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5244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docx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总第四回周王封建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  总第四回  周王封建

第四回    周王封建

 

先送上一阙《山坡羊-潼关怀古》,将我们再次带回历史的长河,来继续我们的中国地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周”这个朝代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历史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这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时代,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的角度看,周的贡献有二:

一是前面讲到的分封制。

即将自己的血亲分封至各地,以从上至下将各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整合为一个整体;二是重子嗣、重生育。

这实际上和第一条是一体的,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为第一条服务的。

这当然主要是指的贵族,不过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争夺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生产出农产品的土地。

说到周人的生育观,有一个传说是周文王(也就是那个会算卦的老先生)有100个儿子,《封神榜》里言之凿凿地说他的第100个儿子叫雷震子,并且还有一对翅膀。

封神榜当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了,文王也未必真有100个儿子,但多子应当是肯定的。

只是这么多孩子不可能是一个人生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王有很多的妃子替他生育子嗣。

  相信大家自小就从评书中听说过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也相信在坐的诸位男同胞绝大多数曾经梦想过这种生活。

不过“周人”作为这种一个茶壶配N个茶杯做法的始作俑者,真实的想法只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扩充自己的子嗣(当然也会附带满足一下占有欲)。

  周人的这种做法对于东亚地缘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过父系传播最终确立了华夏族在东亚的核心地位。

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一直很难有女性帝王的原因,仅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周文王如果有足够的配偶,是有可能完成他的百子大业的。

而武则天即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育事业中去,也最多能够完成周文王的五分之一。

按照自然法则来看,周人将传宗接代的地位提升到如此之高的地位,注定决定了东亚的古典时期是以男性为主的世界。

 

附:

西周分封诸侯示意图

对于最先开始分封制的周王来说,尚不可能做的非常彻底。

最为彻底的方式是将自己的直系子嗣分封至势力所达的每一个角落。

之所以很难做到,一方面是在古典时期前期,尚未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也就是说王室的力量并不是十分强大。

还必须依靠宗亲以外的势力;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有足够的,可供独挡一面的子嗣(当中央集权的制度成熟之后,这一点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磨合,事实上在中央集权信度确立后,帝王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异性封王并非不会出现,只是下场多数是悲惨的。

既然一开始将自己的子嗣宗亲分封至所有地区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周王室最初是怎么做的。

  从〈西周分封诸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人首先将西部族群的传统覆盖区域分封给了自己的宗亲。

这些区域包括三个地理单元,即渭河平原、河洛地区、汾河谷地。

对于商人在黄河以北的故地(多属现在的河北中南部地区及河南北部),以及商人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所拓展的领地,周人仍给予了一定空间,只是将他们集中起来,给予封国的地位,并在其周边建立与周王同姓的封国以对其进行监督。

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商人旧部即为“宋”(中心位置在今河南商丘),为了表示周人的大度,周王破例给予宋国“公”的级别。

要知道,这一般是给周王直系子嗣的待遇。

这也使得“宋”有机会在春秋时期去争夺霸主的地位,不过地理位置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要想弄清楚周人到底分封了多少同姓及异性诸候国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我们却没有必要做到那么细。

我们需要关注的仍然是那几个重点地区。

  我们曾经分析过,周以前的历史可以说是东西两大族群的争斗史。

即使是周人已经决定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宗亲和族人,自上而下的改造那些边缘地区的血统和文化时,他们仍然要面对东部族群可能的反抗。

  因此尽管自夏以来,中原地区的地缘中心位置已经确立了,而周人也将主要的宗亲用来巩固这一核心地区,但他们仍然需要在几个“原始东夷”的边缘部属上自己嫡系力量,以达到最终融合的目的。

  早在炎黄部分我们就已经分析过了,原始东夷部有三个地缘中心,即辽河流域、山东丘陵、环太湖平原。

经过长期的博弈,这三个地缘中心的族群成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辽河流域的原始东夷部应当已经与来自蒙古高原的原始游牧民族发生整合,而环太湖平原的原始东夷文化本身就与东南丘陵地带的“百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不管这三个地缘中心的族群、文化变化如何,对于从黄土高原走下来的周人来说,他们无疑都是属于需要重点融合的边缘地区。

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地区就不存在原始东夷的势力了,事实上在整个黄淮、江淮地区基本都为所谓“夷”族势力所覆盖。

不过掌握黄河中上游水力资源的周人并没有将他们视为主要的威协。

而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这三个东部地缘中心是处于黄河影响区之外的地区。

 

附:

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西周分封诸候图〉以及〈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重叠起来看(在脑海中),就会发现,周人在这三个地区分封了三个重要的封国,而这三个封国都所对应的地区正好是原始东夷的三个地缘中心。

这三个封国分别是燕、齐、吴。

周人在原始东夷的三个发源地,或称根据地部属了三个同宗的封国。

这三个封国应该说离中原核心区都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北边的燕国和南边的吴国。

  无论是对于最初的黄帝族,还是后来的夏人、周人而言,山东丘陵所在的海岱地区(泰山以东直至海滨)都是最为直接的对手,也是东部族群的地缘中心所在。

因此周人需要让他们当中实力最强的人去经营这一区域。

这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封神榜中那个用直勾在渭水钓鱼的姜太公,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姜尚”(姜姓吕氏)。

至于姜太公在功成名就时是否真的是一把年纪了,一直没有定论,太公更有可能是其后人的尊称,而不是他当时实际年龄的体现。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姜尚是周人入主中原时最为重要的军事家。

以至于在后世,他也曾长期居于武圣的要职。

当然,由于后世将“忠”“义”二字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武功之上,他的位置最终还是让位于德艺双馨的关云长了。

  另一个重要的信息则是在这个“姜”字上,这个姓表示这位军事家是属于炎帝族(黄帝为姬姓),炎、黄二族在经过一场战争之后已经实现了融合。

毕竟大家本质上是同属一族了。

而姜尚为自认为黄帝族后裔的周人所重用,也正说明了这种融合是成功的。

不过对于重视血缘关系的周人来说,在分封时血缘的远近关系还是会放在第一位的。

姜尚的封国(也就是“齐”)被封在泰山以东,也可以被理解为让这位远亲去啃那块最硬的骨头。

同样的事情周王在对待出身不那么高贵的秦人身上又用了一次。

  再随后的历史中,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大的人物即将登场了,他的影响是那么的深远,以至于我们很多人做梦之后都会立即想到他,他就是“周公”。

对于周公的历史作用我们后面会很快讲到,现在我们要了解的是他的封国所在地。

  做为周武王最为亲密的弟弟,周公的封国——“鲁”被封在了泰山的西面,一面可以与中原核心区相接,一面又可得泰山之势,可谓地缘条件得天独厚。

由于和齐国都是以“泰山”为靠山,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名字经常会被放在一起表示一个地理单元。

所谓齐鲁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了。

  尽管这两个国家有诸多地缘上的联系,也经常被混为一谈。

但实际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双方还是具备了不同的气质和命运。

与中原核心区的地缘关系,以及先祖的文化创造力,使得鲁国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文化事业上。

左丘明(左传的作者)、孔子、鲁班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而齐国在征服海岱地区之后,完整的继承了当地的地缘优势。

这一优势一为“海”,二为“岱”。

前者一方面提供的是沟通的便利,并可据此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则让齐国只需应对西面的地缘压力;后者则提供了战略屏障,并可据此向四周的华北平原渗透。

这二点地缘优势使齐国最终能够成为诸候国中的最强者之一。

  当然,比之华北平原的其他封国,有“靠山”的齐鲁两国都比较长寿。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靠山”,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很难有好的前景。

略知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时有“三公九卿”之说,“三公九卿”所表示的官职一直是在变化的,不过三公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官员却是一直没有变化的。

  “三公”的概念始于西周,最初指的是三个具体的人。

其中有两个已经出场了,就是封于齐的姜太公,和封于鲁的周公。

  另一个则在是后世名气稍小的“召公”,他的封地则在“燕”,也就是在现在的北京左近。

这个燕字得名于燕山,据说是召公自己改的。

  从地缘的角度看,周王之所以要把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分封在燕山与泰山两个边缘地区。

是因为泰山是东夷族的中心所在,由一文一武两位最有实力的宗亲去消化属于“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燕山以南插入一颗钉子一则可以切断黄河以北的东夷族(也就是商族旧部)与辽河平原的联系,并与分封于黄河北岸的姬氏封国一道,控制商族的重新作大;二则可以抵御来自辽河平原军事压力。

在理论上消除了来自北面和东面的地缘压力之后,周王可以放心的经营中原核心地区了。

只是尽管对于周人来说,最大的压力是来源于东、北两面,但并不表示南面就不会有压力了。

由于周人在灭商中曾经得到来自黄淮、江淮二地的“夷”族的支持,因此将宗亲分封于此并不十分妥当。

因此我们在《西周分封诸候图》上会发现这两两个区域是一片空白。

这并不表示周人对这些曾经的盟友没有封赏,只是没有正式纳入封国体制之内罢了。

  不能对黄淮、江淮平原进行直接控制,并不代表周人不会想其他办法。

这个时候需要周人的视野再开扩一些,跳出黄河流域,将长江流域纳入经营范围了。

附:

黄河、长江中下游主要平原示意图

周王将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分封至山东丘陵两侧,以及燕山南麓,以消除来自北方以及东方的威协。

这从战略上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正如周人所创立的“华夷五方格局”所论述的那样,对于已经确立了正统地位的周人来说,既然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中心,那么势必要面对来自四面的边缘民族的挑战,下一个需要重视的方位很自然的是来自南方了。

就东西部族群争夺的重点来说,就是中间的平原地带。

如果依河流的划分,我们可以将燕山以南直至长江的区域划分为三个亚平原地区。

由北向南依次是海河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黄河的不稳定性,这三个平原的区域一直是在变动中的。

就周代而言,黄河仍然走的是北线入渤海(禹河故道),也就是后来海河的入海口。

有一种看法是,这条路线实际上是分为两条相邻的支路的。

不过这并不影响基本的地理划分。

由于这个时期海河并不存在,因此称之为“前海河平原”应该更为准确。

这一区域属于商人故地,在周人取代商人成为天下共主后,很自然的将这一地区分封给了自己的宗亲,燕国只是被分封在最北部罢了。

在黄河的北岸,商人的政治文化中心,周人还分封了大批的姬姓封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占据了朝歌故地的卫国。

象卫国这么重要的位置,当然不能封给别人了,应该有人已经猜到了。

这次被封的又是武王的弟弟。

所以说周文王被传有100个儿子应该还是有道理的。

就现在的情况看,就算没有100,也有几十个了。

  有了这两个弟弟一南一北监视海河平原的商人故地,周人有理由感到安心。

当然他们的任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燕国更关注的是来自辽河平原的威协,而卫国则主要监视中原核心区的商人旧部。

黄河以南直至淮河,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黄淮平原。

不过在山东丘陵北侧有一条重要的河流还可以将之分为两个区域。

这条河流就是济水,也叫大清河。

是不是看着它的位置很眼熟?

没错,现在的黄河就是走得这条路线。

所以说黄河是一条性格多变的母亲河,说不定哪一天她就会霸占周边那些小兄弟的家。

谁让华北平原上的这些河流,只有黄河的源头是来自青藏高原呢?

且不说那些冰山融化所带来的水量有多大,仅凭长度和高度所形成的势能,黄河也能在华北平原上傲视群雄。

齐国最初的封地,北界就在济水。

不过周王既然把姜太公封在东夷的中心之地,就是想依靠他的军事能力去收服周边的夷族。

因此齐国理想的北界会是在黄河之南,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东夷的拓展区来说,黄河与济水之间并不是最为主要的地区。

他们主要集中在山东丘陵以南的黄淮地区,以及淮河——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当然是在靠近沿海的区域。

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安徽北部地区(长江以北)。

他们中最主要的部族被称作徐夷和淮夷,前者的活动区域在今天的江苏徐州一带,也就是山东丘陵的南部,后者的位置则更南,直至长江。

  在大禹治水,将黄河水引入北线后,这一地区无疑是获得的稳定发展的机会。

不过无论是夏朝或商朝,都没有真正征服这一地区。

无论是通过战略威慑,还是武力入侵,最终所能达成的平衡都是这一区域的夷部名义上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罢了。

对于立志于将自己的血脉遍洒势力所达之区域的周人来说,山东丘陵至长江之间的这些独立的方国,当然并不会让他们感到舒服。

姜太公之所以被授予征战四方的权力,最为主要战略目标就是这些东南部的夷部。

  相比于商人从中原核心区发起的远征,周人可以从中原核心区和山东丘陵两个方向同时施加地缘压力。

这样做的胜算比之商人自然要大很多,不过这些战略目标要等齐国消化完山东丘陵之后才能真正实现。

因此我们会看到在《西周分封诸候图》上,山东丘陵至长江一线的大边区域都是空白的。

  不过仅仅是从北面和西北面施加压力,显然是不够的。

正如周人在燕山的南部建立姬姓的燕国,最终对黄河以北的商人旧地形成南北包夹的态势一样。

周人也希望在长江沿岸寻找一个合适的代言人,以完成同样的战略包围。

  很幸运,周人找到了。

它就是吴国。

位于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是我们所圈定的三个原始东夷基地之一,按理说并无可能成为周人的封地的。

如果说燕国的封建得益于周人对商人的全面征服,那么在黄淮、江淮平原尚未征服的情况下,周人的势力似乎还难以到达长江以南地区。

  不过大规模的渗透固然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但并不代表不会就个体的小概率事件发生。

以下吴国的背景资料为XX百科提供:

  吴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

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

太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

关于吴国的先祖是否真的这么高风亮节,亦或吴国的这位开国之君是否真是周武王的远房表弟,一直都有人表示怀疑。

不过对于周人来说,这门亲威算是认下来了。

  只是周人对于血统的远近还是很在乎的,吴国最终所给予的爵位是“子”,也就是公候伯子男中的倒数第二等。

(最低的男爵国据说只有二个)。

尽管周人从理论上在长江以南封建了“吴国”这样一个同姓的诸候国。

但这并不足以改变环太湖平原地区的地缘属性,对于中原的华夏族来说,吴国始终还是一个化外之国。

而吴国对这种名义上的认亲行为也并不感冒,毕竟周人还未能将整个泛黄河流域纳入核心区。

这种时候就想融合长江流域为时过早。

这种地缘上的距离使得吴国最终决定不买周王室的帐,而自己称王。

这就使得吴国自认为在名义上获得了与周王室平起平坐的地位。

  吴国的这种做法并非是孤例,它的冤家对头越国,以及江汉平原的楚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

尽管周人所确立的原则为“华夷五方格局”,即东、南、西、北、中的格局。

但事实上仅仅划定四个方位是不够的,因此才会有“四面八方”之说。

  对于周人来说,潜在的威胁不仅来自东南方,更是来自西南方。

这一次出场的方国就是来自江汉平原的楚国。

  关于楚国的原始位置,我们可以从这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看到。

江汉平原就是楚人的根本所在。

附: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

关于楚人最初的族源(实际上也就是其上层贵族的族源),一般都认为是南迁的华夏族。

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屈原在《离骚》中的那句“帝高阳之苗裔兮”,翻译过来也就是“我是古代帝王高阳的后代”。

这里的“高阳”据传是黄帝的孙子。

  这种说法无疑也使得楚人获得了西部族群的出身。

不过比之吴国来说,他们与周人的亲缘关系显然要更远。

这种出身也可能是楚人自己附会上去的,为的是证明自己有比周人更为高贵的出身。

  无论楚人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周人显然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地理位置决定了在周人眼里,楚人是属于边缘的边缘,周人的目光还是主要集中东部。

  最终楚人所获得的爵位也是“子”。

在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侮辱。

特别是他有可能获得的战略纵深,比中原诸国加起来还是大的多的时候。

  楚人最终亦决定自行称王。

由于到这战国时期,楚国已经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将势力范围推到淮河流域。

因此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不能只贴上“周”的标签。

而应当将之称为“周王国”与“楚王国”共同的历史。

下面将要出场的将是长江的霸主——楚国。

让我们先设定一个广角镜头,将黄河——长江下游的那些主要平原放在一起审视一下,看看楚国所处的江汉平原是否具有一些独特的气质。

我们分析了渭河平原相对华北平原的地缘优势,通俗的说就是我打出去容易,你打进来难。

在之前的历史中,基本上只有山东丘陵地区由于也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一为高度,二为海洋),可以与之对抗,争夺中原地区。

  之所以要争夺中原地区,很大程度是为了争夺黄河边上那些松软的黄土地带。

在青铜尚属于奢侈品的年代,能够用石制和木制工具开耕的黄土对农耕民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并非没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最终取得文化主导权的黄土民族,暂时对那些难以开耕的粘土兴趣不大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华夏民族的记忆当中,很少有对长江文明的记载。

不过不被黄河文明所重视,并不代表长江流域就没有机会成为历史的主角。

随着金属的广泛运用,长江流域的那些冲积平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历史机遇。

他们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而不同点则是前者位于长江以南,后者位于长江以北。

环太湖平原的地理优势一目了然,长江就是它可以依仗的天险。

如果居于其上的族群不是那么有进取心的话,据险自保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而江汉平原的位置决定了长江并不能成为它的保护者。

它需要有其他地理优势以保障自己的独立性。

否则这些因技术的提升而变得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土地,只会象华北平原一样成为其他地缘力量博弈的牺牲品。

仔细看那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我们就会发现,在江汉平原的东北侧,有一系列的山脉为这块平原提供的保护。

这无疑提升了江汉平原的地缘力量,如果能够控制这些山脉,那么江汉平原就可以具备象渭河平原那样易守难攻的地缘力量了。

当江汉平原的地缘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后,居于其上的楚人也开始表示出对于争霸中原的渴望。

尽管周人最初勉强给予了楚国“子”的爵位,但这显然不能满足楚人的胃口。

既然周人瞧不起楚人,那么楚人似乎也并不再刻意的强调自己华夏族的出身了。

  对于周人来说,楚人所处的方位应该被冠以“蛮”的称号,以示与华夏族的区别。

而楚人索性做的更彻底些,在蛮的后面再加上个“夷”字,即自认为“蛮夷”。

并以此为据脱离周人的封建系统,自立为王。

  从地缘的角度看,楚人自认为“蛮夷”并非只是在玩文字游戏。

事实上周人所确立的“华夷五方”原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

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些边缘民族的方位来源。

因此我们经常能够见到夷狄、戎狄、蛮夷的名称出现。

当然,古人在用词上是十分精准的。

这种称呼只会出现在相邻的两个方位上,因为相邻的两个方位的民族很容易混杂在一起。

而相对应的两个方位是不会连用的,就像你不会看到“蛮狄”的用法一样。

而西“戎”与南“蛮”虽然在方位上相邻,但由于秦岭的阻隔,它们之间基本上不会发生交融。

因此你也见不到“戎蛮”或“蛮戎”的用法。

  对于楚人来说,从东部的“夷地”只收人口和文化显然是很有可能的。

在炎黄时代的传说中,东夷的主力——蚩尤族在败给炎黄部落联盟后,就是败退至长江中游地区的。

从地缘的角度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即使那场战争是虚构的,东部文化也很有可能沿着淮河长江传至江汉平原,因此楚人具有综合性的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论楚人是否决定称王,周人显然都已经意识到了江汉平原的威协。

周人所作出的反应并没有什么新意,仍然是“封建”诸候,封建的对象当然是同姓的诸候。

  如果周人想要监控楚人,将同姓的诸候封建在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一线靠近中原的一侧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这就象如果仅仅在泰山以西封建“鲁”,而不在泰山以东再封建“齐”,就无法打破山东丘陵的地缘优势一样。

周人需要超过这些明显的地理特征,将前沿阵地推进到江汉平原的边缘。

  周人最初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由此在汉水边上诞生了一批姬姓的诸候国,史称“汉阳诸姬”。

关于这些诸候国的具体位置,一直是有些争论的。

附:

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地缘结构图

我们知道,在楚国的根据地是在江汉平原,也就是在现在的湖北境内。

江就是指长江,汉是指汉江。

最早的时候“江”就是特指“长江”的,汉江是被称做汉水的。

就汉水而言,它对中国地缘的影响并不止于江汉平原,其作用甚至要高于秦岭。

不过就目前我们所要分析的方向而言,汉水的下游与长江共同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江汉平原的东北侧有一系列的山脉为它提供屏障,由北向南分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

前者现在在河南省境内,后两者则为河南湖北的分界线。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这三条山脉的西南侧,并非只有江汉平原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

事实上这一地区是由两个南北相邻的地理单元共同构成的。

南侧当然就是江汉平原了(目前属于湖北),北侧则被命名为“南阳盆地”(目前基本属河南)。

我们先来说说南阳盆地。

既然称为盆地,那么它的四周应该是被山包围的了。

让我们来看看南阳盆地边缘都有哪些山(山脉)。

南阳盆地的西面是秦岭和大巴山脉的东部,北面、东面则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伏牛山脉以及桐柏山脉西头。

在盆地的南面有一个体量不是很大,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山——大洪山。

这几个山(山脉)共同合围形成了南阳盆地。

作为盆地,除却周围都是山以外,一般还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盆地内部多为适合耕种的平原(东亚地区);二是有良好的封闭性,但并不代表就没有合适的道路与外界发生联系。

既然大家对周公感兴趣,那就不妨多说几句。

记得有个朋友问道,鲁国究竟是周公的封国还是他儿子的封国。

这个周公应该问得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个周公,也就是那个辅佐武王灭商,创立了周礼,后又成为托孤典范的周公了(武王的弟弟)。

他的名字叫“旦”,后世也有人将之和他的姓连用,称为“姬旦”的,不过估计这样叫的人也觉得别扭,所以我们一般还是称之为“周公旦”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周公实际上是一个世袭的封号。

即历史上实际上有不止一位周公。

如果周公旦的后代都是湮没无闻的,那么让他独占“周公”这个称号也未尝不可。

只是周公这个封号在周朝的地位有点象《三侠五义》中八贤王,王室有什么事第一个就会想到找周公。

以至于周王传至第十代时,由于当时的周王(周历王)失德,引发“国人暴动”(中学历史中学过的),结果是周厉王越过黄河跑到山西去避难。

这个时候朝臣们只有请周公和召公出山主政,史称“共和”,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

这一年中国历史开始有了正式的纪年,至此以后的中国历史变得清晰可辨。

因此在甲骨文发现之前,西方人只承认中国历史到这一年为止。

  既然这位周公(参照周厉王的辈份,也差不多离周公旦有十代八代了。

那位召公也同理)的历史地位如此显著,那么周公旦即使能够独享周公这个称号,后辈也容易将二者搞混。

当然,如果真的要争起来,崇尚祖先崇拜的周人(也包括后世的华夏族)是一定会把周公这个称号给周公旦的。

因此后面这位周公在历史当中的正式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