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9467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1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概述

项目名称:

某某县移民安置区危旧房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某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地点:

某某县积石峡库区官亭镇河沿村

第一节、项目背景

我镇位于县境南缘黄河北岸,北距某某县城川口镇98公里,省会西宁市208公里,南距陇原名镇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5公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89公里,西距循化县城积石镇43公里,东距永靖县城刘家峡40公里。

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为67.1平方公里。

官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海拔1500-2000米之间;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最高气温33.1℃,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8℃,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422㎜,无霜期为176天,地貌为第三纪红土断层崖发育的丹霞地貌。

镇辖13个行政村,99个合作社,总人口为16380人,其中土族13874人,占总人口的84.7%。

居住着土、汉、回、藏、东乡等八个民族。

现有耕地面积21742亩(其中:

水浇地7899亩,浅山地13843亩),退耕还林(草)4006亩,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属于半浅山半川水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洋芋、油籽及蔬菜,畜牧业主要以牛、羊、猪为主。

201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4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

官亭镇共有小学11所。

镇政府驻地设有官亭卫生院、供销社、邮政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官亭土族中学等单位。

“十五期间”,全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官亭镇主要的民俗文化有土族纳顿,“纳顿”节是某某三川地区土族人民为庆祝丰收而每年举行的传统节日,它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庄稼成熟最早的下川宋家村开始,间隔一天或数天,由下川经中川的祁杨家等地,渐渐北移,一直延伸到上川的赵木川、官亭、喇家、鲍家一带。

历时两个多月,最后以农历九月十五日的朱家“纳顿”收尾,前后共63天,其历时之久,规模宏大,范围很广,气势博大,场面热烈,内涵丰富,被称为“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

神秘的祭祀活动,壮观的会手队伍,古朴的面具舞再现了吐谷浑金戈铁马的英武身姿,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官亭镇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喇家遗址。

它位于官亭镇1.5公里处的喇家村,面积20万平方米。

遗址内涵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

喇家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的史前灾难遗址,可能是当时社会权力中心。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2000年的发掘中,发现了齐家文化房址3座和房址内多达十几具的人骨,同时出土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制品、玉器等器物种类较多,且出土了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磬——黄河磬王。

该遗址的聚落布局以及发现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形态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等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史前时期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料。

2001年6月25日,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发掘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以其发现全国绝无仅有的史前洪水、地震等灾难遗迹而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

5、《青海省城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6、《青海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7、《青海省某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8、《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9、《喇家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1年);

10、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工程有关的技术参数和标准;

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二、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通过对项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建设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建设环境及影响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论证。

根据《青海省城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青海某某县官亭镇总体规划》(2011-2030)对某某县官亭镇河沿村的定位以及河沿村的区域位置和文化底蕴,对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本项目对某某县官亭镇河沿村进行风貌改造、对通站公路临街建筑进行整治、并对通站公路人行道局部进行修整铺装。

通过本项目,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环境的高原中心城镇。

第三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官亭镇河沿村通站公路两侧街景整治

1.基地现状:

通站公路两侧地块分三种情况:

A类:

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

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C类:

需重建的地块:

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的一层建筑,整体破旧,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道路红线内:

存在部分路面破损及无人行道人行道及人行道被占用、不成系统、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需配置污水管网、排水管网、配套节能路灯和环卫设施等。

2.设计范围:

通站公路两侧总长为210米,宽21m的道路红线以及道路两侧沿街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临街面20m之间。

整治的主要内容和规模为:

(1)、新建农家院,二层结构框架建筑,四合院形式布置,建筑面积为648.7㎡;

(2)、门窗:

本项目商铺和单位用房内门采用铝合金地弹门,外门采用铝合金卷闸门,民宅外门采用防盗门;外窗统一采用铝合金玻璃窗。

外门21扇,规格2.4*1.5m(高*宽);外窗207扇,规格2.1*1.8m(高*宽)。

(3)、店招:

店招设置在实墙上,同一路段且建筑风格相近的店招上下边缘高度一致,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平整、规格、样式相对统一。

本项目需统一设置60块店招。

(4)整治墙面:

本次整治墙面采用贴面砖形式,整治面积1608.15㎡。

(5)、人行道工程:

本次需新建人行道为沿通站公路两侧,全长210m,按城市道路二级标准修建,规划横断面布置形式:

3.5m(人行道)+14m(车行道)+3.5m(人行道)。

本次工程为改建人行道铺装工程,人行道铺装面积为1400㎡。

(6)、照明:

通站公路约需路灯18盏

(7)、排水:

建设采用暗管排水,在道路人行道设有雨水管道。

设计雨水主管道管径DN300—DN500,主管道全长210米,道路单侧布置。

(8)、环卫设施:

设置1座封闭式垃圾斗,垃圾箱6个。

二、官亭镇河沿村村庄环境整治

1.基地现状:

河沿村村口到村委会段建筑物分布比较杂乱,院落围墙外表陈旧、破损较多,局部有几处废弃土墙影响景观。

现状村庄道路

2.对河沿村村村口到村委会段,总长为900米建筑物围墙整治及该段道路整治、安装节能路灯和配套垃圾筒等。

整治主要内容和规模为:

(1)、围墙:

本项目拟对河沿村村庄主道路两侧废弃土墙进行拆除,拆除量约400m,并对河沿村村庄主道路两侧墙面进行粉刷,色彩以黄白色为主,并对墙面进行彩绘处理以丰富色彩,为耐久和美观对基层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抹面,彩绘墙面长度共1100m,宽度为1.00m,彩绘面积约1100㎡。

(2)、照明:

村镇道路约需路灯45盏

(3)环卫设施:

沿河沿村村庄内部主道路两侧每80m设置垃圾筒一个,将设置垃圾筒11个,封闭式垃圾斗1座。

第四节、项目实施进度及投资估算

一、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十二个月,即2014年3月~2015年2月。

项目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2014年3月~2014年5月:

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申报工作,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及资金落实等工作;

2014年6月~2015年2月:

完成建筑物风格改造、道路临街建筑物亮化、道路人行道面砖局部维修更换等工作;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499.62万元。

其中,建设工程费用为1238.15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50.38万元;预备费111.08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1499.62万元,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

第五节、结论

本项目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位,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城区景观、夜景观建设,工程符合当地发展趋势和建设规划。

项目实施后可促进城镇化和打造中心商业圈的作用,对拉动其它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善镇容镇貌、提升投资环境及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项目区特征及现状

第一节、项目区特征

一、项目区特征

某某县官亭镇位于县境南缘黄河北岸,北距某某县城川口镇98公里,省会西宁市208公里,南距陇原名镇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5公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89公里,西距循化县城积石镇43公里,东距永靖县城刘家峡40公里。

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为67.1平方公里。

官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海拔1500-2000米之间;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最高气温33.1℃,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8℃,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422㎜,无霜期为176天,地貌为第三纪红土断层崖发育的丹霞地貌。

镇辖13个行政村,99个合作社,总人口为16380人,其中土族13874人,占总人口的84.7%。

居住着土、汉、回、藏、东乡等八个民族。

现有耕地面积21742亩(其中:

水浇地7899亩,浅山地13843亩),退耕还林(草)4006亩,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属于半浅山半川水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洋芋、油籽及蔬菜,畜牧业主要以牛、羊、猪为主。

201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4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

官亭镇共有小学11所。

镇政府驻地设有官亭卫生院、供销社、邮政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官亭土族中学等单位。

“十五期间”,全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官亭镇主要的民俗文化有土族纳顿,“纳顿”节是某某三川地区土族人民为庆祝丰收而每年举行的传统节日,它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庄稼成熟最早的下川宋家村开始,间隔一天或数天,由下川经中川的祁杨家等地,渐渐北移,一直延伸到上川的赵木川、官亭、喇家、鲍家一带。

历时两个多月,最后以农历九月十五日的朱家“纳顿”收尾,前后共63天,其历时之久,规模宏大,范围很广,气势博大,场面热烈,内涵丰富,被称为“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

神秘的祭祀活动,壮观的会手队伍,古朴的面具舞再现了吐谷浑金戈铁马的英武身姿,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官亭镇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喇家遗址。

它位于官亭镇1.5公里处的喇家村,面积20万平方米。

遗址内涵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

喇家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的史前灾难遗址,可能是当时社会权力中心。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2000年的发掘中,发现了齐家文化房址3座和房址内多达十几具的人骨,同时出土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制品、玉器等器物种类较多,且出土了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磬——黄河磬王。

该遗址的聚落布局以及发现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形态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等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史前时期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料。

2001年6月25日,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发掘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以其发现全国绝无仅有的史前洪水、地震等灾难遗迹而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二、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新农村建设相关战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

2、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和中央对农村的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推进新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有二大举措:

一是全面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

二是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面貌。

3、新农村建设规划

近年来,青海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加大“三农”投入为支撑,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以规范村级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项目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县城总体规划的深入实施,官亭镇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有了较大的改观。

但由于官亭镇其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环境特征,目前,建筑物风貌、亮化、美化、人行道铺装等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官亭镇河沿村通站两侧基地现状:

通站公路两侧地块分三种情况:

A类:

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

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C类:

需重建的地块:

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的一层建筑,整体破旧,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存在部分路面破损及无人行道人行道及人行道被占用、不成系统、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需配置污水管网、排水管网、配套节能路灯和环卫设施等。

官亭镇河沿村村庄基地现状:

河沿村村口到村委会段建筑物分布比较杂乱,院落围墙外表陈旧、破损较多,局部有几处废弃土墙影响景观。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紧抓住国家对青海支持机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夯实基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把官亭镇城建设成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繁荣、城镇功能分区明确、城区结构布局合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城镇社会化服务功能较高、人居环境条件较好的现代化城镇。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按照“拉开城镇框架、拓展城镇空间,打通城镇干道、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改造旧城、迅速发展新城,实现城镇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建设文明城镇”的城镇建设基本思路,某某县官亭镇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机遇,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目标。

但现有的城区规模及城镇基础设施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某某县官亭镇发展现代化县城的瓶颈因素之一。

某某县官亭镇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可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出行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官亭镇旧城区的窗口形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加快官亭镇旧城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可见,本项目实施十分必要。

二、是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到:

要把生态保护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按照全区总体保护、建设重点城镇、两线适度发展、多点特色分工的布局原则,加快官亭镇城市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支撑能力,提升城镇功能,适度聚集人口,实现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某某县被誉为“青海门户”之称。

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改善某某县官亭镇整体面貌,而且也能对加快官亭镇现代城镇化的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见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三、项目是改善农村面貌,提升新农村形象的需要

目前,项目所涉及的农村环境较差,道路还未实现全部绿化和硬化,从整体上看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些农村居民点未进行新农村规划,显的杂乱无序,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生态环境也存在很多不利影响,种种原因对农村的长远发展都有不利影响。

为了改变农村面貌,提升整个乡镇新农村形象,给城镇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就必须对项目区的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完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搞好绿化工程。

因此,项目实施是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构建和谐城镇,城镇交通是一个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目前城镇街道“脏、乱、差”的现状,不仅严重影响城镇面貌,同时对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文化娱乐和夜晚车辆的行驶等带来诸多不便,成为提升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较大障碍。

本项目实施,可使街道等到美化、绿化、亮化的效果,从而利于营造安定、文明、整洁、亮丽的街道环境,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五、是打造青海旅游资源的需要

官亭镇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喇家遗址。

它位于官亭镇1.5公里处的喇家村,面积20万平方米。

遗址内涵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

喇家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的史前灾难遗址,可能是当时社会权力中心。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2000年的发掘中,发现了齐家文化房址3座和房址内多达十几具的人骨,同时出土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制品、玉器等器物种类较多,且出土了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磬——黄河磬王。

该遗址的聚落布局以及发现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形态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等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史前时期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料。

2001年6月25日,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发掘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以其发现全国绝无仅有的史前洪水、地震等灾难遗迹而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可见,本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规划中要求的建成高原旅游城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章项目区域位置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区域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县官亭镇河沿村。

河沿村位于官亭镇西南6公里处,北与杏儿大庄村接壤,南以黄河为界,西与杏儿林场为邻,东与赵木川相邻。

距省城西宁208公里。

它地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沟谷地为主,湟水、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县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北部。

工程区为黄河河谷川台地,地理坐标东径102°51′12″~102°55′14″,北纬35°50′25″~35°51′35″。

以黄河为界,左岸行政隶属青海省某某县中川乡,右岸行政隶属甘肃省积石山县石塬乡。

年均气温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

县境南北长69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780平方千米。

正常蓄水位1748.0m,相应水库回水长度16.97m,水库淹没涉及青海、甘肃两省三县(某某、积石山、永靖),其中某某县河沿村共有9个合作社,总户数528户,总人口2620人,主要民族为土族。

全村土地面积3150亩,其中耕地面积2294.4亩,林业用地面积888.6亩。

中川乡峡口村、美二村、美一村、金田村耕(园)地3229亩;积石山镇集体耕(园)地1261.01亩。

堤防工程位于黄河两岸的冲积阶地上,地形平整,起伏不大,工程区的主要断裂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无明显活动迹象,最新活动距今11~26万年,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因此,工程区属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区。

图2-1项目区域位置示意图

第二节、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势

河沿村位于官亭镇西南6公里处,北与杏儿大庄村接壤,南以黄河为界,西与杏儿林场为邻,东与赵木川相邻。

工程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河西系的次级构造单元官亭—临夏拗陷带,西侧为阿勤卡金山—当蕊五台山隆起带,东侧为马衔山隆起带。

区内海拔高程1735~2233m,相对高差150~500m。

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二、地貌地质

城镇所在地的地基土层一般厚度为0.2~0.7m,平均厚度0.39m,主要是黄土层,相对湿陷系数不大,主要由洪积的粘土与风积粉土混合形成。

是移民安置点房屋地基的主要持力层。

其地层可分为:

表土层、黄土状粉土层、角砾层、卵石层。

城区用地适合建设,最大冻土深度0.98米。

三、气候条件

中地区地处黄河岸边,海拔最低1500米,最高4220米,全省海拔最低,气候最适宜。

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有名的瓜果之乡,素称“青海高原的小江南”。

空气湿度不大,夏季十分凉爽;冬季又因河谷静风与焚风效应,气温相对温和,生态景观具有多样性,浓缩荒漠草原、干草原、草甸草原和森林、高山草甸、冰川等多种景观类型,适宜度假旅游。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官亭镇户籍人口1.7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987人,农业人口1.59万人。

暂住人口1296人,其中半年以上暂住人口286人。

常年外出人口1722人。

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半年以上暂住人口-常年外出人口)为1.65万人。

汉族人口156人,占人口总数的0.94%;少数民族人口合计1.6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9.05%。

少数民族人口中,土族1.44万人,回族1607人,藏族25人,其他民族253人。

2012年镇域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7481万元,其中官亭镇全镇农村经济收入为5799万元;中川乡全乡农村经济收入为11682万元,同比增长7%。

2012年官亭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382元;中川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114元,同比增长2%。

第四节、主要资源特色

1、土地资源:

2012年12月,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批复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积石峡片区),旨在提升黄河沿岸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

项目区包括海东地区某某县官亭镇和中川乡,西起积石峡水库大坝,东临寺沟峡,北依公伯山,南至黄河岸边。

项目区总面积9608.1公顷,建设规模3866.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613.3公顷,新增耕地率15.86%。

2、水资源:

官中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然而水质含盐、碱量高,不宜开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3、矿产资源:

官亭地区矿藏资源丰富但开采不充分。

位于先锋村和梧释村的银洞沟有丰富的煤矿和铜矿资源,但由于煤矿的发热量不高,村镇仅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过统一开采,随后仅进行过少量的私人开采;由于某某县内缺少加工铜矿的条件,已开采的铜矿须运往甘肃等地进行加工,交通成本较高,1998年开采两年后即停止开采。

4、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多样,包括粮食作物型,如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油料作物型以油菜为主;蔬菜作物型,如青菜、白菜、黄瓜、辣椒、萝卜、大蒜等;果园型,如苹果、梨、橘子、核桃、花椒等。

5、文物资源:

官中地区古文化遗址蕴藏丰富,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唐汪氏陶器等多种文化类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2处,县级6处。

国家级重点保保护单位为喇家遗址,位于官亭镇,面积20万平方米,内涵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可能是当时社会权力中心,被称为“东方庞贝”。

1999年中国社会考占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占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2000年发掘时发现了齐家文化房址3座和房址内多达十几具的人骨,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