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639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docx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后进生转化

引言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包括知识、能力和科学意识等,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思想、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

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较,更注重学生全体性和人才素质的全面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总存在着后进生问题,该问题是世界上每一个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今日的中小学里,后进生现象有增无减。

一般认为,这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10%[2]。

据说在美国,这类“偏离了文化常模”的学生大约占全部学龄儿童的10%~20%,甚至超过20%。

在日本有所谓“差生七五三”(指七成高中生、五成初中生、三成小学生为后进生)之说,表明跟不上学业的儿童随年级递升而递增,被视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明显的征兆之一。

法国小学的“留级生”亦高达20%,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3]。

在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如何对待这一部分学生,自然成了普通教育学校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课题,需要加以研究。

在后进生教育中,物理后进生是各学科中最多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物理后进生的比例有可能突破40%。

这一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高校招生的质量,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

因此,如何改善中学物理后进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成绩是摆在每个中学物理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极其复杂,应从教育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身体条件、情绪障碍等角度对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作全面的、综合的分析研究[4]。

本文拟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就后进生的特征、成因和转化等谈谈粗浅的看法。

1.围绕“后进生”的讨论

现代的“后进生”概念相比以前是有所拓展的。

它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也包括了近几十年日益受到国际教育界关注的“学业失能”,这是另一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5]。

1.1学业不良的概念

迄今为止,关于“学业不良”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3]。

第一种界定,把未达基本标准者谓之“学业不良”,教育有其一定的目标,这里所谓的目标,是指在各自的年龄或者年级,各门学科或者领域可以期待学生达到的水平。

它基本上是作为各年龄、各年级阶段的共同标准确定下来的。

它体现了“绝对学业不良观”,持该观点者,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确定目标本身是否得当,目标水平的确定,成了左右“学业不良”者出现的唯一最大因素;二是立足于这种学业不良观,并没有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条件作充分的考虑;

第二种界定,把“低学力”谓之“学业不良”。

这是以相对评价为依据的观点。

所谓“低学力”,是指学生实际的学力测查结果低于智力测验结果推定的学力测查的得分。

它体现了“相对学业不良观”,这种以实际的学力水平与源于智力水准推定的学力作比较得出的判断,它把智力作为唯一的或者主要的因素,往往反映了视智力为天赋素质的宿命论观点,这是不利于教学方法改进的,它的不合理性也有损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由此而产生的自卑感将会对其人格造成消极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种界定,是指未能充分发挥其自身拥有的潜能,因身心障碍而导致的学业停滞。

若使用正态分布模型,常常位于下位的7%内。

它体现了“个人学业不良观”,它着眼于每个学生固有的潜在能力,从每个学生身上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较符合尊重学生的个性的教育精神。

1.2学习失能的概念

学习失能(LD)这一术语始用于1963年[3]。

经过激烈的争论,今日已基本上取得共识,“学习失能”被推定为:

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但是“学习失能”不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滞后,而是某特定部分的发展失常,由于这种发展失常,致使学力的习得产生了种种困难,如果进一步恶化,便与“智能不足”和“自闭症”结缘了。

1.3“学习困难”的概念

“学业不良”和“学习失能”它们的共同点是:

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习困难的状况[3]。

这种状况通常是可逆的或者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即学习困难。

这些特点使后进生有别于其他特殊教育的对象。

“学习困难”主要包含下述含义:

其一,只要具备了学习所必须的条件,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学习的可能。

然而在现实中,具备了一切必要条件的情形是不多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为数不少;

其二,“学习困难”也指学习进行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状态,而不是依据最终阶段的结果做出的判断。

因此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通过教师的热心指导和本人的努力,最终还是可以达到优良学力水准的;

其三,有一些学生尽管学力水平极低,但是自身并未意识到。

因此,这里所谓的“学习困难”并不限于学生自己认识到的,也包括教师所鉴定的“难教”;

其四,学习困难的程度不等,成因不一。

有特定学科、特定课题的学习困难,也又几乎所有学科的学习困难,这些都是由于某种学习条件不具备所致。

另外,还有起因于可能是轻微中枢神经障碍而产生的学习困难;

1.4“后进生”的概念

如前所述,我们所指的“后进生”是有其特定涵义的。

它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

在这里隐含了“智力与学力相应”的大前提,亦即学业成绩尽管相当落后,但从其智力程度预测,学业成绩可充分提高,至于智力明显低劣,学业成绩未达到平均标准者,原本不属于后进生的范畴,因为这类学生的学业成绩几乎是不可逆的。

1.5“差生”与“后进生”的异同

基于以上的几个观点,我国教育界这些年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即:

传统上称呼的“差生”这一字眼究竟该不该摒弃。

我国有的学者主张摒弃这一有损于学生人格的字眼,代之以更确切的称呼——“后进生”,笔者认为这是可行的,故本文中仅以“后进生”作为论述对象,其观点也适用于沿用已久的“差生”概念。

2.“后进生”的特征

后进生学习物理的实际与教学要求脱节,达不到统一,主要表现出下列特征:

2.1学习过程的特征

2.1.1对概念

不能透彻理解所学概念,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概念、公式及证明,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无法将所学知识体系联系起来。

2.1.2对自学

自己阅读教材时无法找出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有关问题,说不清楚懂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

阅读速度慢,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自觉性差。

2.1.3对探讨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中探讨问题时,往往漫不经心,不积极思维,面临困难时总是持消极的态度。

2.1.4对实验

未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做实验时常袖手旁观,不能独立得出结论,不能归纳、迁移知识、技能去处理问题。

2.1.5对练习

解题时不按照一定的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步骤。

不能判别解题过程与结果的正误,不主动寻根究底。

不想拓宽知识,不想磨炼技能。

2.2心理特征

2.2.1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

这类学生学习目的肤浅,模糊。

具体表现为视学习物理为负担。

他们学习物理没有什么目的,认为学习是家长的意图,抱着“混学习”的态度就动机和志向水平低。

他们对学习物理没有信心,学习上总是处于落后消极状态,学习中很少得到成功的愉快体验,所以形成了较低的志向水平[6]。

2.2.2情感和意志上存在缺陷

大多数后进生在情感和意志上存在缺陷,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感。

他们认为自己永远学不好物理,觉得教师和同学都瞧不起自己,因而满不在乎,不求上进、缺乏信心和意志,对学习物理存在畏难情绪。

他们意志不坚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些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由于学科本身的难度而缺乏认真攻读的精神。

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放弃学习物理,逆反心理严重。

一些后进生由于对物理失去信心,又怕同学叽笑,既而出现厌恶物理课,甚至与物理教师处于对立状态[6]。

总之,他们缺乏自信心、自主性、目标性。

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弃学。

2.3“后进生”的学习状态

许多后进生不仅是一门学科差,而是多门学科都差,例如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较差,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他们的智力发展,具体如下[7]:

2.3.1观察力薄弱

表现为物理实验和现象的观察缺乏自觉性,往往不能恰当控制自己的感知活动,不能按一定顺序去观察,观察不客观,不深刻,在观察时,往往受主观愿望的影响,先入为主掺杂到了观察的事物中去。

2.3.2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后进生致命的弱点,其行为主要表现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注意范围小,且多定向于注意表面现象,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2.3.3记忆力水平低

许多后进生虽然下了很多功夫去记忆知识,但效果甚微,其实是掌握记忆的方法不对,具体表现为记忆方法差,大部分后进生偏向于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而理解记忆能力偏差,对一些抽象化的概念更是无从下手。

2.3.4思维能力差

思维能力差是后进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形象思维占优势,由于物理教学内容抽象性较多,所以他们的思维跟不上、结构不完善。

对感知的事物不善于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使其具体化和系统化,因而难于领悟抽象的概念,思维简单、单向、想象力差,不愿动脑,易“想当然”。

2.3.5惰性心理

有些后进学生,并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学习中的惰性造成的。

致差原因不外乎贪玩,缺乏上进心,学习稀稀拉拉,动作迟缓,边学边玩,作业完不成,成绩后进,受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成绩好差问题不大,能赚钱就能发家”,因此徽徽散散,如“小和尚撞钟”。

3.“后进生”的成因

后进生的成因,有智力程度一类的素质因素,兴趣、动机、习惯一类的人格因素,学校、家庭、社区一类的环境因素,视力、听力、疾病一类的身体因素[5]。

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构成后进生的总体因素。

日本教育界北尾伦彦的研究提出了学业不良的三层次因素说;而日本儿科医师佐野良五郎历经8年的研究,积累了593名学业不良小学生的案例,从身心两方面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8];俄罗斯教育学者(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对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他分析了260所学校中的3000名学生(其中2000名为留级生,1000名为期中成绩不好),找出了造成学业不良的最大原因是教育原因[9]。

这里仅就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两个主要因素作一浅析:

3.1教学思想不端正,教学不得法

在很多学校都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特别是相较好点的学校更是明显。

突出的表现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此教师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不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顾教育发展规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少数尖子学生上,对后进生关心较少。

有的学校把主要师资力量集中在毕业班,放松了非毕业班,有的为了追求升学或统考学科的高分数,对非统考学科忽视,对要考学科加班加点,赶进度。

这样,不仅统考学科的质量受到制约,而且不少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同时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文体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也受到影响。

有的教师只注重计算,而忽视实验和概念教学,课堂教学不讲究教学论、方法论,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后进生的“内伤”。

3.2学物理难以入门

3.2.1学生在学习物理上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和“脱节”的状况

由于习惯了以往教学上代数运算,对物理运算数字后面要带单位感到不适应;使用课本往往同语文一样朗读,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会进行预习、复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概念、规律的意义,对实验只看现象,做实验只求凑数字。

数学与物理“脱节”,如体积、面积、长度的单位换算,面积公式、体积公式、正反比例、百分比以及分式的变形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但相当多的学生这方面掌握不牢固,从而带来学习物理的困难。

3.2.2不科学的生活经验阻碍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

学生对重力与质量概念不能很好的区别,往往把天平和杆秤的测量值说成物重,相当多的学生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难以改变[10]。

总认为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物体重力有关、与密度有关、与深度有关(全浸没的情况)。

3.2.3思维方法跟不上

学习物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一个跃迁。

如教材采用国际单位制,学生对单位“牛顿”、“千克”、“帕斯卡”感到陌生抽象,又如: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推理得出来的,液体的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定律等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这对刚入物理门槛的中学生感到很困难。

4.“后进生”的类型

4.1暂时困难类型

这类学生一般占后进生的数量较少,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比如个性原因[11]。

4.2能力不足类型

这类学生占后进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

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

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4.3动力不足类型

这类学生占总后进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4整体性困难类型

这类后进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5.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后进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学业不良的状况可以从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上得到缓解甚至消除。

但是后进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中由主观、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转化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卓有成效,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5.1教师方面

5.1.1首先是调查摸底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更应该对学生的掌握物理知识的程度了若指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性工作。

如访问原科任老师、班主任,查看各科成绩,召开学习座谈会,问卷调查,进行家访,与学生谈心等。

从调查中往往可以找到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也许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心理、智商因素等,也可能是教师素质、教法不佳等。

知识缺陷是后进生的固有特征,当知识缺陷积累到一定程度,其本身就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师要满腔热情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掌握知识和学习物理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缺陷性质和深度,消除引起缺陷的因素,采取措施,在掌握教材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

比如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进行复习,分析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加强实验技能技巧、学习与思考问题的方法辅导等。

5.1.2改进教法,用艺术的手法吸引“后进生”

物理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同时又具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趣味性、直观性。

因此,教学中,削减它的抽象性,加强它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容易的接受所学知识。

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由于知识基础差、课堂上学习主动性差,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后进生的这些心理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时力求直观、形象、生动,尽量使他们感到新鲜。

此外,课堂教学中,“后进生”思想往往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教学艺术,挖掘学生和教师自身资源,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贴近生活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积极主动的,教师的艺术手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会对身边的事物、身边的现象进行思索,头脑中会出现许多问号,于是就会自觉地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此时,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而得以启发。

5.2教学活动方面

5.2.1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习东西的兴趣。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

“兴趣是成功的秘诀”[2]。

兴趣是一种带有求知欲望的趋向心理特征,凡是能引起浓厚兴趣的事物,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较大的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可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多设置争论的情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大胆发表意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2.2对学生进行学习物理重要性教育

在每一章教学的开始,应该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的教育。

比如我们在讲授万有引力及天体运动时,配合讲述我国神州系列载人航天成功发射的事例,使学生对其知识产生兴趣,授课时尽量选用适合本地实际或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以缩短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兴趣,结合授课内容讲解物理发展史以及物理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动的形式,切忌脱离物理教学和学习实际,机械地灌输。

5.2.3充分参与教学,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要求其上课前要预习教材,在完成作业前先把教材内容复习一遍,透彻理解概念、原理、公式,然后再解答练习题,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切不可兼做别的事,否则会影响思维质量;

要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宁可少做几题,但必须保证质量,杜绝抄袭作业的搪塞行为;

学习的速度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紧密相关,同时又取决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教师平时在读、做、算、绘等基本技能方面要设法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各种竞赛活动以训练其速度。

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常常可能通过学生的意识折射出来,如对教师缺乏好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意志力、责任感,不去积极克服困难等等,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鼓励,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5.2.4注重作业的难易程度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

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

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其次,对于“后进生”提出的问题,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

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

往往对物理概念、公式定理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有时扔在一边不管。

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方法,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问题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2.5重视实验教学

重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科吸引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法宝。

在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所有学生实验,教师也应该尽量做好全部演示实验。

5.2.6加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最为头痛的是物理计算题的解答,我们就从最简单的例题开始,让学生懂得如何分析物理过程、一般性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及书写格式。

再逐渐由浅入深。

特别是力与运动、动量与能量、天体运动、磁场中的导体和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要逐一过关。

再通过一些自己建立物理模型的试题对知识加以巩固,以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2.7对“后进生”也要严格

对后进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课堂上精力经常不集中,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造成的。

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5.3情感方面

5.3.1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内在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把自己看作“弱者”,一旦如此,便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与教师的抵触情绪。

情感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

要注重通过各种途径与后进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要通过平时的谈心、家访、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以朋友的身份和后进生一起谈天说地,使师生相互接近,相互理解,消除后进生心理障碍。

让后进生喜爱教师,喜爱你所教的物理,“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应扮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使后进生敢于接近你,敢向你讲真心话,敢向你提问题,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促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情绪状态进入到学习过程中。

5.3.2端正心态,用真挚的师爱关注“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

经验告诉我们,逆反心理在后进生身上普遍存在,后进生的这种逆反心理是他们主观上要求尊重而客观上得不到尊重的表现。

同时后进生普遍自卑,他们在“自尊”和“自卑”的矛盾中常常很难自我克制,从而导致“自暴自弃”。

一般来说,后进生平日较少受到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育的对立面。

所以,教师要端正心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

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

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激励。

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尽量逐步进行指导。

这样,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会慢慢融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5.3.3培养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优化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也叫自我意象,是指自己对自己是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

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用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进因素。

期待可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前者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后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和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认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在调节人的行为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它有强弱之分,在学习活动中,强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生不畏艰难、努力进取;而弱自我效能感对获得成功感到渺茫。

前面指出,后进生多数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促进学习动机的培养。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的成功会使后进生建立起稳定的强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景中去。

故对后进生,应该尽量的看到他的优点与进步,在他又有进步的时候,应该及时的予以表扬和鼓励,以促使他形成强自我效能感,强化并优化学习动机。

5.4具体到每一个类型的“后进生”

5.4.1对暂时性困难的后进生

这类后进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物理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12]。

由于这类后进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交流,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

如果错失时机,会使他们学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造成学习困难继续加重。

5.4.2对能力不足型的后进生

这类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对这类学生不能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其中包括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通过补实验或设计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课外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