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2929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docx

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交通导改

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

施工17标土建工程

 

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17标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

一、

二、工程概况

中新东站为后双停车线车站,西接中新站。

东联朱村站,是本线的第16个车站。

车站位于教育城二期入口与广汕公路交叉口处,有效站台里程为DK41+804.000,设计起终点里程为YDK41+726.000~YDK42+215.15。

车站为地下二层(局部三层或单层)11m岛式站台车站。

全长488.2m,标准段宽为19.9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m14.52~24.08m。

车站小里程端和大里程段为盾构吊出井,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中中区间风井位于广汕公路南侧绿地内呈东西走向布置。

为地下二层框架结构,中间风井中心设计里程YDK40+488.330。

地面风亭为高风亭。

中间风井小里程端为盾构吊出井,大里程端为盾构始发井。

平面结构尺寸为39m×25.8m,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深度约18.508m,局部21.263m,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3道内支撑。

连续墙接头采用工字钢接头,地下连续墙砼设计等级为C35水下砼,抗渗等级P8。

中朱区间1#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Y(Z)DK42+779,施工期间主要为联络通道土体加固使用,计划采用旋喷桩进行加固。

本工程交通疏解施工道路主要在广汕公路上,中新东站及中中区间风井施工期间需迁移现有广汕公路中央、北侧绿化带及部分南侧绿化带,围蔽广汕公路大里程段北侧及小里程南侧部分道路,施工后保持双向4车道及双向人行道通行。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施工场地及交通疏解布置图

2、广州地铁21号线17标期施工场地及交通导改布置图

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5、《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A182-1998)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8、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其他工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

三、道路现状调查

广汕公路现状为两幅路,车行道宽36m,标准断面为:

16m(机动车道)+4m(绿化带)+16m(机动车道),双向8车道。

现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详见中新东站、中中区间风井周边概况图。

中新东站周边概况图

中中区间风井周边概况图

四、施工计划

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尽量缩短该路段施工期间减少对行车及行人的干扰为原则。

采用倒边施工作业,对施工范围进行临时围蔽。

根据现有道路的实际情况,中新东站需分三期进行围蔽施工。

一期围蔽及交通疏解占用时间为6月,从2014年7月15日开始,到2015年1月15日结束;

二期围蔽及交通疏解占用时间为15月,从2015年1月15日开始,到2016年4月15日结束;

三期围蔽及交通疏解占用时间为5月,从2016年4月15日开始,到2015年9月15日结束;

中中区间风井围蔽及交通疏解占用时间为28月,从2014年7月15日开始,到2016年11月15日结束;

中朱区间1#联络通道围蔽及交通疏解占用时间为3月,从2015年7月15日开始,到2015年10月15日结束。

五、围蔽施工方案

1、交通导改原则

(1)保证行车、行人安全。

(2)满足道路使用要求,保证车辆流通顺畅。

(3)遵循交通设计相关规范。

2、围蔽施工方案

中新东站位于广汕公路,双向8车道,车站施工期间占用广汕公路部分道路,需进行交通疏解;中中区间风井位于广汕公路南侧道路上,需对南侧道路车辆进行交通疏解。

根据施工场地交通疏解布置图及现场施工需要,本标段现有4处需进行围蔽施工,围蔽施工场地分别为:

(1)1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组施工区域:

位于广汕公路南侧道路(三期占用)及人行道上,围蔽面积大约为5004㎡;

(2)3号出入口及车站主体结构中间便桥以西区域:

3号出入口位于广汕公路北侧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上,中间便桥以西主体结构区域位于广汕公路北侧道路及部分南侧机动车道,3号出入口及车站主体结构中间便桥以西区域在二期连通,围蔽面积约为10188㎡;

(3)中间便桥、中间便桥以东主体结构及2号风亭组区域:

此区域位于广汕公路南侧道路及部分北侧机动车道上,围蔽面积约为14014㎡;

(4)2号出入口施工区域:

位于广汕公路南侧部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上,围蔽面积约为2930㎡;

(5)中中区间风井施工区域:

占用广汕公路南侧道路,围蔽面积为7270㎡;

(6)中朱区间1#联络通道施工区域:

占用广汕公路北侧道路,围蔽面积为232.5㎡。

3、围蔽标准

遵照广州市和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标准、消防、安全、卫生的等相关规定,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做到施工方便、整齐美观,不影响市容市貌。

(1)正式施工围蔽

页岩实心砖砌筑,墙体厚度24cm高2.3m,外侧采用M10砂浆抹面,厚2cm。

砌块强度等级外墙不小于MU5,砂浆强度等级M5。

基础深度0.5m,包含20cm厚C10混凝土(宽度70cm)30cm砖基础。

墙体间隔3m(立柱净距)设置砖墙立柱,立柱尺寸高2.5m宽52cm,立柱基础深度50cm包含20cm厚C10混凝土(宽度1.1m)30cm砖基础。

正式围蔽示意图

(2)临式施工围蔽

临时围蔽采用彩钢夹芯板(50×950×2500×0.326),每隔2.68m设置一个立柱(双12#槽钢)。

临时围蔽示意图

六、施工标志设置方案

1、交通警示牌的布置

在距离施工场地150m、100m、50m处各设置一个交通标识牌,标识牌上方注明“前方施工,减速慢行”,标识尺寸为120cm×40cm,单立杆固定,详细设计及布置位置见标识表现图。

2、进入疏解道提示标牌布置

在进入疏解道前布置标识牌,标识牌上方标明“道路施工,向右改道”,让行驶车辆做好进入疏解道行驶的准备。

标识牌尺寸为:

200cm×60cm,双立杆固定。

详细设计及布置位置见标识标线图。

3、向前行驶标识牌布置

在进入疏解道的路段靠近施工围挡处设置行驶标识,标识牌尺寸为:

60cm×80cm,单立杆固定。

详细设计及布置位置见标识标线图。

4、警示杆布置

在疏解道内侧布置警示杆,警示杆5m布置一个,详细设计及布置位置见标识标线图。

5、斑马线布置

在进入交通疏解道前300m处布置斑马线,供行人过路。

详细设计及布置位置见标识标线图。

6、人行道标识牌的布置

在进入交通疏解道的路段设置人行道标识牌,标识牌设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

标识牌尺寸为:

80cm×30cm,单立杆固定。

详细设计及布置见标识标线图。

7、其他标识牌布置

其他标识牌设计及布置详见中新东站标识标线一期、二期、三期图。

七、交通疏解方案

施工期间交通疏解的目的主要保证广汕及施工临时道路的畅通。

中新东站、中中区间风井交通疏解结合施工方案作如下部署:

(1)一期围蔽分为1、2、3三个围蔽,其中一期围蔽1、一期围蔽2在广汕公路外,仅一期围蔽3对广汕公路交通通行造成影响。

交通疏解道路采用双向4车道+双向人行道的疏解方式(1.5m+3.5m+3.5m+3.5m+3.5m+2m)。

为保证交通疏解道路的通行,需先进行北侧交通疏解道路施工。

先进行原广汕公路中间及北侧绿化带拆除,并进行道路施工,以保证交通疏解后能满足的车辆的通行要求,疏解道路满足通行要求后,对一期围蔽3进行封闭。

为了满足二期交通疏解通行要求,在一期围蔽3西侧施做临时便桥一处。

在一期1围蔽内施工二期交通疏解道路。

见附图1;

(2)二期围蔽时,交通疏解道路已经完成,只需让出一期围蔽3中的临时便桥部分,同时对二期围蔽1、2进行封闭。

见附图2;

(3)三期围蔽时,交通疏解道路已经完成,只需二期围蔽3西侧围蔽移往东侧,同时对三期围蔽1、2进行封闭。

见附图3;

(4)中中区间风井交通疏解道路采用双向6车道+双向人行道的疏解方式(2m+3.5m+3.5m+3.5m+3.5m+3.5m+3.5m+2m)。

围蔽时先铲除广汕公路围蔽范围内的绿化带进行道路施工,以保证交通疏解后能满足的车辆的通行要求,疏解道路满足通行要求后,对风井围蔽进行封闭。

见附件4;

(5)恢复原道路

施工完毕后,拆除施工围蔽,按广汕公路原路面对施工占用道路进行恢复,对占用绿化带的临时道路进行拆除,恢复绿化带。

八、绿化带拆除方案

1、广汕公路清除绿化带占路施工,施工段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为了保证广汕公路道路的交通顺畅和施工安全,按如下步骤进行:

(1)施工范围围蔽隔离及交通安全设施配置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需要先占用绿化带旁各一条车道将道路绿化带用临时围蔽与道路隔离,进行铲除施工,施工时设置专人进行交通疏导。

围蔽前加设防撞桶、警示牌,并且设置专职交通疏导员。

疏导员穿警示背心指挥过往车辆通行。

(2)绿化带清理完毕后进行道路硬化

施工完毕后,按广汕公路原路面施工要求对清理完毕的绿化带区域进行道路硬化,硬化路面满足车辆安全行驶的要求。

(3)绿化带处道路标线施工

道路硬化完毕养护至要求强度后在绿化带上进行道路标示、标线的施工,并进行相应位置围蔽砌筑,待围蔽砌筑完毕后拆除临时围蔽进行交通疏解。

九、交通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与交管部门协商,确定施工围蔽范围及大门位置,并设专人对出入车辆进行指挥;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立警示标牌,围蔽顶部安装警示灯并在交通线路上布设限速、禁停等标志标牌。

3、施工场地围蔽施工时所有人员均佩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在围蔽东西侧200m处设立施工慢行标志,用安全警戒线进行简单围蔽,有专人指挥车辆。

4、为了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土方外运、运料、运送机械等车辆避开交通高峰期,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并有专人指挥车辆,所有交通指挥人员均佩戴安全帽,穿反光衣。

5、每个车辆出入口设4只碘钨灯、保证夜间照明条件;路边围蔽沿线设红色标志灯。

6、在交通疏导期间及路面变窄段,为保证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设专人协助交管部门进行疏导。

7、施工机械停放在施工围蔽内,不得停放在围蔽外面、道路边,以免造成交通堵塞。

场内施工塔吊保证不伸出围蔽范围。

8、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设专人,负责与交通支队协调工作。

十、现场应急预案及险情处理

1、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了交通导改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副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项目部各部室负责人、劳务队负责人组成。

具体名单为:

组长:

汪宇

常务副组长:

孙华飞

副组长:

张玉奇、王亚维、韩春放、韩爽

成员:

边东、尹哲、李伟涛、李伟亮、高胜奎、武晓雷、王建、邓小龙、夏思林、王林

预备队员:

项目部全体员工及施工工程队的全体员工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交通导改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交通导改现场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交通导改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向上级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领导组织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3、项目部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机构

组长:

汪宇

常务副组长:

孙华飞

抢险方案组负责人:

张玉奇

应急抢险组负责人:

韩春放

疏散引导组负责人:

韩爽

对上对外联络协调组负责人:

孙华飞

通讯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王亚维

救护组负责人:

李海亮

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人:

李伟涛

4、项目部应急抢险救援组的构成

序号

小组名称

负责人

成员

备注

1

抢险方案组

张玉奇

王建

2

应急抢险组

韩春放

王林

3

疏散引导组

韩爽

夏思林

4

物资设备保障组

李伟涛

邓小龙

5

医疗救护组

李海亮

高胜奎

6

对上对外联络协调组

孙华飞

尹哲

7

对内通讯后勤保障组

王亚维

边东

5、工作要求

(1)相关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整体配合、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必须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数量充足、状态良好,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项救援工作正常运转。

(3)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熟练掌握防护技能。

(4)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必备的资料与设施:

a、数量足够的通讯设备;

b、现场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c、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实施方案。

d、各专业小组人员联络方式、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

e、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急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

6、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直属项目部应急救援程序图:

 

 

 

(1)交通导改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现场内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2)事故现场由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控制、处理工作。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或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

(3)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要接受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a、事故现场抢险组,应根据事故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员的救援、事故现场内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封存及转移等,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保护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b、事故现场救护组,应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c、事故现场保护组,应开展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及清点工作。

现场保护组人员应指引无关人员撤到安全区,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经事发现场人员的证实,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名单,并与到达安全区人员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d、事故现场通讯组,应保证现场内与其相关单位及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畅通;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e、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对发生的工伤、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必须及时向甲方及增城市建设委员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者人数、姓名、性别、年龄、受伤程度、事故简要过程和发生事故的原因。

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谎报、拖报,随时接受上级安全领导机构的指令。

f、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程度确定,工程施工的停工,对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应事故造成的伤害;根据事故现场的报告,立即判断是否需要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确需应急服务机构的帮助时,应立即与应急服务机构和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同时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前,作好救援准备工作:

如:

道路疏通、现场无关人员撤离、提供必要的照明等。

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后,积极作好配合工作。

g、事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指令,确定是否恢复生产,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领导小组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十一、承诺书

1、根据交警要求,我部配备足够的人员疏导交通,费用自理;

2、根据后期交通要求,完善交通设施,标志标线、指路牌等,费用自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