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166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docx

龙源期刊网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综述

作者:

马宝成何万丽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2017年第08期

[ 摘要]办学定位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强化质量发展、铸造品牌、办出特色的战略核心。

科学合理且契合实际的办学定位,对促进高职院校的优质发展意义重大。

文章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成果做了较为翔实的梳理与分析,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涵、内容、问题、原因及对策,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立的方法、途径、个案以及行业属性等研究,希冀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状况与存在问题,力求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

[ 作者简介]马宝成(1982-),男,宁夏西吉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何万丽(1985-),女,宁夏固原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宁夏银川750021)

[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宁夏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

NGY2015221)

[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5-0028-06

办学定位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牵动着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与发展。

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并提出了“学校定位”的评估指标要求。

自此,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探究的热点问题。

从现有文献发表时间来看,“十一五”期间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的密集期和繁荣期。

本文主要就2004—2015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下,契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之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研究,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十三五”期间更好地创新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快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常态化运行,有利于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涵

“学校定位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在一定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

”①办学定位就是要找准自身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系中改革发展的“坐标系”或具体“位置”,以便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主体是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涵主要基于外部与内部因素来确定。

其中,外部因素应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和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因素需考虑自身办学历史、办学功能、办学条件、办学现状、学生需求以及未来规划等。

较多研究者正是依据上述认识,提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涵。

1.内部与外部因素综合考量。

何玉宏、徐燕秋认为,高等学校定位首先要把握好社会需求和所面对的发展环境,其次要找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最后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办学空间、奋斗方向和办学特色。

简而言之,高等学校定位就是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步伐,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过程。

叶鉴铭从高等学校发展的中观角度提出,高等学校定位是要从自身办学现状、发展实际出发,抓住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两个需求,在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的指引下,审视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和同类院校中的位置,以此来确定学校在改革发展中的战略、规划、任务等一系列具有预见性的重大活动。

杨江云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和结合办学的内外部条件以及办学的有关信息“测量”出来的学校办学位置。

2.从内部因素思考与判别。

谭春林从高等教育体系微观角度指出,高职院校定位是对其自身的奋斗目标、发展特色、办学层次、内部管理、教育教学等重要领域做出科学分析和契合实际的选择。

肖福玲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学校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合理准确的规划。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自身发展历史、现状、优势及未来能动结合的集中反映,体现其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

因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能力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考量的着重点也不尽相同。

例如,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首先应侧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百所示范、百所骨干高职院校经过若干年的建设、转型与发展,其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已经处于较高层次,为此,其办学定位确定的侧重点不仅仅限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更应紧贴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不断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容

以中国知网文献查阅为主渠道,发现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内容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两个层面。

高职院校定位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只有搞清楚了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才能够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确立提供正确的指导。

1.关于高职教育定位的内容研究。

张德新等从办学目标、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社会、专业建设、特色办学等八个方面,诠释了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姜大源指出,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唯有抓好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和作用定位。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定位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准自身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着重把准类型、体系和层次三个方面的定位。

自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面向社会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职成〔2014〕6号)等重要的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对现代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制度性安排。

一是文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这就从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上确立了高职教育类型发展的理念。

二是文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定位。

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再仅限于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而是要适应发展需求、服务发展需求,做好中职、高职衔接和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着力发展具有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文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

普通教

育有层次之分,现代职业教育也有层次之别。

就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而言,要“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②,打

破过去局限于中职和专科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局面,建立职业教育各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贯通培养的“立交桥”,延伸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

2.关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容研究。

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这一微观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辨识和思考。

朱艳指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主要有类型、目标、层次、特色、规模、社会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办学定位。

严智雄、陈以洁认为,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中,要突出研究和明确好类型、功能、层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办学定位。

朱志海、段志坚、陈蕾、李珂等研究者基本从上述几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容。

杨林生等从区域经济发展视野对高职院校办学中的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办学模式、办学方向等进行了科学定位。

笔者认为,在现代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下,和高职院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内涵的创新发展、优质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容应着眼于把握好以下九个方面:

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办学功能、服务面向、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师资建设、文化建设和办学特色。

同时,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一旦确立,不应是静态的,应随着外部(主要指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和学习者需求的变化而处于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与时俱进,与时偕行,对外部变革及时做出反应,付诸相应策略的实施,真正瞄准与体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宗旨”(服务发展)和“导向”(促进就业)。

三、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树立问题意识,正视问题,把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是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制定的关键。

1.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朱志海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以下问题:

办学定位缺失;办学定位摇摆不定,模糊不清;办学定位出现严重偏差。

其原因在于:

一是院校方未对办学定位问题做出科学审视和高度凝练;二是“领导更迭、体制机制不健全和不当利益驱使”③;三是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办学目标脱离现实。

颜楚华认为,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

以下问题:

价值取向有失偏颇;培养目标不清晰,层次类型混淆;对行业或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差;受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政府职能不到位等。

在原因剖析中,他指出,一是未准确把握

“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真正内涵,存在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二是未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安心专科层次办学,盲目追求升格;三是还未彻底摆脱传统的办学思路,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不够,“走出去”步伐缓慢,还未牢固树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

想;四是在专业设置、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以经验和偏好为导向,而脱离了实际需求,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抢占生源、扩张规模和基本建设上,忽视了强化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的打造;五是投入不足、办学资金匮乏,政府引导、支持不到位、不及时,社会对职业院校认可度不高。

李轲等认为,定位不准、流于形式,定位脱离社会和区域发展实际,定位浮躁、盲目贪大求全,定位雷同、无法彰显自身特色,是高职院校定位中主要存在的四大弊病。

2.办学定位确立的对策。

谭春林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对欧美高职教育发展定位中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判,概括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应当参照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分类定位原则,二是服务面向原则,三是功能效益原则,四是比较优势原则,五是战略原则。

张建新对云南省37所高职院校向教育厅高教处报送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进行了研究,指出云南省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在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完善和强化高职院校办学定位。

肖福玲在办学定位上强调,要注意三点:

一是基于高等教育体系,明确高职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二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有动态性;三是从社会职能出发进行分析。

四、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立的方法、途径及个案研究

现有文献中就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内涵(定义)、原则、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对策建议等方面的探究多,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定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比较少。

1.办学定位确立的方法。

李蓓春、金川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定的几种基本方法,如落实指令法、比较借鉴法、办学总结法、调查研究法和重点突出法,进行了述评与介绍。

他们指出,“确定办学定位的基本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方法本身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必须对自身情况进行冷静审视,对外部环境进行全面了解,才能使自已的办学定位具有突出的个性,才能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④。

2.办学定位确立的途径。

有学者指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可支配资源数量与质量、自身优点与弱项以及体制机制软环境等基本要素,其中通过市场调节、院校自身科学定位以及国外经验借鉴则是其基本的建设途径”⑤。

基于此,在办学定位中方可防止以下倾向出现:

一是盲目攀高求大求全的倾向;二是满足所有人要求的大杂烩倾向;三是目标设计中只有抽象的指标,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