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000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2021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所有活细胞都具有

A.细胞壁B.选择透过性膜C.染色体D.线粒体

2.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

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可能最多的是

A.类囊体的膜     B.线粒体的膜     C.细胞膜         D.内质网膜

3.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C.一定条件下细胞分化是可逆的

D.个体发育过程中在细胞分化的同时,不会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

4.右图中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m都为4种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

D.b和c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

5.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做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放线菌和蓝藻,则c可能代表细菌,d可能代表原核生物

B.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a

C.若丙中三个圈,a、c表示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b处物种数量比a、c中多

D.若丁中a和b代表质粒和运载体这两个概念,则a可表示质粒,b可表示运载体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

A.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7.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分别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8.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9.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的

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

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

10.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11.以下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太空椒和抗虫棉B.无子番茄和“番茄-马铃薯”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下图中的

A.①   B.①和②  C.②    D.②和③

13.大约在70个表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

一个表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

问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1/6B.1/9C.1/420D.1/560

14.张女士很幸运地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但是,医生却告知她们夫妇均属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

请你帮助预测,张女士孕育的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分别是

A.l/4和9/16   B.1/2和7/32   C.1/2和7/16 D.1/4和7/16

15.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基因决定雌株。

G对g、对g是显性。

如:

Gg是雄株,g是两性植株,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16.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17.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B.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3为一组,2与4为一组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X染色体

18.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

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19.某种植物的高度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

将最高和最矮的2个极端型杂交,F2表现型分布与下图中哪一曲线接近

2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

1B.(2n-2):

nC.(2n-2):

2D.(2n-1):

1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图①、②、③三个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

以下各项中,不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①酶、②蛋白质、③激素

B.①DNA、②染色体、③基因

C.①减数分裂、②有丝分裂、③无丝分裂

D.①核糖核苷酸、②核苷酸、③脱氧核苷酸

2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在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正确的

23.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纯合子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4.假若一个科学家需要选择一类生物来研究遗传的方式,他选择的生物应该是()

A.有较长的寿命B.可产生较大量的子代

C.有较短的生长周期D.可产生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25.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第Ⅱ卷(共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9小题,共65分

26.(8分)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A1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染液

线粒体

A2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C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蒸馏水

细胞吸水涨破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质壁分离及复原

E

冰箱、卡诺氏固定液等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色。

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3)C组的实验材料除了用于观察动物细胞吸水涨破现象,还能用于制备,原因是。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5)E组实验操作中需要进行装片制作,其步骤大致包括(4步)。

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

27.(10分)下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

物质③_________,结构a______________。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________________。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则C、F两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6)上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2)图甲中的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3)图乙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序号)。

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

是(填序号)。

(4)若图乙所示细胞为效应B细胞,则其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填序号),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9.(4分)右图为某雄性动物的某个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图像。

请据图回答:

(1)综合分析可以断定,该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D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期,B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分裂。

(3)若图示的细胞是由A细胞经连续的变化得到的,用箭头把图中的字母连起来,以表示细胞连续变化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

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

C、cch、ch、c,C基因对cch、ch、c为显性,cch基因对ch、c为显性,ch对c为显性。

C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毛皮颜色表现型

基因型

全色

C

青旗拉

cch

喜马拉扬

ch

白化

c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其中纯合体有______种。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

青旗拉=1:

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Ccch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中有全色兔和青旗兔,让子代中的全色兔与喜马拉扬杂合兔交配,请在答题纸相应部位用柱状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

(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_________。

31.(8分)分析右图所示家族遗传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病:

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

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甲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2)Ⅱ3、Ⅱ8两者的家族均无乙病史,则Ⅲ10基因型为。

若Ⅲ10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子女同时患两种病概率为,患病概率为。

(3)若Ⅱ7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虽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原因是。

现将其有关DNA分子处理成多个DNA片段后,分离得结果如右图:

由结果分析可知,该胎儿是否患有甲病_________________,理由。

32.(7分)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对健康有重要意义。

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

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请结合下图细胞中胆固醇来源的相关过程回答:

(1)①过程为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_________。

(2)完成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至少3个)。

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转录mRNA1的DNA片段中G和T的数目之和为_________。

(3)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

_________(细胞器),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_调节机制。

33.(6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温度与酶活性的问题: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将盛有2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

在0℃、20℃、37℃和100℃水浴中各放入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

把的时间作为本实验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

再每隔一分钟,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

通过比较混合液中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

预计温度下混合液因其中的酶失去活性蓝色不会消失。

(2)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象。

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

二硫键数目

Tm/℃

野生型T4溶菌酶

Cys51,Cys97

41.9

突变酶C

Cys21,Cys143

1

52.9

突变酶F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3

65.5

(注:

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和增加得以实现的。

从热稳定性高的酶的氨基酸序列出发,利用方法获得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生产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34.(7分)

(1)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

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

n<50

n≈150

n≈260

n≈500

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50

50

50

50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1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此项研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

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_______的结合。

(2)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

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

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

用作实验材料

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观察: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4)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或解离液使细胞死亡)

否密闭装置内的O2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28.(7分)

(1)ac

(2)基因选择性表达(3)②⑧⑥⑩(4)⑧⑦①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9.(4分)

(1)4

(2)有丝分裂中减数第二次(3)A→D→C→B→E→F或

A→D→C→A→B→E→F

30.(8分)

(1)104

(2)Ccchchch或chc

(3)全色:

青旗拉=2:

1(2分)

 

(4)选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若后代均为喜马拉扬兔,则该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为chch,若后代出现了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的基因型为chc(2分)

31.(8分)

(1)常显

(2)AaXBXB或AaXBXb1/169/16

(3)胎儿为女性肯定不患乙病,但仍可能患甲病患甲病胎儿具有甲病患者Ⅰ1、Ⅱ4、Ⅱ7都具有而甲病正常个体Ⅰ2、Ⅱ5、Ⅱ6都不具有的标记DNA片段C和Ⅰ

32.(7分)

(1)转录RNA聚合酶

(2)模板、原料、能量、酶、核糖体、tRNA等(2分)30(3)内质网负反馈

c.\398889BD0鯐|a2247457CA埊3810294D6铖O363168DDC跜-2166654A2咢2657867D2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