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1541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docx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知识点1·选官制度

1.察举制

(1)创立:

汉代。

(2)特点:

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九品中正制

(1)创立:

曹魏。

(2)特点:

初创时家世和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

(3)作用: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3.科举制

(1)创立: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2)发展:

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考试方式为命题写作诗、赋。

(3)特点:

自由报名,通过差额录取。

(4)影响:

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

知识点2·中枢政务机构

1.汉武帝时期:

中外朝制度

(1)形成以尚书为主的决策机构,具体事务分由六曹职掌。

(2)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省制

尚书台改称,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

3.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1)概况

(2)职能:

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

(3)影响

知识点3·赋税制度

1.汉代:

赋税有不同种类,田租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2.魏晋:

实行租调制,按征收粮食和绢帛。

3.北魏:

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随堂演练

1.阅读教材P44“学思之窗”: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试答:

2.阅读教材P44“学思之窗”: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试答:

教材剖析

1.

阅读教材“唐三彩文官俑”(见教材P43)

信息解读:

唐朝葬俗中,人去世后多随葬各种明器,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镇墓兽较为常见。

文官俑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颜色以褐、绿、白为主。

主要反映唐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以及陶瓷业的进步。

2.

阅读教材“唐三彩文官俑”(见教材P43)

信息解读:

唐朝葬俗中,人去世后

4.唐初:

租庸调制

(1)内容

(2)影响:

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5.唐中后期:

两税法

(1)背景:

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实施: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4)影响

 

多随葬各种明器,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镇墓兽较为常见。

文官俑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颜色以褐、绿、白为主。

主要反映唐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以及陶瓷业的进步。

3.阅读教材“唐代三省位置图”(见教材P45)

信息解读:

太极宫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列左右,尚书省稍远,分别体现其决策和执行职能。

便于与皇帝共议国事,反映了唐代中央机构的完备。

探究一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论要点

角度

内容

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后经历夏商周的世袭制、战国的军功爵制、西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

选官制度的趋势

(1)选拔标准: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3)选拔原则: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对点训练

1.“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

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

”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钱穆说:

“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

”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探究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史论要点

1.运转

2.特点

(1)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

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掌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3.作用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提高唐朝办事效率。

对点训练

1.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后者”指的是

()

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D.九品中正制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

探究三(核心素养)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素养解读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汉代的中枢政务机构

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威胁到皇权,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于是,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中央机构。

2.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1)中国古代的中枢政务机构在各朝代之间既有继承,又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汉代就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隋朝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唐朝建立后,承袭隋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隋代模式。

(2)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对点训练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

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构建时空坐标,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民南迁等,知道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培养民族认同感。

4.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北方战乱,体会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通过相关材料引导、合作探究,培养解读材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史实;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

五胡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概览】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

政治上,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之后重新走向新的大一统;

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北方汉民族为躲避战乱而南迁,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主题曲,学生体会三国时期分分合合的历史

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过这部电视剧吗?

学生回答

谁来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电视片断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并起,群雄逐鹿中原,继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时期开始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

【讲授新课】

知识点:

一.三国与两晋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三国鼎立示意图”,布置学生学习任务,结合教材概括魏蜀吴三国兴亡的基本史实

学生回答:

1.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洛阳-魏

221年,刘备-成都-蜀汉

222年,孙权-建业-吴

2.西晋统一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教师出示PPT,介绍曹丕、刘备、孙权、司马炎四个人物

曹丕:

魏武帝曹操次子,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刘备:

刘备,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孙权:

孙权,字仲谋。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

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晋朝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西晋八王之乱示意图

教师讲解八王之乱:

司马炎接受曹魏政权禅让,建立晋朝,有感于曹魏政权抑制宗室、而被自己所取代的遭遇,在晋朝建立之初就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并且允许王国设置自己的军队,取消州郡的常备武装。

他还陆续用诸王统帅中央兵马镇守荆、扬、关中等要害地区,逐渐替换异姓方镇,以为这样,可保大晋朝江山永固。

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由于继任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大权旁落。

291年到306年,西晋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爆发了主要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参与的内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教师讲解:

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教师播放视频:

五胡乱华与西晋灭亡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给北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你如何看待这个事件呢?

学生思考回答:

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

教师出示PPT,总结

结果: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导北方局势;316年,西晋灭亡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

教师布置思考问题:

西晋是继东汉之后的又一个统一王朝,同时又是一个短命王朝。

试分析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

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回答

参考答案:

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知识点:

二.东晋与南朝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根据教材概括东晋建立、灭亡概况;南朝宋齐梁陈政权更迭情况

学生回答

1.东晋:

317年-司马睿-建康

420年灭亡

2.南方政权更迭:

420年,东晋武将刘裕称帝,国号宋。

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

3.南北方大致以淮河为界

教师强调:

东晋与南朝的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王与马共天下

教师提问:

这句话体现了东晋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呢?

学生回答

提问:

什么是士族呢?

教师讲解东晋士族:

士族,又称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

指从魏晋时期到隋唐时期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

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结合教材,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学生完成并展示

教师出示PPT图片,介绍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影响:

民族融合:

在南方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与汉方族相交融

知识点3:

三.十六国与北朝

教师出示PPT,东晋与十六国形势图

教师介绍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情况: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及汉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权。

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

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东晋前秦形势

教师讲解:

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378年,前秦苻坚集结大军征讨南方东晋,企图一举统一全国。

双方军队在淝水展开决战,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前秦苻坚率败军逃回北方,不久北方重新陷入入分裂战乱之中。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北魏形势图,教师讲解北魏的崛起及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改革

教师补充介绍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北魏第七位皇帝。

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学生回答:

政治:

迁都洛阳

文化: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教师提问:

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2.迁都洛阳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

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教师出示PPT,北魏少数民族着汉服以及北魏拓跋姓改为汉姓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材料引导』

材料一:

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

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

材料二:

鲜卑人乐俑汉人胡食画像砖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发展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后来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朝代更替的过程

教师总结:

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朝代合称为“北朝”

教师出示PPT,隋朝形势图

教师讲解隋朝的建立:

北周、北齐战争不断,后来北周逐渐占据上风,统一了北方。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取代了北周,589年隋朝灭南朝陈,统一了全国。

至此,自东汉末年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局面终于结束,中国重新恢复了统一局面。

『课堂总结』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拓展探究』结合教材P35“知识拓展”,思考:

如何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负面影响

孝文帝汉化改革,学习了许多汉民族文化中“迂腐”、“消极”的内容,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加速了北魏统治阶级的腐化与坠落,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