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514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docx

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

2017年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

【说明】

在面对高考的复习当中,我们可以根据试卷的结构和学生一起重建一个知识网络,比如选择题部分,近五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如下:

近五年北京高考选择题分布情况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热学

13题

13题

13题

光学

14题

14题

14题

原子物理

13题

14题

14题

13题

万有引力

18题

16题

16题(类比)

18题(类比)

18题

振动和波

15题

15题

17题

15题

17题

电路

15题

力和运动

18题

18题

16题

电学

16题、17题

17题

15题

17题

16题

实验

19题

19题

19题

19题

19题

材料阅读

20题

20题

20题

20题

20题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把选择题的应对策略分为四个部分:

1.主干知识:

这里的主干知识主要指的是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不包含万有引力、振动和波、电路等)。

这部分知识在试卷中除选择题之外,还会在实验题、计算题等环节出现,考查形式多样、内容深入,属于对学生要求比较高的题目。

但是,这类题目在选择题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近五年北京高考中一般来说每年出现2道选择题,其中2013的16题和2014年的18题虽然看起来是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但实际上是借用了万有引力的情景及解题方法。

2.非主干知识

非主干知识主要包括热学、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振动和波、电路。

这部分知识通常仅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解题套路相对固定,属于基础性试题。

这些题目在选择题中所占的比例假单,一般会出现4道(24分)。

有关选择题的备考,建议先从这部分题目入手。

不过要注意这部分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较多,且有些内容容易混淆,需要学生分辨。

3.实验

主要出现在19题,既有学生实验也有演示实验,考查学生对实验背后的知识是否充分理解,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

4.材料阅读题

主要出现在20题。

通常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甚至是学习一部分新知识,然后在用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将已有知识运用到新情景,灵活高,难度较大。

但如果注重认真阅读题目,很多答案又往往在文字叙述中有所提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在复习过程中从“非主干知识”入手(尤其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对改善物理成绩起到明显的作用效果。

 

第一部分:

非主干知识

(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振动和波、原子物理、电路)

一、热学

【2017年东城二模】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2017年西城二模】14.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不变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D.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2017年海淀二模】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热的动能都一定增大

B.气体的压强越大,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个数一定越多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越大

D.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一定减小

【2017年丰台二模】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持续频繁的撞击

二、光学

【2017年海淀二模】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面漂浮的无色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B.若用X射线照射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紫外线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发生

C.在相同条件下,γ射线与可见光相比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太阳光谱中有一些清晰的暗线,这说明太阳中缺少与这些暗线对应的元素

【2017年朝阳二模】13.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该氢原子

A.吸收光子,能量减小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小

C.放出光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D.吸收光子,核外电子动能不变

【2017年朝阳二模】14.如图所示,ABC是一个用折射率n>

的透明介质做成的棱镜,其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现有一束光从图示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则该光束

A.能从AC面射出

B.能从BC面射出

C.进入棱镜后速度不变

D.进入棱镜后波长变长

【2017年丰台二模】14.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时,锌板能发射出光电子。

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

C.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

D.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

三、原子物理

【2017年东城二模】14.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光速为c。

在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

A.释放的能量为(m1+m2+m3)c2

B.释放的能量为(m1+m2-m3)c2

C.吸收的能量为(m1+m2+m3)c2

D.吸收的能量为(m1+m2-m3)c2

【2017年西城二模】13.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B.β射线是带正电的高速粒子流

C.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

D.α、β、γ三种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2017年海淀二模】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四、振动和波

【2017年东城二模】17.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像,图2所示为该波中x=4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

图1

x/m

1

2

3

4

y/cm

0

0.2

-0.2

图2

t/s

0.5

1.0

y/cm

0

0.2

-0.2

A.此波的波速为0.25m/s

B.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t=0.5s时质点P移动到x=2m处

D.t=0.5s时质点P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

【2017年西城二模】16.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

由图像可知

A.该交流电的周期为4s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C.该交流发电机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rad/s)

D.电动势的瞬时值与时间的关系为e=100sin50πt(V)

【2017年海淀二模】16.如图1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波的图象,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

图1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v和传播方向是

A.v=1.0m/s,沿x轴负方向

B.v=0.5m/s,沿x轴负方向

C.v=0.5m/s,沿x轴正方向

D.v=1.0m/s,沿x轴正方向

【2017年朝阳二模】

15.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b、c为波上的三个质点,质点a此时向上运动。

由此可知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b振动的周期比质点c振动的周期小

C.该时刻质点b振动的速度比质点c振动的速度小

D.从该时刻起质点b比质点c先到达平衡位置

【2017年丰台二模】16.如图所示,1、2、3、4……是某绳(可认为是均匀介质)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

开始时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

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9开始运动。

则在二分之一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8

5

7

6

4

3

2

1

A.质点3向上运动

B.质点5所受回复力为零

C.质点6的加速度向下

D.质点9的振幅为零

五、万有引力

【2017年东城二模】16.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

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B.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大于火星对太阳的万有引力

C.火星运动到近日点时的加速度最大

D.火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2017年西城二模】18.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卡戎就是一对双星。

所谓双星就是两颗相距较近的星球,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等的星球a、b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分别环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关于a、b两颗星的运动和受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心力大小相等

B.线速度大小相等

C.周期大小不相等

D.角速度大小不相等

【2017年海淀二模】18.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的“天神组合体”开始了长达30天的组合飞行,再一次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

若在实现交会对接过程中,先使“神舟十一号”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且让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在“天宫二号”等待交会对接的近似正圆轨道上,然后在“神舟十一号”运行到远地点附近时进行对接,并使“天神组合体”能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近似正圆轨道运动。

对于这个对接过程,“神舟十一号”沿椭圆轨道运行到达远地点时应做出的调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适当减速B.需要适当加速

C.需要先减速再加速D.需要适当改变速度方向

【2017年朝阳二模】18.牛顿曾设想:

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抛出速度足够大,物体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如图所示,若从山顶同一位置以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三个相同的物体,运动轨迹分别为1、2、3。

已知山顶高度为h,且远小于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假定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迹为1、2的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均为

B.轨迹为3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等于

C.抛出后三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均处于失重状态

D.抛出后三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均保持不变

【2017年丰台二模】18.理论上可以证明,天体的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的

倍,这个关系对于天体普遍适用。

若某“黑洞”的半径约为45km,逃逸速度可近似认为是真空中光速。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真空中光速c=3×108m/s。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此“黑洞”质量的数量级约为

A.1031kgB.1028kgC.1023kgD.1022kg

六、电路

【2017年海淀二模】17.如图2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一输出电压为u=U0sinωt的交流电源两端。

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导线电阻不计。

现使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示数变小

B.V2的示数变小

C.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2017年朝阳二模】16.某家用电热壶铭牌如图所示,其正常工作时电流的最大值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主干知识

一、力学

【2017年东城二模】15.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回抛出点。

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在小球上升、下降过程中,运动时间分别用

表示,损失的机械能分别用

表示。

A.

B.

C.

D.

【2017年西城二模】17.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或是解释一些小游戏中的物理原理,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甲、乙两同学做了如下的一个小游戏,如图所示,用一象棋子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近边缘处。

第一次甲同学慢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P点。

第二次将棋子、纸条放回原来的位置,乙同学快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N点。

两次现象相比

A.第二次棋子的惯性更大

B.第二次棋子受到纸带的摩擦力更小

C.第二次棋子受到纸带的冲量更小

D.第二次棋子离开桌面时的动量更大

【2017年海淀二模】19.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深入有趣。

有一块橡皮静止于平整的水平桌面上,现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橡皮,橡皮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在离开手指后还会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才停止运动。

关于橡皮从静止到离开手指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皮离开手指瞬间加速度为0

B.橡皮离开手指前一直做加速运动

C.水平推力越大,橡皮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橡皮一定在与手指分离之前出现最大速度

【2017年朝阳二模】1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绝缘滑块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若在整个空间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滑块仍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斜面光滑,则v´=v

B.若斜面粗糙,则v´>v

C.若斜面光滑,则滑块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

D.若斜面粗糙,则滑块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动能的增加量

【2017年丰台二模】

m

θ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静止在地面上。

重力加速度为g。

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B.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mgtanθ

C.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D.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二、电学

【2017年东城二模】1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在导线框右侧有一边长为2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

磁场的左边界与导线框的ab边平行。

在导线框以速度v匀速向右穿过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B.感应电流的方向始终沿abcda方向

C.导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先向左后向右

D.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

【2017年西城二模】15.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为该电场中的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场强大于Q点场强

B.P点电势低于Q点电势

C.将电子从P点移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将电子从P点移动到Q点,其电势能增大

【2017年丰台二模】17.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P、Q水平放置,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板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

一个带电粒子在两板间沿虚线所示路径做匀速直线运动。

粒子通过两平行板后从O点垂直进入另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周期后打在挡板MN上的A点。

不计粒子重力。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粒子一定带正电

B.P、Q间的磁场一定垂直纸面向里

C.若另一个带电粒子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一定与该粒子具有相同的荷质比

D.若另一个带电粒子也能沿相同的轨迹运动,则它一定与该粒子具有相同的荷质比

第三部分:

实验

【2017年东城二模】

 

19.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

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则

A.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B.若改用强度更小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

C.若改用红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仍然会发生偏转

D.这个现象可以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2017年西城二模】19.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蓝光、较强的黄光和较弱的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中的金属极板K,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的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关于1、2、3三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为用黄光照射时得到的曲线,曲线2对应的黄光较强

B.2、3为用黄光照射时得到的曲线,曲线3对应的黄光较强

C.1、3为用黄光照射时得到的曲线,曲线1对应的黄光较强

D.1、3为用黄光照射时得到的曲线,曲线3对应的黄光较强

【2017年朝阳二模】19.若采用下图中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半径相同、质量均已知,且mA>mB,B、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必需测量OB、OM、OP和ON的距离

B.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必需测量OB、B´N、B´P和B´M的距离

C.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若mA•ON=mA•OP+mB•OM,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

D.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若

,则表明此碰撞机械能也守恒

【2017年丰台二模】

19.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验证两个小球在水平轨道末端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

入射小球质量为

,被碰小球质量为

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多次从倾斜轨道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并记下此位置距O点的距离。

然后把被碰小球

静止于水平轨道末端,再将入射小球

从倾斜轨道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相撞,多次重复此过程,并分别找到它们平均落点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求两小球半径相等,且满足m1

B.实验中要求倾斜轨道必须光滑

C.如果等式

成立,可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D.如果等式

成立,可验证两小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第四部分:

材料阅读题

【2017年东城二模】20.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解决了众多移动设备的“缺电之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充电宝的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电动势3.7V)及其充放电保护电路、充放电管理电路、升压电路等。

其中的升压电路可以将锂离子电池的输出电压提升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所要求的输入电压(5V)。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材料特性,在电池短路、过高或过低温度、过度充电或放电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电池漏液、起火或爆炸。

为安全起见,中国民航总局做出了相关规定,如图1所示。

为了给智能手机充电,小明购买了一款移动电源,其铭牌如图2所示。

给手机充电时该移动电源的效率按80%计算。

产品名称:

移动电源

电池容量:

10000mAh3.7V

电源输入:

5V-1A

电源输出1:

5V-1A

电源输出2:

5V-2.1A

图2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判断

A.这款移动电源能为手机提供的最大充电量为8000mAh

B.这款移动电源充满电后所储存的总化学能为37Wh

C.乘飞机出行时,这款移动电源可以托运

D.Wh与mAh均为能量单位

【2017年西城二模】20.智能手机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可以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

比如对一块额定电压3.7V、容量1430毫安时的电池充电,可以在半小时内将电池充到满容量的75%。

结合本段文字和你所学知识,关于“快速充电技术”,你认为下列叙述中比较合理的是

A.这里所提到的“毫安时”指的是一种能量单位

B.这里所提到的“满容量的75%”是指将电池电压充到3.7V的75%

C.快速充电技术提高了锂电池的原有容量

D.对额定电压3.7V的锂电池充电,其充电电压应高于3.7V

【2017年海淀二模】20.电源的两个重要参数分别是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对一个电路有两种特殊情况:

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外电路短路时,短路电流等于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比值。

现有一个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和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或并联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新的等效电源,这两种连接方式构成的等效电源分别如图3甲和乙中虚线框所示。

设新的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试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

,r′=R+r

B.甲图中的

,r′=R+r

C.乙图中的E′=E,

D.乙图中的

【2017年丰台二模】20.如图所示是某电路的示意图,虚线框内是超导限流器。

超导限流器是一种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装置,它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

当通过超导部件的电流大于其临界电流IC时,超导部件由超导态(可认为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可认为是一个纯电阻),以此来限制故障电流。

超导部件正常态电阻R1=6Ω,临界电流IC=0.6A,限流电阻R2=12Ω,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电源电动势E=6V,内阻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当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L的电流为0.5A

B.当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R2的电流为0.5A

C.当灯泡L发生故障短路时,通过R1的电流为1A

D.当灯泡L发生故障短路时,通过R2的电流为0.5A

【2017年朝阳二模】20.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将拓扑概念应用于物理研究所做的贡献。

我们知道,按导电性能不同传统材料大致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而拓扑绝缘体性

质独特,它是一种边界上导电、体内绝缘的新型量子材料。

例如,在通常条件下石墨烯正常导电,但在温度极低、外加强磁场的情况下,其电导率(即电阻率的倒数)突然不能连续改变,而是成倍变化,此即量子霍尔效应(关于霍尔效应,可见下文注释)。

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只会流经石墨烯边缘,其内部绝缘,导电过程不会发热,石墨烯变身为拓扑绝缘体。

但由于产生量子霍尔效应需要极低温度和强磁场的条件,所以其低能耗的优点很难被推广应用。

2012年10月,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中国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级的发现”。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不需要外加强磁场,所需磁场由材料本身的自发磁化产生。

这一发现使得拓扑绝缘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注释:

霍尔效应是指将载流导体放在匀强磁场中,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时,导体将在与磁场、电流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电势差。

根据以上材料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拓扑绝缘体导电时具有量子化的特征

B.霍尔效应与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有关

C.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运动电荷不再受磁场的作用

D.若将拓扑绝缘材料制成电脑芯片有望解决其工作时的发热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