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267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docx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

元江第一大桥作文

【篇一:

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

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

元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七年九月

目录

一、前言

(一)规划编制原则

(二)规划编制依据(三)规划编制重点(四)规划范围和期限

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析

(一)自然资源现状与分析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与分析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与分析

(二)社会发展现状与分析

四、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预测

(一)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二)人口总量(三)城镇空间(四)农业产出量(五)能源等重工业产出量(六)城镇基础设施配置(七)交通基础设施(八)民生设施(九)产业布局预测

五、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需求规划

(一)财政状况分析

(二)政府债务支付能力预测(三)未来资金需求

(四)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规模空间(五)金融同业状况

六、希望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领域及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希望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领域

(二)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

附录:

元江县2007至2020年推荐使用开行贷款项目

一、前言

为配合国家开发银行做好开发性金融合作覆盖到县区工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对县域发展的支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元江县实际情况,突出县域发展重点,以《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元江县城市总体规划》、《元江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事关元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文件为依据,编制《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为增进“银政”“银企”相互了解,促进合作打好基础。

规划名称:

开发性金融支持元江县区域发展规划编制时间:

二○○七年九月

编制单位:

元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规划编制原则

1.合理定位,从区域分析入手,分析元江县所处的区域关系和发展条件,从开发性金融角度合理确定元江县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

2.实现元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提升元江县的区域建设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3.根据元江县实际情况和未来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制定开发性金融合作和资金管理的战略措施,促进元江县总体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规划编制依据

⑴《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⑵《元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⑶《元江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⑷《元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⑸《元江县2005年财政预决算报告》(三)规划编制重点

1.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2.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3.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4.预测区域政府支付能力和发展所需的融资规模;5.提出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的战略措施。

(四)规划范围和期限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元江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85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分为两个层次:

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析

(一)自然资源现状与分析1.土地资源

据土地详查资料,元江县土地总面积4089763.3亩,其中农用地3576388.5亩,建设用地51743.1亩,未利用土地461631.7亩。

农用地中,耕地575994.7亩,园地53305.9亩,林地2661962.3亩,其他农用地285125.6亩;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37177.2亩,交通用地6950.6亩,水利设施用地7615.3亩,

2.水资源

元江县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不均,地域分布为,以元江河为界,东部缺水,西部水源充足,季节分布为,夏秋两季水量多,冬春两季水量少,全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9条,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达11.34亿立方米。

水利设施情况为:

全县建成水库、坝塘118座,总库容10273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4座,库容6203万立方,水库、坝塘有效灌溉面积1.08万公顷。

元江县境内水资源丰富。

3.矿产资源

元江县已发现各类矿产21种,矿床82处。

其中金属矿有镍、钴、铜、金、铅等9种,矿床42处,有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处;非金属矿产有红宝石、石膏、石灰岩等11种,矿床33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7处。

已探明储量的主要矿种有镍51.25万吨,钴1.68万吨,铜27.96万吨。

4.森林植被

元江县有森林面积197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26%。

成林面积10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4.67%。

疏林4.9万亩,灌木林95.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1.5%,林木总蓄集量为606.2万立方,全县人均有林8.13亩。

元江县共有草场面积31.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0.63%,均属天然草场。

5.旅游资源

元江县境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自然、人文两大旅游景系,自然旅游资源共8个单体,其中:

地文景观3处,分别为彩色膏林(土沙景型)、古龙洞、施垤冲溶壁(地表岩溶景型);水文景观有3处,为者嘎水库(湖泊水库景型)、温玉泉(泉景型)、红河提廊(风景河段景型);气候生物景观2处,为元江冬季舒适避寒气候、夏季独特的光热条件(气候景型)。

人文旅游资源共21个单体。

其中历史遗产景观有3处,为者嘎白塔(古塔景型)、大明庵旧址(古刹景型)、元江之战遗址(军事防御体系遗址景型);现代人文吸引物景观有17处,为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青枣、芒果森林、酸角林及酸角树王、芒果山庄、红河华侨农场侨乡文化、元江孔雀养殖园、元江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上均为产业旅游地景型)、热带干热河谷植物园(现代城市公园景型)、世界第一高桥、元江吊桥、澧江大桥(现代大型桥梁景型)、者嘎、那路民俗村、大水平傣馨文艺(民族村寨景型);其它类型人文吸引物景观1处,为花园式监狱(警示类旅游资源景型),其中世界第一高桥被评为aa级境区。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与分析

1.劳动力资源

我县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2005年未,全县总人口19.8万人,劳动力人口1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1810人,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分布情况为,一产业81712人,占劳动力人口74.3%,二产业7385人,占劳动力人口6.7%,三产业20903人,占劳动力人口19%。

元江县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2005年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1年。

2.城乡建设与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布局可归纳为“两个中心、四个居住区、两个工业组团、两条滨水景观绿化带、两个大型城市公园及五个绿色花园”。

“两个中心”是指城北新区的行政文体中心和老城的传统商贸中心。

这两个核心区域构成了城市主要的中心功能区域。

兴元路是中心联系干道。

“四个居住区”是指城北居住区、城南居住区、老城居住区和江东居住区。

城市外围交通环线和城市内部生活环线之间的区域分布了若干个生活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分别是位于老城的凤凰小区、复兴小区;位于城北新区的兴元小区、文化小区、团田小区和滨江花园;

【篇二:

中国桥梁史】

中国桥梁与世界桥梁

摘要:

我国桥梁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而我国桥梁技术在古代曾长期领先世界。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我国桥梁技术开始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技术又开始追赶甚至超越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

桥梁;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

tbll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

一、领先时期

我国古代最巅峰的桥梁当属石桥,石桥不仅在技术上遥遥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在规模上亦是世界罕见。

从出土东汉画像砖遗迹可知,在当时,石桥已经存在。

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伟的石拱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汊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总长50.82米。

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像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

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敞肩行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

我国现存的著名石桥还有卢沟桥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成于公元1192年。

洛阳桥,始建与公元1053年,成于公元1059年,前后历时七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广济桥始建于公元1170年,成于公元1226年,历时57年完成,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这四座桥梁成于隋、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巅峰时期。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值得称颂的桥梁——索桥,历史记载最早见于秦汉时期,国外不少桥梁专家认为索桥是我国首创。

目前已查证的最早索桥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桥,它出自秦朝李冰之手,成于公元前251年,距今已达二千二百余年。

铁索桥起自汉初,西汉大将樊哙在陕西褒城县,古栈道上建成的樊河桥,成于公元前206年,很可能就是铁索桥。

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横江铁锁,即铁索,是西晋伐吴,吴守将用铁锁多道,横截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以阻挡战船。

云南永平县霁虹桥,跨澜沧江,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宽、铁索最多的铁索桥,桥净跨57.3米,全长113.4米,桥宽约4.1米。

桥底有索16根,左右有栏杆索,共两根,桥位于通往印度、缅甸的千年古道上。

四川泸定铁索桥,跨越大渡河,位于川、藏要道,是铁索桥中现存制作最精良的一座。

泸定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次年完成。

桥梁净跨100米,桥宽2.8米,上铺木板。

底索共9根,每根铁索长约128米,两侧各有两根栏杆索。

而在国外的桥梁历史中,根据著名的《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认为,南美的古索桥是在公元前7世纪的前哥伦布时代,由中国人传播到那里的。

在欧洲波兰,1734年出现了西方第一座临时性的铁索桥,1741年英国才建成欧洲第一座永久性铁索桥,tees河桥,跨度21.34米,使用了61年,而且这一切是受西方传教士从中国传回的两本书的启发所进行的尝试,比中国落后1800年。

历史的成就值得中国人骄傲,中国人在索桥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传诵。

二、落后时期

自明、清开始,由于历代当政者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桥梁技术裹足不前,最后落后,尤其是自西方工业革命后,中国的桥梁技术更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

1760开始的英国工业革造就了现代科学技术,而现代炼钢法的诞生,促使了钢铁桥梁的发展。

1850年,英国建成第一座钢箱桥梁,1857年,德国建成第一座钢桁架桥。

1883年,美国建成布鲁克林桥,其主跨486米,为公路铁索桥,以及1890年,美国建成的苏格兰福思湾桥,其主跨520米,为铁路悬臂桁架桥,这代表了19世纪钢桥的最高成就,而同时期的中国在桥梁方面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非常少了。

20世纪初至五十年代,随着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以及理论的发展,桥梁建设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钢筋混凝土的大量的应用,使得钢筋混泥土拱桥兴起,推动了拱桥向更大跨径方向发展,如1930年,法国建成三孔跨径为186米的拱桥,1940年瑞典建成的跨径246米的桑独桥。

1928年法国的著名工程师弗莱西奈经过20年研究,使预应力混泥土技术付诸实现,大大推进了梁式桥的发展。

相对于以上的成就,发达国家在斜拉桥及悬索桥方面的成就同样斐然。

早在1925年,西班牙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具

有钢筋混泥土主梁的斜拉桥,其主跨为60.35米,而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斜拉桥,是瑞典建成的斯特罗姆海峡桥,其主跨为182.6米,随后,斜拉桥的跨度越来越大,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在悬索桥方面吗,1883年建成的纽约布鲁克林桥,跨径达到483米,开创现代悬索桥的先河,1937年建成的旧金山金门大桥,主跨达到1280米,一举保持了该类桥梁最大跨径27年之久。

在这几百年的时间段内,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国生产力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绝大多数桥梁仍旧为木桥、石桥等,且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即使修建过一些钢桁架桥、吊桥和钢筋混泥土桥等,但与当时世界上桥梁建筑技术相比,仍是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三、追赶时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迅速修复并加固了许多旧桥,也新建成不少重要大桥,其中包括跨越长江的武汉长江桥,它使中国的南北铁路网连接起来。

1958年后,大跨公路桥也逐步提上日程,新技术得到推广。

至今在长江上,除修建了四川白沙坨铁路桥外,又修建了两座公铁两用桥和两座公路桥。

在黄河上,铁路桥增至14座,公路桥增至16座,另有公铁两用桥一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生产力得到迅速增强,科技水平迅速提高,这为我国桥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我国桥梁工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混泥土桥梁、拱桥、斜拉桥、悬索桥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达到世界先进或者领先水平。

在混泥土桥梁方面,2001年七月建成的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汉桥,是我国目前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泥土连续桥梁,在同类型中居亚洲第。

2003年建成的云南元江大桥,主跨265米,中墩高123.5米,称为同类型桥世界第一高桥。

在拱桥方面,1999年建成的山西晋城至河南焦作高速公路上的新丹河大桥,该桥跨径146米,为当今世界第二大跨径的石拱桥,1997年建成的重庆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米,为世界上最大的用钢筋混泥土作为劲性骨架的钢筋混泥土拱桥。

2003年建成的卢浦大桥,主跨跨径达到550米,是世界第一。

在斜拉桥方面,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晚,1975年建成的跨径76米的四川云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斜拉桥,1993年建成的上海杨浦大桥,跨径602米,位居当时世界第一,2001年建成的福建青州闽江大桥,为组合梁斜拉桥跨径的世界第一。

在悬索桥方面,我国特大跨径的悬索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95年建成的广东汕头海湾大桥,采用跨径为452米的预应力混泥土箱梁作为加劲梁悬索桥,开创了我国公路悬索桥之先河,2005年建成的江苏润扬长江大桥,跨径1490,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悬索桥。

中国目前在建的著名桥梁还有武汉二七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以后,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斜拉桥。

安徽长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以后,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铁路大桥。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建成以后,其主跨将达1700米,将成为我国内河最大主跨的大桥。

还有处于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建成以后,将是时间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近50公里,最快在2015年建成。

还有许多在建大桥未能一一细说,以上仅是几例著名的在建大桥。

从现代桥梁的建设开始,即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桥梁的建设开始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而到了21世纪初期种桥型的跨径、规模,还是在建桥技术等方面均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国桥梁建设者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世界,放眼未来。

可以说我国在桥梁建设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的建设也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我们桥梁建设者应该勇敢跨出国门,积极前往世界上其他国家,承接桥梁建设,这既能为我国创造利益,也能让世界更加联系紧密。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清,我国桥梁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专利还不多,很多大型桥梁的建设都需要依赖国外进口设备,这是我国现在桥梁建设方面的短板。

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并不是能够完全自傲的,最为根本的还是取得技术上面的突破和创新,这是我国桥梁建设者应该谨记在心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桥梁的发展是朝着大跨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桥梁建设者应该认清和努力的方向。

我们应当在取得今天成就的同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在桥梁的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拥有不断进取的心以极大的兴趣和入迷的心态去探索,以先进桥梁的建设为目标,争取在以后的时间里,创造属于中国桥梁和世界桥梁的灿烂篇章。

参考文献:

[1]桥梁工程/周先雁,王解军主编一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金大钧、李明昭、潘洪萱、沈家麟著:

《桥梁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79

[3]茅以升主编:

《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北京,1986

【篇三:

云南元江大桥2号墩承台温控技术总结】

元江大桥2#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总结

谭黎晓

中港二航局元磨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

摘要:

主要介绍元江大桥2#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主题词:

元江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1、前言

云南元江大桥2#墩承台长23.2m,宽18.2m,高5.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混凝土方量为2111.2m3。

承台基础为20根钻孔灌注桩。

由于浇筑能力的影响(现场设两台50m3/h搅拌站两台),承台分两次浇筑完成。

承台施工属大体积混凝土,为避免承台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我们委托武汉港湾设计研究院对承台混凝土进行了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承台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相应制定出了现场温控措施。

2、温控计算

承台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的作用,其内部温度变化历经升温期、降温期、稳定期三个阶段。

与此同时混凝土的体积亦随之伸缩,若混凝土体积变化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

如果该应力超过其同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用温控防裂措施,而温控计算则是防裂措施的基础。

温控计算采用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分析程序包》进行。

该程序已多次运用于工程当中,计算温度场与实际相差2~3℃之内,应力场与实际相差在10%以内。

2.1计算条件

2.1.1根据承台结构特点,取1/4进行计算;2.1.2基岩按强风化岩考虑,其弹性模量取25gpa;2.1.3混凝土按两层浇筑,浇筑厚度均为2.5m。

2.2温度场主要特征

混凝土浇筑后一般在3天后即达到温度峰值,温峰持续8h后温度开始下降,初期降温速度较快,以后降温速率逐渐减慢,至15~20天后降温平缓,温度趋于准稳定状态。

第一层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约为59oc,第二层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约为63oc。

2.3力场主要特征

混凝土应力计算显示,混凝土应力最大值出现在第一层底部和第二层中部。

第一层混凝土最大温度主拉应力(mpa)

第二层混凝土最大温度主拉应力(mpa)

根据计算结果,承台混凝土早期(14天左右)最大温度应力为1.1mpa,而此时c30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1.5-2.0mpa,抗裂安全系数k≥1.4,后期也有1.5以上的抗裂安全系数,不会产生有害温度裂缝。

2.5温度控制标准

根据计算成果,在施工期内为保证承台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本工程采取如下温控标准:

2.5.1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不应超高42℃;2.5.2混凝土内表温差不超过25℃;2.5.3混凝土降温速率不超过2.0℃/d。

2.5.4水泥入场温度不应超过50℃,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2.5.5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20℃,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3、现场温控措施

3.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升

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料,降低水泥用量;选择优良的混凝土外加剂,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节约水泥用量,是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升的

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3.1.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

3.1.1

(一)水泥:

采用开远水泥厂生产的425矿渣水泥。

水泥使用温度不得超过50℃,否则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水泥温度。

水泥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稳定。

如果存放期超过3个月应重新检验。

3.1.1

(二)粉煤灰:

采用昆明电厂的Ⅱ级粉煤灰。

粉煤灰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的规定。

3.1.1(三)砂:

采用小寨子产中粗砂。

细度模数为2.3-3.1,属Ⅱ级配范围,含泥量≤2%,其它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砂来源必须稳定,入场后应分批检验。

3.1.1(四)石:

采用干坝石场石灰岩碎石。

石子颗粒级配为5-30mm连续级配或二级配。

其级配必须优良,来源应稳定。

石子必须分批检验严格控制其含泥量不超过1.5%。

如果达不到要求,必须用水冲洗合格后才能使用,其他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1.1(五)外加剂:

掺加缓凝型高效减水剂fdn-5。

固体外加剂入场后应分批堆放,分批检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外加剂在使用前称量分包,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采用后掺,配制应有专人负责,做好配制记录;若直接使用固体外加剂,则需提前分袋称好。

3.1.1(六)水:

拌和用水必须通过严格检验并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1.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不离析、不泌水。

初始坍落度应控制在16-18cm,初凝时间应大于15h。

施工拟采用配合比如下:

3.1.3现场混凝土施工要求

3.1.3

(一)混凝土拌制配料前,各种计量器具请计量部门重新标定,使计量误差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当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使其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

坍落度检验在出料口进行,每班3次,拒绝使用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的混凝土料。

及时检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随时调整用水量。

3.1.3

(二)浇筑前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监控元件及线路等进行检查,同时应检查仓面内冲毛情况,及是否有碎渣异物等,检验合格后才能开盘。

3.1.3(三)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按以下要求进行操作:

①当直接从高处卸料时,高度不应超过2m;②当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等措施;③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应超过1m,及时摊平,分层振捣。

3.1.3(四)混凝土按规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上层混凝土。

如因故停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仓面混凝土应按工作缝处理。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0.3m,并保持从仓面一侧向另一侧浇筑的顺序和方向。

3.1.3(五)浇筑时采用振动器振捣振实:

①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避开预埋件或监控元件10-15cm,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②对每一部位混凝土必须振动到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

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3.1.3(六)在浇筑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仓面水。

3.1.3(七)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要求进行层间水平施工缝处理。

3.1.3(八)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自混凝土初凝以前应进行二次振捣。

3.1.4现场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在每次开盘之前,试验室要量测水泥、砂、石、水的温度,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①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0

to=(0.20+qs)wsts+(0.20+qg)wgtg+0.20wctc+(ww-qsws)tw/0.20(ws+wg+wc)+ww

式中:

qs、qg分别为砂、石的含水量,以%计;

ws、wg、wc、tw分别为每方混凝土中砂、石、水泥和水的重量(粉煤灰计入水泥中)

ts、tg、tc、tw分别为砂、石、水泥和水的温度②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本工程施工中采用泵送混凝土。

当浇筑温度超过20℃控制标准时,混凝土浇筑选在夜间20时以后开盘,并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水泥要求水泥厂家出厂前放置一段时间;砂、石料要采取遮阳措施,防止太阳直晒;拌和水采用深层江水,白天温度更高时采取加冰块降温措施,使水在池内静置12-24小时,以降低水的入模温度。

3.2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