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考试题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74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考试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院感考试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院感考试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院感考试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院感考试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考试题新.docx

《院感考试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考试题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感考试题新.docx

院感考试题新

医院感染管理考试题

一.单选题:

(50题)

1、我国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D)

A 泌尿道 B 外科切口 C 血液 D 下呼吸道 E 胃肠道

2、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C)

A、部分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医院感染一定是由于消毒隔离缺陷所致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3、细菌耐药最常见的机制是(A)

A、产生抗生素灭活酶

B、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C、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D、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改变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细菌细胞

E细菌细胞将抗菌药物排出细菌

4、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C)

A、日光曝晒B、紫外线照射消毒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D、甲醛薰蒸

5、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D)

A、2小时B、4小时C、8小时D、24小时

6、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A)

A.高度危险用品B.中度危险用品C.低危险用品

7、工作人员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C)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乙肝标志物复查,阴性者(C)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A、3,4B、12:

1C、24:

1--3

8、对透析用水进行内毒素的检测应为(B)月一次?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一年

9.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的垃圾袋(A)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投E、以上都不可投

10.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B)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

11、终末消毒是指(A)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12、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入院,诊断为破伤风。

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E)

  A.先清洗后消毒B.先灭菌后清洗C.先清洗后曝晒D.先曝晒后清洗E.焚烧

13、护士,赵某,在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老师应给予纠正的操作是(C)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D、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C、脱手套时,将手套翻转脱下

1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监测的项目包括(C)A.生物监测          B.化学监测C.生物和化学监测    D.随意项目监测

15.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E)

A 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

B 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干燥、宽敞

C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

D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

E 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

16.到较远的地方夹取无菌物品时,持物钳的使用应:

(B)

  A 右手持持物钳,用左手遮盖  

B 持物钳与容器一同搬移,就地使用

C 手持持物钳快速行走至目的地  

 D 手持持物钳,小心被污染

 E 持物钳前端应始终朝下,防止污染

17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B  )

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管 C、膀胱冲洗 D、膀胱内注射 E、膀胱镜检查  

18.临床最常用、消毒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D)

 A 日光暴晒法B、焚烧法 C、煮沸消毒灭菌法

D、压力蒸汽灭菌法E、辐射消毒灭菌法

19.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D)

A.头孢唑啉B.多粘菌素EC.链霉素D.林可霉素E.红霉素

20、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B)

A.头孢曲松B.头孢他定C.头孢哌酮D.头孢噻吩E.头孢氨苄

21、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杀灭(D)

  A.病原微生物B.非致病微生物C.繁殖 D.芽孢E.鞭毛

22、对绿脓杆菌感染伤口换下的敷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E)

  A.清洗后再消毒B.清洗后置日光下曝晒C.灭菌后再清洗D.扔入污物桶E.焚烧

23、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重点不包括(D)

A、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监测

B、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

C、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B、

D、对医院感染管理资料进行统计

 24、煮沸消毒灭菌时,错误的操作是(B)

A.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

B.大小相同的盆应重叠

C.有轴节的器械宜打开

D.玻璃类用纱布包好 

E.橡胶类待水沸后放入

 25、下述不属于灭菌剂是(E)

A、2%戊二醛B、过氧乙酸C、环氧乙烷D、甲醛E、含氯消毒剂

26、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最可靠的方法是(D)

 A.化学指示管法B.化学指示胶带法 C.化学指示卡法D.生物监测法

27、卫医政发〔2009〕73号《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自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C)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8月6日C.2009年10月1日D.2009年12月25日

 28、光照消毒最易杀死的细菌是(A)

 A.杆菌 B.链球菌C.球菌 D.真菌E.芽孢

29、用紫外线消毒病室,错误的方法是(E)

  A.卧床患者佩带墨镜B.病室应先做清洁工作C.擦净灯管表面灰尘

D.照射40分钟E.灯亮后立即开始计时

 30、紫外线最佳杀菌波长是(C)

 A.225nmB.245nmC.254nmD.257nm E.275nm

 31、化学消毒的作用机制不包括(D)

A.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B.抑制细菌代谢生长

C.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

D.利用潜热使菌体蛋白及酶变性

E.干扰细菌酶的活性

 32、浸泡纤维胃镜的消毒液宜用(D)

  A.0.1%苯扎溴铵B.0.2%过氧乙酸C.70%乙醇D.2%碱性戊二醛E.碘伏

  33、对纱布有吸附性而致药效降低的消毒剂是(B)

  A.乙醇B.苯扎溴铵C.碘附D.氯胺 E.过氧乙酸

  34、过氧乙酸的保管和使用,错误的方法是(D)

  A.用暗色带盖塑料容器盛装B.置于通风阴凉处C.配制时要戴口罩和橡皮手套 

D.配置好各种浓度备用E.2%溶液用于空气消毒

  35、用漂白粉处理肝炎患者的粪便,两者的比例应是(B)

  A.1:

2B.1:

5C.2:

5D.1:

3 E.2:

3

  36、对芽胞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C)

  A.2%碘酊B.2%戊二醛 C.碘伏 D.2%过氧乙酸E.3%含氯石灰

  37、取用无菌溶液时,应先核对(A)

  A.瓶签B.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澄清度E.有效期

38、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B)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B.冲洗瓶C.查看溶液的颜色D.查看溶液的粘稠度E.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39、无菌包如被浸湿应(E)

  A. 晒干后用B.烤干后用C.立即用完D.24小时内用完E.重新灭菌

  40、使用无菌容器时不正确的方法是(B)

A、打开无菌容器盖后,盖内面须朝上

B、无菌物品取出后,未用应立即放回

C.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D.手不可触及无菌容器的内面

E.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1次

  41、已启盖的无菌溶液可保存(A)

  A.4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

  42、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C )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D.5小时E.6小时

  43、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D.再加套一副手套E.用乙醇棉球擦拭手套

44、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B)

  A.库房B.病区走廊C.值班室D.病室E.更衣室

 45、传染病患者出院时的终末消毒处理,错误的做法是(C)

  A.患者洗澡、换清洁衣裤B.个人用物经消毒后带出病区C.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D.室内空气可用喷雾消毒 E.病床、桌椅用消毒液擦拭

  46、不符合隔离原则的一项是(D)

  A.隔离单位标记明显B.门口设消毒盆、手刷、毛巾C.脚垫用消毒液浸湿

D.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E.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值班室

  47、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A)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E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E.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

 48、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D)

 A.每周更换1次B.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C.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

D.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E.隔离衣挂在走廊内应外面向外

 49、在传染病区使用口罩,符合要求的做法是(E)

 A.口罩应遮住口部B.污染的手只能触摸口罩的外面C.取下口罩后外面向外折叠

D.口罩潮湿应晾干再用E.脱下口罩后勿挂在胸前

 50、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防护用具(F)

A、帽子  B、防护口罩  C、橡胶手套    

D、传统胶鞋 E、围裙  F、以上都是  G、以上都不是

二、多选题(30题)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ABEFGH)

A.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前已开始的感染

D.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F.无明确潜伏期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G.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H.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ABCD)

A、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B、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C、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D、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进行召开

3.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感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

4.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ABCDEFGH)

A、接触病人前后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C、进行介人治疗前后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F、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G、戴手套前、脱手套后H、使用厕所前后

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

A、认真洗手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消毒隔离E、禁止院内吸烟

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E)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婴幼儿及老年人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7.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ABCDE)

A、血液及血制品B、输液制品C、药品及药液

D、诊疗器械和设备E、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8、有关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BCE)

A、术前使用抗生素时间短感染危险性高 

B、术前使用抗生素时间长感染危险性高

C、侵入手术切口的细菌毒力强感染危险性高  

D、手术部位剃毛比剪毛的感染危险性低

E、术前住院时间长感染危险性高

9、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一旦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AB)

A、清洁处理B、必要时加一层包装C、用清水冲洗D、不需处理E、以上都是F、以上都不是

10.预防褥疮感染,在褥疮形成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BCDE)

A.部避免受压;

B.及时烤灯、换药、保持干燥;

C.较深的褥疮可采用理疗、局部用药、创面换药、清理伤口或手术切除植皮

D.保持周围皮肤清洁;

E.适当使用抗生素。

11.配制过氧乙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BCDE)

A.应临用前配制;B.用前测定有效含量;C.用塑料容器D.戴手套;E.稀释液现用现配

12.使用含氯消毒剂应注意些什么?

(ABCDE)

A.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B.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C.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D.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E.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

13.预防颅内感染的措施应包括(ABCDE)

A.尽量缩短住院病人等待开颅手术的时间;

B.术前头皮认真准备,术野消毒充分

C.严格无菌操作,脑室外引流的病人住隔离室;

D.尽量减少参观人员

E.手术时间较长的,除术前30分钟时应用抗生素外,术中追加一次

14.以下哪几项适用于氯已定消毒(ABC)

A.手术部位皮肤消毒;B.外科洗手消毒;C.粘膜消毒;D.医疗器械;E.内窥镜消毒

15.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有(ABCDE)

A.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B.臭氧消毒;C.紫外线消毒;

D.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E.化学消毒剂薰蒸消毒

16.餐具消毒常用的方法有(ABCD):

A.温度为100℃的流通蒸汽消毒20min;B.煮沸消毒15min

C.远红外线消毒柜;D.含氯消毒剂浸泡;E.戊二醛浸泡

17、采用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有(A、B、C)

A、麻疹B、腮腺炎C、流脑D、甲肝

18、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A、B、D)

A、手感潮湿B、与潮湿物接触C、在有效期内D、包装松散

19、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A、B、D)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C、使用激素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20、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B、C、D、E)

A、所有一类(清洁切口)切口均需使用抗生素预防

B、二类(清洁-污染切口)切口及三类(污染)切口

C、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D、清洁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

E、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21、输血相关感染有(ABCDEF)

A.爱滋病B.梅毒C.疟疾D.乙肝E.丙肝F.戊肝

2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包括(ABCD)

A、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B、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C、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

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是,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D、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2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ABC)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某些致病性微生物D、表皮葡萄球菌

24、医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包括(ABCD)

A、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B、当有血迹、粪便、体液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C、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D、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25、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包括(ABCDE)

A、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B、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C、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D、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E、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26、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的处理原则是(ABCDE)

A、处置后进行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

B、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C、不得进入换药室

D、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

E、及时焚烧处理

27、医院感染的治疗原则(ABCDE)

A、控制或改善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

B、消除与医院感染有关的病因

C、抗菌药物治疗要有依据

D、维护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E、支持疗法改善病人免疫力

28、手术切口感染常见的原因有(ABCDE)

A、术前准备不合格B、术中止血不彻底,缝合留有死腔

C、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D、病人免疫力低下E、脂肪液化

29、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ABCD)

A、滥用抗菌药物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B、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C、环境污染严重D、易感人群

30、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措施包括(ABCDE)

A、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导尿

B、导尿时无菌操作,留置尿管采用封闭式无菌引流

C、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尽量缩短尿管留置的时间

D、对长期卧床、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E、做好会阴部护理

三、是非判断题:

20题

1.当医务人员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当立即向近心端局部挤压伤口,以减少伤口污染。

(×)

2.清洁-污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居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

3.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多数β内酰

胺酶高度稳定,包括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抗菌作用均十分良好。

(×)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治安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5.传染病房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儿科、新生儿、母婴室、ICU等病房,设单独的出入口。

有条件的医院应设单独的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有供传染病人活动、娱乐的场所。

(√)

6.医疗机构内医疗垃圾可以与员工电梯、病员电梯、餐梯、清洁货梯一起载运。

(×)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

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告标识和警告说明。

(√)

9.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告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

10.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

11、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等,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和感染性废物一起收集。

(√)

12、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

13、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

14、手皮肤消毒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15.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天。

(√)

16、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

17.病房患者的安置原则为: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不用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

18.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19.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

20.甲硝唑和替硝唑口服可用于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

(√)

四.名词解释:

10题

1、医院感染:

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3、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4、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5、保护性隔离:

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患者受到来自其他患者.医护人员.探视者及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6、.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7.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8.灭菌: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9、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0、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四、简答题:

(5题)

1、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简述在何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答: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院发现以下何种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