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67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儒家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儒家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儒家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儒家 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 复习资料.docx

《儒家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 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家 复习资料.docx

儒家复习资料

儒家

中国传统文化

1

1、如何客观科学地给“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界定?

Ø答:

从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也称国学,中华民族文化。

根据“传统”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并且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传统观点)。

2)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墨、法、兵、杂(家)组成的多元文化。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答: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积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

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

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国统

3、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及其走向如何?

答:

儒家23

1、孔子、孟子、荀子三者的人性观分别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怎样?

3、怎样理解儒家的仁学思想?

教学内容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儒学的含义、儒学的基本特征、儒学文化的发展阶段。

二、儒学的源头:

先秦儒学。

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及其作品介绍。

三、儒家的权威化:

汉唐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代表人物、由来及其区别,汉唐经学的衰落。

四、儒学的哲理化:

宋明理学。

从对经典的解释到对经典的理解。

佛学和道家(及道教)的挑战。

魏晋玄学简介。

韩愈和李翱对儒学转向的推动。

北宋五子奠立理学的基础。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分疏。

五、儒学的再整理:

清代朴学。

朴学的基本主张、朴学的局限与儒学的终极。

学生掌握

1、掌握儒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2、熟悉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

3、了解儒家学派的形成过程和思想内涵及其经典著作。

自己整理

1、“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字有二种意思:

其一,即有道之士。

《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

“凡有道术者皆称儒”。

其二,《说文解字》:

“儒,柔也,术士之称。

“儒”字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Ø现在字典对“儒”的解释:

指读书人:

~生。

腐~。

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

~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

~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Ø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

~家。

~教(即“孔教”)。

~士。

~术。

~学。

Ø古同“懦”,懦弱。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

代表人物孔丘。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春秋时代乃中国文化之轴心时代,原初儒学应运而生。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乃儒家之道统。

修己安人,内圣而外王乃儒家之正统。

设坛授徒,有教无类乃儒家之学统。

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乃原初儒学之创始人。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究其根底,仁字唯一。

故孔门之学,可称之为仁学。

一曰仁者爱人。

无论老幼贵贱,凡属人类,皆有可爱之处。

爱人之道即忠恕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之忠。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为之恕。

二曰克己复礼为仁。

礼为周礼,尊亲为本。

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乃理想社会之秩序。

尊卑贵贱亲疏长幼乃爱人社会之规则。

三曰君子之仁。

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

孟子以心释仁,断言心仁必性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也。

善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也。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礼也。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也。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赵国人。

性伪之分乃荀子理论之支柱。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隆礼重法;与天人合一相违异,荀子主张天人相分,人可制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董仲舒的尊儒始皇不仁,焚书坑儒,圣文埃灭。

延至西汉,董仲舒诸人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主张,确定儒学之典籍诗书礼易春秋为士人必读之经典,始有经学之说。

宋明新儒学分为两支,一曰程朱理学,二曰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将孔孟之政治伦理思想之人性论起点,升华至追问世界终极存在之本体论高度,促成儒学质的飞跃。

宋明理学之祖师周敦颐(1017—1073),熔铸老子之无极、易传之太极、中庸之诚意、五行之克生、阴阳之调和为一炉,创制了无极而太极之本体论。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两兄弟,少小受业于周敦颐。

天理是二程哲学体系之核心。

程颢曰,存天理而灭人欲

宋明新儒学中,朱熹(1130—1200)是集大成者。

朱熹乃二程四传弟子,于二程天理思想之基础上,融入北宋思想家张载(1020—1077)之气学说,构建了一个完整独特的朱子学。

理是本,气是具。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理而后有气。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理一分殊,一多相摄。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切摄。

一物两体,一分为二。

化而裁之存乎变。

天理人欲,同行异情,革尽人欲,复明天理。

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

陆王心学陆九渊(1139—1193),将儒家思孟学派之学说与佛教禅宗思想相结合,并承袭程颢天即理之观点,提出了心即理之命题,乃儒家心学之开山。

著象山先生全集。

王阳明1472—1528深受南宋陆九渊心学之影响,集儒家心性学说之大成。

著王文成公全书。

理清儒学脉络

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

儒家思想虽然里面包含不少封建因素,但也蕴藏数不尽的思想珍宝,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整个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

⑴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先秦原始儒学以仁、礼为基本内容、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中心、体现了儒家先贤的人本主义精神,是当时的一门“显学”。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礼乐文化向法制文化的转移;第二、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心中的理论定位;第三、人本主义高扬

2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是一种受官方支持而为一尊的御用之学,以经学为表现形式,并与谶纬相结合,兼综阴阳、名、法、黄老诸思想,形成有别于先秦时期的新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纬儒学体系。

汉代儒学新特征:

第一、儒学政治化;第二、儒学经学化;第三、儒学神学化;第四、广泛的包容性

3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新儒学。

宋明新儒学的重要特征是使传统儒学哲理化,在坚守伦理本位、道德中心原则的同时,吸收佛、道哲理思辨方法,丰富思维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建构起以理、气、心为最高范畴的宇宙本体论。

宋明儒学新特征:

第一、引入佛、道的哲思;第二、穷理灭欲、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第三、高扬“内圣”的经世学风

4⑷西学冲击下的现代新儒学。

现代儒学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服膺宋明心性理学为主要特征。

以儒学主体为本位,吸纳融合西学,现实弘扬儒学之目的。

现代新儒学新特征:

第一、援西学入儒,融贯中西;第二、新儒学者没有把传统儒学与西方现代化看成对立物;第三、文化保守主义的情怀

先秦儒学的特点是以“划分阶级等级并树立其的特权及威望”为主,新儒学的特点则变成了“道德修为互相尊重并文化人类思想”为主。

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汉代儒学是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更多的是发展,董仲舒将三纲五常发展称为儒学的核心思想,符合了统治者的胃口,是专制君主的有力思想武器,因而在以后的几千年来成为主流。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中加入道家、法家思想,并将其思想神化“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其思想核心。

经过他改造过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所以被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

儒学的历程: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5

宋明理学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理学的产生原因:

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佛教、道教的冲击;三教合一的思潮;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宋代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

以儒家的封建伦理为中心,吸取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教修行方法,加上烦琐的逻辑思辨的论证,形成了一个体系严密规模庞大的理论结构。

既是宗教,又是哲学,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将四者融为一体。

理学源于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经程颐、程颢的发展,完成于南宋的朱熹。

理学依其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以气为宇宙本体——唯物主义派;一派以理为宇宙本体——客观唯心主义派;一派以心为宇宙本体——主观唯心主义派

理学的开创---周敦颐,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奠基人

理学的发展---二程程颢,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

程颐,世称伊川先生。

在人性论上,提出“性即是理”的观点

•理学的完成---朱熹朱熹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有何学术影响?

朱熹是如何实现对儒家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的?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孔子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

生活在变革与动荡时代的孔子,一心想恢复周朝盛世时那种稳定的、井井有条的社会政治制度,所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精神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

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

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孔子的思想

一、礼的思想:

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试图以“正名”手段恢复周朝的礼制。

礼的意义在古代至为广泛,它包括国际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燕、飨的典礼,也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

孔子认为由周公制定的,吸取了夏朝、商朝制度的优点而制定的周礼是十分完备的,值得尊奉的。

而周礼的基本内容乃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

由于当时等级制度的混乱,孔子试图以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

他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也就是说,重新肯定周朝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正名”。

不同名分的人有不同的道义准则。

对于君,孔子往往强调君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臣,则片面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

这种思想为巩固封建集权统治提供了思想依据。

所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

孔子对周礼并非是无条件的承袭,在现实条件下,孔子对周礼的思想内容也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

这首先表现在加强思想统治上。

与西周主要运用政令刑罚及外在具体的仪式和形式来维持等级制度不同,孔子主张用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他说:

“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高度赞美了德政的作用,德政受到民众的欢迎从而使治理变得容易。

德政是与刑政相对而言的。

实现德政即是实行教化。

孔子提出的这一方法影响极为深远,以后历代统治者都试图运用这种方法以取得最佳的统治效果。

德政的内容是“惠民”,使民众能够维持生活和生产,而不至于冻馁。

具体办法是: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节用”包含着减轻剥削,“使民以时”即不违农时,使生产有所发展。

节用爱民,使民以时,使庶民富裕起来,然后再施以教化,就可以收到德政的效果。

这种主张是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维持社会的安定。

而富民是富国的必要条件。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种观点在劝说统治者剥削不可太重,不能采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剥削方法。

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儒家都援引上述说法说明省刑罚、薄赋税的重要意义,以限制激烈的搜刮和兼并。

所谓德政,还包括了防止贫富分化过分悬殊的内容。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

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

“甚矣!

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述而》)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

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

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如果孔子果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味地维护周礼,那他肯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

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

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诉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先进》)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

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

二、仁的学说

“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即已广泛运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却是从孔子开始的。

由于孔子对于“仁”的论述相当多,每一次论述又着重于某一个侧面,所以对“仁”的看法也是见仁见智。

但是能够揭示“仁”最本质含义的应该是孔子的两句话,“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

从“克己复礼为仁”这个角度而言,“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

但是,只是行为符合周礼还远远不够,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求仁”是一种完全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是由自己决定的,不依靠外力和他人。

礼乃是属于社会伦理规范的制度,而仁则属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如果不具备仁的观念和品质,是不能彻底贯彻礼乐的,仁乃是礼的精神支柱。

礼是道德的标准,仁是道德的属性,只有具备了仁,才不会做违背礼的事情。

孔子说:

“苟志于仁,无恶也。

”专心培养仁的品德,便可以消除恶的行为。

孔子认为,在思想修养上,非善即恶,因此“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时时刻刻使自己处于一种道德自觉之中。

后来儒家把道德性命修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即发端于孔子的这种思想。

加强人的道德训练和修养,提高人的道德思想境界,便能更好的执行礼。

仁和礼互为因果,就能更好的维护奴隶制的宗法制度。

而孝悌是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是礼的核心,所以孔子及其弟子对孝悌观念也极为重视。

孔子弟子有若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的原则推而广之于国家社稷即是忠君爱国。

孔子说,“孝慈则忠”,说明忠乃孝之扩张。

“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在孔子的论述中,仁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的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伦理准则。

孔子说仁者“爱人”,所谓“爱人”也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一以贯之”,忠恕之道也是这个意思。

推己及人是忠,不强加于人是恕。

所以孔子“仁”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人。

这一方面固然是孔子对远古氏族统治体制中的民主性及人性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顺应了春秋末期的历史趋势。

因为当时人的发现,是社会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即解放了的奴隶变成农民,由会说话的工具取得做“人”的资格。

孔子所说的“爱人”,在某种意义上包括劳动者在内,所以说他体现时代精神。

当然,孔子的爱人主要是将忠君孝亲敬长慈幼这一套伦理道德推而广之,使人人自觉遵守。

它是以劳动者要宽这一内容,即施行惠民政策,把劳动者当人看待,是顺应奴隶解放的趋势的,有进步意义。

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

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

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

因此,他对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

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进一步推论,认为政治过程是一个由修己到治人的连续过程。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在孔子看来,修己为为政之本。

安,就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稳定。

社会何以能稳定?

不是靠压迫和欺诈,而是要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礼乐刑政一整套东西。

朱熹注云:

“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可谓深得圣贤旨意。

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涉及到了礼、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

孔子自己对“克己”自有一套论述的。

在他看来,“克己”的一种方式是“约”,即约束。

在他看来,“克己”的一种方式是“约”,即约束。

“克己”的另一种方式是“自戒”。

“克己”还要自省、自责、自讼。

孔子“克己”最彻底的要算“不争”、“无争”。

这与道家思想甚为接近,说明儒道思想有同一的一面。

不争也不是绝对的任何如何竞争,而是认为应有正当的符合礼乐文明的“争”。

孝悌是修己的又一基本内容。

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孝悌成为仁民爱物的根本。

如何做到孝呢?

一是合礼。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生前死后都能以礼待之,便是孝。

二是真情实感。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即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有敬重的感情,不然,与对待犬马就没有分别了。

对己,要求“克己”;对人,要求“爱人”。

二者统一于“仁”之中,是修己之学的两个支点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

一是“中”,二是“和”。

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尧曰》),反对“过”与“不及”。

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

他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脱离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先后教过的学生有3000人之多。

从他开始,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私人讲学活动。

从此,各家学派得以发展,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方法的教育家。

首先,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的学习实践才能牢固的把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要靠多闻多见去把握真正的知识: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其次,要端正学习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了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知识。

他称赞虚心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不耻下问)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好学的表现。

第三,学习和思考并重。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与学之间具有辩证关系,两者之中,学为主导,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第四,孔子强调学以致用。

他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第五,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因为他不肯钻研。

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

断。

“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本人也每每以其“诲人不倦”而引以为自豪。

复礼,为仁,君子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三个主要支撑点:

复礼,为仁,君子。

孔子对周礼的信心,源于对夏礼、商礼的了解;周礼权威的重新树立,始于日常琐事之间,更在于对“礼之本”的自觉。

“为仁”是对礼的补充与深入,涉及为仁的基础、为仁的方法、为仁的作用。

“君子”人格涉及好德、重义、谦让、博学、笃实等诸多方面,既为儒者提供了修身目标与路径,也使复礼、为仁落到了实处。

一、克己复礼:

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礼,在老聃的思想体系中列在末位,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列在最前沿,因此而构成以“礼义”亦即“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成为儒家的旗帜、儒学的灵魂

到了周代,除了从祭神的仪式规定转入人世间的人际关系的规范及其以规范治理国家社会;祭神的仪式,也便从礼之中剥离开来,成为一项专业内容。

礼的作用,也便从祭神转变为“序民”、“整民”,即成为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

只有克制住私欲,才能回归周礼。

“克己”是“复礼”的必要条件。

心诚为礼之本,贯穿于孔子一生。

礼是衡量人的行为举止的一把尺子,也是衡量国家政治秩序的一把尺子。

礼的回归,既是规范人的需要,也是规范国家秩序的需要。

孔子的“克己复礼”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规范,最终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因此,他在提出“克己复礼”的同时,还有一个配套的理论,这就是他的“正名”理论。

正名,就是用礼这一把尺子衡量人际关系,要人们位其所位。

位其所位,社会就稳定,既得利益者仍然得利。

这是孔子要把“正名”作为头等大事去抓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