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602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docx

公务员考试方法精讲言语2

方法精讲-言语2(笔记)

 

【说在课前】

1.本节课讲解言语理解与表达2,首先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点,上节课学习了中心理解题,着重强调了做中心理解题时要“两手抓”,即重点词与行文脉络结合使用。

2.重点词之关联词:

(1)转折关系:

转折之后为重点;

(2)因果关系:

结论词之后为重点;

(3)此外还补充了一个辅助技巧,即主题词,如果文段存在很多关联词或者没有关联词时,要把握文段主题,即利用主题词解题。

3.今天主要讲解必要条件关系、并列关系以及程度词。

 

本节学习任务:

1.授课内容:

中心理解题(必要条件关系、程度词、并列关系)

2.时长:

2.5小时

3.对应讲义:

16页~27页

4.重点内容:

(1)对策标志词及行文脉络

(2)反面论证的用法

(3)程度词及其作用

(4)并列关系文段及选项特征

【注意】

1.今天的题目较难,一方面是同学们对文段的解读不充分,另一方面可能是同学们纠结于选项,本节课老师会介绍排除选项的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善用排除才能不纠结。

2.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对策标志词及行文脉络,对策在考试中经常考查。

(2)反面论证的形式和用法。

1

(3)程度词及其作用。

(4)并列关系的考查形式及选项特征。

 

3.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

只有……才……

理论要点:

必要条件是重点

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

【注意】必要条件关系:

1.典型格式:

“只有……才”,如:

只有A才B。

言语中不考查前后推理,

由此联想到充分条件“只要……就”,如:

“只要大家来上欧阳的课就能上岸”,

表述过于绝对,在言语里不会考查“充分条件”,就算出现一般也不作为正确答案。

2.必要条件是重点,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为重点,如:

只有买房才能结婚,即“买房”为重点。

 

例1(2016山东)

机会分配不仅能对收入分配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

在不公正的机会分配下,一些人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获得发展机会,但这些获得机会的人很可能缺乏利用发展机会从事社会劳动和创造的能力,这必然导致他们所从事的劳动或经营项目的生产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

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获得机会,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是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

只有实现机会平等,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由机会分配不平等造成

B.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标志是公平的机会分配

C.公平的机会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率

D.机会分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内容

 

2

【解析】1.判断题型,由“意在说明”判断本题为中心理解题,要“两手抓”,即重点词与行文脉络结合使用。

文段首句论述“机会分配”最终会影响经济发展效率,“在不公正……经济发展效率”具体论证在不公正的机会分配下影响了发

展效率。

尾句“只有……才”为必要条件的典型格式,“只有”之后“才”之前

为重点,强调“机会平等”,即公平的机会才能影响经济效率,对应C项“公平的机会分配”。

A项,

(1)“收入分配的差距”,如“学历为博士的人每月收入三万元,学历为小学的人每月收入2元”,文段并未提及“收入分配”,为无中生有;

(2)表述三观不正,如:

小学学历的人月工资2元就埋怨是社会分配不均造成的,排除。

B项对应文段“只有”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机会分配”偷换概念,文段强调的是“公平、平等的机会分配”,而非全部的“机会分配”,且文段强调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效率”,选项未出现“效率”一词,排除。

【选C】

 

【注意】

1.有的同学认为文段A项“主要”一词表述绝对,其实“主要”本身表述并非绝对,要看文段有没有论述与其相关的内容,若没有论述则不能选。

2.转折词并非都是重点,文段转折词“但是”出现在例子中,非重点,要重点词和行文脉络两手抓,学会提炼文段中心。

 

知识链接:

对策常考很重要

标志词:

1.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做法

2.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3.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4.前提、基础、保障

【注意】在考试中“只有……才”这样典型的格式出现较少,国考中多出

现其变形的格式,即对策,如: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功上岸”,等同于“我应当好好学习”,对策是必要条件的一种同义替换,其标志词为(按考查频率由高到低排列):

1.考查较多:

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做法,相当于英语中

 

3

的情态动词(must/can/may等)。

2.名词形式:

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如:

通过好好刷题才能上岸。

3.动词引导:

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如:

我呼吁/倡导大家回去好好预习,即通过动词引导对策。

4.考试中出现很少:

前提、基础、保障,属于由名词引导对策,如:

好好学习是考上公务员的前提/基础/保障。

5.对策标志词可以出现在文段中,也可以出现在选项中。

 

行文脉络: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意义效果

【注意】行文脉络: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对策)为文段的重点。

2.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如:

你应该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公务员,考上后你的生活会变得很美好,考不上你就会泡在水里,即通过正反论证突出“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意义效果,“解决问题”仍为重点。

 

例2(2017联考)

作为一个信息大平台、文化大熔炉,互联网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

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

然而网络不是世外桃源,离开法治和道德,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就会大行其道,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

全国7亿多人上网,肯定需要建设和管理,我们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是把双刃剑,需要加强管理

 

4

B.网络犯罪猖獗,需加强法治约束

C.网络既促进交流也带来网络犯罪

D.网络使用需加强引导,扬长避短

【解析】2.由提问方式判断本题为中心理解题,要“两手抓”,结合重点词和行文脉络分析文段。

文段“作为……手段”在论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和优点,

紧接着“然而”表转折,强调当下互联网出现了问题和危害,若此处为结尾,选项中也无对策选项,则问题和危害为文段重点,但是尾句“需要”引出对策,通过“我们要加强……网络文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和管理互联网的对策,对

应A项“加强管理”,当选。

B项“法治约束”在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为对策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促进交流”对应文段“为推动……手段”,

“网络犯罪”对应文段“网络谣言……深受其害”,均为对策前内容,非重点,

排除。

D项,

(1)“网络使用”在文段中并未提及,若提及文段应论述“欧某通过网络玩游戏”,即欧某自己没有将网络用好,文段为“网络”自身的问题;

(2)“扬长避短”指发扬长处回避短处,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选A】

 

【注意】有的同学认为A项未出现“建设”,表述不够全面,但是其他三项均未出现“建设”,因此要通过对比择优,避免纠结。

 

例3(2018国考)

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割裂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

在城镇化大潮中的“村改居”,就是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藩篱,因地制宜地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异,这就决定了“村改居”的路径、公共服务的提供种类和农村社区的保障水平等必然“因村而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村改居”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B.“村改居”顺利推进的要领在于因地制宜

 

5

C.城乡共享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

D.打破城乡二元界限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解析】3.由“意在强调”判断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句引出“村改居”的话题,根据“‘村改居’……要求”可知“村改居”很重要,紧接着通过“导

致……”引出“村改居”出现问题,“要”引导对策,强调要“因地制宜”,即不

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各地……‘因村而异’”是对前文对策“因地制宜”的

解释说明,起到加强论证的作用,强调要解决“村改居”面临的问题就要“因地制宜”,对应B项“因地制宜”,当选。

文段多次出现“村改居”一词,即“村改居”为文段主题词,C项“城乡共享服务”与文段强调的“因地制宜”不符,且未提及主题词“村改居”,排除。

D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村改居”,排除。

A项“有益探索”为文段开篇背景引入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选B】

 

【注意】本题为“分-总-分”的结构,后文是对前文对策的解释说明,文段重点在对策(解决问题)。

 

例4(2017国考)

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

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

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

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能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B.制度建设是保证专业评估合理性的基础

C.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

D.就业率不是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解析】4.本题“坑”较深,需要仔细。

由“意在强调”判断本题为中心理

 

6

解题。

文段首句落脚点为“必然会导致失衡”,引出问题。

通过“就要”引导对策,说明要解决问题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

“比如”为举例子,“也”表并列,通过专门机构需要集体论证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自主专业设置两个例子说明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

“才能”前省略了“只有”,“只有……才”中间为重点,强

调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下功夫,对应B项“制度建设”,当选。

A项“教育主管部门”为文段的其中一个例子,表述片面,排除。

C项,

(1)对应首句,落脚点为“导致失衡”这一问题,如:

欧某去找对象,要考虑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如果过于偏重某一个方面,就会导致失衡,要想找到好的的对象,就要多听一听过来人的建议,即强调“多听过来人的建议”,重点在对策,文段强调要在制度上进行建设;

(2)“多方面因素”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制度”,排除。

D项“就业率”对应尾句“才”之后的内容,是对策带来的好处、作用、意义,非重点,排除。

【选B】

 

例5(2017四川)

新兴城市或城市新区犹如一张白纸,摩天楼能凸显新城的现代化,体现出生机与繁华,但是,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格调,尤其是在老城区特别是历史文化遗迹众多的街区,摩天楼必须服从周围的环境,应不强调个性、不突出体量、不破坏景观的连续性与历史的均衡感,如上海金茂大厦的密檐式塔造型、台北101大厦的竹节造型等地域元素的使用,就是为了体现建筑与当地文化之间强有力的联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摩天楼建设()。

A.需要符合城市的文化气质

B.不能脱离城市的整体规划

C.必须立足于配套城市功能

D.不能忽视舒适性和安全性

【解析】5.由“意在强调”判断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首句论述摩天楼体现繁华,“但是”表转折,强调摩天楼要服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指代“历史文化”,“如”为举例子,起到加强论证的作用,通过“上海金茂大厦”和“台北101大厦”两个例子论证摩天楼需要服从当地的文化,对应A项“文化气质”。

B

 

7

项“不能”表述不明确,如“不能打LOL,那么我去玩吃鸡”,没有给出具体的对策,不如A项明确,且“整体规划”概念扩大,文段强调摩天楼要服从当地的历史文化,排除。

C项“配套功能”文段并未提及,若提及文段应论述:

城市有商业区、工业区、旅游区等,排除。

D项“舒适性和安全性”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选A】

 

【注意】

1.出题人有时不会将文段中的原词放入选项,此时要联系前后文注意指代词的同义替换。

2.例子并非不重要,要看例子具体的内容是为了论证、加强什么。

3.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对策+正反论证”的形式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重点。

 

【答案汇总】1-5:

CABBA

 

知识链接:

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

【注意】

1.当文段中仅出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一部分时,若选项中出现“解决问题”的对策,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且对策要针对文段。

(1)例1:

“现在非物质文化濒临灭绝,原因在于人们保护意识不强……”,此

时要根据分析原因的内容提出对策,即需要加强保护意识。

(2)例2:

“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据统计某文化遗产仅剩下5件……”,此时仅出现问题,没有分析问题的原因,此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即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如“老师现在很口渴”,A项老师应该去喝水,B项老师应该去厕所,虽然A、

B项均为对策,但是要选A项,因为A项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8

例6(2018国考)

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

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

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

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防灾教育比救灾更重要

B.中国的防灾教育亟待加强

C.防灾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础

D.城市与农村在防灾教育上严重失衡

【解析】6.首句“但是”表转折,“防灾教育依然落后”提出问题。

“中国扶贫基金会……无法挽回”为举例子,论述我国防灾教育落后这一问题。

文段为典

型的“提出问题”的结构,若选项中出现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即要增强我国的防灾教育,则优选对策,对应B项。

A项“……比……”为无关对比,文段未进

行对比,排除。

C项“基础”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且提高自救能力并不一定要通过防灾教育,自学也可以,排除。

D项“城市与农村”对应文段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即例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选B】

 

【注意】若选项中有针对文段问题提出的对策,此时要优选针对文段对策的选项。

 

例7(2016联考)

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意是规范政府购买行为、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采购部门不从价格上把关,便违背了制度的初衷。

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份调研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有近八成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

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只求贵的不求对的;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采购招标环节中存在猫腻。

政府

 

9

采购谁来监督一直是采购制度的软肋所在,采购招标在没有阳光的空间操作,反而导致了“逆市场竞争”的乱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府采购制度的初衷是防止腐败

B.政府采购需要在相关监督下进行

C.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导致政务腐败

D.政府采购中存在大量的违规行为

【解析】7.“政府采购……违背了制度的初衷”为问题表述,“中国社科院……

存在猫腻”也为问题表述。

尾句“政府采购……乱象”论述乱象的核心原因,即

无人监管、无阳光的操作空间。

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重点关注原因,即无人监管、无阳光的操作空间,故对策应为需派人监管,在阳光下进行,对应B项“在相关监督下进行”,当选。

A项“初衷”对应文段“本意是规范政府……防治腐败”,文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表述片面,且为问题的表述,

非重点,排除。

C项“不合理”为问题的表述,当文段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时,要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且选项对应文段“一方面是采购需求的不合理”,表述片面,排除。

D项“违规行为”为问题表述,且选项对应文段“另一方面则是……存在猫腻”,表述片面,排除。

【选B】

 

【注意】当出现“提出问题”结构的文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即可;当出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结构的文段,此时要针对分析问题的核心内容提出解决的对策。

 

知识链接:

反面论证

典型格式:

如果/倘若/一旦……+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

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注意】

1.有的时候出题人不直接将对策表达出来,而是将对策换一种表达方式。

如“你好好刷题吧,这样才能成功上岸”,为直接的对策表述。

但是有时候文段出现的表述比较委婉,类似于“激将法”,如“如果你不好好刷题,就考不

 

10

上公务员,你就只能一直在水里泡着”,此时依然强调“应该好好刷题”。

2.反面论证典型格式:

如果/倘若/一旦(即假设)……+错误的做法+产生

的危害/不好的结果,此时将错误做法反过来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如“如果你不买房,咱们就离婚”,此时将“不买房”这一错误的做法反过来即可,则对策为应该去买房。

3.当文段出现“应该”这些对策标志词正面引导对策和反面论证时,如果文段的正面对策能得出正确答案,此时依托正面引导的对策;若正面的对策无法得出正确答案,此时可以依托反面论证进行推导。

 

例8(2017山东)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网络语言低俗化都对网络文明建设造成了危害,甚至会从网上转到网下,降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当前,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

从虚拟空间进入口语表达,再进入书面语,最终有可能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

如果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惯用语,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凸显

B.网络语言低俗化将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

C.应该警惕网络语言向习惯语转化的可能

D.急需采取措施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趋势

【解析】8.文段首句“网络语言低俗化……文明程度”表示目前出现了一系

列的问题,“当前,网络语言……各个方面”说明网络语言的发展影响范围很广,

尾句“如果……不容忽视”是“如果+错误的做法+产生的一系列危害”,为反面

论证,将“如果”之后的错误做法反过来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即应治理网络低俗语言的发展,且不能拖,对应D项,“急需”对应文段“久而久之”,强调不能拖。

A项“负面效应”、B项“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均对应文段首句,为问题表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出现时,要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排除。

C项“网络语言”扩大概念,文段为“网络低俗语言”,排除。

【选D】

 

11

例9(2017联考)

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大学生、海归、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这支“新四军”的崛起,可以看作是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不过,因为机制体制不健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矛盾,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不少障碍。

倘若人的价值迟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创新创业者才能的释放势必会受到影响,诸多科技成果就可能烂在抽屉里,诸多科技企业就可能因为缺乏创新而死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改革要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B.创业主体将从精英走向大众

C.机制体制阻碍人的价值实现

D.保障人的价值是双创的前提

【解析】9.“近年来”为背景引入,非重点,“近年来……强有力的信号”

论述大学生等群体进行双创。

“不过”表转折,“因为……不少障碍”引出问题。

“倘若人的价值……缺乏创新而死去”为反面论证,此时需要推出对策,将“倘

若”之后的错误做法反过来,错误做法为人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故对策为当下应保障人的价值,对应D项。

A项对应文段首句,为背景引入部分,非重点,且选项“要为”说明事情还没有做,文段“推行了”表示事情做了,时态错误,排除。

B项对应文段“可以看作是……强有力的信号”,为转折前的内容,非重

点,且选项“将”说明还未出现,而文段“强有力的信号”说明已经出现了,时态错误,排除。

C项“阻碍”为问题表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出现时,要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且文段论述双创环境下的价值实现,而非所有的价值,排除。

【选D】

 

例10(2016山东)

中国正掀起3D打印投资热。

面对3D打印的广阔前景,各地纷纷兴建3D打印产业园,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等。

但发展3D打印这项新兴技术,仅凭借热情是不够的,3D打印产业链中,关键技术、材料、软件的制约有待突破,3D打印技术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如果企业和资本大量涌入,短时间内不能产生效益。

 

12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3D打印的应用范围有待充分挖掘

B.3D打印技术的发展遭遇瓶颈

C.应出台政策鼓励3D打印技术的发展

D.资金不宜盲目涌入3D打印领域

【解析】10.首句“投资热”指将钱往里投,“但”表转折,“发展3D打印……

初级阶段”提出问题,“如果企业……不能产生效益”为反面论证,将“如果”

之后错误的做法反过来即可,错误做法为企业和资本大量涌入,即企业在3D打印这一行业内大量投资,则对策应为不能盲目投资,对应D项。

A项“应用范围”文段并未提及,若要选此项,反推文段应论述3D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排除。

B项“瓶颈”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C项“应出台政策”表示还未出台政策,而文段“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说明已经出台,选项时态错误,排除。

【选D】

 

【答案汇总】6-10:

BBDDD

 

例11(2016江苏)

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

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

其实原先不少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

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事。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报业相比出版业更早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C.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D.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

【解析】11.江苏出题的特色是“不好好说话”,此时要大胆、细心,保持清晰的逻辑思维。

文段“报业……受到互联网冲击”论述报业首先受到互联网冲击,

 

13

为提出问题,尾句“如果报纸……是自然而然的事”为反面论证,将“如果”之

后的错误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即当下的报纸应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对应

D项。

A项“毋庸置疑”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是自然而然的事”是有前提条件的,如“如果有一天某人老无所依,请把他埋在春天里”,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某人在老无所依的时候才能埋,排除。

B项

“互联网的冲击”为问题表述,排除。

C项“互联网……关键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