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255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docx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总10页)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

  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

  【说教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时间单元。

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对于钟表发现的进步历程,让学生们了解从古到今人们经历了从天体计时—工具计时—钟表计时的过程。

而工具计时为本单元的重点,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蜡烛钟、水钟、摆钟等。

通过用各种工具计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

正是因为这点人类在不断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才让我们的测量工具向前发展。

这样才会有古代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的计时工具,从而有了现在非常准确的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表、和更为先进的原子钟。

本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缩小误差是使科技和工具进步的内在动力。

  2、课程分析

  本单元关于摆的内容有《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三课。

这三课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

《用摆计时的钟》对《测量摆的快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而《调整钟摆》是针对于前两节课的一个检验应用和拓展。

这三课体现了学生们认知的循环过程。

从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误差,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猜想—验证—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猜测与摆的快慢有关的三个因素:

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线的长短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得到摆的快慢只与摆长这一个因素有关,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从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等方法。

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

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

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

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说教学目标】

  1.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初步意识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

  3.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摆线,钩码,铁架台。

记录单。

  学生准备:

秒表或电子表,米尺或长尺,量角器。

  记录单是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总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以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系展开了三个活动。

从活动中学生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

本课除了通过实验得到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这一结论之外,还要赋予学生们分析误差的意识。

误差的分析是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活动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就内容来看,三个活动之间存在着并列的关系。

但我认为三个活动之间也具有梯度,这个梯度体现在误差方面。

无论先研究哪一因素,学生对误差的认识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减小误差的方法。

  接下来我对教学流程进行说明:

  一、复习导入

  帮助学生回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

  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研究方案的制定:

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摆10次的时间。

  预设:

研究摆的快慢学生能想到两种方法

  1、一分钟摆多少次。

  2、摆10次测量多少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采用哪种方法误差更小。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确定研究方法。

  二、主要活动

  活动一、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控制变量。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的结论。

教师直接教会学生误差分析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猜想——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有关系吗?

  ②设计——你打算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

  ③变量控制——如何改变摆锤的重量如何保持摆幅、摆长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得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会导致误差?

  本环节预设1:

学生不会控制摆长、摆幅的问题。

  解决策略1:

告诉学生摆长的概念,从物体的重心到摆线固定点的距离。

学生就会注意钩码的悬挂方式,不能把钩码挂成串形。

摆的幅度保持不变,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位置出发。

还有一些细心的学生想到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更精确。

量角器的出现也为下面研究摆幅做了铺垫。

  预设2:

学生无法从数据中发现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

  解决策略2:

引导学生发现摆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测量后的时间非常的接近。

  预设3:

学生不会分析误差。

  解决策略3: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因素——空气的阻力、停表的方法、操作上的问题。

  活动二、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学生通过实验得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

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的结论。

根据前面帮助学生分析误差的方法,教师不能告诉学生如何分析误差,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摆长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

  ②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长如何保持摆幅度、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预设1:

有的学生认为控制摆的幅不变的方法可以从同一个位置出发。

  解决策略1:

如果在改变摆长的情况下,使摆从同一位置出发,摆的角度就会改变。

  预设2:

把摆长改变2倍后得到时间相差2秒左右或者2秒以上认为是误差。

  解决策略2: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测量原来摆长的时间大概10秒左右,但相差2秒。

也就占了总共时间的1/5。

所以并不是误差导致的。

分清误差与数据的区别。

所以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系。

  预设3:

误差分析有局限。

  解决策略3:

如果钩码掉了,重新系在线上就会改变摆长。

  活动三、研究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通过数据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角度临界内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与无关,如果超出这个界限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摆的快慢。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之间有关系吗?

  ②根据前面活动一、活动二的研究方法。

请你说说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的幅度如何保持摆线长短、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这个活动中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的预设和解决策略:

  预设1:

学生都愿意把摆从角度大的位置出发,因为摆的次数比较容易数出,最后得到结论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有关。

  解决策略1:

让认为有关系的学生汇报自己都选择了多少角度来测量的。

然后我来在课堂上演示研究摆幅的实验过程。

我选择角度小于10度的2个角度来测量时间,时间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分析摆的角度与摆的快慢无关。

  预设2: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解决策略2:

除了前面分析的误差,还应该注意使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可以使误差减小、工具产生的误差,比如用量角器、用尺子、用秒表。

  三、小结以及拓展。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重,摆长,摆幅之间是否有关系。

进行了三组实验,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

我们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很多的收获。

我们可以知道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差。

我们想办法去减小误差的因素。

使得到的数据更精确。

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课下想想关于摆你还有哪些可以研究。

能不能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

  【板书设计】

  摆的快慢

  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的幅度无关

  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针对着摆一工具测量时间一课,学生们推测出可以跟几个因素有关:

  1.摆锤的重量。

  2.摆线的长短。

  3.摆的幅度。

(学生想到的是摆的角度)。

  4.操作上的问题。

(如在实验过程中碰到了摆等因素)

  5.空气的阻力。

  这几个因素孩子们认识到前3个因素很容易控制。

操作上的错误可以解决,但空气的阻力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一些误差的存在。

  测量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亲身组装,观察,认识,使用摆这钟工具。

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计算摆的次数,进行探究,为下面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了铺垫。

学生在测量一分钟的摆动次数时,有的小组测量的是一分钟的次数,有的是测量半分钟的次数。

有的人就认为时间是一半,所以次数就应该是一半的关系。

有的人进行了反对,由于误差的存在,所以时间成倍数关系,次数一定不能成倍数的关系。

我想这是孩子们定性的分析,这时我说你可以再来做做看看到底是不是成倍数的关系。

这也是让孩子们不能仅仅靠自己的猜想,估计来当成是真理。

而是通过量的得出,进行定性的分析。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这一点。

我想这一课孩子们不仅仅是会玩了摆。

本课更有效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实验发现了摆计量时间存在着误差,可能在那些方面。

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己进行实验的数据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程发现的。

而次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猜测下摆的快慢跟那些因素有关。

对下面的各种因素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