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069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54层酒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1概况

某酒店工程地下室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车库底板厚1000mm,主楼底板厚3000mm,其中主楼核心筒底板厚7800mm。

现以主楼部位底板为例,进行施工方案编制和计算。

1.2施工平面分区及概况(主楼部位底板)

主楼核心筒底板厚度达7800mm,结合后浇带划分,现将主楼地下室底板作为典型区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控制。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概况

1、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以后浇带为界,进行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区浇筑。

2、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P8。

3、底板板顶标高分别为-21.050m、-24.050m。

4、底板最大厚度7800mm,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

5、后浇带分段区域中,主楼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方量最大,约为9000m3。

主楼地下底板典型控制区域

板厚7800mm、3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8;混凝土浇筑量约9000m3。

浇筑方式和布管顺序详见附图施工浇注路线图。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典型部位平面示意图

1.3施工准备

1.3.1.技术准备

及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认真审图,了解设计意图,参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举行图纸会审,解决好施工中设计未明确的问题。

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与批准、技术交底和钢筋的验收以及预留与预埋设施的检查。

1.3.1.1.

配合比设计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序号

内容

1

采用混凝土60d强度做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200mm。

3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50kg/m3。

4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30%。

5

水胶比不宜大于0.4,胶凝材料用量为340kg/m~450kg/m。

6

砂率宜为35%~42%。

2、在混凝土配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要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水泥、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下:

序号

名称

内容

1

水泥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为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宜采用矿渣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早强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泥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其7天的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

2

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5~25mm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10%,粗骨料的空隙率小于40%;必要时应进行人工级配优化,控制空隙率小于40%,压碎指标不大于7%,吸水率不大于2%,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粗骨料粒径宜为20mm左右,不宜超过25mm,且不应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根据结构不同部位具体调整。

粗骨料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3

细骨料

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控制在1%~1.5%,细度模数宜为2.8,平均粒径宜为0.38mm,同时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4

拌制水

拌制混凝土的水,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1.3.1.2.进场检验试验

1、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15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坍落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与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取样频率一致。

2、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

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3、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

4、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后,在工程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并制作试块,由各方签字认可,按规范要求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下养护。

试块应在监理单位见证下,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送至有见证取样检测试验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按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4.1条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一定数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评定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依据。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检验的试样,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1.3.2.资源准备

1.3.2.1.劳动力准备

根据混凝土浇筑量的情况,组织3班人员轮流施工作业,不间歇施工,明确人员分工,各行其责。

1.3.2.2.物资准备

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不少于2个,两个搅拌站所用的水泥、外加剂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型号的材料,使用相同的配合比,粗细骨料使用前必须检验,除常规检查外,必须检查碱骨料、氯离子等的含量,使用级配良好的骨料。

搅拌站储备的原材料充足,满足浇筑要求。

搅拌站设备提前检查,所使用的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都有备用设施,不能与其他混凝土混合搅拌。

2、混凝土覆盖用的塑料薄膜及阻燃麻袋按计划进场。

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

机械名称

数量

图示

1

混凝土输送泵

4

2

混凝土运输车

20

3

混凝土振动棒

12

4

混凝土面磨光机

4

5

泵管系统

4套

1.4混凝土浇筑能力计算

1.4.1.混凝土输送泵需用台数计算

采用公式N=qn/qmax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

qn—混凝土浇筑数量(m3/h),根据工期要求(72小时内浇筑完成),取每小时浇筑方量最大主楼区底板进行计算,为127m3/h;

qmax—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m3/h),取60m3/h;

η—泵车作业效率,一般取0.5~0.7,取0.6。

则施工区混凝土输送泵需用数量为:

N=127/(60×0.6)=3.53台,取4台。

1.4.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用台数计算

采用公式n=qm(60×l/v+t)/60Q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

qm—泵车计划排量(m3/h),按公式qm=qmaxηα计算,取60×0.6×0.8=28.8m3/h;取qm=29m3/h

Q—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取9m3;

l—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往返距离,取40km;

v—搅拌运输车车速,按平均取为30km/h;

t—客观原因造成的停车时间,取8min;

则每台混凝土输送泵需配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为:

n=29×(60×40/30+8)/(60×9)=4.73台,取5台;

则主楼地下地板区共需4×5=20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考虑到设备故障及其他特殊情况,除要求混凝土泵的使用状况良好外,还要求施工现场放一台备用泵,搅拌站需另配备3~5台备用搅拌运输车。

1.5场内交通组织和浇筑路线图(主楼区)

1.5.1.泵管布置及交通组织

根据现场环境,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路途道路交通情况提前了解,保证道路畅通,如可能与高峰期期交通堵塞时,提前进场混凝土运输车,并降低浇筑速度,避免底板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混凝土运输车停靠区及会车区。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在不同区段底板施工时,混凝土输送泵位置相应调整。

1.5.2.泵管布置原则

1、对于混凝土浇捣施工,为最大可能降低输送管道的总压力,在管路设计时尽量减少弯管、锥形管的数量,尽量采用大弯管。

2、由于管道压力较大,泵管应与结构牢固连接。

3、为减少水平布管的长度,在输送泵出口处安装特制液压阻断阀。

布管路线图如下:

1.6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要点

遵循“同步浇捣,同时后退,分层堆积,逐步到顶,循序渐进”的工艺。

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每层厚度500mm方式浇注,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

每根泵管配备三台插入式振动棒,分别布置在斜面的坡顶、坡中和坡脚。

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除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间距为400mm左右,插点距离板底200mm。

高频振动棒要垂

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

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混凝土浇筑到收尾阶段的泌水采用污水泵抽排至坑外。

混凝土在初凝前用刮尺刮平和木抹子收光,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

输送泵管架设

1.7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考虑到核心筒底板处基础混凝土厚度最大,且强度等级为C40,理论上该处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所以取该处的混凝土底板进行热工计算。

根据施工经验,C40P8凝土配合比拟定为:

水泥373kg,水150kg,石1255kg,砂577kg,粉煤灰80kg,外加剂10.kg。

相关数据(以南宁12月份施工为例):

水温16℃、水泥温度20℃、砂子温度18℃、石子温度17℃、砂子含水率5%、石子含水率0%,搅拌棚内温度19℃、平均环境温度18℃、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从混凝土出站到工地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1.7.1.混凝土拌合温度的计算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mw----用水量(kg);mce----水泥用量(kg);msa----砂子用量(kg);mg----石子用量(kg);Tw----水的温度(℃);

Tce----水泥的温度(℃);Tsa----砂子的温度(℃);Tg----石子的温度(℃);ωsa----砂子含水率(%);ωg----石子含水率(%);

C1----水的比热容(kJ/kg);C2----冰的溶解热(kJ/kg);骨料温度大于0℃,C1=4.2,C2=0

由上式计算得:

T0=17.8℃

1.7.2.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以7800mm板计算。

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有关。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Th=mc×Q×(1-e-mt)/(C×ρ)

式中:

Th—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mc—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取373kg/m3;

Q—每公斤水泥28天的累计水化热,查表,Q(7天)=354kJ/kg,C—混凝土比热0.97kJ/(kg·K);ρ—混凝土容重2400㎏/m3;t—混凝土龄期,取7天;

m—常数,与水泥品种、浇筑时温度有关,取0.384;e—常数,e=2.718自然对数的底;

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

Th(7天)=56.72(℃),

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

T1(t)=Tp+Th×ζ(t)

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p——混凝土浇筑温度(℃);取17.8℃;

ξ(t)——t龄期降温系数、查表得7天取0.73,

按上式计算,结果为T1(t)(7天)=59.2℃,

混凝土表面温度

T2(t)=Tq+4×(H-h')×h'×△T/H2

H=h+2×h';h'=K×λ/β

式中T2(t)--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

Tq--大气的平均温度(℃),取17℃;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