远的校园》。

2、背景资料

谢冕,著名作家、诗人,北大文学院教授,自他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

有没有同学知道北大的历史由来?

北大,全称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

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

严复是第一任校长。

北京大学也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

后来为了 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将“5•4”定为校庆日。

3、课文研读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作者在前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校园在他眼中是怎样一个概念?

(写了谢冕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

在文中主要是表层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园是既具体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针对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里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抽象的校园。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谈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园精神?

Ⅰ、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Ⅱ、不单纯、富有个性;

Ⅲ、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

机智、聪慧;洒脱、活泼;

Ⅳ、民主与科学:

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北大不灭的精神——北大校园精神的延续)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远”的内涵。

(例如:

“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质的力量。

永远“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     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4、词语学习

曼妙   欢愉   怨尤    

 弦诵   耿介不阿   虔诚   

阻扼   肃杀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0-9-2【上课时间】9月6

【课题】《成长》【课型】讲授【第3教时】

【教学目的】

1、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

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分析问题

1、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

“我”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怎么看待她为“我”所做的种种“设计”的?

(答:

“我”的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

她率直、泼辣、急于求成,“她难以掩饰她的厌恶”,又毫不隐瞒她的高兴,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树。

对“我”不思进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却毫不自怨自艾。

“她”又是开明的,一旦发现“我”在生意场上已没有指望,便为“我”留意新的“行当”。

于是,她发现“我”的写作天才,并鼓励“我”当个作家。

(三)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

”(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

“不要。

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

”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

听了他的话,我琢磨:

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课堂小结

(四)课文详细叙述了“我”推销《星期六晚邮报》的失败过程。

仔细阅读这一片段。

回答下列问题。

1、母亲为什么要逼着“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

2、在推销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哪些事情?

最终的结果怎样?

3、课文写多丽丝’兴致勃勃“地推销《星期六晚邮报》有什么用意?

(答1、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在八岁的时侯就让”我“街头推销《星期六晚邮报》,这是母亲对“我”进行的强化训练,以让“我”尽早适应竞争。

答2、“我”先是找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等着人来买”,结果是一份都没有卖掉。

然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按遍了镇里大多数人家的门铃去推销,可还是卖不完那三十份杂志。

最后,母亲让多丽丝和“我”一起去推销,结果多丽丝成果显著,而“我”最终也没能掌握推销的技巧。

答3、多丽丝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的行为与“我”的推销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多丽丝的性格与“我”的性格的不同。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0-9-6【上课时间】9月7

【课题】《成长》【课型】讲授【第4教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

(“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

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二)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

你觉得是这样吗?

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

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下面是文中母亲的一些语言描写,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一下她说这些话时的心理活动。

1、“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

2、“最好今晚出去把剩下的杂志卖了。

3、听完我的解释后,她会递给我那个帆布袋,说:

“一次不行试两次……”

4、“老弟。

”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答1、母亲对“我”的称呼是很有特点的,她赞成“我”的想法的时候就称呼“我”为“老弟”她不愉快的时候则直呼“我”“拉索尔”。

“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这句话就包着母亲对“我”的不满和责备,包含着对“我”“越来越不成器”的内心的痛苦。

答2、母亲的这句话语气比较委婉,但话语中透出的是斩钉截铁和不容置疑。

答3、母亲用她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也是对儿子的激励和鞭策,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答4、母亲发现了“我”的写作天才,话语中充满了新的发现的喜悦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

(五)作者说:

“作家根本不需要什么进取心。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从全文看“我”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吗?

(答: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有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

“我”缺乏闯劲,遭受挫折后,“我”就想放弃。

“我”喜欢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当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后,就暗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所以,从全文看,“我”不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

【作业布置】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0-9-6【上课时间】9—9

【课题】《我很重要》【课型】讲授【第5教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辩论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展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区分“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两种价值观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幻灯片“25岁无臂女用脚开飞机“新闻片段,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25岁女子杰西卡·考克斯天生缺少双臂,然而她坚持不懈地学会了用双脚代替双手做许多事情。

如今,杰西卡会用脚写字、打电脑、弹钢琴、驾驶汽车,最近,她又学会了用双脚驾驶飞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

附图片)  

问:

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老师的话:

我们在审视人生价值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觉个体生命的渺小,甚至轻视生命的力量。

这个天生无臂的少女,却让她的人生、她的生命活出了耀眼的光芒。

因为她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生命的过程。

我们说,活着,就不要做被世界冷落或遗弃的一棵小草,而要成为一方独特的风景。

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二、作者简介

那么在学习这篇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喊出了这样一句话。

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

毕淑敏,就是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名字,却成就了极不普通的一生。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毕淑敏

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年仅17岁的她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从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毕淑敏一方面以边疆高原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补天石》、《阿里》、《君子于役》等"昆仑系列"的作品;一方面毕淑敏十分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写出了《女人之约》《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等作品。

《红处方》是毕淑敏第一部长篇小说,而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

“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来看看。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很重要》这篇散文,也是从珍爱、重视生命的角度发出的感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三、课文解读

1、自己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②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段);第二部分(7—28段);第三部分(29—40段);这三部分各写了什么?

2、如果课内不能完成,余下的课后再做。

 

【作业布置】

1、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

2、抄写生词、字。

  

【教学反思】

                  

字词方面还是不能忽视的。

 

【备课时间】2010-9-7【上课时间】9—12

【课题】《我很重要》【课型】讲授【第6教时】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

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辩论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展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能够区分“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两种价值观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检测自学情况,让学生把自学的问题提出来。

1、归纳意思

第一部分(1—6段):

从反面着笔,指出我们从小受过的教育是“我不重要”。

第二部分(7—28):

多角度阐述“我很重要”的原因与依据。

第三部分(29—40段):

鼓起自信心,肯定自我很重要。

2、从这三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提出问题(迟疑)——分析问题(深思)——解决问题(坚定)

我重要吗?

我很重要坚定地宣布我很重要

二、合作探究

通过刚才的分析,对于这篇散文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赏析这篇文章。

(1)课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文章的开篇却为什么写一系列的排比句说“我不重要”?

文章一开始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强调一种普遍的观点,容易被读者接受。

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重视肯定自我是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

而这篇文章从一连串“我不重要”开篇,为下文阐述“我很重要”作铺垫,通过两者的对比来鲜明地突出“我很重要”的观点。

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我们来做一个比喻,一个山谷和山峰,抑是在山谷,扬是在山峰,扬和抑有一个高度对比,我们站在山峰就可以对山谷一览无遗,也就可以看到我们一直以来推崇的“我不重要”这种观点的缺点。

在这里,“扬”和“抑”两方不是平等的,是有所侧重的。

先说“我不重要”,就是为了突出“我很重要”。

那有,有欲扬先抑,当然就有与之相对的,欲抑先扬,就像老师有时想要批评一个学生上课说话,他会先赞扬这个学生思想活跃,然后再来个“但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

(2)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作者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那作者发出“我重要吗”的疑问之后,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的?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①“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自然)

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

(历史)

③“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机遇的产物。

(诞生)

(从“自然人”角度)

④“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⑥“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⑦“我”是朋友不可代替的情感空间。

古诗有云: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士为知己者死”,知音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有些心情其他人都不懂,而只有知音能读懂。

不知大家有没听过古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链接:

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个人是知己,俞伯牙觉得他弹的一首曲子《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懂,后来在钟子期过世之后,俞伯牙就把琴摔了,此生再不弹琴。

因此,《警世通言》有云: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由此可见,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们的知音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很重要。

(从“社会人”角度)

⑧“我”是我的事业和工作中无人可以替代的主宰。

(从“个人价值”角度)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0-9-8【上课时间】9—13

【课题】《我很重要》【课型】讲授【第7教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体味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辩论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展学生知识、情感领域,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区分“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两种价值观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讨论

1、经过理性的深思、分析之后,作者发出了“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我很重要”的呼喊,从开始的小声说,还不习惯,到声音放大了一点,到最后大声地对世界宣布,作者坚决地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宣言。

那么在这里,作者说“我还习惯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我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不习惯说“我很重要”?

孔子有一天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其中的一个是:

鹅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

孔子答道:

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

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

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小孩啊,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谦虚的国度,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小孩子长大以后要做一个“谦谦君子”,也就是要谦虚。

例如,当别人赞扬或赞美我们时,我们通常会说“过奖过奖、哪里哪里”,然而,同样的情况,在西方,他们的回答却是“thanks”,西方人很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赞扬。

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将自我融入于整个集体之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我不重要”,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渺小的形体必然要从属于伟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会,因此我们的个性远不如西方民族那样张扬。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发出“我很重要的呼喊“,但是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讨论)其实无论是“我很重要”还是“我不重要”,都有自己的道理。

我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我不重要,可是平凡的我们可以像雷锋一样,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为社会做贡献。

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谈的。

可见,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3、同学们刚才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认为“我很重要”同学,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最重要”呢?

不是,“我最重要”是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发,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事事处处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我很重要”强调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强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现生命的意义。

4、也许我们以前都忽视了自己的重要,这篇散文提醒了我们要重视自己,那么,意识到“我很重要”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要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因为“我很重要”。

而这也正是毕淑敏写这篇散文的最终主旨。

二、拓展提高

既然生命是如此重要,我也很重要,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舍弃生命:

如写那一首“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顾城,对沙漠奢爱如命的三毛,忠君爱国的屈原,甚至为国献身的黄继光、董存瑞等等,那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行为的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些人为了追求比生命更高价值的东西而选择离去,比如屈原,他是以死来怒斥小人的奸诈、皇帝的昏庸,以死来明正他的忠君爱国之心,那么他觉得这些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他选择舍弃生命。

但是,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毕竟还是非常重要和来之不易的,我们知道,母亲生我们的时候,要经过十月怀胎,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而我们也是经历了很多才成长到今天,所以不管是为了社会,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都要学会珍爱生命。

三、总结

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哈姆雷特》,我们这里应该有很多同学都有读过,那么大家记不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翁的话告诉我们,人是很重要的,而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小草,即使我是一滴水,我也能滋润一寸土地;我是一缕阳光,我能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粒粮食,我也能哺育生命;即使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要我坚守自己的岗位,我也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段文字,作为我们的生命宣言:

我,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我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却在于我自己掌握。

我郑重许诺:

绝不辜负生命。

我们要记住,我不是被遗忘的小草,我是一方独特的风景,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作业布置】

对比阅读:

李炳青的《你真有那么重要吗?

》可以把自己读完之后的一些感受记下来,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即可。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0-9-11【上课时间】9—14

【课题】《记叙文写作:

材料的选择》【课型】讲授【第8教时】

【教学目的】1、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叙的表达作用,规范记叙文写作格式。

2、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避免写成流水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够从文段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

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如何做到点题。

 

难点: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如何

推动情节发展以及突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写作指导

一般同学们认为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把发生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写下来就行了,事实上这样会变成流水账,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如果简单的叙事后,就进行议论抒情,那是不伦不类,四不像。

如何做到记叙文写作得体?

1、明确记叙的线索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