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62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docx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pptConvertor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

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机械通气的临床目的

1.纠正低氧血症。

2.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危及生命的急性酸血症,

*但不必要恢复PaCO2至正常范围。

3.缓解呼吸窘迫,当原发疾病缓解和改善时,逆转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4.纠正呼吸肌群的疲劳。

5.手术麻醉过程中,ICU的某些操作和疾病的过程中,为安全使用镇静剂和/或神经肌肉阻断剂。

6.降低全身或心肌的氧耗量:

*如心原性休克时,当呼吸肌群或其它肌群的活动,损害了全身氧释放并使心脏的负荷增加,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全身和心肌的氧耗量。

7.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颅外伤,可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已升高的颅内压。

二、机械通气的禁忌证

通气技术进展,以往为禁忌证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在监护下采用适当的通气模式(PSV)进行机械通气。

但某些情况下应禁忌:

①巨大肺大泡或肺囊肿,若行机械通气治疗,可使大泡或肺囊肿内压力升高,有发生破裂及发生气胸的可能。

②张力性气胸伴有/不伴有纵隔气肿,没有进行适当引流时。

③大咯血发生窒息及呼吸衰竭,因气道被血块堵塞,正压通气可把血块压入小气道。

此时应先吸净气管内的血块,使气道通畅后再行机械通气。

④活动性肺结核出现播散时。

第二节人机连接

1.路径选择:

正压机械通气通常需经气管内插管(无创通气除外)建立人工气道,其插入路径通常选择经口、经鼻、经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等。

气管内插管与气管之间存在的间隙往往需经其下段的气囊膨胀后封闭,使气管在机械通气时与咽喉腔完全隔离。

如何选择合理的气管插管路径是临床上常遇到课题。

2、插管的选择

由于气道阻力与管径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关系,因此成人气管插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mm,直径8mm最佳。

一方面可降低机械通气时高流速模式对气道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减少撤机过程中患者自主呼吸中额外的呼吸功。

3、气管插管的位置

有约10%气管内插管的位置不正确,常见太浅(球囊位于声门附近)或太深(进入一侧主支气管,以右侧多见),因此,在插管时完全依赖听诊器判定气管插管的位置并不可靠,需常规进行床旁胸片来判定插管的位置,要求气管中央,隆突上3-5cm。

4、人工气道的管理

(1)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的管理和监护

一般认为,气囊在气道中有两个作用:

①气囊充气后封闭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使之在机械通气中不致于发生漏气;

②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和鼻饲管的内容物进入下呼吸道,但文献报道显示50%以上的呼吸机依赖患者有口腔分泌物和鼻饲管的内容物吸入,而且3/4以上的患者呈静息性吸入。

正常情况下,唾液腺每天分泌近1升的唾液(0.6ml唾液/min),而且又含有大量细菌,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强调气道内和气道周围吸痰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使用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气囊有高压低容和低压高容两种类型。

前者气囊充气后压力较高,由于低容,与气管壁接触面小,易压迫气管壁,使粘膜缺血、糜烂、坏死。

后者气囊充气后压力较低,与气管壁接触面大,粘膜损伤较小,故可留置较长时间。

如使用高压低容气囊,则应每4-8小时定期气囊放气,改善局部循环,每次放气时间约5min。

现使用低压高容气囊不再提倡定期气囊放气。

5.建立人工气道后导致局部的并发症有:

①颅内压增高,

②后鼻道出血,

③误吸,

④鼻窦炎和鼻中隔坏死,

⑤牙齿脱落,

⑥喉部损伤,

⑦气管狭窄、出血和感染,

⑧气管-食管瘘,

⑨累计无名动脉出现大出血,等等。

第三节

机械通气治疗和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

一、吸入氧浓度(FiO2)

机械通气初,吸入氧浓度设定在较高的水平,

FiO2调至0.7-1.0,保证组织适当的氧合。

*测第一次血气后,FiO2逐渐降低,使PaO2维持可接受的水平,即PaO2>60mmHg。

PaO2>60mmHg时,SaO2可达到90%以上,同时FiO2<0.5时,氧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如FiO2在0.6以上才能维持一定的SaO2,应考虑使用PEEP。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能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作为调节依据。

二、潮气量(TidalVolume,VT)

*常规设定VT为10-15ml/kg体重。

机械通气的VT大于自主呼吸时的VT(5-8ml/kg体重),目的为预防肺泡塌陷。

*如肺已充气过度,应使用较小的VT,如严重的支气管痉挛,以及肺顺应性显著减少的疾病。

较大VT可导致吸气峰压(PIP)的明显增加,易并发气压伤。

*ARDS时,较大VT可使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在顺应性好的肺区,气体分布较多,导致无明显病变的肺泡过度扩张,产生生理死腔的增加以及并发气压伤。

*以上情况应用VT<10ml/kg(7ml/kg)。

三、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

*RR设置,接近生理呼吸频率,即10-20次/分。

*呼吸机的运行过程中,应根据PaCO2和pH以及自主呼吸的情况,随时调整呼吸频率。

*通气治疗初需完全通气支持。

按潮气量大小来决定RR,

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X潮气量

如患者参与了呼吸,则RR应降低,使每分钟通气量能维持正常的酸碱状态。

COPD患者,使用较慢的RR,由于RR降低,可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呼出气体。

这样气体陷闭会减少。

*肺顺应性较差(ARDS)的患者可使用较快的频率,及较小的潮气量以防止因为气道压增加而产生的气压伤

七、吸与呼比例(I:

E)

I:

E是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例,通常I:

E设定在1:

2,即:

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吸气时间占33%,呼气时间占66%。

①较长的吸气时间能扩张大部分顺应性较好的肺泡,以减少死腔;

②如果吸气时间较长,则可能增加平均气道压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

个别COPD患者可用I:

E为1:

3或1;4进行机械通气,因较长的呼气时间可使呼气更完全,并减少气体陷闭。

吸与呼比例为1:

1、2:

1、3:

1和4:

1时,为I:

E相反比例(InverseI:

ERatios),用于肺顺应性下降时,改善氧合。

*I:

E相反比例通气,吸气时间较长,使不稳定的肺泡有较长时间充盈,使肺泡间获得容量平衡。

*肺内气体分布较均匀,使死腔通气和肺内分流都有下降。

*顺应性相对较好的肺泡也不至于发生过度通气。

吸气时间延长,I:

E相反比例可增加平均气道压力(MAP),MAP增加使肺泡稳定性增加,使肺泡复原,功能残气量增加,氧合改善。

但较高的MPA使胸腔内压力增加,而影响血流动力学。

I:

E相反比例常用于压力控制的通气模式。

呼气末正压(PEEP)

常用PEEP为5-20cmH2O。

*PEEP复原不张的肺泡,阻止肺泡和小气道在呼气时关闭,并能将肺水从肺泡内重新分布到肺血管外。

*PEEP降低肺内分流,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减少氧弥散距离,增进氧合。

1.PEEP应用指征和反指征

*PEEP预防和恢复肺不张,对长期卧床者适用。

*如PaO2≤60mmHg,SaO2<90%,而FiO2在0.5以上,应用PEEP后,能用较低的FiO2获得较好氧合作用。

相对禁忌症:

①单侧肺部疾病时应用PEEP,可致健侧肺泡过度膨胀。

而使病变肺增加死腔和血流灌注受损,并使通气不良的肺组织增加肺内分流。

②COPD功能残气量增加与气体陷闭,PEEP增加胸腔内压力,且有潜在肺部气压伤和心输出量下降的危险性。

绝对禁忌症:

气胸(未处理),气管胸膜漏和颅内压升高等。

第四节

机械通气模式

机械通气时,临床上可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处理患者与呼吸机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称为机械通气的模式

 

一、容量控制通气(VolumnControlledVentilation,VCV)

1.定义:

VCV时,患者接受预先已设定的每分通气频率及潮气量(VT),因每次给予固定潮气量的模式下进行通气,气道压力在不同呼吸周期之间都可能不同。

患者吸气力不能触发机械呼吸。

呼吸机承担或提供全部的呼吸功。

在单一VCV中,患者不能触发呼吸,也不能使呼吸频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频率,实际上每次呼吸都由呼吸机循环给予强制通气。

但VCV也能使用设定的灵敏度而由患者来触发通气,自身触发的呼吸,也可得到预先设定的压力支持,即切换为(压力辅助/控制通气模式)。

2.VCV的应用指征

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呼吸微弱或无力进行自主呼吸(药物过量,格林-巴利综合征)。

药物造成呼吸抑制,大剂量镇静剂或神经肉阻滞剂。

②麻醉时为患者的肺部提供一种安全的通气方式。

③重度呼吸肌衰竭:

如呼吸肌麻痹,胸部外伤,急慢性呼衰所致的严重呼吸肌疲劳时,为最大限度降低呼吸功,减少呼吸肌的氧耗量,以恢复呼吸肌的疲劳。

④心肺功能储备耗竭,如循环休克,急性肺水肿,ARDS)时,应用VCV可减轻心肺负荷。

3.VCV的优缺点:

①VCV时,患者不能进行自主呼吸,有自主呼吸倾向,VCV则抑制患者呼吸努力。

这可使患者产生空气饥饿的感觉,会显著的增加呼吸功。

②自主呼吸会引起患者与呼吸机的不同步,患者企图触发呼吸,使辅助呼吸肌和肋间肌收缩。

须应用镇静剂和/或麻醉剂来抑制自主呼吸的努力,以改进呼吸机效应。

③VCV时,肺泡通气和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完全由医生所控制,需仔细监测酸-碱平衡,呼吸机设置应按照生理状况的改变(如:

发热,营养摄取等)来认真调节。

④如果长期使用VCV,患者的呼吸肌会衰弱和萎缩,将造成呼吸机的撒离困难。

二、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Ventilation,PCV)

1.定义:

PCV预先设定呼吸频率,每次呼吸由预设的吸气压力的支持,但因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不同呼吸周期之间的潮气量也存在一定漂移,即潮气量为不确定参数。

在单一PCV中,患者不能触发呼吸,也不能使呼吸频率高于预先设定的频率,实际上每次呼吸都由呼吸机循环给予强制通气。

但PCV也能使用设定的灵敏度而由患者来触发通气,自身触发的呼吸,也可得到预先设定的压力支持,即切换为(压力辅助/控制通气模式)。

2.PCV的特点:

应用PCV无需设定VT,每次VT是不断变化的,取决于所设定的吸气压力,呼吸频率,吸气时间。

肺部顺应性以及气道和管道的阻力。

吸气开始是由时间机制所决定,吸气气流由所设定的压力水平所控制。

在吸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水平的压力。

3.PCV的应用指征:

PCV可提供完全通气支持,适用于肺顺应性较差和气道压力较高的患者,而且如使用容量切换型通气,氧合不理想。

通过控制气道压力,调节吸气压力而获得理想的VT。

与容量切换的通气方式相比,PIP较低,减少了肺部气压伤的危险性。

三、辅助/控制模式(Assist/ControlMode,A/C)

1.定义:

呼吸机以预先设定的频率释放出预先释定的潮气量或压力。

在呼吸机触发呼吸的期间,患者也能触发自主呼吸,当呼吸机感知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机可释放出一次预先设定的潮气量。

*患者不能改变自主呼吸触发呼吸的潮气量或压力。

*患者所作的呼吸功仅仅是吸气时产生一定的负压,去触发呼吸机产生一次呼吸,而呼吸机则完成其余的呼吸功。

*CMV和A/C的差别:

A/C模式时,患者自主呼吸能为呼吸机感知,并产生呼吸。

四、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ynchronized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SIMV)

1.定义:

患者能获得预先设定的潮气量和接受设置的呼吸频率,在呼吸机设定的强制通气期间,患者能触发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潮气量的大小与产生的呼吸力量有关。

2.SIMV的应用指征:

①呼吸中枢正常,但是患者的呼吸肌群不能胜任全部的呼吸功。

②患者的临床情况已能允许设定自己的呼吸频率,以维持正常的PaCO2。

③撤离呼吸机。

SIMV优缺点:

优点:

SIMV能与自主呼吸相配合,可减少与呼吸机相拮抗的可能,防止呼吸“重叠”,患者自觉舒服,能防止潜在的并发症,如气压伤。

呼吸肌萎缩的可能性较小。

与CMV或A/C相比,SIMV通气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较少,与平均气道压力较低有关。

SIMV缺点:

如自主呼吸良好,会使SIMV频率增加,可超过原先设置的频率;

同步触发的强制通气量,再加上患者自主呼吸的潮气量可导致通气量的增加。

如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潮气量为200ml,设定的呼吸机SIMV潮气量为600ml,则此时的一次潮气量可达800ml。

如病情恶化,自主呼吸突然停止,则可发生通气不足。

由于自主呼吸存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呼吸功,如使用不当将导致呼吸肌群的疲劳。

五、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

1.定义:

CPAP应用于有自主呼吸者,在呼吸周期的全过程中使用正压的一种通气模式。

患者应有稳定的呼吸驱动力和适当潮气量,在通气时呼吸机不给予强制通气或其它通气支持,因而患者需完成全部的呼吸功。

2.CPAP的应用指征:

患者通气适当,但有功能残气量的下降、肺不张等而使氧合作用下降。

患者通气适当,但因气道水肿或阻塞,如:

睡眠呼吸暫停综合征(OSAS),需要维持人工气道。

准备撤离呼吸机,在撤机的过程中应用CPAP改善肺泡稳定性和改善功能残气量。

3.CPAP的缺点:

应用CPAP时可引起心输出量的下降,增加

胸腔内压力和导致肺部气压伤。

六、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PSV)

1.定义:

PSV是指患者自主呼吸再加上呼吸机能释出预定吸气正压的一种通气。

当患者触发吸气时,呼吸机以预先设定的压力释放出气流,并在整个吸气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

*患者应有可靠的呼吸驱动。

*PSV不需要设定VT,VT是变化的,

*VT是由患者吸气力量和压力支持水平,以及患者和呼吸机整个系统的顺应性和阻力等因素所决定的。

*PSV模式可单独应用或与SIMV联合应用。

SIMV和PSV联合应用时,只有自主呼吸得到压力支持,故万一发生呼吸暂停,患者会得到预定的强制通气支持。

2.PS的应用指征

撒机:

患者呼吸肌群所作功的质和量,能完全由PSV水平的改变来控制。

长时期的机械通气:

由于在吸气的全过程需应用呼吸肌群,故能减弱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3.PSV的优缺点:

优点:

PSV能降低呼吸功和通气有关的氧耗量。

能忍受呼吸机的撒离。

PSV使自主呼吸与呼吸机相配合,同步性能较好,通气过程感觉舒适,能控制呼吸的全过程。

对PaCO2和酸碱平衡的控制较好。

PSV对较弱的自主呼吸及潮气量进行适当“放大”,达到任何理想的水平并设定PIP。

PSV模式通气时,平均气道压力较低,这与PIP通常低于其它容量切换的通式

PSV的缺点:

VT为多变的,因而不能确保适当的肺泡通气。

如肺顺应性降低或气道阻力增加,VT则下降。

呼吸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有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丰富的患者使用PSV模式时,应加以小心。

如有大量的气体泄漏,呼吸机就有可能不能切换到呼气相,这与PSV模式时,支持吸气压力的流速率不能达到切换水平有关。

这可导致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应用正压通气,很像CPAP。

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具有病人舒适、无痛苦,可保留语言、吞咽及咳嗽等功能,可避免插管或切开气道所致的多种并发症,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目前由于面罩质量的改善、漏气补偿技术使用、通气模式改进、触发灵敏度提高,以及触发后送气滞后时间缩短等技术的改进,无创正压通气已经得到普遍使用。

如BiPAP及Auto-CPAP呼吸机已广泛使用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用于轻症呼吸衰竭或脱机后的序贯治疗。

无创伤正压支持通气(NoninvasivePressrueSupportVentilation,NIPSV)

1.定义:

*NIPSV,也称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这是无创伤性的通气模式,同时设定气道内吸气正压水平(IPAP)和气道内呼气正压水平(EPAP)。

*如与常规呼吸机比较,IPAP等于PS,而EPAP则等于PEEP。

*这一模式的通气本质上等于PS,差别在于NIPSV为一种流量触发的系统,应用时需通过鼻面罩来进行,因此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切开或插管)。

2.指征

①慢性通气功能不全因伴有急性疾病发作而造成的呼吸衰竭。

②慢性通气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给予夜间呼吸支持,对有呼吸肌群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通气支持,如:

胸壁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或COPD。

③对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给予患者夜间通气支持。

④在原先使用的传统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束,患者拔管之后,在患者完全自主呼吸开始前,给予NIPSV。

⑤为避免气管插管或切开,而提供通气支持。

NIPSV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患者

疾病严重指数较低

无缺齿

口周漏气较少

意识清楚

能够与无创通气机相配合

高碳酸血症不十分严重(PaCO2<100mmHg)

酸血症不十分显著(pH>7.1)

无创通气后2小时,能改善生命指征和血气

欧洲一项对85例COPD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或常规机械通气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

*机械通气1小时后NIPSV组COPD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下降,

*NIPSV组的机械通气并发症,从48%降到16%,

*死亡率从29%降到9%,

*住院日从35日减少到23日(P<0.05)。

*临床研究表明,NIPSV可改善生命指征,降低呼吸困难指数,对重症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减少气管插管。

优缺点:

优点:

能提供适当通气支持,而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避免人工气道的某些并发症,患者能正常地饮食和说话。

用于监护病房,术后复苏和急诊室,可作为家用呼吸机和医院间转送病人时使用。

提供吸气辅助,把潮气量“放大”,对微弱呼吸肌群提供帮助;

缺点:

形成一个密闭系统困难,需测定面罩漏气情况,并增加流量来代偿漏气。

给予通气支持局限。

且不能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4.NIPSV时的监护:

1.)呼出气潮气量(EVT):

NIPSV时EVT变化多端,应保持在5-8ml/kg。

2.)受压的区域,尤其是鼻梁部位。

3.)监护胃部胀气,必要时可放置胃管。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一、肺部气压伤:

1.机械通气时,肺部压力过高或肺部容量增加过多,可引起肺泡损伤或破裂,产生肺部气压伤:

肺间质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和皮下气肿等

2.张力型气胸对心脏肺血管立即产生一种压迫效应,造成静脉回心血量的急剧下降和心输出量的减少。

3.吸气峰压(PIP)大于50cmH2O,易发生肺部气压伤,如肺内有气体分布不均气压伤的发生率则更高。

*肺气肿、哮喘、坏死性肺炎和ARDS时,平均气道压力也增高,更易发生肺部气压伤。

4.摄床旁胸相是机械通气期间重要的监护措施。

胸相有肺间质气肿为气压伤的早期征象,及时识别可避免发展为气胸。

*肺间质气肿为一种气体逸出肺泡后沿血管周围鞘走行形成的X线征象。

机械通气合并气压伤时表现为肺间质气肿、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而无气胸。

二、心输出量的减少和氧释放的下降

正压通气可引起低血压和心输出量减少,如血容量不足、心脏功能差和应用PEEP时,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

机制如下:

1.正压通气增加了肺容量,肺泡压力和胸腔内压力,胸腔内压力超过大气压力,导致静脉回心血量的下降。

2.肺容量的增加,使邻近肺毛细血管受压,导致了肺血管阻力的增加。

右心室的后负荷因而也增加,右室的输出量受影响,进而也使右心室受累。

机械通气后如血压下降幅度较大,舒张压下降>30-40mmHg,且持续时间较长或有脏器灌注不良的表现,

临床处理:

①重新设定各项通气参数:

I:

E,VT,采用SIMV通气模式或降低PEEP,使气道平均压力降低。

②补充血容量或/和加用多巴胺等正性药物,使收缩压尽可能保持在80mmHg以上。

③采用某些通气模式,患者能用较多的自主呼吸或较低的吸气峰压。

④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机械通气。

三、肾功能的变化和体液的正向平衡

1.正压通气时心输出量降低,肾血流量下降。

且肾静脉压力增加使血流从肾皮质流向肾髓质,增加钠重吸收并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可使尿量减少。

2.肾脏灌注减少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到刺激,进一步引起水钠潴留。

3.机械通气引起大血管腔内和心房内压力的变化,使抗利尿激素(ADH)的增加和心房肽的减少等,加重水钠潴留。

机械通气时应注意体重、尿量、尿比重和肾功能变化。

保证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利尿剂和/或血管扩张剂,改善肾皮质和肾髓质的血流分布。

但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少尿时,有时与脱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缺氧和CO2潴留有关。

四、肝功能受损和胃肠道的并发症:

机械通气使隔肌下降,腹腔内压、肝静脉压和门静脉压升高,肝脏发生淤血,加上心输出量减少,肝脏易发生缺血性损害。

1.胆红素增加和肝功能异常。

机械通气可造成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汇合处的粘膜淤血性水肿,使胆汁排出阻力增加,引起轻度淤胆。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胃扩张和胃肠道胀气:

可能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处漏气有关。

机械通气可使下腔静脉压增加,使胃肠灌注阻力增加,减少胃肠道的血流供应,此与胃肠道应激性溃疡有关,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可使用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洛赛克;及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胃肠灌洗等。

胃肠道胀气明显时,可下胃管处理。

五、中枢神经系统:

1.正压通气使用PEEP,胸腔内压力升高,下腔静脉和颈静脉压力增加,使头部静脉血液受阻,颅内压增加和颅内血流灌注减少。

头部创伤、颅内肿瘤或其它颅内血管病变时,这些合并症增加。

2.心输出量下降和平均动脉血的下降也可造成颅内血流的减少。

颅内压的升高会促进进ADH的分泌,因而加重水钠潴留,加重肾脏的合并症。

3.有颅内水肿或颅内压的增加,应避免使用PEEP,也不要通过大量补体来稳定血流动力学。

对于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应不用较高的平均胸腔内压来进行机械通气。

六、院内获得性肺炎

原因:

人工气道、如气管切开后易感染,失去了正常状态下上呼吸道对病原体的滤过作用。

呼吸机消毒不严;

严重疾病、体质差,加长期用抗菌素和激素;

呼吸道湿化不够,分泌物粘稠,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在肺部沉积;

胃部、口咽部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被误吸入支气管肺部。

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院内感染措施有:

抬高患者头部,防止胃液返流和吸入胃内溶液;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认真洗手,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咽部滞留物误吸入下呼吸道;

保证呼吸道充分湿化;

雾化吸入抗菌素,胃肠道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呼吸监护室内可设置空气净化装置。

第六节

机械通气的撤离

一、撤机前的准备

1.有效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如支气管-肺部感染、肺水肿、支气管痉挛等。

2.改善呼吸功能:

患者有充分的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