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626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docx

四川省三台县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

四川省三台县2021年春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历史与社会(历史部分)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它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2021年是农历丁酉年,生肖是鸡年。

下列动物中,完全是属于十二生肖的是()

A.鼠、虎、龙B.鸡、狗、猫C.鹿、羊、猴D.鸭、兔、牛

2.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

下列行为,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B.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演

C.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

D.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情

3.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的有

①秦朝推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③元朝实行行省制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竟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5.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B.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1956—197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分析数据有助于认识历史。

下图反映出1978年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有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④1992年“南方谈话”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

B.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C.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雅典城邦居民都享有选举权

8.下列几幅图片揭示的历史发展线索是

A.欧洲的思想解放

B.欧洲的革命运动

C.欧洲的社会转型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9.表格分析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依据表格信息,分析列强实力变化的原因,正确的一项为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0.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警示昭示后人的历史文献包括

①《权利法案》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慕尼黑协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句话中的这种“挑战”来自于(  )

A.中国B.苏联C.西欧和日本D.东欧

12.2021年中东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欧盟危机以及美国“重返亚太”在韩部署萨德引发危机都彰显了大国博弈与新冷战思维的时局特点。

这些主要说明()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B.美国的领导作用不复存在

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二、综合题

13.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的成败关乎国运的兴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示为我国历史上的哪两次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

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

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序言》

(2)材料二中主持1861年改革的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是走“西方模式”道路,还是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

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戈尔巴乔夫说出此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他的改革带来什么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材料一中我们的先辈倡导的“丝路精神”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和平合作”的表现有哪些(任举1例)?

丝路之人是如何“互学互鉴”的(任举1例)?

材料二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是否意味着和平时代的到来?

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

……震撼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指的是什么?

震撼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呈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

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材料四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开发市场,实施非歧视性的贸易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2021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推出“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消跨太平洋协定这种加剧全球化的协定,提交对俄罗斯制裁新法案,支持英国退出欧盟,借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2021年3月打响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他的主张就是对中国商品贸易建立关税壁垒。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什么现象?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1.A

【解析】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A项中的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B项中的瓦舍是宋代时期出现的;D项中的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人物。

杜甫是唐朝时期的诗人,所以ABD都不正确,答案选C。

3.B

【解析】

①项秦朝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直属中央管辖,故①项符合题意;②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故②项符合题意;③项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行省制度,故③项符合题意;④项清朝设立军机处是在中央,不是在地方,故④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ACD项,故选B。

4.D

【详解】

由题干中的“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所以D项符合题意;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提倡实业救国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观点,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5.A

【分析】

【详解】

新中国的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A错误,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不符合题意;1956-197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C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柱状图显示时间跨度是“1978—200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①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②③项符合题意;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故④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此题选B。

7.D

【解析】

依据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及所学知识可知,依据题干图片中公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可以得出雅典已具备了分权政治的雏形,A的表述符合史实;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的决策机构,在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故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D项“雅典城邦居民都享有选举权”表述不合史实。

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

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8.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蒙娜丽莎》反映的文艺复兴和第二幅图片“哥伦布到达美洲”反映的新航路开辟都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三幅图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因此题干中的三幅图片揭示的历史发展线索是欧洲的社会转型,故C项符合题意;A项欧洲的思想解放是指第一幅图片《蒙娜丽莎》反映的文艺复兴;B项欧洲的革命运动是指第三幅图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项欧洲与世界的联系是指第二幅图片“哥伦布到达美洲”。

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A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大力发展科技,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成为后起的强大国家,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A。

10.B

【解析】①《权利法案》是英国会议颁布的,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①项不符合题意;②项《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故②项符合题意;③项《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③项符合题意;④项《慕尼黑协定》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故④项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CD项,故此题选B。

11.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的国力虽然有了增强,但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还没对美国形成“挑战”,排除A;苏联在二战结束时已经引起了美国的“重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排除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因此1971年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东欧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无力与美国竞争,排除D。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二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的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1973~1975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下,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债务沉重,经济地位下降;日本到20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0世纪七十年代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迅速,因此1971年尼克松说的这种“挑战”来自于西欧和日本。

12.A

【解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例如,2021年中东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欧盟危机以及美国“重返亚太”在韩部署萨德引发危机就是充分的体现。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

(1)商鞅变法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百日维新)

相同点:

都受到顽固势力的阻挠;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亚历山大二世

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

废除了农奴制,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大量的封建残余)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苏联经济、社会发展(或苏联面临内外交困局面)

苏联解体

(4)要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等。

(任答一点,契合改革话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一“商鞅舌战守旧群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进行变法,商鞅舌战守旧群臣,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二“康有为驳斥顽固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进行维新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他为了进行变法,与顽固派进行了争论,最后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因此,图一是商鞅变法;图二是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百日维新);它们的相同点是:

都受到顽固势力的阻挠;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根据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废除农奴制其主要内容有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它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这些措施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自由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材料二中主持1861年改革的是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是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废除了农奴制,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大量的封建残余),当时“西方模式”的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此后,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苏联最终于1991年底解体。

因此,材料三中戈尔巴乔夫说出此话的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苏联经济、社会发展(或苏联面临内外交困局面);他的改革带来的后果是苏联解体。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成功的改革要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等。

(任答一点,契合改革话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商鞅变法、戊戌变法、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改革或变法,有成功有失败,这使我们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成功的改革要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等。

为此,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国梦。

14.

(1)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和平合作:

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来华(东游);郑和下西洋;遣唐使来华

互学互鉴:

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等传到西方,也从西方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中国四大发明等传向世界;三大宗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传入中国;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等(任答一点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例,言之有理即可,

(2)震撼是指:

美苏冷战;

趋势:

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3)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任答2条观点即可)

(4)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或建立关税壁垒)

对策: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或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维护国家利益前提下,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展开多方会谈,化解矛盾,接纳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服务;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下寻求解决办法;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等。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可知,我们的先辈倡导的丝路精神是: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中西“和平合作”的表现有很多,例如:

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经济交流;马可•波罗来华(东游)促进了东西文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遣唐使来华等。

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东西方互学互鉴,互通有无如:

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等传到西方,也从西方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中国四大发明等传向世界;三大宗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传入中国;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等(任答一点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例,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美苏的冷战,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震撼是指:

美苏冷战;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因此震撼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可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任答2条观点即可)

(4)根据材料四“2021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推出“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21年3月打响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他的主张就是对中国商品贸易建立关税壁垒”可知,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或建立关税壁垒)的现象。

据此,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或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展开多方会谈,化解矛盾,接纳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服务;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下寻求解决办法;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