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6565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docx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解读

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园的发展情况

(一)石化产业园规划进展情况

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办积极开展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委托国内一流中国石化咨询公司、湖南百利工程公司及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设计组联合编制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规划。

现已完成61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并于6月7日到北海进行初步成果汇报,现规划设计单位按照修改意见完善成果,计划7月底完成评审稿编制并提交专家评审。

石化产业园区的规划为我市石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提供了科学指导,石化产业园规划按照自治区北部湾办错位发展的理念,重点发展丙烯石化产业链、芳烃石化产业链和LNG石化产业链,整个石化产业园区实施分期建设,近期建设34.5平方公里,远期建设26.5平方公里。

(二)石化产业园落户的产业项目情况

目前,已落户石化产业园区的项目有4项石化项目,计划2011年9月建成投产,具体有:

总投资60.69亿元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原料为进口混和原油,以生产聚丙烯为主,兼顾生产其他石油化工产品。

总投资28亿元的涠洲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

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座,设计接卸能力2000万吨/年。

总投资28亿元的北海32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建设32座10万方原油储罐及辅助设施。

总投资9.5亿元的北海至南宁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成品油管道226公里,设计输量600万吨/年,最大输送能力可达800万吨/年,设置站场2座,首站在铁山港、末站在南宁的屯里油库。

与此同时,石化园区内还同步配套建设了标准厂房项目、新材料项目、钢结构项目以及其他建设配套项目。

此外,还有一批石化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如:

中石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项目、中石化300万吨LNG项目、台湾胜一化工项目、华泰化工项目、吉昌化工项目、丰环合成橡胶及轮胎项目等等。

(三)石化产业园配套设施情况

1、园区外部交通

公路:

我市铁山港工业区对外交通十分便捷,有完善的对外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主要有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合浦至山口高速公路、北海至铁山港一级公路、营闸路二级公路等,县正在建设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

由北海主城区北上可接入209国道、325国道及渝湛高速公路,形成辐射西南、华南的高速公路网。

铁路:

北海市连通滇、黔、桂三省(区)的国家干线铁路有湘桂线、黔桂线、黔昆线、南昆线和南(宁)防(城)线,钦州至北海的钦北铁路与南防线相接。

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和铁山港铁路支线正在建设,建成后将与合浦至湛江铁路、洛阳至湛江铁路干线相连,形成通往西南、华南和华中的铁路运输网。

航道:

铁山港现已建成有10万吨级航道,乘潮可以靠泊15万吨级船舶,海上航线可通往100多个国家。

机场:

北海机场是广西三大机场之一,有两条跑道,可停靠各类大型飞机,现已开辟20多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达70万人,距离铁山港石化产业园区仅有25公里。

(二)园区内部配套设施

道路:

工业区内形成了“三纵三横”路网,已建成投入使用并直接为石化园区服务的道路有铁山港四号路、进港路、七号路、营闸路以及中石化配套道路等。

码头:

铁山港工业区深水岸线总长47.5公里,可建1~2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100多个。

铁山港作业区10万吨级1#、2#泊位已经建成,设计年吞吐量600万吨。

3#-4#泊位也已完成开工准备。

同时,石化码头作业区岸线(作为石油化工基地,建设大型石化泊位)长度约为3.8公里,预留岸线11.2公里,总面积9.97km2。

供电:

石化园区内已建成220千伏铁山送变电工程。

正在建设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110KV双回路输电线路工程,该项目计划2010年12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供水:

工业区内已经具有47.5万吨/天的原水供水能力,铁山港5万吨/日净水厂及配水管网(一期)工程水厂即将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9月就可以将原水和净水输送到石化园区使用。

排水:

中石化项目临时排洪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石化园区的其他排水设施主要与园区内的道路同步建设,现已开展石化园区排水明渠的前期工作,完全可以保障石化园区的排水通畅。

环保:

铁山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将在年底投产,日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计划2010年底建成投产,铁山港污水管网工程(一期)也在同步建设。

铁山港固废填埋场的建设选址已完成,2010年底前将正式开工建设。

其他配套设施:

消防、通讯、临时服务区、加油站等配套设施均已按照中石化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步推进,将来为整个石化园区提供服务保障。

二、石化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石化产业园配套不完善

1、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石化产业园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配套工程:

涠洲岛30万吨原油码头、32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北海—南宁成品油管道建设还在进行。

园区的铁路、公路、海运航道、码头及码头调度中心、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厂、水研究中心、(热)电厂、公共管廊、工业气体、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通讯设施、绿化面积建设都还在积极进行中,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

2、生产服务配套不完善

石化产业园的产学研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石油化工产品中心实验室;维护、检维修基地;五金配售中心;应急响应中心;医疗急救中心;消防支队;管理服务、安全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物流储运公司;技术咨询公司;酒店;加油站;银行、邮政、环卫服务站;移动通讯服务网点;各类饮食餐馆;小型超市;公共汽车线路;临时医疗点、卫生服务站;住宅住宿小区;网吧、卡拉OK厅、电影院、舞厅等娱乐设施还在规划建设。

(二)产业链和产业项目不完善

石化园区现正建设的有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及配套工程。

产业链只具备炼油—催化裂化—产品精制,聚丙烯—注塑两条产业链。

没有与之配套的化工生产,产业链还不完善。

产业项目也只包括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及配套工程、北海泰邦能源有限公司120万吨/年重油化工项目、凯迪化工综合项目,石化产业中下游项目还处于空白状态。

三、石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国际角度分析石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1、世界炼油工业重心东移,生产结构向产品清洁化调整

世界炼油工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低速稳步增长状态,炼油能力在过去10年间年均增长率0.6%,2008年为42.8亿吨/年。

亚太地区炼油能力自2005年开始超过北美地区,并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过去3年年均增速1.2%,2008年达11.2亿吨/年,占全球炼油总能力的26.3%,该地区跻身世界十大炼油国的国家也有4个。

今后数年,世界新建炼油项目主要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基本没有新建项目,世界炼油工业的重心将继续东移。

2008年,亚太地区汽油、煤油、柴油均略有过剩,总过剩量为3867万吨;中东地区汽油不足,煤油和柴油过剩,汽煤柴油总过剩为1913万吨。

预计今后亚太和中东地区炼油行业仍将维持略有过剩的状态,各个国家和地区炼油工业发展仍不平衡。

到2015年,亚太地区汽煤柴油将过剩0.9亿吨,中东地区汽煤柴油将过剩0.2亿吨。

印度、韩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供应过剩,过剩总量约1.2亿吨;印尼、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供应不足,缺口总量约0.4亿吨。

炼油工业燃料清洁化总的趋势是:

汽油向低硫、低烯烃、低芳烃、低苯和低蒸汽压方向发展;柴油向低硫、低芳烃(主要是稠环芳烃)、低密度和高十六烷值方向发展。

特别是低硫和超低硫已成为今后清洁燃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不断提升的燃料清洁化要求,作为生产清洁燃料主要加工手段的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能力迅速增加,而催化裂化能力增长较慢。

2、炼油化工一体化布局、园区化发展趋势增强

为优化配置资源,集中综合利用炼油装置和石油化工装置的各种产品和中间物料,方便原料和产品的集中进出,减少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石化工业多年来一直朝着炼油化工一体化、园区化方向发展,而且这种趋势不断强化。

石化工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既有或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现已形成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日本东京湾地区,韩国蔚山、丽川和大山,新加坡裕廊岛,比利时安特卫普等一批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的工业区。

据统计,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2008年的炼油能力达3.87亿吨/年,占美国总能力的44.4%;乙烯生产能力2735万吨/年,占美国总能力的95.0%。

比利时安特卫普集中了全国全部的炼油和乙烯装置,2008年的炼油能力为3988万吨/年,乙烯能力为246万吨/年。

世界最大炼油公司——埃克森美孚80%以上的炼油装置实现了与化学品和/或润滑油装置的一体化,90%以上的化工能力与炼油装置或上游天然气加工装置相邻和一体化。

新兴的沙特朱拜勒石化基地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分别占沙特总能力的约30%和70%。

3、市场优势支撑亚洲石化工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亚洲地区(不含中东,以下同)制造业迅速发展,为石化产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了该地区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自2002年以来,亚洲地区主要石化产品能力增速每年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产能增速一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需求增速一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石化产品供应量和消费量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目前亚洲地区纺织行业已占全球主导地位,欧美地区汽车、轮胎、机械、电子等石化下游产业也在继续向亚洲地区转移,今后亚洲地区石化产业还将快速发展,预计2015年亚洲地区乙烯能力将增长到5200万吨/年。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相关原料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均大于其他地区,其中合纤原料、聚酯及有机原料生产能力和消费量的增速远高于其他品种,是亚洲地区石化行业的投资热点和发展方向。

4、资源优势支撑中东石化工业快速发展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乙烯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气为原料,石化产品尤其是乙烯下游衍生物的资源成本为全球最低。

在国际石化市场中,中东地区目前并不采取压低价格的竞争手段,而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采用价格跟随战略。

但将来若某些石化产品品种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降,中东地区石化产品也能保持较大的盈利空间。

中东地区石化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乙烯衍生物一枝独秀,其他产品链和深加工产品比例很低,市场影响力较弱。

未来中东仍将是乙烯能力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15年,中东地区乙烯能力将净增约1200万吨/年,达到约2650万吨/年,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将从2008年的11.5%增长到15.6%。

由于下游深度加工产业链发展较慢,今后中东石化工业还是以乙烯裂解及后道一次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对二甲苯和苯乙烯。

预计今后中东地区上述石化产品将大量出口。

到2015年,70%的聚乙烯(1000万吨以上)、80%的乙二醇(500万吨以上)、55%的聚丙烯(约500万吨)、75%的苯乙烯(200万吨以上)、70%的对二甲苯(200万吨以上)将出口到西欧、亚洲等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同类产品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这些地区利用外来资源发展临港石化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5、欧美收缩产品链,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常规大宗石化产品市场进一步趋于饱和,获利空间减少。

跨国大公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已将石化工业发展的重点转向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产品,利用其技术领先优势,大力推进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加强高档、精细和功能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结构已呈现出差别化、清洁化、特色化、专业化和高附加价值化的特点,从而减少成本劣势带来的不利影响,获取高端产品的超额利润。

同时,这些公司将其大宗石化品的生产转向具有资源或市场优势的中东、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今后还将继续选择条件合适的地点进行投资。

(二)从国内角度分析石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炼油大国,但区域供需不平衡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到4.0亿吨,约占世界总能力的9.3%,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炼油工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2008年两大集团分别加工原油17294万吨和12620万吨,合计占全国总量的87.5%,其成品油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1%。

1000万吨级炼厂达到12家,其中镇海炼化和大连石化的炼油规模达到2000万吨/年。

中国石化的炼厂平均规模达到599万吨/年,接近653万吨/年的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产业集群,炼油总规模亦能满足当前需求。

但总体来说,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平衡依然存在,华北、华东、中南三个主要消费地区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西南地区更是缺口较大,而东北、西北的产能大大高于消费。

预计“十二五”时期国内汽煤柴油消费年均增长率略高于“十五”时期,将达到6%左右。

我国原油进口量占原油加工量的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原油加工量3.42亿吨,同比增加4.7%,其中加工进口原油1.83亿吨,同比增加7.5%,原油加工对外依存度已达53.4%,今后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为我国利用临海港口加工进口原油,并建设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2、我国石化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炼化一体化、园区化模式更加明显

“十一五”期间,我国许多炼厂和下游石化装置整体布局,共同发展,现已形成或即将形成抚顺石化、天津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福建石化、镇海炼化、惠州石化、茂名石化、兰州石化和独山子石化等10多个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

围绕世界级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形成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三个石化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优化提高了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大型石化基地的产业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地方政府协调引导下,这些基地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中央企业为基础,利用原料多样化和产品链相互衔接的优势,吸引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前来投资建厂,朝着资源配置更为优化、产品结构更为合理、系统配套更加完善、产业聚集更加明显的炼化一体化、园区化方向发展。

3、我国石化产品需求将随经济增长而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8.5%~9.5%,人均GDP将从3300美元增长到5500美元,以“住、行”产业为龙头的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外贸出口仍然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预计国内石化产品需求还将保持较快增长,并呈前慢后快之势。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产品的供需增速在6%~8%之间,石化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外依存度将有所下降。

到2015年,自给率低于70%的产品主要有ABS、丁基橡胶、乙二醇、苯乙烯等;自给率低于80%的产品主要有乙烯、对二甲苯、丙烯腈等;自给率接近或超过100%的产品主要有苯、甲苯、聚苯乙烯、涤纶、顺丁橡胶、嵌段橡胶、聚酯、苯酚、丙酮及丁醇、辛醇等,需适当控制发展速度。

4、投资及技术门槛降低,部分产品竞争加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石化产品技术门槛的降低、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开放,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形成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共存的局面。

外资、民营企业迅速进入一些石化产品和基础原料领域,如涤纶、聚酯、聚氯乙烯、腈纶、锦纶、PTA等,使这些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品种结构、价格和服务等方面都进入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

5、石化产品区域供需不平衡,中西部地区面临发展机遇

我国石化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华东和中南地区,但需求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地区,这些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供需缺口。

西南地区也供应不足,但目前总量较小。

目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石化产品比较丰富,但需求相对较小,总体供过于求。

随着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梯次转移,今后华东及中南地区的优势制造业将保留,部分竞争力较弱的制造业将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也将快速释放。

东北地区由于原油资源的拓宽和产业结构重化程度的加深,石化工业也有较好的发展条件。

预计将来对炼油、石化投资吸引力较强的的省区有湖北、广西、四川、新疆、辽宁、黑龙江等。

6、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对石化工业提出更高要求

石油化工是废弃物排放量较高的产业,目前,石化产业的废水、废气、废固等污染物排放,在全国工业领域分别居第1、第4和第5位,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也居前列。

企业排放不达标已对部分地区的水体、土壤安全带来隐患。

石油和化工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施清洁生产,将使石化企业面临投资增加和成本上升的压力。

目前,我国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和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水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继续发展石化工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和资源压力。

在这一形势下,有着优质港口资源和较大环境容量的沿海新兴工业城市对石化产业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从北部湾经济圈角度分析石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北部湾经济圈中,2008年,广西炼油能力为120万吨/年。

未来,广西除了中国石油在建的1000万吨/年钦州炼厂以外,到2015年前中国石化北海分公司的炼油装置还将异地改造到1000万吨/年。

目前广西仅有个别的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产品主要有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及化肥等,地区内需要的多数石化产品基本由区外市场调入,部分为进口产品。

根据目前的建设计划,未来广西将新增部分石化产品供应,主要有20万吨/年聚丙烯及50万吨/年PX装置等,石化产品供应总体而言比较少,且产品覆盖面有限。

随着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广西位居中国出口东盟的前哨,其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大增,出口市场也将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未来广西重点发展的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优势支柱产业,同时还将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石化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部分有机原料、精细化工品方面。

未来食品包装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拉动广西聚烯烃产品的需求,同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将使得广西能够承接部分从广东转移制造产业,以上产业及区位优势都将带动广西塑料加工业发展。

(四)从北海市角度分析石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北海市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中的重点城市,地处我国沿海的最南端,是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的交汇点,是与东盟国家贸易与合作的桥头堡。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现代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对石化深加工产品的品种要求多,石化原料市场缺口巨大。

北海是广西最靠近广东的沿海城市,处在珠三角的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内,可以为珠三角提供便利的原料供应。

北海向南与东盟国家紧密联系。

东盟国家近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基本有机原料产能增长很快,对石化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

北海向西南可以通过公路及铁路网与西南各省紧密联系,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由于历史原因,位于市区的现有小炼油厂一方面对我市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建设和环境造成了一些影响,实施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其全面动工是我市贯彻落实自治区“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思路和大集团大企业战略、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体现,还将直接改善市区的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更加凸现北海的空气质量优势和“最大城市氧吧”的美誉,促进“宜居北海”的建设。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抓住发展主题,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优化环境,强力推进以石化为首的重大项目,着力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生机焕发的崭新局面。

(五)北海铁山港石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优势

1、西部大开发政策

北海市地处中国西部沿海,享受《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

北海市作为连接“东盟”各国的桥头堡,在全面实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石化业既带来挑战,又有机遇。

它在促进东盟与我国石油石化业的贸易往来与合作,实现双方互补互利的同时,也将对我国石化工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特别是绝大多数石油、石化产品即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零进口关税产品,将给正在快速发展的我国石化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和新的机遇。

3、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政策

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从而将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北海市在规划的五大功能组团中,北海市独占两个组团,并将铁山港工业区定位于“发展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为铁山港石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并享受北部湾经济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六)区域内石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广西仅有个别的石化产品生产装置,产品主要有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及化肥等,地区内需要的多数石化产品基本由区外市场调入,部分为进口产品。

随着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广西位居我国出口东盟的前哨,其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大增,出口市场也将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未来广西重点发展的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优势支柱产业,同时还将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石化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部分有机原料、精细化工品方面。

因此,凭借辐射广西、连接东盟的区位优势,石化产品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情景广阔。

(七)铁山港工业区发展石化产业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1铁山港工业区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分析

(1)港口优势

北海铁山港条件优良,是我国连接东盟国家的最便利港口之一,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港口优势。

铁山港为一狭长的台地淤谷型海湾,是一个湾宽、水深、岸线长、闭风、浪静、回淤小、航道短、无礁石、陆域阔、可挖性好的天然良港。

铁山港水体含沙量小,没有大的河流汇入,泥沙来源少,泥沙回淤较小,建港后的年回淤量小,维护费用低。

港纵深40公里,平均宽4公里,湾口最宽处10公里,呈南北走向,港内有东西两条深槽,为天然航道,航道底宽500~1000米,水深10~22.5米。

根据《铁山港港口总体布局规划》,该港西岸(即铁山港工业区)建港线总长47.5公里,可建1~2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145个。

铁山港作业区现有码头可停泊万吨级船舶,1#、2#深水泊位10万吨级码头己完成。

便于大宗原材料的进口及产品的输出,物流成本低,具备建设大型临海石化园区的条件。

(2)环境容量优势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2008年珠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万,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其总体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长三角。

但是随着珠三角的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环保压力逐渐增大,人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石化产业向西南辐射和扩张。

如原拟建于广州的中国石化与科威特合资15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决定迁到湛江。

西南大多数地区为生态涵养区,其环境容量不允许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珠三角石化产业的战略接替区,是石化产业转移首选之地。

目前北海铁山港工业区内大型项目少,环境容量大,可以承接更多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水资源优势

石化工业及煤化工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严重缺水。

北海市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市有大小河流93条,年泾流总量为91亿m3,全市淡水资源为118.8亿m3,年可利用43亿m3。

铁山港区的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由合浦水库供给。

合浦水库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工程设施良好,是向北海市区、铁山港工业区及合浦县廉州镇供水最理想的地表水源,可以满足石化基地的用水需要。

(4)政策及市场优势

——国家支持广西跨越发展,临港石油化工成为引领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