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7599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docx

前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的

对比反思前瞻

——五年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溅波

1999年起,广东省实行“3+X”高考科目改革,广东试题自成体系,特色鲜明。

回顾近五年广东历史试题,仔细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些规律,为2004年高考备考提供借鉴。

一、五年来广东历史试题对比

1.题型结构对比

从1999年起,历史高考卷在国家启动跨世纪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取消了多项选择题,开始专用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至今,三大题型的结构已维持5年未变。

预计2004年《考试说明》还将会把三大题型比例定为:

选择题约49%、材料解析题约24%、问答题约27%。

近5年广东高考历史卷三大题型比例数据请见表一:

表一:

1999--2003年广东卷题型结构比较

年份

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问答题

题量

分值

比例

题量

分值

比例

题量

分值

比例

1999

37

74

49.3%

3

36

24%

3

40

26.6%

2000

37

74

49.3%

3

35

23.3%

3

41

27.3%

2001

30

75

50%

3

34

22.6%

41

27.3%

2002

30

75

50%

3

37

24.6%

3

38

25.3%

2003

25

75

50%

3

34

22.6%

3

41

27.3%

从表一可见,2003年历史卷对2002年三大题型的赋分值做了微调,基本恢复了1999--2001年的比例,即50:

23:

27。

但总题量减少,主要是选择题再度削减。

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量一直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从1999年的37题减为2003年的25题,减幅达32.4%。

因第一部分选择题总分值没有变化,故每道选择题分值由1999年的2分增至2001年的2.5分,2003年再调升为3分,所占分值已不少,故今年应该不会再增加。

2.内容结构对比

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大板块,也可归纳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系列。

近5年历史试卷内容各板块和系列的赋分值比例见表二。

表二:

1999--2003年广东卷知识板块系列内容结构比较

内容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分值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中国古代史

40

26.7%

39

26%

40

26.7%

40

26.7%

38

25.3%

中国近现代史

59

39.3%

60

40%

60

40%

59

39.3%

59

39.3%

世界近现代史

51

34%

5l

34%

50

33.3%

51

34%

53

35.3%

政治史

106

70.7%

85

56.7%

110

73.3%

82

54.7%

104

69.3%

经济史

27

18%

51

34%

35

23.3%

38

25.3%

36

24%

文化史

17

11.3%

14

9.3%

5

3.3%

30

20%

lO

6.7%

99年以来,《考试说明》对三大板块的比例一般定为:

中国古代史约25%,中国近现代史约40%,世界近现代史约35%。

五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相对稳定,而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则互做微调。

与2002年相比,2003年中国古代史减少2分,将分值加在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使全卷板块内容结构更为合理。

试卷实际分值的分布为:

中国古代史38分(选择题5题15分,材料解析题1题10分,问答题1题13分)、中国近现代史59分(选择题12题36分,材料解析题l题10分,问答题1题13分)、世界近现代史53分(选择题8题24分,材料解析题l题14分,问答题1题15分)。

2003年试卷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系列的分值比例搭配的特点是政治史内容过多(选择题17道51分,材料解析题2道24分,问答题3道29分,合计104分),高于2002年22分,比例上升了14.6%,基本接近占分值最多的1999年和2001年。

经济史内容与2002年相近,略下调2分(选择题6道18分,材料解析题3道8分,问答题2道10分,合计36分)。

文化史内容大幅削减,进入仅次于2001年的低谷(选择题2道6分,材料解析题0分,问答题1道4分,合计10分)。

2002年趋于合理的系列结构再度被打破。

因《考试说明》对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系列的分值比例没有专门规定,所以在历年历史命题中,三大系列结构一直呈现交错波动状态。

从表二还可以看出,五年来政治史考查比率呈现很明显的大年和小年现象,2003年政治史是大年,2004年政治史是否是小年呢?

值得我们思考。

2001年以来,文化史考查比率也存在大小相间的规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按三大系列设计了三个必修学习模块,包括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作为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此外,还设计了6个专题选修课。

高考历史命题即将面临与课程标准衔接的问题,如果在三大专题内容上仍继续呈现比例不当的状态,势必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不良的导向,并且会导致师生对课程改革的误解与抵触。

虽然2003年《考试说明》删减了较多的文化史内容,但与文化史有关的二级标题仍有10个,三级标题为29个,经济史的内容就更多了,实际仍保留了很大的命题空间。

3.知识覆盖率

多年来,历史科命题十分注重知识的覆盖率,广东试题也不列外。

与《考试说明》的标题相比较,2003年广东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为合理,统计数据比例见表三。

表三:

2003年高考历史(广东卷)考查知识覆盖率

统计项目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合计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说明》标题量

6

26

15

45

12

36

33

107

实际考查量

6

9

14

16

1l

16

31

4l

考查覆盖率

100%

35%

93%

36%

92%

44%

94%

38%

2003年试题在题量比1999年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与该年相同的覆盖率,反映了本套试卷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包容性较高。

这是近年高考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

4.主观题落点对比

五年来,广东卷的主观题落点看似平常,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表四:

1999—2003年广东历史试卷及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试卷主观题对比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春季题

古代史

①商鞅变法②西汉至宋,南方经济的发展

①战国西汉的重农抑商②水稻的发展及原因

①人口迁移的三种方式②北宋的治国策略

①秦汉税负与社会安定②两宋外贸发达原因

①贞观之治的原因

②明中后期的社会生活

①秦隋汉唐维护国家统一

②广州在唐、清的经济地位

近现代史

①洋务运动的评价

②邓小平75年整顿

①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主张变化②八大后主要矛盾变化

①荣氏家族的民族企业

②建国初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

①教育近代化比较

②建国初政治、经济的变革

①中国近代化历程

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①孙中山维护统一、79和平宣言、一国两制

②近代屈辱外交与新中国外交

世界史

①卢梭的主张、学说

②德国版图变化(三幅图)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原因途径

②二战后美欧经济关系

①法国启蒙文学(费加罗的婚礼)

②英法绥靖政策

①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对比

②欧共体演进及原因

1日本大陆政策

②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历程

①从洛克的三权分立说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到美国的宪法实践(32分)

从表四可以看出,六年来中国古代史主观题的考查点呈现一前一后(以五代十国为分界点)的规律。

前面的大题有3年落在战国秦汉,近两年落在隋唐,有1年(人口迁移)是大专题,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有关。

后面的大题前四年基本落在两宋(水稻、南方经济专题也是以两宋为主),近两年则落在明清时期。

从宏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1999—2002年以考查秦汉史、宋史为主,2003年以来,则有转到隋唐史、明清史的迹象,2004年的春季题也呈现如此特征。

结合新课标和新考试大纲进行分析,我认为秦汉、隋唐、明清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以1949年为界,前后各一道大题。

近代史的大题基本上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2000年例外。

考查的重点是中国的近代化(国际上称现代化)。

如99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000年的“民主党派主张”是政治的民主化;2001年的“荣氏家族”是经济的工业化;2002年直接考“教育近代化”;2003年直接考中国近代化历程。

现代史的大题近4年都出在建国初期(1949—1956),1999年出在文革时期,2000年出在十年探索时期。

前4年侧重考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近年则考民族政策、外交成就、统一战线。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的重点是近代化问题,中国现代史的重点是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统战、国防等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以一战为界,前后各一道大题。

考查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现代化主线,一条是全球化主线。

如99年的“卢梭”题、2001年的“法国启蒙文学(费加罗的婚礼)”题、2003年“日本大陆政策”题、“美国霸主历程”题、2004年春季高考“三权分立”题的考查基本上是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的。

2000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题、“二战后美欧经济关系”题、2002年“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对比”题、“欧共体”题基本上是围绕全球化而展开的。

可见,世界史的复习应以“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理论旗帜,把这两条主线作为建构知识体系的总纲。

当今史学界,已把“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研究世界历史发展的灵魂。

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和钱乘旦在2003年11月给中央政治局委员讲世界近现代历史时,也是采用这两个观点。

建议大家查阅《南风窗》2003年年底转载的钱乘旦教授的讲课稿《1500年,世界现代化的起步》。

从国别史角度分析,法国史是考查热点,除2003年以外,每年都有考法国史或部分内容涉及到法国史的题。

1999年全国几份试卷都考德国史;2003年日本史是大热门;近年美国史也崭露头角,2003年考了“美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程”,2004年春季试题又考到了“1787年宪法”。

可见,法美英日德的考查频率是十分高的。

5.广东历史试卷特色鲜明

①五年来,试卷长度不断缩短,选择题题量逐年减少。

1999年、2000年有37道选择题,2001年、2002年减少到30道,2003年再次减少到25道。

②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在命题的科学性与试题的包容性、拓展性相结合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尤其是非选择题的设计,既源于教学重点,也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展示了学科内容综合程度加大和选材开放式的命题倾向,既体现了对考生学科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查。

③适度控制了学科能力的深度,合理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多数题目难度适中,没有刁难性的怪题,易于考生作答,体现了较理想的难度搭配,有利于考生应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④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以2003年试题为例,题目设计兼顾了知识与素质、历史与时代的衔接,选材注意折射社会现实与素质教育。

例如:

第1题(兼相爱、不相攻则天下治)、第26题(社会风气与观念)、第27题(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28题(日本大陆政策)、第29题(时会与人力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第3l题(美国逐步确立霸主地位)等,都体现了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容,突显了历史学科鉴史识今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特征。

2004年春季试题现实感更为强烈,针对台湾问题,设计了“历史上国家统一与分裂”7个选择题,一直到1979年和平统一宣言、一国两制;针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设计了近代屈辱外交与新中国外交对比5个选择题;针对十六大政治文明的新提法,设计了一个32分的“欧美三权分立体制从理论到实践”的大题;针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繁荣的景象,设计了“广州在唐代、晚清、改革开放后等不同时期经济地位的变化”大题。

⑤2000年以来,试卷再也没有出现运用地图、图画或表格提供思维意境的题目,放弃了以往历史试题图、文、表并举的做法。

这是一种疏忽,还是有难言之隐,值得我们深思。

⑥年年都存在超纲现象。

2003年试题超出《考试说明》范围的有第5、6题。

我们应慎重对待考纲所删除的内容。

⑦2003年广东历史卷提高了世界史赋分值,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它顺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能进一步引导老师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为中学历史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世界史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随着当今世界局势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广泛,世界历史知识对于国民教育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建议师生注重中外历史或各国之间历史的比较。

二、新课标、新理论,观念更新

研究高中新课标,我们可以发现,史学理论也实现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认真把握以下几种史学理论的巨大变化。

1.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历史研究标准。

打破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的旧史观,彻底清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史学观影响,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待历史的发展已成为主流的史学观。

新编通史均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线,新课标和新教材也是遵循这个理论。

人类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而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核心。

按照新的史学观,现行教材中刻意区分社会形态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少讲或不讲了,在复习备考中,应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重构知识体系的标准。

按此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把“现代化”作为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

“现代化”就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现代化”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中整合史实、构建知识结构的理论旗帜,中外史都如此。

教材中的“近代化”概念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有中国特色的提法,它和国际上通用的“现代化”概念是同一内涵。

3.“全球化”应成为世界历史教学的又一理论基石。

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是全球化的起步,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步伐。

二战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制度化”趋势,如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国际协定、国际公约的制订等。

“现代化”是指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是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全球化”是指人类文明的横向扩展。

按此观点,我们复习国际共运史内容时可把有关事件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视角下去分析。

以十月革命为例,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加快发展”问题,本质上是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即要“现代化”。

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并不是虚幻的主义,而是“和平”、“土地”、“面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废弃和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就是明证。

列宁晚年对此有明确认识。

因此,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的新模式,而非教材上所说的“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三、新教材、新成果,求真求实

新教材不仅渗透着新理念,而且反映了最前沿的史学研究成果,它鼓励我们探究真理,尊重历史,追求真实。

从复习备考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历史评价应求真求实,尊重史实。

如对秦始皇、隋炀帝、李鸿章、袁世凯、陈独秀、清末新政、北洋政府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以客观史实为依据,而不要人云亦云,以本为本。

2.长城不是中华民族封闭、守成的象征,相反,它是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路标。

如两汉的军队横扫西域之际,长城迅速向西延伸,同时丝绸之路也开辟出来了。

长城既是军事堡垒,又是商旅驿道,还是边境贸易的集散地,是中华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地。

古老的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荣辱兴衰,见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

3.人类的生产包含物质生产、人的再生产、文化生产三种。

传统史学过于注重研究“物质生产”,而对“人的生产”产生偏失,对“文化生产”十分忽视。

而高考却十分注重考查文化史,在2003年考题中,文化史比率只占6.7%的情形下,2004年的备考尤其应关注文化史板块。

4.过渡教材增加了社会生活的内容,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是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

如:

①道路交通在古代历史上十分重要,谁控制了交通,谁就在文化交流中占据优势。

②郡县制对大一统和中华文明的扩展起了重大作用。

③曲辕犁是农耕技术发展的顶峰。

④科举制对门阀士族的衰败和庶族地位的上升起了重大作用。

5.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为什么还能创造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

因为宋朝的土地真正实现了私有化,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市民化、世俗化趋势明显。

比同时期西欧的封建庄园进步多了。

6.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全世界只有西欧才经历了封建社会。

实事求是地对比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育程度比同时期西欧要发达得多,中国的综合国力和GDP也居世界第一(嘉庆之前)。

是工业革命拉开了中西的差距,工业革命使西欧各国迅速崛起,他们用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开了各国的国门,占据了世界市场,世界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法等西欧国家;而古老的中国,不但没有跟上世界现代化的时代潮流,而且还不适时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力图抗拒这股潮流。

明清历史的复习应宏观一些,中西对比,放眼全球。

7.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崛起时期:

①第一次崛起是秦汉时期。

主要靠军事扩展和丝绸之路的影响,仅限于汉文化的扩张,对世界的政治影响不大。

②第二次崛起是隋唐时期。

它是胡汉文化融合历炼的产物,隋唐的皇帝均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本土化了的佛教传播广泛,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世界影响。

③第三次崛起是明清时期。

郑和下西洋,影响到亚非各国,综合国力和GDP居世界第一(嘉庆之前)。

但未能及时拓展海外市场,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世界的影响有限。

当前,我国面临第四次崛起的历史机遇,“和平崛起”的关键是要创造自己新的文化和新的制度文明,照搬西方文明和回归老式社会主义都不可能成功。

所以齐世荣教授和钱乘旦教授给中央政治局委员讲课的结论是中国要和平崛起,关键是‘制度创新“。

8.我们应该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追寻“热点”,而非仅仅抓时政热点。

如世界史研究专家倾向于把人类历史现代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①原初现代化阶段(15—18世纪中期)。

出现了手工工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但传统的农民、手工业者还占主体。

②工业革命时代(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

社会结构剧变,中产阶级崛起,社会阶层呈现橄榄型,全球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

③大发展、大振荡、大调整时期(20世纪上半期)。

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社会后,因种种的不适应,而出现了大动荡。

如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出现、法西斯主义泛滥、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土崩瓦解等。

大振荡后是大调整,出现了三种现代化模式。

④新经济(信息)时代(二战后至今)。

“冷战”是美苏两国用意识形态取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两国全球战略对立。

美苏争霸本质上是争夺对全球市场的控制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