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解读CEO薪酬.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732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解读CEO薪酬.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要)解读CEO薪酬.doc

高薪·期权·激励——解读CEO薪酬

  如今CEO愈来愈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馍馍,其居高不下的薪酬,令人咋舌的亿万身价怎不令人眼热心跳,艳羡不已呢?

  根据《财富》杂志估算,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去年的薪酬高达3.81亿美元,位居CEO收入榜首。

今年乔布斯又获得了8.72亿美元的认股权,,这是历史上最大手笔的期权。

花旗集团的CEO桑迪维尔去年收入高达1.51亿美元;通用电气已卸任CEO杰克-韦尔奇捧进了1.25亿美元薪酬;甲骨文公司CEO埃里森的收入也在9200万美元以上,去年他还得到了2000万股股票期权,而此前他已经拥有该公司股票近7亿股。

戴尔电脑的掌门人米歇尔·戴尔从1996年到1998年底之间共获得了38亿股戴尔股票,作为公司创始人,他还拥有公司股票3.53亿股。

今年5月31日,该股票收盘价为每股24.36美元。

据称,今年36岁的戴尔2001财年的年薪为89.23万美元,较之其2000财年的年薪85万美元高出5%……CEO们高达9位天文数字的收入,实在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以下是十年来美国最高薪酬行政总裁名单,由此我们可略见一斑。

  另据太平国际调查显示,如今公司总裁与职员的薪酬差额越来越大:

日本是10:

1,英国是16:

1、美国是326:

1。

各国大企业总裁的平均年薪中美国高达到106万美元;英国总裁平均薪金70万美元;法国约60万美元;德国41万美元、瑞典35万美元。

无怪乎,有人惊乎:

CEO是文明世界的强盗!

但也有人赋予CEO高薪以美名——阳光下的收入!

CEO高薪到底合理与否?

CEO的高薪获取与其付出是否等价?

如何看待CEO与普通员工薪酬的巨大差额?

对CEO实施期权激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在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中,应对CEO采用何种激励措施?

  为了进一步解读CEO高薪,我们小组在近期做了一项有关“CEO高薪合理吗?

”的焦点座谈(focusgroups)。

座谈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资产所有者(过去也自己经营企业)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使企业由小变大,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管理必须上台阶,必须聘请懂技术、擅管理、有专业和国际背景的资深职业经理人来打理、经营企业。

当问及“你为何会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

”时,43%的企业所有者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所以要聘用外脑;28%的企业所有者认为自己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要聘用总经理;另有29%的人认为应有专业人做专业的事。

当问及“你会高薪聘请CEO吗?

” 65%的企业所有者回答是肯定的;24%的企业所有者回答要视市场状况而定,但又表示给予CEO的薪酬一定是有竞争力的;仅有11%的人对CEO持高薪有异议,他们认为CEO的高薪与企业的发展并不合拍,他们的付出与企业给予的回报不相吻合,而且高薪并不能完全笼络CEO那颗驿动的心,这山望着那山高,倒戈他营的现象时有发生。

当问及“在中国沿用CEO这一称谓说明什么?

”时,89%的人表示更象是赶时髦,是从IT界引伸出来的东西。

他们认为不管什么称谓,只要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权,认真执行董事会决议,无论是总经理、总裁还是CEO都一样。

另有11%的人表示这是企业向国际接轨,全球经济横向发展的结果。

  从我们的研究发现,CEO高薪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薪酬问题,影响CEO高薪产生并存在的变量很多。

比如有:

经济环境、竞争压力、人才供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薪酬结构、激励机制等。

对此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CEO高薪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1.全球竞争压力,催生CEO高薪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企业推到了全球竞争的行列中,面对激烈又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促使企业寻求各种求生大法,而高薪聘请CEO就是其中一法。

人才争夺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CEO自然成为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上等佳品。

人们普遍认为,首席执行官(CEO)的好坏,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似乎谁能聘用优秀的CEO,谁就获取了市场制胜权。

  扫描全球500强大公司的发展历程,无不验证了以上观点。

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在执掌公司的20年里,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将通用电气塑造成全球最有价值的企业。

韦尔奇的革命没有毁掉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美国典范企业,反而使它在新的时代变成了新典范,公司的市值从140亿美元增加到今天的4000多亿美元,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微软公司。

他个人也因此被业界称为20世纪管理革命者。

  阿尔卡特首席执行官(CEO)瑟奇·谢瑞克(SergeTchuruk)传奇般的扭亏专家生涯无不令人对他肃然起敬。

1980年,他来到了奄奄一息的Rhone-Poulenc化工公司。

经过他精心打理,公司迅速摆脱了经营不良的困扰,成为一家利润颇丰的制药和专业化工品集团。

谢瑞克出色的经营才能得到了法国政府的赏识,法国政府特意请他出手挽救国有化工企业CDF-Chimie公司,法国媒体曾戏称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该公司当时净资产只有5亿美元,而且还在迅速流失。

谢瑞克后来开过一个玩笑说:

“早上我还没起床,几百万就没了。

”这一次,他亦不负众望,成功地把公司改造为生产上游化工产品的高利润公司。

当1990年他把CDF-Chimie交还法国政府手中时,公司的资产已猛增至50亿美元。

离开CDF-Chimie之后,他临危受命,随即加入了CFP石油公司,该公司当时生产的石油产量非常低,被称为“找不到油的公司”,谢瑞克将公司改名道达尔(Total),开始对集团的管理机构和资产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

砍掉了200家子公司,改革了公司中扼杀创造力的等级制度,建立起从员工到中层管理层的直接交流渠道。

仅用了5年时间,道达尔的资产市值就由36亿美元涨至143亿美元,着实令人佩服!

  新惠普女掌门人卡莉-菲奥丽娜其从朗讯公司的“助产士”到新惠普的打造者,彰显出其与众不同的管理风范。

无怪乎曾两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经济界最有权力的女性,也被看作是美国成功女性的代表人物。

  正是因为这些管理界的天才明星,才使众多企业从危难中复兴,并成为全球瞩目的大公司。

由此看来,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CEO是何等重要!

记得有位管理大师曾说:

看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是不是一流的企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和一流的CEO。

  风险投资商在投资某个公司时,也极其关注管理团队和CEO,他们甚至说,之所以投资该公司,是因为相中了CEO本人。

也就是说,他们对人的关注在某些时候更甚于对项目。

因为他们确信,只要这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而且战功累累的CEO掌舵,任何项目在其手中均能获得收益。

  竞争的压力迫使投资者越来越迷信于CEO的个人魅力和作用,而CEO拯救企业的传奇故事,又给CEO头上罩上一丝耀眼的炫光。

高质,自然高价。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争夺战也会逐渐升级,企业将不惜代价重金礼聘CEO,CEO的薪酬必然无限上涨、飙升。

而高质素CEO在人才市场的稀缺,供求不平衡又导致了“官”价的不断拔高。

  2.人才匮乏,制造CEO高薪

  据悉,在近期成都人才市场举行的“第四届企业经营管理者高级洽谈会”上,许多单位都打出了5—15万年薪,招聘企业老总或部门负责人。

其中成都某实业有限公司为招一名受过系统工商管理培训,有现代企业实际管理经验的执行副总,开出了10—15万元年薪。

而某企业招聘老总,居然亮出了历届洽谈会上的最高年薪:

外籍人士100万美元;国内人士100—500万元人民币。

真可谓:

“人才可贵呀!

  近几年全球经济的发展,主要来自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IT企业成为明显超越传统企业发展速度的发展最快的行业,IT行业也成为薪水收入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1999年5月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收入最高的首席执行官中,有6成集中在电脑软件公司或硬件公司。

  从1999年到2000年,科技业从繁荣走向衰败,CEO的收入也增长缓慢,事实上,几乎是直线下跌的股价及缓慢的经济增长让CEO们的报酬也开始大幅缩水,但即使是这样,从美国2000年CEO的收入来看,尽管众多美国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股东收益减少,但CEO仍然很吃香,似乎疲软的市场并没给他们带来太多痛苦。

据《商业周刊》杂志对美国365家大公司CEO年薪的调查结果显示:

去年,美国CEO的平均年薪达到1310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远高于工薪阶层4.3%的收入增长率,老板与普通员工间收入增长率的鸿沟进一步拉大。

为什么股市表现不济,上市公司的日子举步维艰,CEO们的薪酬依然高得出奇。

其中原因很简单,工资高低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又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竞争。

  IT行业可谓是人才高薪的始作俑者。

如网络公司中的后来者,为了后来居上,不惜以重金“挖人”,结果把整个网络、IT行业的工资都抬了上去。

中关村的大型网络公司多数是“历史悠久”的门户站点,经过多年竞争后,已形成几大网站鼎立的态势,后来者想来此插足谈何容易。

不过,有一招可用,就是从别的公司挖走人才,通过高薪招揽高手。

这些“高手”不仅自己身怀投资绝技,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固定的客户群和自己的“追随者”。

而作为服务行业的网络公司,特点之一就是认人跟风。

所以,高工资买来了他们的制作风格,也买来了他们手中的客户。

难怪中关村有句俗语,“开店不如买店,买店不如买人”。

  以国内来说,有数字显示,目前人才猎头公司收入来源的60-70%就来自于IT企业,成为获取丰厚利润的市场。

但也应看到,在巨大市场需求的背后,是高级人才,特别是高级CEO的匮乏。

在IT行业中,高层职位仍然有大约20-30%的职位空缺,他们的高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才匮乏。

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IT行业的高级职位薪水居高不下。

  当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传统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高级管理人才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诱人的薪酬,从以下国内某著名猎头公司最近发布的职位和薪酬需求情况,即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国内目前的薪酬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国内的薪酬水平仍然较低。

当然,各国不同的薪酬与各国不同的汇率和物价水平也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以,以上有关的调查数据只是一个参考系数,具体地说,CEO的平均总薪酬为96393美元,按照目前的汇率约合人民币80万元,与蓝领工人薪酬总额之比大约是32∶1,总体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

  3.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的新变化,孕育CEO高薪

  RobertoGoizueta1981年至1997年间担任可口可乐CEO期间凭购股权及有限制股份,成为历来首位跻身10亿美元富豪之列的受雇管理人。

他的表现使不少使企业CEO意识到不一定要创业,单靠管理人的角色,也可致富,委托代理关系在新时期发生了新的变化。

CEO由幕后领袖摇身一变为出尽风头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在80-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企业丰收期,不少CEO开始享受名气带来的乐趣,视晋身最高薪酬CEO排行榜为荣誉的象征。

  事实上,企业CEO的出色职业经验和表现,确实为企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增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此背后,整个社会的观念其实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和接受,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制度,是孕育成功企业的肥沃土地和基础。

而正是由于对这种观念的认同,使人们认识到,只要经济仍在持续增长,就能带动企业再次取得丰厚的盈利,CEO获取庞大报酬的情况便还会继续下去,CEO的队伍也在快速加大。

  据近期我们小组的焦点座谈了解到,企业对委托人—代理人关系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

他们认为要处理好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重要的一条必须产权明晰。

当我们问及“如何使二者的利益达到统一?

”“如何平衡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如何规避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如何使代理人(CEO)有效、安全的管理所有者的资产,并使之最大化?

”时,半数以上的人回答,提高代理人(CEO)的收入,用股权激励的方式,通过共享股份,将企业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捆绑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一方面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一方面约束企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