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三.docx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三
三、创新思维与技法之想象思维创新
1组合想象创新之一——旱冰鞋的产生
英国有个叫吉姆的小职员,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抄写东西,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他消除疲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工作之余去滑冰。
冬季很容易就能在室外找个滑冰的地方,而在其他季节,吉姆就没有机会滑冰了。
怎样才能在其他季节也能像冬季那样滑冰呢?
对滑冰情有独钟的吉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脚上穿的鞋和能滑行的轮子。
吉姆在脑海里把这两样东西的形象组合在一起,想像出了一种“能滑行的鞋”。
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他终于制成了四季都能用的“旱冰鞋”。
组合想像思考法就是指从头脑中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中,分别抽出它们的一些组成部分或因素,根据需要作一定改变后,再将这些抽取出的部分或因素,构成具有自己的结构、性质、功能与特征的能独立存在的特定事物形象。
2组合想象创新之二——“温度匙”与“会飞的汽车”
加拿大的多伦多有个制造小汤匙的青年,曾发明过一种叫做“温度匙”的新产品,这种“温度匙”实际上就是把温度计和汤匙组合想像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
它的原理非常简单,但是由于它能使大人喂婴幼儿变得很方便,自投放市场后,一直很畅销。
后来,就凭这种小小的“温度匙”,这位青年把原来的小厂经营、发展成了规模巨大、资金雄厚的大厂。
英国工程师卡姆斯运用组合想像发明了一种会飞的汽车。
这种汽车在遇到交通阻塞或其他障碍不能正常行驶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装上机翼、机尾和螺旋桨,从障碍物“头顶”飞越而过。
据说这种会飞的汽车飞行时速可达二百公里,并能随时随地着陆。
从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来看,生产这种会飞的飞机肯定是相当复杂的。
然而就思考方法而言,它只不过是源自普通汽车与飞机的组合想像。
3组合想象创新之三——多用童车的产生
有位儿童商品生产商,偶然看见一个家长一手抱孩子,一手吃力地拿着一辆小三轮车。
他猜想这是因为孩子骑车骑累了要大人抱,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这位生产商想,如果设计一种多用童车,家长们就不用挨这份累了。
他首先想像出把坐式推车和三轮童车组合起来,在小三轮童车的后面加上一个推把。
后来,他又想到加一个连接装置,把童车挂在自行车上作母子车用;接着他又想到,再加一个摇动部分,便可当安乐椅;而要是前面再装一个把手,还能让孩子当木马骑。
经过这些不断地组合想像,他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多用童车”。
根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人们通过组合想像,可以使已有的一些事物形成新的联系,可以构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形象。
组合想像思考法在人们各方面的创新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组合想象创新之四——王村浩美与千姿百态的文具盒
日本有一家名叫普拉斯的经营文化用品的小企业,曾经一度面临倒闭的危险,老板号召全体员工共同想办法度过难关,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女职员王村浩美,对老板讲的话时刻铭记在心,很想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出一份力。
王村浩美是门市部的营业员,负责销售常用的一些小文具。
她在销售工作中发现,许多人来买文具,特别是在一个学期开学前的一段时间,家长带着学生或者学生们自己单独来买文具时,很少是只买一种的,大都是几种文具一起买;而且还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不少来买文具的人,一时记不全该买的各种文具,不是忘了这样就是忘了那样,只好一趟一趟地再来买。
既费力费时,又平添烦恼。
她一次又一次地想到这件事,头脑里便渐渐出现了把多种文具合在一起来卖的想法。
这样的念头在她的头脑里出现得越来越多,设想也就越来具体而清晰:
设计一种长方形的塑料盒,里面放进铅笔、圆珠笔、橡皮擦、小刀、圆规、三角板、直尺一类的文具;并且在盒子的外面印上色彩鲜艳和形象优美的图画,把它们一起同时向顾客出售。
她把这个设想向公司提出后,老板感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很值得一试的好主意,立即采纳了她的建议。
这一新产品投人市场后,大受顾客的欢迎。
王村洁美提出生产“组合文具盒”这一设想,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构思和设计过程,她主要是在长时间亲身参与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了问题,又经过反复酝酿思考而逐渐形成的,靠在头脑中突破了文具从来都是分别出售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通过一番组合想象,将一些现成的文具组合在一起,这样便有了“组合文具盒”的新设想。
这一产品既是新颖的、前所未见的;又是简单、方便和廉价的。
尽管其售价比盒内各种文具的单价总和要高出一倍多,人们却还是乐意购买。
上市的第一年,销售额即达300多万盒,普拉斯公司不仅度过了困境,而且获得了巨额利润,并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企业之一。
最初的组合文具盒不免品种稀少、式样单调,现在风行于全世界的组合文具盒,早已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了。
5组合想象创新之五——蓝文辉的微型组合联合收割机
福建省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蓝文辉,针对外国联合收割机的割、送、脱三大部件排成一列,都安置在底盘的后面或前面的作法很不以为然,决心对它进行技术改造。
针对国外联合收割机排列体积大,结构复杂,专用性强,成本又高,不能在中国推广的特点,他通过想象,将它们以另一种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不但大大缩小了体积,而且使它们能合能分,分开之后各有一定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这种“微型组合联合收割机”,已获国家专利。
6组合想象创新之六——“吞水音图描记仪”的诞生
以前医生诊断病人是否得了贲门癌,主要是借助听诊器听病人吞水在食道下部的贲门处发出的声音,根据其是否正常来判断食道有无癌变。
这种诊断方法,不同的医生往往由于听觉和分辨能力的差异而作出不同的判断,严重的会造成误诊。
为了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山东医学院的两位医生向山东大学电子系求助,希望能研制出一种能将病人吞水的声信号图形化的仪器。
山东大学几位科研人员接受这一任务后,将实现的目标分解成录音、声音转换和热笔描图三个功能组块。
录音有现成的磁记录技术可以采用,声音转换和热笔描图也有现成技术可以借鉴。
他们通过想象,采用磁记录技术,利用快录慢放的方法,将1000赫音频变为100赫,通过声电转换装置,将吞水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再用心图仪上的热笔描绘出音图。
就这样,根据既定的目标,将磁记录,声电转换,热笔描记等己有技术加以重新组合配装,便发明了“吞水音图描记仪”。
它不仅获得了国家的新型发明专利,还在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一举捧回金奖。
所以,爱因斯坦说:
“找出已知装备的新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
7填充想象创新之一——聪明的牧民
一位外乡人因为找不到失散了的伙伴,心里万分焦急。
正在这时,一个当地的牧民走过来。
外乡人问牧民:
“你看到我的伙伴了吗?
”牧民回答说:
“你的伙伴是不是个胖胖的瘸子?
他的手里拄着手杖,牵着一头瞎了一只眼睛的骆驼,骆驼背上还驮着海枣。
”外乡人听了,高兴地说:
“对!
对!
这正是我的伙伴。
他在哪里?
请快快告诉我。
”牧民笑笑说:
“请你原谅,我根本没有见到他。
”听了牧民的话,外乡人很不高兴地反问:
“你没有见到他,那你怎么知道我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呢?
”牧民用手指着地上对外乡人说:
“你看,这是人的脚印,左边的比右边的深一些,而且大一些,所以我想像他是一个瘸子,你再看,他的脚印比我们的脚印深得多,所以我想象他是一个胖子。
”外乡人又问:
“你怎么知道他牵的骆驼瞎了一只眼睛,骆驼背上还驮着海枣?
”他又回答说:
“这头骆驼只吃右边的草,这说明它的左眼是瞎的。
知道是海枣也很容易,你看,地上聚集了很多蚂蚁,不正是海枣的浆汁把它们吸引来的吗?
”听完牧民的一番话,外乡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人们也许会羡慕这位牧民如此聪明,认为他善于分祈思考。
其实这只是他聪明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种非逻辑思考法——充填想像思考法帮了他的忙。
充填想像思考法是指,在仅仅认识了某事物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发展环节的情况下,在头脑中对该事物的其他组成部分或其他的发展环节加以充实、填补,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事物形象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三国时代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丞相曹操大兴土木修建相国府;当他到新修建的大门后,叫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在场的人都不解其意。
曹操手下的谋士杨修看了,就叫人把大门拆了重建。
有人问杨修为什么要重建大门?
杨修说:
门上写一个“活”,这不分明是个“阔”字吗?
阔者,宽也,丞相嫌门太宽了,所以要重建。
由此可见,杨修是一个善于充填想像的人。
8填充想象创新之二——探索原子结构的奥秘
19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只知道原子里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和带负电荷的粒子,却不了解原子的内部是个什么样子。
原子太小,以当时的技术手段,用实验的方法还不可能弄清楚它的内部结构。
是充填想像思考法助了物理学家一臂之力,最终研究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作过充填各种各样的想像,建立了多种原子结构模型。
经过比较,人们一致认为其中两位物理学家汤姆逊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和庐瑟福的“太阳系模型”是两个最合理的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对原子的想像是:
带负电荷的粒子,有如葡萄干一般,镶嵌在由带正电荷的粒子所构成的球状实体内,它就像一个没有空隙的面包。
出生于新西兰的英国物理学家庐瑟福把原子想像为:
带负电荷的粒子,像行星围绕太阳土样,围绕着带正电荷的、占据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原子核旋转。
原子内部有无空隙,是这两个模型的重要区别。
庐瑟福的模型标出原子内部有空隙,后来的实验证明,他是对的。
其实,这两位物理学家和别人一样,也弄不清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粒子之间究竟是以一种什么关系构成原子的。
他们只是根据自己有关的知识、经验和形象积累,作出了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具体情景的想象,以填补和充实对原子内部结构认识上的不足和缺陷。
这种想象过程的进行和它们起的作用,其特点在于将人们认识事物的“认识链条”上所存在的“缺环”进行了充填和补充,使之完整地连为一体。
充填想象离不开模型。
模型作为原型的替代物,只有在头脑中运用想象对其残缺的部分进行扎实填补,才能“完整”、“形象”和“逼真”。
9填充想象创新之三——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警察局的档案中看到一份资料。
记录的是:
皮科——这个鞋匠同一个富有的孤女结了婚。
皮科后来被人诬告入狱。
在狱中,他忠心耿耿地服侍一个因政治问题而被捕的意大利主教。
主教临死前向皮科讲了一个埋藏珍宝的秘密地方。
七年后,皮科找到珍宝重返巴黎,终于将诬告他的仇人一一杀死。
大仲马就根据这件事,经过神奇的充填想像,写成了一部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著名小说——《基度山恩仇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想像,尤其是没有充填想像,也就没有文学创作。
10直接想象创新之一——伽俐略的“力学第一定律”
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著名学者。
他曾断言:
当推动物体的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需要依靠外力来维持。
他的这种论断,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被公认为“真理”。
亚里斯多德的这一论断的确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要使一张桌子动起来,就得用力去推它;要使桌子动得快一些,就得多用点力气推;一旦不推它了,桌子就会停下来。
因此许多人不加思索地同意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在历史上,亚里斯多德既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也是人们顶礼摸拜的“圣人”。
谁要是敢于挑他的毛病,说他有什么问题错了,立刻就会遭到世人的嘲讽和打击。
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是第一个公开怀疑亚里斯多德以上论断的学者。
他没有单凭直观经验去体会亚里斯多德的论断,而是运用了一种巧妙的思考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
伽利略注意到,一个小球沿着第一个斜面滚下来,再滚上第二个斜面,而这个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所达到的高度,同它在第一个斜面上开始滚下时的高度相差很小。
这个差距是由摩擦产生的阻力造成的。
斜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这个差距也就越小。
于是伽利略想像:
在没有摩擦力(或摩擦产生的阻力为零)的情况下,不管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是多少,小球在第二个斜面总要达到和在第一个斜面上相同的高度。
接着,他又进一步想像:
假若第二个斜面变成可以无限延伸的水平面,那么小球从第一个斜面上滚下来后,将沿着平面永远运动下去。
通过这种巧妙思考,伽利略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
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他的这一论点打破亚里斯多德被世人公认了两千多年的观点。
后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将伽利略的这一结论进一步总结为力学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伽利略所想像的“没有摩擦力(或摩擦产生的阻力为零)”,“把平面无限延伸”等,都是理想化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伽利略在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运用了纯化想像思考法。
纯化想像思考法是指,在头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
借助想像,人们可以思考客观世界所没有的或不可能看到的东西。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没有大小的“点”、没有粗细的“线”、没有厚薄的“面”,但是这些在人的头脑中却可以想像出来,由此几何学中“点”、“线”、“面”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纯化想像抛开了思考对象的实际情况,但它不是一种可以不要任何根据的自由想像,它依然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
小球、斜面以及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
同时,纯化想像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伽利略早就做过多次关于落体的科学实验,比如“比萨斜塔实验”、“斜面‘延缓’重力实验”等。
这些实验为他的上述纯化想像提供了有力的根据。
纯化想像是主观的思考活动,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实践,它最终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
11直接想象创新之二——卡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法国工程师卡诺于1824年想象过一部理想化的蒸汽机。
通过理想化蒸汽机的研究,卡诺深刻地抽象和概括出了具体的蒸汽机的本质与特征,阐明了热效率的极值问题。
虽然这种理想化的蒸汽机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在当时,能够从理论上深刻认识蒸汽机,纯粹是依赖于纯化想象。
后来,正是基于卡诺的这种纯化想像,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才总结出了力学的第二定律。
现在,流体力学中的“理想流体”,固体力学中的“理想固体”,分子物理学中的“理想气体”,固体物理学的“理想晶体”,化学中的“理想溶液”,生物学中的“模式细胞”等等,它们的出现,都是科学家们运用纯化想象思考法的结果。
12幻想型想象创新之一——偃师与机器人
有一天,周穆王不知为什么非常高兴,招来众位妃子饮酒观舞赏乐。
周穆工环视了一下左右美人佳丽,吩咐道:
“献舞!
”在轻柔舒曼的舞曲中,一队舞女袅娜而入,翩翩起舞。
其中一位明眉皓齿,身姿娇美,妙目流盼。
周穆王被她迷得心猿意马,双眼紧盯着她不放,竞惹得旁边妃子顿生妒意。
一曲舞罢,本该转身而去,可这位舞女竟斜着眼睛直给周穆王的妃子打媚眼。
周穆王顿生醋意,勃然大怒:
“胆大歌妓,吃了豹子胆了,竟敢对我的美人无礼!
”“大王息怒!
大王息怒!
”旁边有个叫偃师的能工巧匠赶忙上前启奏。
“讲!
”周穆王怒气未消。
“这舞女是假的!
不是真人,是臣下做出来的,请大王饶恕!
”偃师跪伏于地。
偃师走上前去,将舞女的头,胳膊等一一卸下。
周穆王方如梦方醒,众人都大为吃惊。
上面的文字,乃我国古时候《列子汤问》中记载的一段故事。
这是有史以来记述最早的“机器人”。
而到了1958年,美国人研制的能模拟人手部分功能的机器人才问世,己是相差几千年的事了。
这不能不说明古人幻想型想象力之丰富,确实令人叹服。
13幻想型想象创新之二——科幻小说的启示
1861年,被人们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美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曾在一部小说里描绘了以下的景象:
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将设立一个火箭发射站,火箭从这里发射,飞往人们心仪已久的月球,去拜访久违了的嫦娥、吴刚和玉兔,他还具体地描述了飞行员在宇宙飞船中失重的情景。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刚好过了100年,到1961年,美国真的在佛罗里达州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而且宇航员在太空的许多失重情景,竟和凡尔纳在想象中描写的一样。
不仅如此,直升飞机、雷达、导弹、坦克、电视机等,也都在凡尔纳的小说中有了雏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制造的潜水艇,与凡尔纳小说中描绘的相差无几。
第一个把宇宙火箭送上天空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也是从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里得到启示的。
凡尔纳所写的科幻小说,通过神奇无比的想象,无与伦比的精确预示,一百多年来给无数青少年和科学家以启迪。
我国古人曾说:
预则利。
通过预示想象,设想自己各项活动的前景以及它们带来的一切后果,预见可能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对我们希望产生的事物,积极努力为其创造条件,对不希望出现的现象,则尽力避免其出现。
预示想象对人的实践活动,能起一种先导作用,或者促进和激励人们采取有益、正确的行动;或者抑制和防止人们采取有害的错误的行动。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其它实际工作,借助于一定的预示想象,都是很重要的。
因为预示想象,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密不可分。
它能为我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少受许多失败的痛苦。
退一步讲,即使预示想象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也只不过是思考者的脑中白放了一场电影而已,无伤大体。
14导引想象创新之一——副县长的自我心理治疗
京郊有位副县长得了膀胱癌,到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后,医生悄悄叮嘱他的家属回家好好照顾他吧,最多熬不过半年了。
可是几年后,朋友见到他不禁大吃一惊,此人依然健步如飞,精神十足。
“癌可怕吗?
人吃五谷杂粮,能不生病吗?
生病着什么急,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老夫自有妙法。
”老县长非常健谈,脸上带着灿然的笑。
“告诉我您的妙法好吗?
”朋友问。
从他的言谈中得知,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后,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并没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以后,不断地激励自己:
一定要战胜癌魔!
他不仅暗下决心,还采取了不少积极措施:
早晨起床对自己说:
“今天的阳光真好,我的感觉也特别好。
”到了晚上也暗示自己:
“今晚一定能睡得香,做个好梦,我的身体一天会比一天好!
”就连每次服药时都默念:
“这药对我的病太管用了。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随时想象“自己体内的病情正在逐渐地消失’,“一个生命力强大的自己战胜了另一个奄奄一息的自己”。
结果,神奇出现了,一切都成为现实。
这位副县长战胜癌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当然功不可没,而这种良好的积极的导引想象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引想象即人体的创造性机制完全受大脑控制。
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共同构成了一套高度复杂的“自动控制装置”,人身上有一种自动化的“创造性机制”。
有了一定的目标,人身上的创造性机制就会按照目标所显示的方向进行活动,并获得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能量。
人的“创造性机制”是一种内在的自动导向系统,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成功的机制”起作用,也可以作为一种“失败的机制”起作用,这取决于如何给它确定目标。
确定的是积极的目标,它就可能作为“成功的机制”起作用;确定的是消极的目标,它就可能作为“失败的机制”起作用。
15导引想象创新之二——林明治医生的“维生素c”
导引想象不仅适用于自己,也可以引导他人运用这一方法。
有位叫林明治的医生,在日本留学三年后,学成后回国行医。
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富有的女病人。
女病人说,她八年来患了一种半边嘴巴疼痛的怪病,经常发作。
她访遍了江南名医,都未能治好这种病,所以慕名前来请林大夫诊治。
林大夫问明病情后,立即给她开了药,并嘱咐说:
“这药是从日本带回来的,对你的病最有效,但非常贵。
您看……”病人听说有这样的好药,高兴万分,她想象着自己吃了它就会药到病除,如获至宝般买下了这种“昂贵”的药。
她回家服药后,感觉效果的确不错。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她的病终于痊愈了。
其实,林医生的特效药只不过是极普通的维生素c。
他这样做,并不是存心要骗取这位富有女病人的钱。
因为这位女病人生理上的病情并不严重,林医生诊断她主要是缺乏“良性的暗示和有效的想象”,因此他想出这样的办法,就是为了帮助女病人进行想像,结果非常灵验,她的病很快就好了。
16导引想象创新之三——“鼓气学校”与“体育冠军”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每当自己想象做某件事情获得成功后,那种喜悦的体验会让思维活动更加活跃;反之,当心灰意懒、抑郁惆帐时,思维就会变得迟钝、堵塞,甚至“丧失理智”。
一个人的“思”与“情”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导引想象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就在于发挥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从而以“情”育“思”,以“情”助“思”。
同时,导引想象能有力地调动人的潜意识,使潜意识充分发挥作用。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
“在潜意识中的想象比显意识的想象更强大。
”在发掘潜能过程中,通过显意识与潜意识相得益彰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美国的旧金山有一所“鼓气学校”。
这所学校的学员大都是陷于困境或已经破产的企业领导者,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全力激发学员想象自己有雄心、有能力、有办法。
为此,要求学员大声表达思想感情。
上课前要高喊:
“我能学好!
”每天还要数次走上大街高呼:
“我是最优秀份子,我能战胜困难!
”据说,这个学校运用这种导引想象把许多原本消沉的失败者,又培养成了恢复自信与创造力、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不少著名的体育冠军和体育竞赛的优胜者,也常常运用发掘潜能思考法,以激励和帮助自己争取更好的成绩。
澳大利亚的世界射击冠军卡洛伊在每次比赛前,总是“闭目养神”,想象自己在赛场上自己枪枪打中靶心。
他说:
“如果不这样想象,我恐怕连一环都打不中。
”获得过欧洲冠军称号的瑞典铅球运动员格斯塔瓦每次参加大赛,从坐在开往比赛场地的车里就开始想象自己已在参加比赛,他把想象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展现在眼前,在比赛前就想好了应付这些情况的办法。
17预示想象创新之一——怀炳和尚捞铁牛
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
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
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
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
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
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
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
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
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
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
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
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
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18预示想像创新之二——如何带走这些蛋
有一个篮球运动员,有一天只穿了一条内裤,戴了一块手表,在球场上练习投篮。
有个人给了他20个鸡蛋,这个人把鸡蛋放在球场边的地上就走了。
这时,球场边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装鸡蛋的东西,也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实在让这位运动员为难。
可是他想了一会,还是想出了办法。
由于仅有的一条内裤显然不能再脱,手表又显然派不上用场。
惟一可以使他动脑筋的,只有篮球。
思考如何对篮球加以利用,必须在头脑里通过预示想象事先设想一番:
这20个鸡蛋能不能放得进去?
放进去以后能不能拿着它走路?
拿着它走回家鸡蛋会不会滚出来摔坏?
如果不对这些具体情景在头脑里预先设想一番拔腿就走,那可是有些玄,只有冒失鬼才会那么干。
这位篮球运动员想出的办法是;放掉篮球里的气,并且把篮球弄成盆状,然后把鸡蛋放在里面。
他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形象思维中思维想象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19预示想象创新之三——刘秀诱敌
我国西汉末年,在邯郸自立为王的王郎,有一次带兵包围驻扎在蓟县为王莽政权守边的刘秀。
刘秀被迫率领人马向南突围。
刘秀从蓟县逃到饶阳,又从饶阳逃到束鹿,王郎一直在后紧紧追赶。
刘秀的部队从束鹿向西还没走多远,王郎的追兵就到了。
刘秀只得带领部队去树林里躲藏,可是道路泥泞,必然要留下脚印,王郎的部队就会沿着脚印追来。
刘秀对此反复思考,想出了一个让王郎朝相反方向追击办法,终于摆脱了危险。
刘秀的办法是:
命令将士们把脚上穿的鞋脱下,掉个头,让脚后跟朝前,脚尖朝后,然后再将鞋绑在脚上,以便于走路。
刘秀部队的将士们脚上都穿了“后跟朝前,脚尖朝后”的鞋,这样朝前走路,实际上是朝东走,留下的脚印却是向西走。
王郎上了当,朝相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