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045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5、知道艾滋病的含义、传播途径和致病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等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通过对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的归纳,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3、通过生活链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关注自身的健康,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计划免疫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对下一代身体健康的关心和对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视,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积极宣传防艾知识,关怀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计划免疫”等的资料和图片,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学生: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调查自己或他人打预防针的情况 

 

【教学方法】

1、教法:

本节课教学采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并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并且注意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学法:

 

在学法上,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观察图片、课件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作用特点,归纳比较两种免疫的区别,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学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扎实高效地完成本课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

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

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今天的学习将给我们带来问题的答案。

出示课题,师生认定目标。

  师生活动主干线:

【过渡】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就可能引起疾病,损害人的健康。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自主探究一: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问题一: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

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的图片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图片

,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课件展示问题一。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的保护作用)

自主探究二: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聚集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问题二:

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

人体的哪些组织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图片和“吞噬细胞

的作

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课件展示问题二。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动画演示:

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组成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对病原体的作用及特点?

(多媒体呈现)

 

 

【巩固练习】

教师课件展示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链接生活】

1、伤口发炎后自己能慢慢痊愈,与血液中的细胞有关?

2、当皮肤感到瘙痒时,用唾液涂抹患处可缓解症状,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3、为什么烫伤的皮肤比完整的皮肤更容易感染呢?

 

【过渡】一旦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这两道防线,那么人体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

引出对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学习。

【教师】课件展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师生配合对资料3进行分析、讨论,展开对抗原、抗体的学习。

自主探究三:

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容易患病。

问题三:

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课件展示)

【拓展创新】:

教师多媒体呈现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图片和层层设置的5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确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第三道防线特点。

【巩固】列表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课件展示)

 

达标测试: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   )

   A.阻止多种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种病菌的消化

   C.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D.吞噬多种病菌

  2.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

   C.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3.免疫细胞主要是(   )

   A.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红细胞  D.腺细胞

4.下列属于特异性

免疫的是(   )

   A.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   

B.皮肤对痢疾病原菌的屏障作用

C.患过

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不感染性  

D.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

5.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

   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填空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异性免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2课时)

【过渡】: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的免疫体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产生的,二者相辅相成。

那么,什么是免疫?

免疫又有什么功能呢?

二、免疫的功能

医学常识:

在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对“非己”的组织器官进行识别和排斥,导致移植器官破坏和移植失败。

因此,为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提出问题: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2-83相关内容,通过阅读,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尝试回答:

(1)什么叫免疫?

(2)免疫具有哪些功能?

(3)举例说明免疫对人体不利的一面。

(题目展示)

学生结合课本的介绍,分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呈现免疫的含义、功能示意图,免疫功能异常时的表现,引导学生总结免疫功能及异常时的情况。

结合题目加以巩固。

列表比较免疫的功能及功能异常时情况(课件展示)

免疫功能及异常表现

功能

功能正常

功能过高

功能过低

防御保护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过敏反应:

如药物、花粉过敏

免疫缺陷综合症,例如:

艾滋病

自身稳定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自我免疫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监视

消灭异常细胞

肿瘤形成

 

【学以致用】

请大家结合刚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的健康皮肤,还是应该用别人的健康皮肤?

为什么?

类似的器官移植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

【过渡】还记得小时候你打过哪

些预防针吗?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呢?

三、计划免疫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讨论:

1.什么是疫苗?

2.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呢?

3.什么是计划免疫?

4.举例说明接种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5.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教师结合课件说明,并适时出示“预防接种证和免疫程序卡”,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师根据课本插图向学生渗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

【过渡】展示艾滋病致人死亡、给家人带来不幸的图片,引入对艾滋病知识的学习。

四、艾滋病

学生阅读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

它的病原体是什么、存在于人体内的哪些成分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3.艾滋病是怎样对人造成危害的?

4.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

 

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回答后,结合课件和宣传画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角色扮演】

为加深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治教育,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游戏过程如下:

   

(1)1名女生作为"机体",8~10名男生作为"白细胞"共同充当"免疫系统",2名女生充当"流感病毒"和"结核杆菌",1名男生充当"HIV病毒"。

"机体"站在场地中央,"免疫系统"背朝"机体",手拉手将"机体"围起来,以起到保护作用。

   

(2)"流感病毒"和"结核杆菌"尽力伸手去触摸"机体",触摸到了,表示"机体"可能要生病。

由于有"免疫系统"的保护,"机体"会很快摆脱两种病原体的侵扰。

   (3)"HIV病毒"出场。

HIV攻击的是免疫系统,HIV碰到"白细胞","白细胞"就要"死亡",即被"HIV"碰到的男生要退出游戏。

同时,"感冒病毒"和"结核杆菌"也乘机袭击"机体"。

   (4)经过几个回合,多个"白细胞"被"HIV病毒"攻击致死,"免疫系统"受到很大的破坏,不能再保护"机体","机体"就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的侵袭。

患有艾滋病

的机体就会因流感或肺结核而死亡。

【各抒己见】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你认为正常人为什么不会被周围的病原体所侵扰?

而艾滋病人却容易感染病原体致人死亡呢?

这为你加深理解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治教育有怎样的帮助?

 

【总结收获】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达标测试(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爱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   )

   A.病菌   B.病毒   C.寄生虫   D.肿瘤细胞

2.(2012烟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

张明注射了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病,但第二年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不恰当的解释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B.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C.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短

D.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3.(2012滨州)以下是人体与与免疫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其中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吞噬细胞B.溶菌酶、吞噬细胞

C.抗体、淋巴细胞D.黏膜、杀菌物质

二、判断题

1.免疫对人体既有保护作用,有时也有不利的方面。

(   )

2.医学上器官的移植,往往失败,从免疫学上看,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异体器官

的排斥作用。

(   )

三、填空题  

1.婴儿要注射卡介苗,以预防病;

2.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_,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_________________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

3.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国外一切血液制品,这是

采取了______________的预防措施。

4.爱滋病的病原体是(HIV),主要通过        、

        、     等方式式传播

5.(2012武汉)某人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医生说移植的器官较难成活,需要

观察一段时间。

人体排斥移植器官属于免疫,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四.课外拓展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宜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为什么甲组绵羊不患炭疽,而乙组绵羊患炭疽?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达标测试(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C2.C3.A4.C5.D

二、填空题:

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人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达标测试(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B2.C3.C二、判断题:

1正确2,正确三、填空题:

1.结核病2.发生规律、疫苗3.切断传播途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血液传播5.非特异性

四、课外拓展

(1)甲组绵羊由于注射脱毒病菌在体内产生了抵抗炭疽的抗体,而乙组绵羊体内没有这种抗体而患炭疽。

(2)起对照作用

 

板书设计

 

含义

病原体

艾滋病传播途径

致病原因

防艾宣传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

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

3、本节课因内容多、时间紧,需安排第二课时完成。

4、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对比讨论中创设性地完成任务。

5、本节课的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采用“自主学习、资料分析、合作交流、链接生活、总结归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6、不足之处:

本节课提出的问题较多,留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有限,学生不能充分交流、探讨相关问题,应适当的调整时间分配。

另外,有些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有点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后要找他们交流,探讨如何使他们主动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