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6071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4氨硝酸硫酸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同步测试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选项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实验目的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实验操作

A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B. 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C. 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先用稀硫酸洗净铂丝

D.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3.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释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O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                                     

B. 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2和NO             

D.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CO和NO

4.2019年1月,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某盐的含量比国家允许标准高800多倍,该盐可能是(  )

A. NaCl                                

B. NaNO3                                

C. NaNO2                                

D. BaSO4

5.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 H2S+2HNO3═S↓+2NO2↑十2H2O                     

B. CuO+2HNO3═Cu(NO3)2十H2O

C. 4HNO3

4NO2↑十O2↑十2H2O                   D. 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

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 某溶液先加足量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H+

D. 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7.下列关于氨及铵盐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 氯化铵固体加热容易分解

C. 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加热制NH3

8.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食盐溶液的蒸发结晶             

B. 用图2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

C. 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O2或NO              D. 用图4所示装置进行固液物质的分离

9.在50mL18mol•L﹣1的浓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A. 等于0.9mol             

B. 等于0.45mol           

C. 大于0.45mol,小于0.9mol             

D. 小于0.45mol

10.如图,从A处通入纯净的Cl2,打开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明显现象;当关闭B阀后,C处红布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

A. 浓H2SO4                     

B. NaOH溶液                     

C. Na2SO3溶液                     

D. 饱和NaCl溶液

二、填空题(共4题;共15分)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①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②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③石油的分馏实验中,需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以控制液体温度

④用瓷坩埚熔化各种钠的化合物

⑤测溶液大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⑥向NaOH溶液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不同

⑦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

12.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合成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甲的三个作用: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从乙导出的气体是________ ,检验产物的简单化学方法是________ .

13.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

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 .

试管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NH4)2SO4溶液.

(1)仪器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

a________ 

(2)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

________ .

(3)将装置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

(4)(NH4)2SO4“低毒,有刺激性,有吸湿性、吸湿后固结成块”.储存应注意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

15.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g的单质磷(P)在3.2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KJ/mol,则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16.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

①上述流程所示物质中只有NH4Cl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HCl↑

②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氯化钠和硫酸铵溶液混合得到硫酸钠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质量为________g.

(3)实验室进行蒸发结晶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铁架台、铁圈、酒精灯外,还要有________.

(4)“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

(5)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  

________

________

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

17.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1)实验一:

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B,C所示.

(i)在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实验二:

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ii)实验二中装置D的集气瓶最终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D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L•mol﹣1.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iii)实验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iv)溶液充满集气瓶后,在E装置的水槽里滴加硝酸钡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故A错误;B.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从而比较出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正确;

C.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同时稀硫酸也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故C错误;

D.用过滤的方法去除难溶性的杂质,所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是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B.根据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铜的活动性大于银进行解答;

C.根据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同时稀硫酸也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解答;

D.根据用过滤的方法去除难溶性的杂质进行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故A错误;B.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结晶分离溶解度差异大的混合物,灼烧分离稳定性差异大的混合物,萃取分离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差异大的混合物,蒸馏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混合物,均为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故B正确;

C.硫酸不挥发,干扰实验,应选盐酸洗涤,故C错误;

D.蒸发时,不能蒸干,利用余热加热,则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且防止液体剧烈沸腾;

B.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结晶分离溶解度差异大的混合物,灼烧分离稳定性差异大的混合物,萃取分离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差异大的混合物,蒸馏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C.硫酸不挥发,干扰实验;

D.蒸发时,不能蒸干,利用余热加热.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根据图示可知,NO为反应物,不是中间产物,故A错误;B、NO和O2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NO、NO2等,二氧化碳不是污染气体,故C错误;

D、CO、NO有毒,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和NO,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通过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图,可知NO2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中间产物,一氧化氮气体和氧气一氧化碳会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起到尾气净化作用,据此进行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答】亚硝酸钠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但它可使血液中的低价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价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功能,人若食用亚硝酸钠(NaNO2)严重超标的牛肉(按防疫部门规定,牛肉中亚硝酸盐含量应小于30mg/kg)后,轻者嘴唇、手指甲发紫,重者中毒,直至窒息死亡,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应该为NaNO2超标,

故选C.

【分析】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是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但是它有毒,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N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则只体现硝酸的氧化性,故A不选;

B.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只生成硝酸盐,则只体现酸性,故B不选;

C.N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反应中体现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故C不选;

D.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生成硝酸盐,则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故D选;

故选D.

【分析】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则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生成硝酸盐,以此来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故A错误;

B.先加足量盐酸无现象,则不含银离子,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B正确;

C.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OH﹣,故C错误;

D.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或HCO3﹣等,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

B.先加足量盐酸无现象,则不含银离子,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C.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溶液显碱性;

D.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铵盐不稳定,所有铵盐受热易分解,氯化铵固体加热容易分解,故B正确;

C.氨气与易挥发性的酸相遇会产生白烟,故C错误;

D.实验室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固体反应制备氨气,一般不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备,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氨气极易溶于水;

B.铵盐不稳定,所有铵盐受热易分解;

C.氨气与易挥发性的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D.实验室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固体反应制备氨气.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NaCl溶于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则利用图2装置蒸发结晶提纯后的粗盐溶液,得NaCl晶体,故A正确;B.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与氯化氢遇冷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无法据此获得氨气,故B错误;

C.该装置能够制取少量CO2、O2,由于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漏斗中,需要用玻璃杯引流,图示操作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NaCl溶于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

B.氨气与氯化氢遇冷结合生成氯化铵,无法达到氨气;

C.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过滤时,烧杯中液态需要用玻璃棒引流到漏斗中.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

50mL18mol•L﹣1的浓H2SO4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9mol,依据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0.9mol硫酸完全反应,理论上被还原的硫酸为0.45mol,但是因为只有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变为稀硫酸,不再有铜发生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mol,故选:

D.

【分析】依据只有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稀硫酸与铜不反应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浓硫酸可干燥氯气,关闭B阀后,C处红布不能褪色,故A错误;B.氯气与NaOH反应,关闭B阀后,C处红布不能褪色,故B错误;

C.氯气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关闭B阀后,C处红布不能褪色,故C错误;

D.氯气与NaCl溶液不反应,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可使红布逐渐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从A处通入纯净的Cl2,打开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明显现象;当关闭B阀后,C处红布逐渐褪色,可知D中溶液不能吸收氯气、不能与氯气反应,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可使红布逐渐褪色,以此来解答.

二、填空题

11.【答案】②③④⑤

【解析】【解答】①分液操作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①正确;

②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②错误;

③蒸馏时,温度的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为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故③错误;

④瓷坩埚的成分里含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会和氢氧化钠反应,会腐蚀瓷坩埚,所以不能用瓷坩埚,应用铁坩埚,故④错误;

⑤不能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⑤错误;

⑥向NaOH溶液中滴加Al2(SO4)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后来有白色沉淀;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故⑥正确;

⑦SO2可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但CO2不反应,故⑦正确.

故选②③④⑤.

【分析】①分液操作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

②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

③蒸馏时,温度的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

④瓷坩埚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

⑤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待测溶液;

⑥向NaOH溶液中滴加Al2(SO4)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后来有白色沉淀;

⑦除去CO2中的SO2,可用强氧化性物质或饱和NaHCO3溶液. 

12.【答案】干燥氮气和氢气速;使氮气和氢气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比例和流速;N2、H2、NH3;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有氨气

【解析】【解答】

(1)装置甲的三个作用:

干燥氮气和氢气;使氮气和氢气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比例和流速;

故答案为:

干燥氮气和氢气;使氮气和氢气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比例和流速;

(2)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从乙装置出来的气体有未反应的N2、H2和生成的NH3,

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显碱性,能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产物的简单化学方法:

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有氨气;

故答案为:

N2、H2、NH3;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有氨气.

【分析】

(1)装置甲作用:

干燥氮气和氢气;使氮气和氢气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比例和流速;

(2)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显碱性,能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3.【答案】Cu+2H2SO4(浓)

CuSO4+2H2O+SO2↑;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硫溶于水显示酸性

【解析】【解答】

(1)铜跟浓硫酸反应,铜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浓”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试管a中品红溶液褪色,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后溶液显示酸性,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

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