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施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0752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井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打井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打井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打井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打井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井施工.docx

《打井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井施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井施工.docx

打井施工

打井施工方案

打井施工工艺及注意要点:

1、根据水井出水量要求,井孔结构设计井深、井径,结合地层情况选好钻探机型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

2、钻孔之前应做好机台调平,设备布置,器材堆存,塔架竖立,钻机安放等工作。

3、在松散地层中钻探成孔,最好采用冲击式钻机清水水压逐级扩孔法施工工艺。

4、在基岩含水层中钻孔成孔,最好采用回转式岩心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水位和循环液孔内消失量等水文地质观测。

5、钻探成孔的过程中,应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描述、分层取土样、取水样、测温等。

还要保证取样质量和数量。

成井工艺:

1、下井管前,应对钻孔孔壁,孔径、孔深进行校核,查明孔壁是否规则圆滑,发现有缩径等不规则孔壁时必须及时修整,以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实施,并实测孔深。

2、换浆。

用稀浆或清水压入孔底,自下而上将原成孔时的浓浆换出孔。

当井内返上泥浆与压入的稀浆水的浓度基本相同时,换浆即已完成。

3、下管。

下管必须按技术要求进行。

要安装井管找中器,焊工作业,并加焊2-4块拉板,必要时管内须加浮板,管底必须用钢板焊封。

4、填砾料。

将选好的砾料投入井管过滤器及孔壁之间的环状空间内。

根据地质技术要求和地层情况选用静止投砾法,管外返水投砾法,抽水填砾法等工艺。

5、止水。

常用方法为粘土球止水法。

必须保证粘土球质量,并保证分层填入,逐层填满,填实。

6、洗井。

洗井的目的是彻底清除钻井过程中孔内岩屑等对含水层的封堵,同时抽出滤水管周围含水层中泥浆、粉、细砂等沉淀,以保证含水层出水通畅。

7、井孔在验收前,必须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测定井的实际可开采水量,在开泵后30min取水样测量含沙量和进行水质分析采样。

而后编写凿井工程报告。

8、井孔验收

井孔验收时必须具有的资料和技术标准

井孔验交单(包括井结构、施工工艺、及水量、含沙量等资料)

井孔尺寸与验交单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井的出水量100T/H

井水中的含沙量,少于达1/20万(体积比)

9、回灌井的施工工艺与抽水井基本相似,对过滤器、水的回灌试验有相应的要求,

3、水井系统(供水、回水)

取水井

(1)成井设计

根据此次空调用水要求,本次开凿井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每小时100T(单井),含砂量按国家标准,深井孔垂直度在1度之内,井深50米左右(见基岩)。

井径600mm,一径到底,管径300mm,按此要求设计井壁后6mm,实管暂设30m,滤管暂设20m,滤水管设置在含水层部位(详见钻是设计图

(1)),井材料选用钢板卷管而成,管与管之间均打成坡口,焊后并用4-6块200×800×6mm拉板焊固以达到每节管头电焊牢固。

滤水管采用穿孔垫筋缠丝包网,其穿孔方法是在井管上呈梅花形圆孔,孔径18mm,滤水管孔隙率为30%(详见图2-1,2-2)井管底部用6mm厚的钢板封底。

滤料直径记录位置,保证将井孔的各部位填密实后,用直径40-60mm粘土球从井下20m封至地面,使成井不受地面及外界水源的污染。

成井后用活塞洗井。

(2)施工方法

A、深井井孔采用清水冲击法施工,用直径219mm抽筒钻井一径到底,以后每1.5mm为一加助型护孔器钻井,达到设计孔径600mm,深度50m左右(具体深度钻探后确定)。

B、钻机到位后,钻机绝对安装稳定,钻孔开凿圆,正直,钻孔下管时采用于扶正器下管,使井管位于所钻凿孔中心,钻凿孔施工是严格按照丰收250型冲击钻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的。

C、深井施工严格按甲方要求和合同施工。

井管焊接接头绝对焊接牢固,井上至地面标高0.5米。

D、下管前我方做好了一切下管准备,尽量缩短下管成井时间,并严格检查滤水管的完好,投放滤料时应沿井管外侧连续均匀填入,将井的部位填密后,投放直径40-60mm粘土球在施工下管前进入了施工现场。

回水井

(3)设计

本次开凿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使用后的水源回灌于地下,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按此要求设计回灌井深50m,井径700mm(增大回灌的渗透面积),进壁管15m,井滤管350m,(增大渗透面积),井管口径300mm(详见回灌井结构图)井管材料选用钢板卷管而成,管与管之间均打成坡口,焊后并用4-6块200×800×6mm拉板焊固以达到每节管头电焊牢固。

滤水管采用穿孔垫筋缠丝包网,其穿孔方法是在井管上呈梅花形圆孔,孔径18m滤水管,孔隙率为30%(详见图2-1,2-2)井管底部采用6mm厚的钢板封底。

滤料直径记录位置,保证将井孔的各部位填密实后,用直径40-60mm粘土球从井下20m封至地面,使成井不受地面及外界水源的污染。

成井后用活塞洗井。

用水回灌,确定回灌效果。

(3)回灌井采用成井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法及布署,区别成井是增大回灌井径(ф700mm),增加滤水管长度,因地层在13m下有较强渗透系数,且承压水头越向上承压水头越小。

回灌井从热交换率能充分发挥地下水温度场当年能得以平衡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考虑,采取抽水井与回灌井分离的原则。

图书馆东侧布置深抽水井,夏天供水;图书馆西侧布置较浅回灌井,夏季作回灌。

两类井的宏观间距在100-150m之间,图书馆东侧称为冷库区,图书馆西侧称为热库区。

无论是冬季或夏季回灌井均应布在抽水漏斗之内。

井孔位置:

由于回灌试验未作,回灌井的数量也不能最终确定,根据其它工程比拟,按40m3/h回灌量的经验值,回灌井需布置6口。

分布在图书馆的西侧绿化区一带。

待下一步成井时,安排一次联合试验,取得回灌第一手资料后,再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具体井数和井群位置以及切换运行等问题。

4、石沙处理方式

至于砂石控制,只要在成井施工中严格控制成井施工标准,达到试验井含砂1/20万的标准。

水源系统中的砂石基本可不考虑。

但为保护水井系统使用寿命和保护系统设备,在井水进板式换热器进水管前加装一80目Y型过滤器。

5、水垢处理方式

根据业主提供的抽水井报告,当地地下水质量为碳酸钙镁型水,PH为7.1,为中性水。

硬度为9.72毫克当量/升,极硬水。

CL-+SO42-为59.9毫克/升。

对钢管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极易使系统结垢。

因此我公司在板式换热器前加装全程水处理仪。

6、对主机采取的保护措施

根据业主提供的抽水井报告,当地地下水质量为碳酸钙镁型水,PH为7.1,为中性水。

硬度为9.72毫克当量/升,极硬水。

CL-+SO42-为59.9毫克/升。

对钢管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因此该水质极差,如进入机器极易使系统结垢,并且对设备产生腐蚀,造成热交换器老化或损坏,无法长期使用。

虽然采用化学办法可以减少这部分不利因素。

但效果较差。

如果要处理到合乎使用标准。

就差不多要建一个小型的水处理站,投资很高,而且运行费用极贵。

因此,设计采用了在系统上加设板式热交换器的闭式循环系统,采用板式热交换器间接换热。

井水不进主机,能量由板式换热器进行交换后,井水直接回灌,保证了的使用寿命及机组安全。

镇域总面积9937.3公顷,大约70%为山区,30%为平原和丘陵。

林地面积6.4万亩,林木绿化率2008年达到77.2%,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镇域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和动植物资源,东南部群山连绵,生态优良,地势险峻,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镇域范围内

1.3自然条件

1.3.1地形地貌

延庆县地处燕山沉降带西端、延怀盆地东部,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分山地和盆地两大部分。

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2.8%;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2%;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

全境北、东、南三面环山,向西朝向官厅水库,形成向西南开放的环抱地势。

延庆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缓倾斜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

妫水河由东北向西南穿越,古称“妫川”,这里集中了全县80%以上的耕地。

盆地内局部地区有岛山分布,外围群山连绵,有80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处为张山营境内的海坨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市北部第二高峰,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形成洪积扇及洪积扇群。

1.3.2工程地质

延庆县地震地质环境属于冀北山地内部新生代强烈下陷的北东—西南向展布的延怀断陷盆地,盆地边缘多有断层,与山地截然分开,界线清晰,见右图。

延庆盆地是典型的山间盆地,第四系堆积物的粒度从山前至盆地中部有粗变细,,透水性由强逐渐变弱。

山前洪积扇发育完好,连接成带,以古城、康庄、西拨子、大榆树、井家庄、张山营等地洪积扇较大,南部山前有较厚的次生黄土堆积。

1.3.3气候水文

延庆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湿润带的过渡连带,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少雨。

多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7.3℃,年无霜期平原区为152-175天,冻土1米左右。

延庆县是北京的上风区,多年平均风速2.6米/秒,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康庄地区是北京市风口之一。

延庆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93毫米,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6-8月份,大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

陆面蒸发量400毫米/年,水面蒸发量1666.2毫米/年。

延庆县总属海河流域,分属于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水系上游,属独立水系。

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8条,三级河流2条。

潮白河水系分成白河干流和白河支流,白河干流是北部山区的主要过境河流,入境水量为2.24亿立方米,较大支流黑河的入境水量为1.20亿立方米。

永定河水系分成妫水河干流河支流,妫水河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

主要水利设施有官厅水库、白河堡水库、古城水库(即龙庆峡)、佛峪口水库以及白河南干渠、白河北干渠。

扣除重复计算部分,全县水资源总量达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0亿立方米,地下水0.90亿立方米。

另外延庆是北京市四个地热带之一,地下热水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布于县境西部。

已知的地热点有塘子庙温泉松山热水井、西胡家营热水井、东五里营热水井、西五里营热水井、三里河热水井。

1.3.4土壤植被

延庆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7%,养分较高。

土壤分成五个土类:

山地草甸土、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以褐土、棕壤为主。

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地带,宜于牧业利用;棕壤主要分布在阳坡1000米以上,阴坡800米以下的山地,部分褐土分布在低山丘陵,适宜于林、牧业;分布在平原区的褐土以及水库、河流两岸的潮土和水稻土,农、牧、林均适宜。

延庆县属于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过渡植被类型,受地形地貌、气候以及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丰富。

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阴坡,人工林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地区以及山川交汇地带的果树。

植被与地貌相关性明显。

中山植被保护较好,恢复较快;浅山和丘陵区破坏严重,大部分阳坡植被稀疏,覆盖度很小,在石灰岩山地以及坡度35度以上陡坡岩石裸露,少灌无草,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资源丰富,植被保护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0%。

由于地处暖温带,受地理位置和特殊气候影响,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暖温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植物群落有大果榆次生疏林亚群丛,暴马丁香次生疏林亚群丛,山杏次生灌丛亚群丛,蒙古栎次生阔叶林亚群丛,杂木次生阔叶林亚群丛,杂木次生、人工针叶林亚群丛,黑桦次生阔叶林亚群丛,油松次生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亚群丛,白杨次生阔叶林亚群丛9类。

共有植物700余种,资源植物总计有412种,占应保护植物总数的57.8%,其中有3种以上用途的植物达64种。

但是延庆县林分质量低,材质差,幼林多,单位面积林地的蓄积量仅为11.09立方米/公顷,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78.06立方米/公顷。

问题分析

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将一直是延庆的第一要务。

从水系上看,延庆县域内有三大流域,分属于川区及西部北部中部流向官厅水库,属永定河水系。

该水系主要供给北京石景山地区,作为工业用水;东部及北部流向密云水库,属潮白河水系,是北京饮水水源地;南部局部地区流向十三陵水库,向南流入温榆河。

从气流方向上看,自康庄至南口河谷是北京西北的最大风廊。

2.发展症结分析

2.1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以往制约延庆发展的最大问题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各地经济发展中都普遍存在,但在发展的方式上,无论是“先污染后治理”式的发展道路,还是排污总量控制下的“三同时”发展选择,都给了工业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延庆,由于要确保北京的水源供给,工业发展空间很受限制,造成延庆目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

于是,寻找另外的发展道路是延庆的必然选择,这一发展模式必须强调对环境的绝对保护,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于工业发展而言,产业选择的类型受到限制、标准和条件相应地提高,吸纳产业的难度加大。

同一保护政策下,北京北部各区县所受影响不一,与同为北京北部、东北部、西部山区地带的密云、平谷、房山、怀柔、昌平相比,这些区县的主体部分都在山前地带,保护政策对这些地区有影响,但其影响主要在水源地附近,是这些区县中的山地等欠发达地区。

而延庆的主体部分处于延庆盆地,是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保护政策对延庆的发展限制是首位的。

这些因素是使延庆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根本原因。

2.2特殊的区位使延庆难以实现与北京的空间直接对接

延庆县城作为北京的卫星城,是延庆城镇发展的主体部分。

延庆县城到北京中心城的距离为78公里。

由于有山体的阻隔,延庆与北京的空间联系就不如这些地区通畅,与北京主体城区的联系不可能形成空间上的整体。

昌平、密云、怀柔、房山等能够在空间上与北京城区进行对接,而延庆不能。

故延庆在发展策略的选择上,不具备与相似于其它区县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而应成为北京大都市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北京最有特色的区域来错位发展其独特的优势资源。

2.3经济基础薄弱与外部拉动乏力是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延庆在行政管辖上曾属河北省,1956年后才划归北京市,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难以实现规模总量的突破和经济质量的提升。

延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拉动,但由于不处于北京的重点发展地带,又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外来投资少,没有强大的外部机遇,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拉动,是发展速度慢的重要原因。

2.4优势资源的粗放开发阻碍了延庆支柱产业的强化

延庆特殊的区位使其拥有北京其它区县所没有的塞外异域环境,形成了延庆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

然而,一方面,因为对这些优势资源的开发过于简单和粗放,品质和深层产业链挖掘不够,使延庆独特资源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以旅游服务业为支柱的延庆经济一直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优势资源的开发不利促使延庆产业发展重点摇摆不定,造成延庆产业一、二、三齐头并进但都不突出的现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因此,充分发挥延庆优势、明确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并强化资金、技术的投入,造就强有力的支柱产业体系拉动延庆经济整体增长,是延庆经济振兴的当务之急。

第2章  发展趋势与优势

1.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发展思想上,出现了几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发展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出于对工业经济主导下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面临人口的急剧膨胀和资源耗竭,地球环境已不甚重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讨论深入与实施。

与此相对应,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发达地区的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产品供过于求,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已让位于对精神体验的追求,微观经济的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此相对应,厂商已逐渐从产品的提供过渡到服务的提供,表现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深入发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本的产值超出物质生产的产值,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知识经济、智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一个地区已无法在封闭经济体系取得发展。

产品的研发、生产、组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全球已形成一个紧密相联的经济链条,如何在这一经济体系内取得发展,与全球化相对应的,是功能经济与融合经济的兴起。

1.1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

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是一种生态经济和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1.1.1发展思维的转变

在现代经济学的思维和理念中,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精练地概括为发展生产力,又把生产力定义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把人与自然放在一个相互对立的位置上。

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中,自然界提供有限的资源,要想满足无限的需要,就必须进行选择。

循环经济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是采取“友好”、“亲善”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创造性地适应自然”,而不是“人定胜天”。

循环经济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物质不断循环利用,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零排放)或者只产生很少(少排放)的废弃物,在根本上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冲突,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1.1.2循环经济框架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

 

1)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

要求企业做到:

 

—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

—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

—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

— 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

—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

—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

2)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

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u 对延庆的启示

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促使延庆应该采取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三大层面,是延庆可以借鉴的发展思路,并在八达岭开发区和延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试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典范。

1.1.3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极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u 生态产业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

横向耦合:

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纵向闭合:

从源到汇再到源的纵向耦合,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为一体,第一、二、三产业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

区域耦合:

厂内生产区与厂外相关的自然及人工环境构成产业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体,逐步实现废弃物在系统内的全回收和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柔性结构:

灵活多样、面向功能的结构与体制,可随时根据资源、市场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波动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及工艺流程。

功能导向:

以企业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以产品为经营目标,谋求工艺流程和产品的多样化。

软硬结合:

配套的硬件、软件和芯件研究开发体系,决策咨询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及人才培训体系,配合默契的决策管理、工程技术和营销开发人员。

自我调节:

以生态控制论为基础,能自我调节的决策管理机制、进化策略和完备的风险防范对策。

增加就业:

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增加而不是减少就业机会。

人类生态:

工人一专多能,是产业过程自觉的设计者和调控者而不是机器的奴隶。

信息网络:

内外信息及技术网络的畅通性、灵敏性、前沿性和高覆盖度。

u 生态产业发展概况

国外生态产业主要是有机食品(产品)的发展,有机食品是指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化学品和生长调节剂的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产品及其加工品,目前欧盟、美国、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并且自90年代以来相继建立了国家(或地区)标准,此外全球生态产业领域最大的非政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已制定了有机食品基本标准,从而形成了目前全球四大有机食品标准体系。

目前国际有机食品贸易额约为200亿美元,预计全球十年内将达到1000亿美元,一般有机食品价格高于常规食品30-50%。

中国的生态产业广义地讲包括生态农业、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四个层次,初步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体系,其中绿色食品发展最为成功,已经初步建立了由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并逐步成为我国生态产业的重点,而中国生态农业由于不同于国外的生态农业,允许施用农用化学品,对产品没有具体的质量和环境要求,因此只能视为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起步阶段,其产品不能作为生态类产品出售。

有机食品的发展在中国刚刚起步,主要是面向出口。

u 中国农业急需生态转型

虽然我国生态农业系统技术和管理方法在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生态农业还一直在低技术、低效益、低规模、低循环的传统生态农业层面上徘徊,与产业规模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差距还很大。

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结合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脑体工农结合的网络和知识经济,从“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社会走向规模化、知识化、现代化的生态社会,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不仅具有提供人、财、物直接服务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更具有维持区域生命支持系统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服务功能。

包括稳定大气、调节气候、缓冲干扰、水文调节、水土保持、土壤熟化与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元素循环、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和净化作用、传授花粉、生物控制、维持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基因遗传,以及科研、教育、美学、艺术和休闲用途等等。

传统农业向生态产业的转型,有以下四种类型的发展方向:

(1)知识型:

以知识密集为其主要特点。

主要有以纵向高新技术为主线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中试示范区,如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等;以横向生态技术为主线的关系耦合性产业和网络产业孵化基地;以市场及环境信息为主线的信息咨询、技术转移和软件服务基地;以人类生态产品、信息交流及农业教育产业为目标的生态文化产业基地等。

(2)服务型:

包括生活消费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生态公益服务等。

生活消费服务指以生物质生产为龙头的生态产业,包括食物和各类光合物质的生产、加工、流通及循环再生的系统服务;如超市的配送业,生活垃圾、秸秆、人畜粪便及各类食品工业废弃物的深层利用,循环再生,为社会提供生态合理的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的系列服务等。

社会公益服务通过对自然及人文景观的保育、生态示范基地的建设、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人才培训途径等向社会提供教育、科研、观光、信息等公益性服务。

生态公益服务指为本地及区域生命支持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积累生态资产,为相关城市和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自然生态服务。

(3)网络型:

是中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以一、二、三产业联结,城乡结合为主要特征,以农、工、贸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模式。

如融农业生态产业孵化、信息技术服务及生态保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庄园型产业(融第一、二产业于第三产业之中),产销联盟、以销定产。

(4)规模型:

讲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我国农业长期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