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35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

110KV安全性评价标准

附件2

(110-220千伏)安全性评价查评标准(试行)

序号

评价项目

主要问题

标准分

应得分

实得分

整改建议

是否重点问题

1

生产设备安全性评价

3230

1.1

变电一次设备

1245

1.1.1

主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

280

1.1.1.1

设备整体技术状况

100

(1)

油的色谱分析是否合格;220kV级及以上油中含水量是否合格

35

(2)

油的电气试验(包括击穿电压、90℃的tgδ值)是否合格

10

(3)

交接及预防性试验是否完整、合格;预试是否超期

20

(4)

110kV及以上的在交接、大修或发生出口短路后是否进行频响特性试验或低压短路阻抗试验;220kV及以上的交接和大修是否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15

(5)

是否存在其他缺陷(如绝缘老化等)

10

(6)

8MVA及以上变压器是否采用胶囊、隔膜等技术措施

10

1.1.1.2

整体运行工况

80

(1)

上层油温是否超出规定值;温度计及远方测温装置是否准确、齐全,并定期校验

15

(2)

套管引线接头处是否进行远红外测试

15

(3)

高压套管及储油柜的油面是否正常

15

(4)

强迫油循环变压器、电抗器冷却装置的投入和退出是否按油温(或负载率)的变化来控制;冷却装置是否有两个独立的电源并能自动切换,是否定期进行自动切换试验

10

(5)

大、小修是否超周期,检修项目是否齐全;110kV级及以上(含套管)是否采用真空注油,大修后试验项目是否齐全

15

(6)

呼吸器运行及维护情况是否良好

10

1.1.1.3

主要部件技术状况

70

(1)

铁芯是否存在多点接地现象;绕组有无变形,是否受过出口短路冲击

20

(2)

分接开关接触是否良好,有载开关及操动机构有无重要隐患,有载开关的油是否与本体油之间有渗漏现象,有载开关的操动机构能否按规定进行检修

20

(3)

冷却系统是否存在缺陷,如潜油泵风扇等;水冷却方式是否保持油压大于水压(双层冷却铜管者除外)

10

(4)

套管及本体、散热器、储油柜等部位是否存在渗漏油现象

20

1.1.1.4

专业管理及技术资料

30

(1)

交接出厂试验报告及有关图纸是否规范、齐全、完整

10

(2)

检修、试验记录及大修总结是否规范、齐全、完整

10

(3)

变压器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是否正确完整

10

1.1.2

高压配电装置

520

1.1.2.1

母线及架构

70

(1)

电瓷外绝缘(包括变压器套管、断路器断口及均压电容)的爬距配置是否符合所在地污秽等级要求,不满足要求的是否采用防污涂料或加强清扫等其它措施

15

(2)

电瓷外绝缘是否每年定期清扫,外绝缘不满足要求又无其它技术措施时,是否采用加强清扫的措施

10

(3)

是否定期监测盐密值,测试方法正确,记录完整符合要求

10

(4)

悬式盘形瓷质绝缘子串是否按规定摇绝缘或检测零值绝缘子;母线支持绝缘子(包括隔离开关的支持绝缘子)能否进行定期检查

10

(5)

各类引线接头是否存在过热情况,接头温度监视是否完善

15

(6)

水泥架构(含独立避雷针)有无严重龟裂、混凝土剥离脱落、钢筋外露等缺陷,钢架及金具有无严重腐蚀

10

1.1.2.2

高压开关设备

120

(1)

断路器的容量和性能(包括限流电抗器)是否满足短路容量要求,断路器切投空载线路能力是否也符合要求

20

(2)

国产户外断路器是否采取了可靠的防雨进潮措施

10

(3)

电气预防性试验项目是否有超限或不合格项目(包括油、SF6气体等的试验项目)

20

(4)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大小修项目是否齐全,无漏项,重要反措项目(如断路器防慢分措施)是否落实;是否超过规定检修周期(包括故障切断次数超限)

15

(5)

断路器本体及操动机构是否存在漏油、漏气(包括SF6气体)等缺陷

15

(6)

应淘汰的断路器是否全部淘汰;应改造的小车开关柜是否全部改造;绝缘隔板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15

(7)

设备检修记录、大修总结及定期专业总结,是否保存完好

15

(8)

各类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安装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

10

1.1.2.3

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和套管

70

(1)

110kV及以上早期国家互感器是否采取了可靠的防雨密封措施

15

(2)

35kV及以上避雷器(磁吹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否定期带电测试(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测量全电流、阻性电流峰值或功耗)

15

(3)

预防性试验是否有超期、超限或不合格的项目;110kV及以上互感器交接时应做局部放电试验;220kV及以上电流互感器应在高电压下测量tgδ值

15

(4)

互感器、耦合电容器和套管是否存在渗漏油情况,SF6绝缘互感器压力是否正常,表计定期校验

15

(5)

技术资料及安装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

10

1.1.2.4

阻波器

30

(1)

阻波器导线有无断股;接头是否发热;销子、螺丝是否齐全牢固

10

(2)

安装是否牢固,有无防摇摆措施,与架构等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10

(3)

是否搭挂异物;架构有无变形

10

1.1.2.5

防误操作技术措施

80

(1)

户外35kV及以上开关设备是否实现了“四防”(不含防止误入带电间隔),防误闭锁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15

(2)

户内高压开关设备是否实现了“五防”,防误闭锁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15

(3)

闭锁装置的电源是否专用的、与继电保护用的直流电源分开的电源

10

(4)

闭锁装置的维修责任是否明确,维修状况是否良好

15

(5)

一次模拟图板是否完善,与实际运行方式是否相符

10

(6)

解锁钥匙是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或文字规定)并落实

15

1.1.2.6

安全设施及设备编号、标示

70

(1)

配电室门窗(孔洞)、电缆进入配电室孔洞是否封闭严密;防小动物进入措施是否完善,经常开启的门应装有活动挡板

15

(2)

装有SF6断路器、组合电器的室内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10

(3)

带电部分固定遮栏尺寸、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牢固、齐全、完整、关严、上锁

15

(4)

高压开关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等)是否安装有双重编号(调度编号和设备、线路名称)的编号牌、色标;户内柜前后都应装有编号牌,编号牌应字迹清晰,颜色正确,安装牢固

10

(5)

常设警示牌(如户外架构上的“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户内外间隔门上的“止步,高压危险”等)是否齐全,字迹清晰

10

(6)

控制、仪表盘上的控制开关按钮、仪表熔断器、二次回路连接片、端子排名称是否齐全,字迹清晰

10

1.1.2.7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80

(1)

直击雷保护是否满足有关规程要求,资料图纸是否齐全、完整

10

(2)

侵入波保护是否符合有关规程要求

10

(3)

内过电压保护是否符合有关规程要求

20

(4)

110kV及以上主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是否完善

10

(5)

是否按规程要求系统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或接地电阻,且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及脱谐度均能符合要求

10

(6)

是否按规程要求定期测量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定期检测设备与地网间引线通导情况;运行10年以上的地网是否开挖检查过

10

(7)

接地装置地线(包括设备、设施引下线)的截面,应满足热稳定(包括考虑腐蚀因素)校验要求;主变压器中性点应装有均符合上述要求的两根与地网不同处相连的接地引下线

10

1.1.3

变电站(所)内电缆及电缆用构筑物

90

1.1.3.1

有无巡视、维护制度并责任落实

15

1.1.3.2

预试是否有超期、漏项、超标等情况

10

1.1.3.3

电缆头(接头)是否完好、清洁、无漏油,是否有溢胶、放电、发热等现象

10

1.1.3.4

电缆沟道防止进水、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10

1.1.3.5

夹层、隧道照明是否齐全良好,高度低于2.5m的构筑物内是否使用安全电压

10

1.1.3.6

穿越墙壁、楼板及由电缆沟进入控制室的电缆孔洞;电缆竖井是否封堵严密符合要求

10

1.1.3.7

夹层、沟道及架空电缆的分段阻燃措施是否符合要求;重要电缆是否采取耐火隔离措施或更换为阻燃电缆

10

1.1.3.8

夹层、沟道、竖井均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严禁存留木材、油料等易燃品

15

1.1.4

变电站(所)用电系统

40

1.1.4.1

枢纽变电站(所);容量在60MVA及以上的变电站(所),装有水冷或强油风冷变压器的变电站(所);以及装有调相机的变电站(所)是否设置2台站(所)用变压器,且能自动切换(含备自投);并定期进行切换试验

20

1.1.4.2

站(所)用电容量,电缆截面在变电站(所)扩建后是否进行校验满足最大负荷要求

10

1.1.4.3

检修电源及生活用电回路是否装设了合格的漏电保安器

10

1.1.5

无功补偿设备

315

1.1.5.1

地区供电电网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配置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电力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定,无功补偿设备是否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按电力调度部门的规定按时投入或切除备用

20

1.1.5.2

并联电容器装置

140

(1)

并联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是否按规程所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

15

(2)

电容器组的一次主接线是否正确:

包括一次接线是否为星形接线;放电线圈一次是否为星形接线;两者的星形中性点是否进行了电气连线;中性点引线是否装有保安接地隔离开关;电容器组每相并联台数是否满足耐爆能量;氧化锌避雷器(MOV)一次接线是否合理,是否选用HY5WR型产品,有关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熔断器选型、熔丝额定电流值选择以及熔断器外管、弹簧尾线等安装方式(角度),是否满足有关规程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0

(3)

电容器组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包括内部故障保护,过流、过压保护、失压保护;保护的整定值是否合理

20

(4)

电容器组(包括电抗器)在运行中是否有渗、漏油和鼓肚现象

10

(5)

电容器组用串联电抗器电抗值的选择应满足限制全闸涌流和抑制高次谐波的要求,是否出现对背景谐波的放大及谐振现象

10

(6)

电容器组使用的断路器应具有无重燃及可频繁操作的性能。

真空断路器是否按部(局)有关文件选型

20

(7)

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外绝缘泄漏比距是否符合要求

10

(8)

单台大容量(300kvar及以上)电容器套管及引线,串联电抗器接头处引线是否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是否出现过热情况;电容器、放电线圈套管与母线的连接线是否采用了软连接;干式空芯电抗器与周围设备、网栅的间距是否满足厂家的要求值,网栅等处是否有发热现象

15

(9)

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正确、符合现场实际;设备发生故障、事故是否有记录和分析报告

10

1.1.5.3

串联电容器装置

90

(1)

装置的所有电器设备及器件的交接及预试工作是否按规程的项目和周期完成

15

(2)

装置的电气一次主接线包括电容器组,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MOV)、触发间隙、阻尼电抗器、阻尼电阻、电流互感器、合成绝缘信号柱、绝缘平台、旁路断路器等设备的连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及实际要求;上述设备器件是否有过热现象

25

(3)

装置的继电保护设施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不平衡保护、过压保护、平台闪络保护、旁路开关失灵保护、次同步谐振保护等;上述保护的整定值是否合理,是否按周期进行校验传动

20

(4)

电容器组(包括间隙电容)在运行中是否有渗、漏油和鼓肚现象;电容值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10

(5)

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MOV)外观是否有异常,预防性试验是否正常,过负荷保护整定值是否合理

10

(6)

设备台账及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正确,装置的故障、事故是否有记录和分析报告

10

1.1.5.4

静态补偿装置

65

(1)

整体装置的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设备要求,容性及感性输出功率是否能满足运行要求和符合设计规定

15

(2)

滤波器的滤波效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实际运行中的谐波电压是否超出规定值

10

(3)

继电保护、自动及远动装置配置齐全,满足规程和运行要求

10

(4)

不停电电源能满足自动装置及控制系统要求

10

(5)

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正确

10

(6)

设备发生的故障、事故是否有记录和分析报告

10

1.2

电气二次设备

825

1.2.1

直流系统

255

1.2.1.1

直流系统的蓄电池,充电装置和直流母线,配电屏的配置和运行方式,是否满足有关规程和反措的要求

20

1.2.1.2

直流系统运行工况

70

(1)

直流母线电压是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10

(2)

直流系统对地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10

(3)

绝缘监察装置和电压监察装置是否正常投入,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包括常规装置和微机型直流系统选检装置)

10

(4)

直流屏(柜)上的测量表计是否准确,并按仪表监督规定进行定期校验。

电压、电流表的使用量程是否满足运行监视的要求

10

(5)

充电装置的性能(包括稳压、稳流精度和纹波系数)是否满足有关规程和反措要求,运行工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严重缺陷

20

(6)

主变压器、110kV及以上线路、母线、旁路开关等主要配电装置的控制、保护和信号回路直流电源的供电方式,是否符合原电力部颁《继电保护反措要点》(简称《反措要点》)要求

10

1.2.1.3

蓄电池

80

(1)

蓄电池的端电压、电解液比重和液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是否按规定进行测量和检查;是否数据准确、记录齐全(阀控式电池只测端电压);测试表计(数字电压表、吸管式比重计)是否完好合格

20

(2)

铅酸蓄电池是否存在极板弯曲、脱落、硫化、极柱腐蚀和漏液等缺陷;碱性蓄电池有无爬碱现象;是否定期进行蓄电池组的维护、清扫和检查

20

(3)

浮充运行的蓄电池组浮充电压、电流的调节是否适当;补助电池是否进行定期充电,或设专用充电装置浮充

10

(4)

是否定期进行核对性放电或全容量放电试验;是否能在规定的终止电压下,分别放出额定容量的50%或80%,并按规定进行均衡充电

20

(5)

蓄电池室的通风和采暖设备是否良好,室温是否满足要求;室内设备的防水、防爆、防震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10

1.2.1.4

直流系统各级熔断器和空气小开关的动作整定值是否有专人管理;是否定期核对;是否满足选择性动作要求

20

1.2.1.5

直流屏(柜)上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继电器、表计等元件的名称编号标志是否完整清晰;熔断器熔件额定电流的标志是否规范、正确

15

1.2.1.6

变电站(所)是否备有足够数量、规格齐全的熔断器熔件的备件;是否做到定点存放,型号规格标志清晰

10

1.2.1.7

事故照明及自动切换装置是否正常投入;是否定期进行切换试验

10

1.2.1.8

专业班级和变电站(所),是否具备符合实际的直流接线图和熔断器(空气小开关)定值一览表

10

1.2.1.9

直流系统检修试验规程和现场运行规程是否齐全、规范,并符合实际

20

1.2.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90

1.2.2.1

装置的配置及运行工况

110

(1)

主变压器、母线、断路器失灵、非全相、110kV及以上线路(旁路)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简称保护装置,以下同)的配置,是否符合规程和反措的规定

20

(2)

保护装置是否已按整定方案要求投入运行

20

(3)

保护装置的运行工况是否正常

20

(4)

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设备实际情况、审批手续完备的正式运行规程

20

(5)

线路快速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重要保护的运行时间是否符合原电力部颁《反措要点》和各网省局的有关规定

10

(6)

上级通报文件下达并限期完成的补充反措项目是否按时完成

10

(7)

本单位防止继电保护“三误”(误碰、误接线、误整定)事故的反事故措施,是否认真制订并严格执行

10

1.2.2.2

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

50

(1)

是否按期编制保护装置年度定检计划;计划项目是否完整规范

10

(2)

是否按时完成保护定检计划;主系统主保护有无超周期未定检的情况

20

(3)

检验报告书的格式是否规范;检验项目是否齐全;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记录是否完整

10

(4)

试验仪表及设备是否合格、保管良好,并按期进行校验

10

1.2.2.3

新投入或更改设备、回路后,保护接线正确性的检验

40

(1)

电压互感器二、三次侧电压参数的检测及定相试验数据是否齐全、正确

10

(2)

所有差动保护和方向性保护,是否按规定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检验保护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20

(3)

对于星形接线的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中性线回路,是否利用负荷电流检验其可靠性(实测3I0回路不平衡电流为零值时,应使用模拟方法检验)

10

1.2.2.4

需在运行中定期测试技术参数的保护(如高频保护),是否按规定进行测试;测试记录是否规范,测试数据和信

号灯指示是否齐全、正确

10

1.2.2.5

对于高压线路阻波器、结合滤波器等高频通道加工设备的检修试验,是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10

1.2.2.6

线路纵联保护使用由通信专业管理的复用通道,是否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10

1.2.2.7

继电保护定值变更,是否认真执行定值通知单制度;定值通知单的签发、审批和批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规定期限执行完毕;每年是否进行一次整定值的全面核对

20

1.2.2.8

变电站(所)是否备有符合实际的保护、控制及信号回路的原理展开图和端子排接线图(或安装接线图)

20

1.2.2.9

保护屏上的继电器、连接片、试验端子、熔断器、指示灯、端子排和各种小开关的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名称编号标志是否齐全清晰;保护屏前、后名称编号标志是否正确

20

1.2.2.10

室外端子箱、接线盒的防尘、防潮措施是否完善;气体继电器顶盖是否已加装防雨罩或其他防雨措施

20

1.2.2.11

保护定值管理、保护装置异常(缺陷)、保护的投入和退出以及动作情况的有关记录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

10

1.2.2.1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评价

70

(1)

最近一个年度的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是否达到上级要求

20

(2)

最近一个年度的220kV故障录波完好率是否达到上级要求

10

(3)

是否由于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造成或扩大电网事故

20

(4)

是否存在因人员“三误”(误碰、误接线、误整定)造成的继电挂号信不正确动作(只评价66kV及以上主系统保护)

20

1.2.3

通信

180

1.2.3.1

通信网结构配置

50

(1)

是否制订了满足电网发展规划需求的地区通信网发展规划,是否逐年滚动修编

10

(2)

地区内通达220kV及以上变电站、集控制系统的110kV变电站和直属区、县局的光纤或数字微波电路覆盖率是否达到100%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