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52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最新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教学目标:

1.能随歌曲的演唱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音乐的体验与演唱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向孩子们宣扬健全的人格。

3.培养人们的英雄气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

听唱法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等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听到这个歌曲名,你们会想到什么?

老师先提几个问题:

(1)这里的我指的是谁?

(2)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呢?

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

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二)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1.听一听:

(1)听听歌曲的情绪,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难过的B激动的C深情的

(2)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2/4B3/4(3)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的时候做提醒。

(4)听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

(5)听歌曲有没有反复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

(6)听歌曲的速度,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A快速B中速C慢速

2.看一看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曲谱里有没有不懂的音乐符号?

有的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3.唱一唱A用“啦”哼唱。

B轻声跟唱歌词。

C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

4.找一找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

5.说一说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6演唱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

(三)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之后,大家觉得我们为自己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吗?

--自豪。

好,那么课下,大家再去复习演唱,并找出更多祖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事,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

2.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媒体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1.听中想。

播放第1册第3课《爱我的家》中的《温暖的家》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学过的什么歌?

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听中看。

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妈妈叫中华》。

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

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我的妈妈叫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的妈妈叫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教师的范唱要求如下:

第一句“我的妈妈叫中华”是歌曲的主题乐句。

音乐轻柔的叙颂,让人倍感温乱暖、亲切。

宜用柔和的音色与mp的力度来演唱;第二句“长江黄河是我的家”带有自豪的情感,音量递增为mf力度,音色可增加一些明亮度;第三句“他的乳汁培育我,盼我天天快长大”充满深情感激之意用mp力度,音色饱满、圆润;第四句中第一次“妈妈,妈妈我爱你呀,我的妈妈叫中华”充满激情的赞美,用f力度,音色高亢、激扬、明亮,第二次用f力度音色较前深沉点或用p力度与前面一句形成对比呼应。

结束句再次用f力度在自豪声中结束。

(注意:

教师自身对歌曲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这样的范唱才能起到以身示教的作用。

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教师范唱参照谱例如下:

我的妈妈叫中国1=A4/4亲切地5.巩固知识。

从头反复记号“:

||”。

6.听中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

唱得好不好?

好在什么地方?

不好在什么地方?

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2、小结略)

3、布置作业:

复习歌曲。

4、板书:

A部分选用节奏:

XOXOXXX||

B部分选用节奏:

XXXXXOO||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难点:

1.歌曲中“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

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教师:

节奏卡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铃鼓、碰钟、双响筒、串铃

学生:

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快乐的罗嗦》律动,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师:

我们在“五十六朵花”这个单元学习了少数民族的民歌、民乐,还记得刚学唱过的湖南土家族民歌叫什么吗?

《乃哟乃》

2.学生跟琴复习演唱《乃哟乃》,请在音高相同的地方“531”加入拍手。

3.我们一起回味了南方土家族民歌《乃哟乃》之后,要带大家学唱一首北方的少数民族歌曲,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板书)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请同学们打开书,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问:

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

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么样?

(寒冷)

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像歌中唱的那样:

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

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

XXXX|XXXX|XXXX|X—‖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师:

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

马蹄声。

(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5.跟范唱录音轻声练唱,听完后问:

谁会唱这首歌?

在什么时候学的?

请你到前面来当小老师好吗?

6.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

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

7.看学生掌握情况:

(小老师(或教师)教得好吗?

请你再教一遍。

8.生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9.生生交换接唱歌曲。

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XX,请回座位上。

  10.分两大组接唱歌曲。

  11.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12.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

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13.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

  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

  过渡语:

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能一起把歌唱下来,如果你能把歌词背下来唱那就更棒啦!

同桌之间背歌词!

一会儿要进行男、女生的歌唱比赛。

  1.同桌之间背歌词练唱

  2.男、女生分别演唱,老师评价。

  3.一组男生、女生到前面演唱。

跟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演唱,看这轮比赛谁最棒。

  4.个别反馈,一男生、一女生……其他同学评价。

看谁自己敢到前面唱一遍。

为“小歌手”鼓掌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

几个同学唱得这么好,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

想一想:

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还会出现什么声音?

你想用什么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

  1.出示三种节奏型卡片贴黑板上,请一名学生自己选择双响筒,你想用那种节奏伴奏?

XXXX提示结尾处用XXX,学生选择后老师在伴奏型XXXX前画双响筒图。

  2.老师弹琴,一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边唱边模仿骑马的动作或模仿敲双响筒动作。

为“小乐手”鼓掌

  3.大家再想像:

马脖子上还会有什么发出声音?

铃铛声用什么乐器演奏好呢?

学生自选乐器并选择伴奏型:

铃鼓:

XX碰铃:

X–老师画出乐器图标。

  4.请三位同学一起为大家伴奏,我听听大家的歌声是不是更好听了,脸上更有表情了。

  碰铃:

X-|

  铃鼓或串铃:

XX|

  双响筒:

XXXX|

  5.为几个“小乐手”鼓掌,学生回座位。

  6.闫老师再给大家提高点难度,如何接好前奏2323|5652|3232|1—|11151|11151|再请一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学生演唱。

  7.有了打击乐的伴奏歌曲生动多了,但是老师认为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你们认为呢?

  ——赶快为歌曲编配动作表演鄂伦春骑马守林的情景吧!

  8.跟电子琴的范唱录音学生自编动作。

  9.全体起立,师生一起跟范唱录音演唱全曲并表演。

注意:

接好两小节的|11151|11151|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

 

音阶歌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2、提高学生律动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3、能熟悉七个音符和唱名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地参与音乐律动,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能熟悉七个音符与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认识音符1、师:

同学们,大家都有同桌,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音符,那你的同桌就和你同位。

那么1234567他们谁和谁同位呢?

师:

老师考考大家数字1挨着谁呢?

谁来说一说?

生:

挨着2。

师:

很好。

3呢?

4,5,6,7呢?

生:

举手回答------师:

出示阶梯图1234567它们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

从低到高2、师出示音名与唱名图,学生认读。

音名1234567唱名doremifasollasi教师领学生反复唱音阶3、师出示阶梯状1234567并做手势。

学生模仿教师手势感受音的由低到高的排列。

(学生一目了然)

3、学习歌曲师: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音阶歌》大家来听一听好不好?

生:

好。

1、教师出示《音阶歌》歌词,并带领学生读歌词着重唱难点do’do’silasolfafamimiredosilasolfamiredodoremifasollasido’silasolfamiredo2、初听歌曲熟悉旋律师:

同学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曲子的旋律生:

闭上眼睛------师:

这个曲子的旋律优美吗?

生:

优美!

3、复听歌曲体会情绪师:

同学们这么优美的曲子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

好,同学们听完了,我给大家两个答案同学们选一选。

A.悲伤地B.愉快的生:

B。

师: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

4、再听歌曲轻声跟唱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跟着音乐唱起来吧!

5、教师弹琴教唱a、教师范唱b、逐句教唱c、分组演唱(分男女组)d、对唱(教师学生互换角色)e、齐唱师:

同学们真不简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这个曲子,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4、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不错!

我们不仅认识了doremifasollasi这七个好朋友,还学会了《音阶歌》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孩子们回家把美妙的歌声带给爸爸妈妈吧!

下课!

 

《有个洋娃娃》

教学目标:

一、能用甜美的声音流畅熟练地演唱歌曲《有个洋娃娃》。

二、通过演唱《有个洋娃娃》,初步感受与体验印度尼西亚儿歌的风格,培养多元音乐文化的情感。

三、正确掌握sido’的手号。

教学分析:

《有个洋娃娃》带有简短的故事情节,诙谐有趣,充满童趣。

本课以律动、游戏、听赏、演唱、创编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并有机地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等,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开阔视野、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演唱歌曲《有个洋娃娃》,正确掌握sido’的手号。

二、学生通过参与歌曲《有个洋娃娃》的学习、创编,初步感受与体验印度尼西亚儿歌的风格。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印度尼西亚风情幻灯片、洋娃娃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组织教学。

当课前音乐(《有个洋娃娃》伴奏)响起时,同学们拍起手走进音乐室,老师带领大家按音乐的节奏做着律动。

简单自然的律动让学生初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音乐游戏“听音做手号”帮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复习已经掌握的doremifasolla的手号。

1、播放歌曲《有个洋娃娃》伴奏,师生一起律动。

2、师生问好!

3、音乐游戏:

听音做手号(doremifasolla)

师: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音符想要和我们做个游戏,看看我们的

耳朵灵不灵,双手巧不巧!

游戏的名字就是听音做手号。

游戏玩法:

同学们分成四组,分别代表remifasol四个音,dola两个音由全体同学代表。

随课件发出单音,代表这个音的小组听到后迅速站起做相应的手号,同时唱出唱名,比比哪组同学唱得最准,手号做得又快又准确。

生:

反应很快,听到自己组代表的音都能快速唱出唱名打起手号。

师:

小音符认为我们耳朵很灵,双手很巧。

它要送我们一双音乐的

翅膀,让我们进行一次音乐之旅!

环节二:

导入新课。

贯穿整节课的“好朋友小音符”欣赏孩子们的灵巧的双手和耳朵,送给大家一双音乐的翅膀!

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到哪去翱翔呢?

老师就变身“导游”,带着大家领略了拥有最多岛屿和火山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并结合课堂上的情境创设把孩子们带到了“玩具商店”里,引出了《有个洋娃娃》这首歌曲。

1、语言导入:

师: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使全世界热爱旅游的人都在那留下了足迹。

那就是世界上拥有岛屿、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印度尼西亚展开一次音乐之旅吧!

2、印尼简介:

播放印度尼西亚风情幻灯片。

(略)

师:

因为当地气候湿、热的缘故,所以印尼食物的调味常以辣味为主。

了解完印尼的风味美食,现在我们逛一下印尼的商店吧!

这里的商品真多呀!

看!

这位游客他看中了什么?

(播放《有个洋娃娃》视频)

3、引出歌曲:

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对歌曲《有个洋娃娃》的感受。

师: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有个洋娃娃》。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

能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

有趣、伤心、遗憾、优美、动听……

师: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首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吧!

环节三:

学唱歌曲。

本环节由“兴趣”牵引着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轻松愉快。

在教唱过程中,找准歌曲重难点部分,通过按节奏朗读歌词和结合手号解决难点两个“价钱太贵啦”;用谜语趣味教学法,引导学生找出歌曲《有个洋娃娃》中的反复记号,掌握段落反复记号的演唱。

过程中以学生互评为主,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不足,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1、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

请同学们听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你们在心里默读,找出哪一句比较难读,待会提出来。

注意:

“他名叫达果赞,不叫沙丽娜”;

“价钱太贵了”两次不同的语调,为解决难唱的地方铺垫。

师:

歌曲里“达果赞和沙丽娜”分别是印度尼西亚的男孩名和女孩名。

生:

朗读(略)。

2、弹奏歌曲的主旋律,学生哼唱旋律。

师:

要求你们竖起小耳朵聆听一遍旋律;

第二遍用“La”哼唱旋律;注意哼唱时要轻声。

3、老师范唱《有个洋娃娃》,学生轻声跟唱。

师: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特别注意你们刚才认为难读的地方。

4、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5、巩固知识:

段落反复记号、换气记号。

A谜语:

四条竖线分两边,每边各有两个点;

唱到此处不算完,回头再来唱一遍。

B引导学生:

找一找这个记号在歌曲的什么地方?

C巩固知识:

段落反复记号。

师:

表示唱完第一段后,从头反复跳过第1直接唱第2结束。

D指出换气记号,提醒学生在歌唱时注意换气。

6、分男女角色完整演唱歌曲一次。

师:

注意段落反复记号的演唱,男女生相互评价一下

7、用甜美的声音流畅熟练地演唱歌曲《有个洋娃娃》。

师: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改正不对的地方,完整地跟琴演唱一遍。

请同学们注意演唱的正确姿势:

头摆正,腰挺直,脚放平!

环节四:

学习新知识:

sido’的手号。

贯穿整课的“好朋友小音符”中的两个新朋友sido’与大家捉迷藏。

鼓励探究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让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学习认识相关的手号知识。

师:

今天,我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躲在《有个洋娃娃》这首歌曲中与你们捉迷藏呢?

比比谁能最快在这首歌中找到它们?

sido’

生:

(略)

师:

让我们学学用手势表示它们吧!

生:

跟随老师学做新手号。

师:

按照音高的顺序将小音符由低到高排列起来就是音阶。

环节五:

拓展学习。

本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把歌曲中洋娃娃的名字改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名字,引导学生演唱自己小组创编的歌曲,并根据音乐旋律创作动作。

学生们的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

在老师的调动下,他们创作的灵感迅速被激起。

1、引导创编歌词。

师:

同学们,你在商店里找到喜欢的洋娃娃了吗?

能不能把它的名字编进歌曲里也来唱一唱?

(鼓励引导学生)

2、引导学生分组创编歌词。

师:

让我们来场比赛吧!

请各组小伙伴合作编出喜欢的洋娃娃的名字,但要注意每队的创编尽量不要与别组相同,比一比哪队小伙伴最齐心合力。

3、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师:

每组的同学都表现得不错,现在就请大家再为自己编的洋娃娃编上动作,边唱边表演吧!

4、欣赏各组的创作成果。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歌唱、动作和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5、课外拓展:

倡议环保,利用废旧物,制作小玩偶。

环节六:

小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与同伴分享并自信表达自己的收获,在良好的自我观念和积极探索心态下,体会到“我能行”。

师:

今天快乐的音乐之旅即将结束,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这次音乐之旅的收获。

生:

认识了印度尼西亚,长大后要去那里旅游;

认识了新的朋友sido’;

制作小玩偶;

学会唱印尼儿童歌曲……

师:

再见了!

可爱的洋娃娃达果赞!

再见了,美丽的印度尼西亚!

带领学生唱着歌曲边做各种可爱的动作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

我觉得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他们才会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学习的兴趣。

尊重孩子们的创造,允许他们失败,对正确的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

 

野兔饿了

 

教学目标:

  1、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中“0”的停顿。

  2、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3、在歌唱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野兔饿了》。

  教学重点:

  1、有表情地演唱《野兔饿了》。

  2、用律动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1、音乐的走向。

  2、音乐中的停顿。

  教学基本过程:

  1、情景导入

  2、教授新课

  3、创作拓展

  4、小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关键),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音乐声中(《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进入课堂,师生相互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师:

今天,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的,除了在座的各位同学和老师以外,还有一位朋友正从唐老伯的农场急匆匆地赶过来,让我们听听,它是谁?

  2、我们有没有留意,小野兔走来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随教师的导言,思维活跃起来,并结合野兔上下山坡和走平路,感受音乐的上行、下行与同音反复。

  引出音乐知识:

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3、按照音乐节奏读歌词,边学习边做相应的律动。

  今天,小野兔除了来跟我们班一起上课以外,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我们可爱的小野兔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们把歌词朗读一遍好吗?

(注意休止符)

  师:

老师想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我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老师的读中加入感情,加入第一拍的重音)

  师:

让我们合着音乐来一次吧。

(学生读歌词)

  4、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随音乐歌唱,边唱边想边律动。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通过聆听、手号、模唱、演唱、律动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师:

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来打手号,请你们猜猜老师打的手号是哪一句?

  师:

下面我们换一下,老师唱一句,你们来打手号,看哪个同学反应的最快,做的最好。

  师:

刚才我们用打手号的方法演唱了歌曲的旋律,相信大家对这首曲子很熟悉了,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边打手号边唱。

  5、音乐故事表演唱

  A、随琴视唱教谱。

  B、试着跟琴小声唱。

  C、处理歌曲。

  三、创作拓展

  运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表演、创编合作活动中,积极思维,共同创造,营造出一个师生互动,学生协作的课堂环境。

  四、小结

  通过师生共同的总结,帮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和环境教育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歌唱中结束本课。

 

多年以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这首优美的英国名曲的魅力,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2、通过听听、看看、唱唱、想想、谈谈、说说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体验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二声部发声练习。

1=D4/45432︱1---‖212︱1---‖Lululululu

2、新课学习-歌曲《多年以前》。

1、导言:

同学们,在小时候你们都有听长辈讲故事的美好经历吧!

你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歌《多年以前》。

刚才同学们听完后,这首歌的情绪如何?

歌曲里看到的图片是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画面,白雪公主对大家提了个要求:

同学们要学会歌曲,才能和她还有七个小矮人一起去童话世界畅游,好不好?

2、出示《多年以前》歌谱,教师简介歌曲。

3、学唱旋律:

学生随教师钢琴用lu练唱曲谱,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4、学唱歌词:

①学生分组进行自学唱歌词。

②汇报,引导学生互相倾听,评价以学生互评、教师鼓励为主。

5.歌曲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