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605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docx

届二轮板块一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专题卷

板块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时间:

40分钟 满分:

85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政治制度的演变

先秦宗法制的影响

1

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

2

汉代刺史制度

3

汉代地方治理

4

汉代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5

经济模式的形成与转型

货币趋于统一

6

汉代丝绸之路

7

汉代户籍制度

8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著作特点

不同的原因

9

儒学独尊

10

早期科技成就与文艺

中国古代历法的作用

11

史书和文学作品的不同历史作用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山东青岛诊断)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解析:

A 根据材料主旨,从三代至春秋,华夏始祖的神话由始祖不同演变为“共同”或“同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华夏各族之间相互交融,形成了祖先同源的神话体系,故选A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冲击,排除B项;变法运动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与神话传说无关,排除C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相对落后,而且神话传说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排除D项。

2.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

“(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

”“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

”(城旦舂:

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

)这突出说明秦律(  )

A.厉行轻罪重罚B.保留原始习俗

C.条文细密完备D.维护伦理秩序

解析:

D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秦代给予未成年人生存权利保护,同时将孝道纳入法律体系当中,意在保护长者在家族中的权威,主要说明秦统治者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已经认识到道德在保障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D项正确。

材料中“黥为城旦舂”属较轻的刑罚,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伦理道德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原始习俗的作用和法律条文的完备,B、C两项不符合题意。

3.(2019·山西太原一模)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

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  )

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

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

解析:

D 根据材料“奉诏六条察州”“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刺史由原来奉诏察州,转变为参与如何考核官吏的中央决策,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刺史职权的变化,不能表明该制度走向完善,排除A项;“显著提高”表述不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职权变化,不能体现其监察范围大小,排除C项。

4.(2019·江苏卷,2)《史记》载: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

解析:

C 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两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5.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

这反映了(  )

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解析:

B 近官“外化”是为了通过近官转移相权,皇帝重用身边的近官并且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实质上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措施,B项正确;这些近官本来就是统治阶级,因此近官“外化”不能扩大统治阶级基础,A项错误;近官“外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机构的臃肿,不利于行政机构效率的提高,C项错误;这些近官不是监察官员,D项错误。

6.(2019·北京朝阳区二模)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钱币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解析:

B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可知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等,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等旧币,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故选B项;材料主旨涉及货币演变,未涉及青铜器物铸造类别,排除A项;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排除C项;汉代文字以隶书为主,排除D项。

7.(2019·四川乐山三模)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

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

B.丝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

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

D.传统基督教文化崇尚廉俭

解析:

B 表面素洁、无花纹的织物叫做素织物,也是产自中国。

利用素织物的丝和当地的亚麻纱线混合纺织的纺织品比较廉价,是中西融合的产物,B项正确。

中国丝织品在罗马的畅销不等于“畅销世界各地”,A项错误。

当时罗马的丝织技术落后于中国,其行为也并非出于节俭的考虑,C、D两项错误。

8.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由此可得知(  )

A.平民可以随意迁徙B.政府借此保障收入

C.农业要求精耕细作D.汉代禁止土地兼并

解析:

B 建造与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故B项正确。

根据材料“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入户籍”可知,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载入户籍后,政府严格限制平民的迁徙,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汉代的户籍制度,与精耕细作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同理,禁止土地兼并与材料主旨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9.《论语》词约义丰,《孟子》文辞繁富,说理畅达,《荀子》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瞻。

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

A.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发达

B.儒家学派写作经验的丰富

C.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频繁

D.不同学派相互诘难的需要

解析:

D 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材料理解能力。

春秋时期的《论语》“词约义丰”,但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则“文辞繁富,说理畅达”“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瞻”,结合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史实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诸子百家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其他学派争鸣的需要,说理透彻是为了让他人接受本学派的主张。

故答案为D项。

10.(2019·江苏盐城三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解析:

C 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要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在他看来,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太学和地方学校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故选C项,排除B项;汉代传承先秦教育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

11.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中国古代历法(  )

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解析:

A 根据材料“农历”“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与农业相关,服务农耕经济,A项正确;材料论述了中国传统历法,并未涉及外来历法问题,没有体现中国古代历法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B项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人类顺应节气变化,说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C项错误;传统历法,服务农业,与国家重农政策有一定关联,故D项错误。

12.(2019·山东烟台模拟)关于关羽斩颜良史事,在史书《三国志》中载:

袁绍遣大将颜良围曹操,操令关羽刺颜良于白马;而《三国演义》中对此事的记载却增加了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

这种变化体现出(  )

A.明代相关史料更加丰富

B.作品内容受制于作者阅历

C.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

D.小说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

解析:

C 《三国演义》属于文学作品,不属于史籍,有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故不能说明明代相关史料更加丰富,A项错误;历史著作要尽可能接近事实,而艺术家作品可以加工再创作,材料信息与作者阅历无关,B项错误;《三国志》属于史书,《三国演义》属于小说,材料中“史书《三国志》中载……”,相对可信更接近于历史事实,C项正确;小说是随着市民阶层兴起而出现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

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

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

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

1918年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

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利。

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常建华《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12分)

解析:

(1)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从嫡长子继承制,等级森严等方面概括;“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

(2)问“不同”据材料二“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增订族会章程”“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等内容与材料一对比分析;“背景”结合清末民初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

答案:

(1)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

影响:

积极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家族、民族凝聚力。

消极方面:

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观念相违背。

(13分)

(2)不同:

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和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

背景:

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1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

《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

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是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如根据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

一是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二是认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或者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其他观点。

其次结合相关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

示例一 观点:

“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评析:

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12分)

示例二 观点:

《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评析: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

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