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46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docx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课题名称: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班级:

高二十班

组员:

吴宇杰陈钰杰

陈雨欣缪珊

苏佳文张佳敏

分工:

陈钰杰研究学习论文

陈雨欣结题报告

吴宇杰制作ppt

苏佳文、缪珊找资料、填写

张佳敏课题自我总结

 

研究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3、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让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鼓舞我们勇于创新

 

研究计划:

1.寻找相关资料

2.询问相关教师

3.整理论文

4.制作PPT

 

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作用,它与技术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大发明也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的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其规模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日本等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新的技术成果,便利了其经济迅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涉及范围:

主要是棉纺织业部门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革命性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涉及范围:

将蒸汽时代引入电气时代、蒸汽改电力人类开始涉及高科技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a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

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

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

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

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

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

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

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

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

c化学工业的建立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

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19世纪60~70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

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

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

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

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

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

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

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

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

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点:

首先思考的应该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忌急于将所学知识去套题。

这也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分析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先宏观上把思路理顺,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般来说,历史事件异同点的比较角度有:

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概况(什么人参与,发生在哪里,规模怎样,过程、内容或成果有哪些),影响(结果的成败,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产生的影响)。

有的时候事件的显著特点也可以作为比较角度。

    作答时分段分点作答会更好地体现出答题者思维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

    下面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比较的一个典例:

    一、相同点:

    1、(从背景来看)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2、(从过程来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3、(从结果来看)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不同点:

    1、(从背景来看)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2、(从概况来看)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开始地区:

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发明者:

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重大发明成就:

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3、(从结果、影响来看)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对生产组织的影响: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对经济思想的影响:

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对生产力的影响: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收获和感想:

刚开始接下任务后大家都很期待接下来的工作,通过几天来的学习,大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了许多。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您的肯定。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