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742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docx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茂名市2016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16.1

24.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知识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试题解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

_

【答案】B

25.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钱以上者,银钱兼收。

”这反映了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白银取得合法货币地位D.重农抑商并没有得到实施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题干中并不能体现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值银—钱以上者,银钱兼收。

”说明了白银成为了合法的货币可以流通,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C

26.宋代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这反映了

A.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B.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辨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C.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宋明理学

【试题解析】题干中朱熹和王阳明都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理欲之辩在理学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故D项错误。

【答案】A

27.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

“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试题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顾炎武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重视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经世致用精神,故C项错误;题干中“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

【答案】D

28.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据此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依然持续发展

【知识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阶段应在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故A项错误;题干图片并未显示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中1936年官僚资本所占比例依然保持一定份额,说明其并未开始崩盘,故C项错误;题干中1913年至1936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比例持续增长,说明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依然发展,故D项正确。

_

【答案】D

29.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

”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试题解析】题干中“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

”说明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故A项错误;题干中“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说明五四之前,中国知识分子提倡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思潮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潮流,故D项错误。

【答案】B

30.1935年,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开始把非嫡系的地方部队去应付残存在南方等地的共产党小股武装。

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

B.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

C.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统一战线工作成效显著

【知识点】抗日战争

【试题解析】1935年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使革命力量得以向北方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题干中“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说明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1937年,故C项错误;蒋介石政策方针的改变与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31.下表反映中国1953—196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其中1963—1965年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

时间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1963—1965年

增长率

14.6%

0.6%

15.7%

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影响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试题解析】题干中1963——1965年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比之前有所提高,与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有关,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于1957年完成,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对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是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交恶,故D项错误。

【答案】A

32.《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知识点】罗马法

【试题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相关人物并不全部都是奴隶主贵族,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说明私人财产受到法律保护,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审判程序,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罗马贵族特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3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

_

【答案】D

34.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

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

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

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试题解析】题干中提到“1936年”说明该法案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与缓解经济危机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给提到保障农场主,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布局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A

35.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

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

这表明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试题解析】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并不能说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亚投行的成立无关,故B项错误;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说明世界各个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治格局,故D项错误。

_

【答案】C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

(10分)

(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

(9分)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户籍制度主题

【试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可知其功能有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可知其特点为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态分析作答即可。

_

(3)从户籍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功能:

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

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

历史悠久,南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