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79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docx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安全综合应急预案

版本:

第一版

XX市XX区特殊教育中心

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一)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

XXX

审核:

XXX

批准:

XXX

 

颁布日期:

XXXX年10月10日实施日期:

XXXX年10月10日

XX市XX区特殊教育中心编制

 

第一篇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校处置突发祸患性事件的应急能力,指导应急演练,保证应急与救援工作有力、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安全,全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2编制依据

《教育法》(第74条)

《安全生产法》(13号令)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令)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基一厅〔2014〕2号)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5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办发〔2007〕9号)

《XX区教育体育局综合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的区域范围

1.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疏散时,立即启动预案。

2.突发事件包括:

火灾、地震、食物中毒、大型集会、交通事故、疫情、拥挤踩踏以及后勤供水电气热等其他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等的突发事件。

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综合应急预案是经各职能部门共同签署的应急工作总体预案,是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具体的应急操作预案,主要内容包括火灾、恶劣天气、地震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场所或设施所制定的预案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框图见图1-1。

图1-1应急工作体系图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指挥、分工负责,反应迅速、措施落实、安全有序”的原则,开展在校师生的应急疏散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祸患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积极防范,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应急救援物资,发挥平时应急演练和预备队伍的作用。

3.依法管理,统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祸患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和教育局的统领导下,学校成立突发祸患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祸患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5.立足实际,务求实效。

演练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演练的主题,合理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形式、内容、规模、疏散路线和保障措施等。

要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务求到达实效。

2危险性分析

2.1学校概况

2.1.1学校简介

XX市XX区特殊教育中心始建于XX年,占地面积1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XX名,XX个教学班。

教师XX名。

学生类型包括智力障碍学生、自闭症学生、脑瘫学生及多重障碍学生,学制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并向职业技术教育延伸,形成教育康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为核心办学理念,推进“阳光校园”的阳光教育品牌,构建以ABC课程方案为核心的全课程体系,创建“医教结合、康教一体”的教育模式,完善特教办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营造阳光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一支和谐有为的双师型团队。

学校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和地域优势,承担着特殊教育改实验区、XX省“康教结合”项目实验学校和XX市自闭症儿童实验班和XX市心理学科改实验基地四项重点实验项目,2014年举办XX市特殊教育课程建设现场会,2015年举行XX市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实验班现场会,2016年举行XX省特殊教育现场观摩会,先后被评为XX省规范化学校、XX市现代化学校、XX市数字智慧校园、XX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XX市平安和谐校园、XX市文明单位等,逐步向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视野的现代特殊教育名校迈进。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火灾爆炸

教学用电老化、各功能教室电子设备使用等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因此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2.2.3地震

虽然我校未处于板块火山地震带,对于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困苦是巨大的,我校理应做好地震祸患应急措施。

2.2.3恶劣天气

恶劣天气事故是指强降雨、强降雪、大风、大雾(霾)、雷电、高温、冰冻等极端气象变化,遇到恶劣天气时,我校需要根据应急事先准备好的预案做好预防工作,以确保孩子安全。

2.3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本单位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2-2。

表2-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序号

安全事故区域

生产安全事故类型

安全事故

危害程度

1

教学楼

火灾

人员踩踏、复燃、爆炸

2

教学楼

地震

人员踩踏、房屋倒塌、火灾、避险

3

教学楼

恶劣天气

雪雨风天气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岗位

负责人

电话

职责

总指挥

负责组织召开演练专题办公会并研究部署演练等事项。

做好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财力保障及调查、善后等处置工作。

副总指挥

XX

XX

下达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命令。

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料,认真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现场总指挥

XX

XX

负责演练的具体组织指挥工作;制定并检查处置突发事件方案及检查有关应急准备工作。

负责组织、调集人员、物资及交通工具,指挥现场处置工作。

联络宣传组

XX

XX

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及现场联络工作,负责演练过程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现场处置组

XX

XX

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及时扶助摔倒和受伤师生;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抢险救护组

XX

XX

演练前检查师生健康状况;组织抢救事故遇险师生;拨打120、119、110等急救电话,将受伤师生运送到安全区域,在专业救援队、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开展救援、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专业队伍到达后对接、配合相关救援情况。

后勤保障组

XX

XX

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设置疏散标识;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

3.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2.1应急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应急状态下,转为应急疏散指挥部)全面负责学校应急疏散工作。

领导小组、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

1、领导小组组长(应急疏散总指挥):

XX

副组长(应急疏散副总指挥):

XX

成员:

XXX、XXX

2、现场处置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X

3、现场救护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X

4、联络宣传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X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XXX

成员:

XXX、XXX

6、善后调查组:

组长:

XXX

成员:

XXX、XXX

应急疏散总指挥不在位时,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责。

3.2.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

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制定明确的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牌,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预案;

4.接到预警时,负责对学生进行应急避险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师生安全有序疏散;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工和职责,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

6.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7.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8.制定(修订)学校应急疏散预案、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和工作程序;

9.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

10.负责组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11.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

现场处置组职责:

1.负责组织师生快速、安全、有序疏散;

2.结合学校应急避险场所、应急疏散通道,编制张贴学校应急疏散平面图、各班级疏散路线等;

3.做好残疾学生疏散工作,并妥善安置受伤师生。

抢险救护组职责:

1.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

2.视情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负责轻伤员临时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伤员;

4.负责预防次生祸患的发生。

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应急疏散秩序;

2.妥善安排学生生活保障等工作;

3.尽快恢复被破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及时调度应急物资和资金;

5.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次生祸患处置工作。

善后调查组职责:

1.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

2.妥善处理伤亡师生的善后工作。

3.3应急流程

1.组织现场救援,视伤情急送医院,根据情况拨打120、110、119、122 。

2.第一时间向校领导报告,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可能构成刑事伤害的,向公安报案,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接待和安抚工作。

 

3.积极妥善开展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5.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学生伤害事故。

6.学校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危险源监控

1)监控系统

学校设置闭路可视视频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

在走廊、门卫和教室都设有监控探头,进行实时监控。

2)管理防护

(1)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日常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节日安全检查等形式,监督制度与规程的落实情况。

(2)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通过专项知识培训(如应急救援等)、定期安全培训(年度安全培训等)等形式,提高教职工安全技能与意识,加强教师工日常安全管理能力和危险源发现、控制能力。

(3)加强日常巡检

技术监控与现场日常巡检相结合,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及时发现事故前期征兆,并予以消除,熟悉现场状况,并及时落实响应措施。

4.2预警

4.2.1事故预警的条件

1)预警目的

预警是为了在事故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单位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使应急指挥机构及相关应急部门能够迅速获取警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2)预警启动程序

(1)现场已出现事故,或即将出现事故,则学校任何人接到可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必须立即报应急指挥中心,并马上启动预警。

(2)一旦启动级预警,应急指挥中心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并做好准备。

(3)应急领导小组应将事故情况上报部门,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态势,由部门指挥决定是否启动一级预警。

4.2.2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方法和发布的程序

1)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学校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电话号码为:

XXX。

当发现事故征兆时,发现人员可通过大声呼喊、广播、警铃等传递事故信息,使学校进入预警状态;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班主任、课任教师、当事人5分钟内上报安全员或校长或报警;校长10分钟内上报学区。

2)预警信息的内容

预警信息应说明清楚:

事发区域、时间、事故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初步原因、现场特征、有无人员伤亡、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达现场的路线方式等。

3)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为:

第一发现人——现场负责人——总指挥——部门,视事故级别逐级汇报。

5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

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与抢险措施,信息收集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地控制和消除事故。

5.1应急响应分级

学校内部的应急响应分为两级,如下:

响应级别

事故情况

影响描述

预案启动

控制部门

一级

全面紧急情况

1、对人员生命构成威胁或有重伤以上事故;

2、需要区域或更大范围疏散人员。

3、影响到区域性的环保事故。

启动校园应急预案

学校级控制

二级

有限紧急情况

对人员没有影响的局部事故或异常,对财产构成有限威胁。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部门级控制

5.2响应程序

5.2.1接到险情报告时,首先进行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再分析险情的种类、造成的后果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决定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根据险情造成后果的多样性,可同时启动两套或以上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方案。

5.2.2一般情况下,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经确认应启动相应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5.2.2.1有人员受伤或中毒危险时,请求迅速赶赴地点展开救援或进行监护,紧急时直接拨打120。

5.2.2.3有火灾危险时拨打“119”,通知消防人员到场救援;

5.2.2.4通知保卫科,其保安人员控制出入,疏导交通,并在发生险情的区域划分隔离区,实行警戒。

5.2.2.5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成员通报险情;

5.2.2.6通知必要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5.3应急处置

5.3.1先期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根据预警级别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学校相应的应急预案/措施进行先期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危害和影响程度,同时根据地方应急指挥部门的指令做好先期处置工作,控制事态的发展。

5.3.2应急处置

5.3.2.1发生学校级控制的紧急情况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事故性质成立综合协调、抢险救灾、治安保卫、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等应急工作组,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带领有关人员以最快速度前往事发现场,统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做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设备和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范围等相应决定。

在总指挥未到达之前,可由现场管理人员直接通知相关部门抢险队到位,并开展应急行动。

5.3.2.2发生部门级控制的紧急情况后,由现场人员按制定的规程、规定、现场处置方案或临时处置方案开展应急行动。

5.3.2.3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应及时组织其它无关人员进行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危险影响的人数;被疏散的人员应在组织者的指引下到紧急疏散地集合,学校紧急疏散集合地设在学校操场。

5.3.2.4现场的急救点由医护人员、现场施救人员视险情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应选择尽量靠近险情现场的安全区域。

5.3.2.5消防支队、保安服务公司及各部门抢险救援人员应根据险情种类,自行准备好抢险工具及抢险物资等候命令。

5.3.2.6各部门抢险救援人员应服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指挥部。

5.3.2.7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抢险实际情况,拟订具体的抢险救援措施,调度抢险人员及抢险物资,行使最高指挥及决定权。

5.3.3扩大应急响应

5.3.3.1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紧急情况,按照分级响应、分级处置的原则扩大应急响应等级和范围。

5.3.3.2若地方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应积极予以配合,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5.3.3.3现场指挥部应与地方、教委办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并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请求扩大应急级别,增援应急力量。

5.3.4各类事件一般响应程序

5.3.4.1人身事故的处理

1)发生人身事故时,发现人应立即采取正确方法帮助伤员脱离伤害,同时拨打医务室电话向医务室求援,严重时要及时拨打120,再及时汇报给本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及时向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2)若需启动预案,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成立现场指挥部,同时由校长任命总指挥,通知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和综合协调工作组的成员及时到事故发生地报到,由综合协调工作组的成员24小时值班。

3)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由综合协调工作组成员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向地方和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扩大应急级别,增援应急力量。

5.3.4.3火灾事故的处理

1)发生火灾事故时,发现人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灭火;然后向部门领导汇报,由部门领导及时向学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学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对火情的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若需启动预案,由学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成立现场指挥部,通知综合协调工作组、抢险救灾工作组、治安保卫工作组的成员及时到事故现场报到,由综合协调工作组成员24小时值班。

5.3.4.4恶劣天气的处理

1)接到台风或暴雨预警信号时,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2)启动预案时,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同时由校长任命总指挥,通知综合协调工作组、抢险救灾工作组成员及时到办公室报到,由综合协调工作组成员24小时值班。

5.4应急结束

5.4.1应急终止条件

突发事件现场得到控制,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得以消除,环境指标符合有关标准。

5.4.2应急终止批准与发布

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结束后,经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确认达到条件后宣布应急终止。

属二级及以上响应的还必须向学校安全环保部请示并获准后方可宣布终止。

由或地方启动应急预案处置的突发事件,按或地方应急指挥机构的指令执行应急终止。

5.4.2应急终止的发布

应急结束时,由现场指挥部成员通过电话、内网、手机信息等系统向学校内部人员宣布应急结束;必要时,可通过通告、通知等形式向周围社区宣布应急结束。

6信息公开

6.1事故信息公开

事故发生后,学校根据应急类型、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依照有关程序,在学校应急总指挥授权下,专人负责向社会通报相关事故信息,保证信息对称,防止造成社会恐慌等不良后果。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

授权发布、信息发布、公告发布等。

6.2事故信息发布原则

发布及时,信息准确,不得隐瞒任何事实。

但未经指挥部批准或授权,任何个人均不得发布事故相关信息。

6.3事故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

事故大致经过、采取的措施、事故损失、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后续学校应尽社会责任。

7后期处置

1.善后工作组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妥善处理伤亡师生的善后工作。

2.应急疏散工作结束后,应急疏散指挥部应采取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学校秩序。

3.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演练的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今后的应急演练。

4.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演练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8培训与演练

8.1培训

学校每年要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开展专项消防知识、急救知识、等形式的培训,对全体教职工广泛开展应急和急救知识的宣传、培训,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及施救组织技能和防护意识。

对应急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以下方面: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方式

个人防护用品

全体教职工,特定防护用品由责任部门落实

说明书、培训班、网上

消防知识

义务消防员

培训班、网上、现场

急救知识

急救员、全体员工

培训班

应急疏散

全体教职工

演练、宣传

预案职责及响应

分级控制相关人员

对标准、预案的学习、演练

专业技术培训

各责任部门人员

日常培训

事故调查培训

事故调查员

取证培训

8.2演练

学校根据本预案,制定专项预案和应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针对预案中所涉及的项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年1月份要制定全年演练计划,并在1月31日前报区教体局,演练前应制订方案,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

8.3修订

应急或演练结束后要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及员工掌握预案的熟悉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总结,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修订预案。

8.4备案

本预案发布后20个工作日内到XX区教体局备案,并抄备到XX区安全监管局。

9责任与奖惩

1.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校长是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

2.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每位校干、教师都是分管工作和担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3.应急疏散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奖惩制度。

对执行应急疏散工作不力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人员将按有关规定严惩不贷。

4.学校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祸患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

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祸患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0附则

10.1应急设施及抢险物资一览表

10.2应急疏散路线图

1.本预案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并及时备案。

2.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

9-1应急设施及抢险物资一览表;9-2应急疏散路线图:

10-1应急设施及抢险物资一览表

器材

演练指挥部

组织协调组

宣传联络组

疏散引导组

抢险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合计

胸牌

全员配备

全员配备

全员配备

全员配备

全员配备

报警播放系统

1套

避险及疏散警报音源

照相机

5台

 

监控探头或摄像机(摄像手机)

按视频采集点设置标准配备

秒表

1个

Led宣传语

1条

口哨

全员配备

无线话筒

1

1

医疗救援箱

1

灭火器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不少于10具

救援担架

1具

警戒线

100米

防滑垫

N个(根据易湿滑部位配备)

备注

医疗急救箱材料配备:

烧伤敷料1包,酒精棉片6片,碘伏棒1包,抗菌湿巾2袋,医用胶带1卷,卡扣式止血带1条,医用绷带1卷,三角巾1片,止血垫1包,无菌纱布叠2包,无菌伤口敷贴2包,创可贴10片,体温计1个,应急手册1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