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0455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初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的()。

  A.3%

  B.5%

  C.7%

  D.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规定,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的5%,超过的部分应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分包到户;不足5%的,不得再增加机动地;未留有机动地的,不得再留机动地。

  2.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A.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个人

  B.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户

  C.本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乡镇企业

  D.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的规定,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的,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承包时,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在总耕地中预留不超过5%由集体统一掌握和机动使用的那部分土地,被称为()。

  A.机动地

  B.口粮田

  C.责任田

  D.承包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机动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承包时,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在总耕地中预留不超过5%由集体统一掌握和使用的那部分土地。

  4.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A.15日

  B.30日

  C.2个月

  D.6个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

  5.关于土地承包应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B.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

  C.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1/3以上成员或者1/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D.承包程序合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承包方案应当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二、多项选择题

  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________等主要形式。

  A.转包

  B.出租

  C.互换

  D.转让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7.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土地承包相关文件_________等资料完整齐全。

  A.合同

  B.方案

  C.台账

  D.表册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土地承包相关文件、合同、方案、台账、表册等资料完整齐全,做到"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一乡一柜"。

  8.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应建立()制度。

  A.整理立卷制度

  B.分类归档制度

  C.公开查阅制度

  D.安全保管制度

  E.流动派遣制度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档案管理应建立的制度包括:

①整理立卷制度,在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承包档案的收集整理;②分类归档制度;③安全保管制度;④公开查阅制度。

  9.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A.转包

  B.出租

  C.互换

  D.转让

  E.出售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我国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户,承包方没有权力出售土地。

  10.下列关于机动地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超过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5%的部分应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分包到户

  B.未留有机动地的,可以再留机动地

  C.机动地承包方案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

  D.承包手续要完备,要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不能搞口头协议

  E.机动地的承包费必须完全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核算和财务收支、收益分配管理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机动地的管理应抓好以下事项:

①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的5%,超过的部分应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分包到户;不足5%的,不得再增加机动地;未留有机动地的,不得再留机动地;②机动地承包方案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承包要公开进行,不得搞暗箱操作;承包期限要合理;承包手续要完备,要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不能搞口头协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同等条件下应保证其优先权;③机动地的承包费必须完全纳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核算和财务收支、收益分配管理,并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属于()负担。

  A.间接

  B.直接

  C.国家

  D.集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集体负担指农民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及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章程、制度、决议向乡村集体提供的经济和劳务负担,如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

  2.通过不合理的价格因素,暗中向农民转嫁的负担属于()负担。

  A.国家

  B.隐性

  C.社会

  D.个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隐性负担主要指通过不合理的价格因素,暗中向农民转嫁的负担。

包括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或者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凭借某种权力,自行抬高水、电、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使农民增加的负担。

  3.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属于()负担。

  A.间接

  B.直接

  C.隐性

  D.显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隐性负担主要指通过不合理的价格因素,暗中向农民转嫁的负担。

包括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或者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凭借某种权力,自行抬高水、电、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使农民增加的负担。

  4.当事人应自收到罚款决定书之日起()日内,缴纳罚款。

  A.15

  B.25

  C.30

  D.45

  正确答案:

A

  解析:

除依照《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也就是说,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5.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重点相应转入到()。

  A.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效防止反弹阶段

  B.实施税费改革阶段

  C.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D.实施农业补贴阶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重点也相应转入到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效防止反弹的新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6.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D.行政拘留

  E.刑事处罚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7.目前,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类收费

  B.资源补偿类收费

  C.鉴定类收费

  D.考试类收费

  E.监管类收费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

目前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类收费、资源补偿类收费、鉴定类收费、考试类收费、培训类收费等。

  8.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的政策包括()。

  A.不收取任何费用

  B.除按规定收取作业本费、寄宿生住宿费和向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伙食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C.取消规定以外的所有收费项目

  D.对所用学生一视同仁

  E.不可以收取课本费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的政策包括:

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收取作业一本费、寄宿生住宿费和向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伙食费外,不得再收取其他任何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②取消规定以外的所有收费项目;③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9.新时期农民负担监管工作范围,重点包括()。

  A.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的管理

  B.加强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村集体收费的监管

  C.强化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

  D.开展对假农资、农药的治理

  E.做好对农民补贴补偿和对村级补助资金的监管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新时期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的重点有:

①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的管理;②加强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村集体收费的监管;③强化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④开展对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的监管,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⑤做好对农民补贴补偿和对村级补助资金的监管,将农民反映强烈的征地补偿等涉及农民权益的问题纳入监管的范围。

  10.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其主要意义包括()。

  A.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B.变换向农民的收费主体

  C.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D.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健全乡村治理结构

  E.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推进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包括:

①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解决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些遗留问题,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②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③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④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禀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

  C.科学技术

  D.资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自然资源条件是一个区域先天获得的,一般来讲,一国内各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

  2.竞争优势理论是由()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与俄林

  D.迈克尔·波特

  正确答案:

D

  解析: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了"竞争优势论",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

A项,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B项,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C项,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3.农业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是()。

  A.改善交易效率

  B.粮食安全

  C.延伸农业产业链

  D.完善市场体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粮食安全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农业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

如果粮食不安全,温饱没有保障,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分工和区域专业化生产就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因此,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粮食安全状况奢谈区域分工,推进农业区域分工要积极稳妥,不可急于求成。

  4.农业生产专业化能够实行()综合经营。

  A.工农

  B.农商

  C.工商

  D.农工商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因而农产品商品部分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

农业生产专业化便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产供销结合起来,促进农工商结合,有利于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

  5.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保证消费安全、走向世界的基础是()。

  A.建设农产品市场及其信息系统

  B.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化建设

  C.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

  D.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生产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保证消费安全、走向世界的基础。

要尽快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与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

  二、多项选择题

  6.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B.加快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C.以关联产业、互补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集群经济

  D.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E.加速发展农村新型的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②加快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③以关联产业、互补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集群经济;④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E项为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采取的措施。

  7.解决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当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时,要强调局部利益

  B.要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

  C.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D.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E.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证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决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要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

如果属于价格问题就要调整价格。

属于资源问题就要调整各局部之间的物质利益。

②当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或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要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保证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③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8.衡量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有()。

  A.农业生产结构应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B.农业生产结构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C.农业生产结构应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能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D.农业生产结构应以农业为主,以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为辅

  E.农业生产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衡量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有:

①农业生产结构应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较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②农业生产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③农业生产结构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④农业生产结构应该是农、林、牧、副、渔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并互相促进;⑤农业生产结构应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能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9.农村第三产业的部门包括()。

  A.制种厂

  B.饲料厂

  C.农机服务公司

  D.农经咨询公司

  E.信息服务机构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第三产业是指农村的流通服务部门,包括农村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邮电、信息、旅游业等。

AB两项属于第二产业。

  10.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影响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

  A.要素禀赋

  B.供给状况

  C.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

  D.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E.国际市场景气程度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环境由四大因素组成,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这四个因素是:

①要素禀赋。

即参与某个行业的竞争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或基础设施等。

②需求状况。

即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③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产业能够体系化,不但有彼此促进效果,甚至能转换为其他国家无法仿效也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

④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即有关企业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内的竞争状况。

三、案例分析题

  (11-14题共用题干)

  现有甲、乙两地区各类农用地利用结构(%)指标如表2-1所示。

  试就有关两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作出正确选择。

  11.根据表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耕地面积比乙地多

  B.甲地林地比重较乙地少

  C.甲地牧地比重较乙地少

  D.甲地水面面积比乙地大

  12.要对比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的指标包括(  )。

  A.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

  B.资金利用结构比率

  C.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

  D.农业人口结构比率

  13.题中资料表明()。

  A.乙地农业生产结构优于甲地

  B.乙地土地利用程度优于甲地

  C.甲地在以上两方面均优于乙地

  D.各地用地占总数比重

  14.在确定生产方向时,()。

  A.甲地应以种植业为主,农林渔相结合

  B.乙地应以林牧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

  C.需要将不同时期资料进行对比

  D.甲、乙两地都应以种植业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

11.BC;12.ABC;13.D;14.C

  解析:

1.题目资料没有给出甲、乙两地耕地面积、水面面积的具体数值,因此无法判断AD两项正确与否;B项,甲、乙两地的林地比重分别为9.7%和30.8%;C项,甲、乙两地的牧地比重分别为0.8%和18.9%。

  2.要对比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指标:

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土地利用结构比率、播种面积结构比率、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比率、资金利用结构比率。

  3.题目资料仅说明了耕地、林地、牧地、水域的用地比重,要判断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劣,还需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及市场的供求情况来判断。

  4.在确定生产方向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各时期的资源利用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等资料做出合理的规划。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块土地价格是3300元,同期银行利息率为11%,则该地块年租金为()元。

  A.363

  B.415

  C.3000

  D.3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地块年租金=土地价格×利息率=3300×11%=363(元)。

  2.我国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办法是()。

  A.必须降低劳动力利用率,保证充分就业

  B.实行劳动集约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剩余劳动力转移

  D.提高农业生产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要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主要措施有:

①要控制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降低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3.绝对地租产生于()。

  A.土地质量的优劣

  B.土地位置的优劣

  C.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D.劳动力投入的多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绝对地租产生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从而形成不论土地质量好坏、位置优劣,都要绝对地付出地租,不能无偿使用。

即当土地经营权转移时,租佃者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

  4.()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土地上,所获得的收益不同。

  A.级差地租Ⅱ

  B.级差地租Ⅰ

  C.地租

  D.地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级差地租Ⅰ是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土地(包括肥沃程度不同和离市场远近不同)上,所获得的收益不同。

其超额利润部分称为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指对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部分。

  5.级差地租Ⅱ的含义是()。

  A.等量资本投入到相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B.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C.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D.不同地块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级差地租Ⅰ是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土地(包括肥沃程度不同和离市场远近不同)上,所获得的收益不同。

其超额利润部分称为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指对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6.解决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有()。

  A.将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作为长期国策和治国之本

  B.发挥现有人口的积极作用,促使劳动者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

  C.加大国外移民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加快市场经济发展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决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有:

①将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作为长期国策和治国之本;②发挥现有人口的积极作用,促使劳动者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尽量多的社会财富,尽量使人口与社会财富的比例关系日趋协调。

  7.关于自然资源权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

  B.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中包含一定的占有权

  C.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中包含一定的处分权

  D.采伐权、狩猎权属于自然资源专项权益

  E.同一种自然资源或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相连接时,各自权属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自然资源相邻权益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自然资源权益主要包括:

①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指对自然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按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可划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个人所有权等。

②自然资源使用权,含有一定的占有权和受益权,甚至处分的权利。

③自然资源专项权益,是指自然资源法中有专称的各种利用权益,如采伐权、捕获权、狩猎权、采矿权与取水权等。

④自然资源相邻权益,是指同一种自然资源或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相连接时,各自权属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8.下列各项属于自然生态指标的有()。

  A.森林覆盖率

  B.土壤肥力

  C.环境质量

  D.科学技术转化率

  E.产品生产中的能量转化率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自然生态指标包括:

①自然资源生态评价指标。

②自然资源生态效益指标。

主要有绿色植物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以及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等级指标。

③反映生态结构合理程度的能量和环境状况指标。

主要有各地区的光能利用率、植物的光能平均利用率、产品生产中的能量转化率等。

  9.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有()。

  A.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