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1858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

天台山大瀑布景观工程EPC总承包

 

竖井及超高层高速升降客运电梯工程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倪德锐

审核:

李波

审批:

余川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8年8月

 

竖井及超高层高速升降客运电梯工程

施工便道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天台山大瀑布景观工程和天台县金庭湖环湖绿道景观改造项目竖井及超高层高速升降客运电梯工程》招标文件、技术图纸;

(2)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3)《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1116-2015);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7)施工现场踏勘所取得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情况、地材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然环境、水土资源状况等调查资料;

(8)各参建单位关于本工程便道施工的指导意见及建议;

(9)公司现有的施工设备、各类资源,以及已有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车辆通行为第一要素,并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2)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原则,坚决保护景区自然环境,不轻易砍伐或移植一草一木,为景区的美丽景色做出努力。

(3)以“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宗旨,处理好与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关系,搞好交通疏导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景区运行的干扰。

(4)严格控制便道施工质量,以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和确保道路通畅。

(5)遵循少占耕地,节省投资,永临结合的原则。

1.3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天台山大瀑布景观工程和天台县金庭湖环湖绿道景观改造项目竖井及超高层高速升降客运电梯工程施工便道建设。

第二章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

天台山大瀑布景观工程和天台县金庭湖环湖绿道景观改造项目竖井及超高层高速升降客运电梯工程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内,工程内容包括一平面尺寸为8.7m×9.4m、深度约194.2m的竖井和断面尺寸为5m×5m、长度约148.34m的水平隧洞,以及为完成该主体工程所建设的项目驻地、钢筋场和施工便道等附属设施。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地形地貌

根据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综合分析,地形地貌较复杂,天台山区峰峦起伏,中低山、丘陵间夹盆地,主峰海拔高程多在1250~1400m。

天台山区主要山峰海拔高程多在1000m左右。

华顶山是始丰溪与宁海白溪的分水岭,峰峦起伏,山势挺拔雄伟。

工程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地貌,最高点高程位于祭天坛锁龙居附近,为428m,最低点高程为项目钢筋加工场,高程约为395m,相对高差约33m。

天台山地层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地表覆土厚度1~2m不等。

山内多悬岩、峭壁、瀑布,山体风化较为严重,主要为花岗岩和砂土,坡面揭露岩石稳定性差。

2.2.2气候、气象条件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多雨,四季分明。

洪水由暴雨形成,主要为春夏之交的梅雨和夏秋季节台风雨。

工流域内龙王堂雨量站1962年至今的雨量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34.2mm,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7%,多暴雨,暴雨常造成山洪泛滥,并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实测最大年降水量2208.8mm,实测最小年降水量1049.0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26.2mm,最大月水面蒸发量为231.4mm。

多年平均气温为16.5℃,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9.5℃(7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6℃(1月份)。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以9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达85%,12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72%。

平均年无霜期232天。

2.2.3水文条件

工程区域地表水系主要有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桐宫湖)和部分下水库(金亭湖与八仙湖)及百丈溪。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引水区集水面积为6.7km2,正常库容1072万m3,正常水位396.21m;下水库集水面积为21.4km2,多年平均流量为0.14m3/年。

第三章施工便道总体规划

3.1临时便道设计标准

根据我公司施工便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现场地形条件,设计标准如下:

(1)经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多方对线路优化,视地形条件和视距要求调整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及后期永久性道路标准。

(2)本次最终调整考虑到施工期间重型设备,大型挖机铲车等车辆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故在工程施工期间不按永久性设计标准结构施工,暂修筑能满足施工需求的临时便道,并做好边仰坡及防排水措施,待工程完工后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达到永久性道路设计标准。

施工期间临时道路路面结构如下图;

施工期间临时便道路面结构

(3)施工期间临时便道土质路基地段基层为30cm厚塘渣+10cm厚的碎石垫层,其面层为10cm的泥结碎石面层,土质边坡坡度1:

1.5。

挖方石质地段路基表面用泥结碎石找平,岩质边坡坡度1:

0.75。

特殊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

 

工程完工后永久性道路设计标准如下图;

永久性路面结构

(4)永久性道路面结构采用5cm面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15cm级配碎石垫层+50cm塘渣。

本标段便道石质路基采用石质水沟排水,其余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排水沟排水,沟底宽度30cm,深度45cm,确保排水畅通。

(5)排水涵管;管节接头采用热沥青炼的麻絮填塞,管内和管外各填一半,

不得从管外一次填满,最后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围裹两道,基础垫层采用C20混凝土,图中"特别夯实区"系指管中心以下的填土,夯实度应在90%以上,

(4)为保证游客安全,工地与便道实现全封闭施工,用景区既有围挡同规格的钢质栅栏施作全线围挡。

(5)便道路面应保持直顺、干净、美观,路况完好,无坑洼,无落石,无淤泥,无积水。

便道经过水沟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做到排水畅通。

(6)施工便道边坡及周边绿化由景观专业统一调整。

3.2便道规划方案

本标段路段地形起伏严重,高差大,便道设置难度相对较大,结合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临时用地申报要求,我标段便道临时用地规划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3.2-1便道规划、实施流程图

本标段计划设置便道1条(共3段),全长约611m,其中新建便道约346m,利用既有路便道约265m(需拓宽、改善路面结构以方便利用)。

3.2.1项目驻地、渣场处施工便道

该段便道长约162m,最大坡度14.63%,从景区停车场进入,穿过弃渣场与景区内既有便道相接。

其中大门至项目驻地部分(70m)采用C20混凝土硬化,硬化厚度20cm,宽度5.0m,其余部分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构。

图3.2-2第一段便道示意图

3.2.2利用既有路便道段

利用既有路便道约265m(需拓宽、改善路面结构以方便利用),由景区栅栏处开始,主要改造涉及:

道路两侧局部树枝砍伐、路面加铺30cm厚泥结碎石、增设错车道两处、道路两侧设置防护网、局部道路加宽增设浆砌片石。

图3.2-3利用道路范围示意图

3.2.3新建达到井口施工便道

该段便道长185.492m,路面4.5米标准设计;坡度最大14.804%(详见该段便道纵横断面图),起点接祭天坛附近既有便道,起点标高429.000;终点至竖井井口施工平台,终点标高406.700。

图3.2-4新建到达井口便道示意图

3.3人员机械计划

表3.3-1便道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

序号

职务/工种

人数

备注

1

队长

1

不含项目管理人员

2

测量员

2

3

现场工程师

1

4

安全员

2

5

土方施工

6

6

挡墙施工

11

7

防护施工

8

8

普工

4

表3.3-2便道施工机械配置计划表

序号

机械设备及名称

型号

数量(台)

1

挖掘机(带破碎头)

神钢210

1

2

装载机

龙工50

1

3

后八轮自卸汽车

20T

2

4

压路机

18T

1

5

混凝土罐车

6m

2

6

振动棒

50型

2

7

洒水车

/

1

3.4工期计划

1、便道工程是本项目施工控制重点,施工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项目总施工进度,为此项目部在考虑不影响本标段总工期的前提下,计划于2018年5月2日开始便道施工,拟定2018年7月15日前完工,总工期73天。

2、因考虑到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新建便道选线过程中,多次对线路进行了优化,方案对比等工作,工期有所延误,计划于2018年9月15号前完成临时便道的全部工作,达到通车条件。

第四章便道施工

4.1既有便道改造施工

本工程利用景区内既有路便道在弃渣场坡顶与景区铁质栅栏交叉处开始,至景区月亮池旁游客隧道上方附近,长度约265m。

既有道路坡度较小,整体平顺,但荒废时间较长道路两侧灌木及树枝大部分伸向路中间、影响车辆通行,且无错车道。

在利用该道路前,需完成相关改造及防护工程。

主要改造涉及:

道路两侧设置防护网、道路两侧树枝砍伐、路面加铺30cm厚泥结碎石、增设错车道两处。

4.1.1施工流程

景区游客路线改移→道路两侧防护网设置→景区围挡拆除、连接渣场通道→道路两侧树枝砍伐→局部道路加宽及错车道设置→路面加铺碎石面层。

4.1.2便道围栏

为确保游客及施工安全,便道施工及后期使用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

便道两侧设置钢质围栏,围栏形式、材质、标准同景区既有外围挡,即框架式围栏网、立柱采用圆管弯折立柱。

本标段具体形式如图4.1-1所示。

图4.1-1施工便道围栏示意图

便道施工前,必须提前安装施工便道围栏,在与游客交叉点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如“施工区域,禁止翻越”等。

本标段设置围栏的便道长度为450.49m,其中利用便道265m,新建便道185.49m,单侧护栏总长度约1000m(具体工程量受便道边坡坡率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现场实际施工工程量为准)。

本工程结束后,景区内便道围栏全部拆除,并将利用便道起点位置原有景区围挡按照原标准恢复,施工便道按设计标准施工成永久性道路。

4.1.3改造施工

1、景区游客线路改移

景区既有便道在祭天坛附近与游客道交叉,为确保施工期间游客安全,封闭游客道,游客由琼台仙谷隧道通行,隧道出口位于月亮湖旁。

该处游客道路改移工作由景区管理部门实施,目前正进行施工。

2、景区道路局部加宽

景区既有便道在祭天坛附近与游客道交叉部位由于既有便道转角较大,无法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需要对既有便道进行加宽、改顺处理。

道路改移处理长度24m,右侧设置长20.5m、厚0.5m的M10浆砌块石挡墙,挡墙最大高度2.12m,挡墙砂浆强度达到90%后填筑填料。

道路改造详见图4.1-2~4.1-5。

图4.1-2既有便道与游客道交叉位置图4.1-3施工道路扩建示意图

图4.1-4隧道西端图4.1-5交叉部位便道扩建断面

表4.1-1道路扩建点位表

点号

N

E

H

备注

3233091.4

500013.4

427.40

起点

3233096.3

500013.1

427.50

3233099.8

500013.6

428.00

3233103.0

500017.9

428.23

3233108.1

500024.8

428.66

终点

3233104.1

500022.7

426.48

3233099.1

500019.7

425.90

3233095.7

500017.2

425.88

表4.1-2利用便道挡墙处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道路改移

24

2

浆砌块石挡墙

立方米

17.0

挡墙长度20.5m,最大高度2.12m,平均高度1.66m,厚度0.5m

3

路基填筑

立方米

35.68

土石混合路基

4

碎石路面

平方米

58.47

厚度30cm

5

警示牌指引牌

2

道路封路牌、导致指示牌

既有道路在景区售票大厅后方及祭天坛附近各增设错车道一处,错车道长度20m,道路加宽至6m的错车平台。

4.2新建便道施工

本工程新建便道总长约346m,分两段构成。

第一段长162m,为景区上入口停车场位置至景区既有便道起点。

第二段为景区内既有便道终点至竖井施工平台,长约184m,该段便道从月亮池至竖井施工平台段约25m范围与游客步道交叉,需要破坏该段游步道,而后紧邻游步道沿山崖一侧修建。

施工便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4.2.1施工流程

景区游客路线改移→拟建便道两侧防护网设置→便道施工范围树木移植、砍伐→新建便道位置临时防护施工→便道挡墙施工→路基土石方开挖、填筑→路基边坡防护、水沟砌筑→路面施工、便道防护工程。

4.2.2便道施工范围树木移植、砍伐

便道施工范围内所有树木移植、砍伐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详见《祭天坛至竖井施工平台便道施工树木移植方案》。

树木移植砍伐实施前,必须经过产权单位和个人及相关部门的同意。

景区内树木砍伐范围有变动的,必须征得建设单位、景区管理机构、监理单位及总承包单位的批准。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面界限,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林木及有机质和腐植土,清除或移植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

按总包单位要求清除便道范围内50cm厚的草皮植土和杂物等,且挖除全部树根,种植土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地点。

4.2.3新建便道施工期间临时防护施工

景区内新建便道在月亮池至竖井施工平台段由于右侧为陡坡,且便道下方为游客便道,为防止便道施工期间滚石及使用期间落物伤及游客,便道施工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本工程在该段便道范围(K0+160~K0+220竖井右侧沿横通道方向设置总长60米的被动防护网)临近悬崖一侧设置连续的多重组合防护措施,主要包括被动防护网+沙袋防护墙。

PX-075被动防护网平面布置图

1、被动防护网

本工程被动防护网防护网类型为RX-075,结构配置:

钢柱+支撑绳+锚绳+锚杆+环形网+减压环,内设钢丝格栅网。

(详见;被动防护网施工专项方案)

(1)清坡

当防护网施工处存在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清坡:

坡面上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因施工活动引起崩塌、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的,宜予清除或就地临时处理;坡面上存在将来又发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个别块孤危石,其崩落可能带来系统的大量维护工作需要甚至防护网的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或予以事先清除。

(2)基础施工

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锚杆的锚固能力,因此,对本身为基岩或坚硬岩土的位置,就具体化为锚杆孔的钻凿,而对不能直接成孔的松散岩土体位置,则可能包括基坑开挖、砼基础浇筑。

(3)基座及锚杆安装

对直接成孔的锚杆位置,锚杆采用灌注沙浆方式安装,对采用砼基础的地方,锚杆一般在浇筑基础砼的同时直接埋设。

(4)钢柱及拉锚绳安装与调试

为便于安装和确保安装后的钢柱稳定性,钢柱通常必须与拉锚绳同时安装,并在安装后通过拉锚绳张拉段的长度改变来将钢柱调整到设计的安装倾角。

(5)支撑绳安装与调试

上支撑绳必须在柔性网铺挂前安装,下支撑绳的安装先于柔性网的安装方法。

支撑绳的安装必须严格满足其位置要求,同时必须事先将减压环调整到正确位置,否则一旦支撑绳张紧后,其位置就不易改变。

支撑绳安装就位后,必须予以张紧。

(6)柔性网的铺挂与缝合

采用绳卡或卸扣将环形网临时悬挂在上支撑绳上,且网上的悬挂点在上沿网孔以下,以方便下一步的缝合连接。

缝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与钢柱、基座、拉锚绳间连接,仅在网与支撑绳和不同网块间连接,且对支撑绳上带有减压环的系统,还必须注意缝合绳在减压环附近不得与带减压环的一根连接。

(7)格栅铺挂

采用小网孔普通钢丝格栅与柔性网间用扎丝扎结,并翻越网顶上沿适当宽度,避免落石冲击时格栅被轻易坠拉下来。

此外,格栅下部通常留有一定富余,使其自然平铺在网后地面上,避免拦截下来的小块岩石从网底可能存在的悬空处外泄。

(8)其他完善性工序

系统安装完毕后,采用沙袋将平铺在地面上的格栅压住,避免落石将格栅向上掀起。

2、沙袋防护墙

未避免小型石块或其他杂物通过防护网掉落,沿防护网内侧设置60cm高沙袋做防护,沙袋宽度不小于50cm。

4.2.4便道挡墙施工

4.2.4.1挡墙设计参数

本工程景区内新建便道部分段落为半填半挖段,填方侧采用采用浆砌片石挡墙,挡墙形式根据填方高度确定,当挡墙高度小于4m时,挡墙采用浆砌片石结构,当挡墙达到4m及以上时,采用衡重式挡墙结构,详细参数见图4.2-1~图4.2-3及表4.2-1~表4.2-2。

挡墙大部分地段采用浆砌片石;挡墙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基底摩擦系数不小于0.35;挡墙基底开挖边坡,当开挖高度小于5m时,坡比为1:

0.4,当开挖高度为5~10m时,坡比为1:

0.5;挡墙基底纵坡不大于5%,否则设置台阶连接,台阶尺寸根据现场实际定,但其高宽比不宜大于1:

2。

挡墙排水孔距相应平台0.5m起设,间距3.0×3.0m,采用φ110PVC管,L=墙身+0.3m,外倾5%,进水侧用200g/m2土工布包裹;挡墙每隔10~15m设一道沉降伸缩缝,自墙顶至基底缝宽2cm,内填沥青麻丝,填缝深度15cm;

挡墙强度达90%后方可进行墙后回填施工,墙后填料采用碎石土,回填料内摩擦角大于35°,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图4.2-1圆管涵示意图

图4.2-2重力式挡墙设计示意图

图4.2-3衡重式挡墙设计示意图

图4.2-4挡墙正面示意图

表4.2-1重力式挡墙断面特征表

表4.2-2衡重式挡墙断面特征表

4.2.5.2浆砌片石挡墙施工

(一)、施工准备

1.石料

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规程执行。

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2.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试指标进行取样复试。

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

(1)、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的质量标准。

(2)、砂的最大粒径:

用于砌筑片石时的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

(3)、砂的含泥量:

因本工程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10,因此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

4.水

砌筑砂浆所用的水宜采用月亮池景区现有山泉,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确认合格后使用。

砂浆按设计规定,片石挡土墙砌筑采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砌筑、沟缝、抹面,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圆锥体沉入度50mm—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

5.基础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按道路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6.基坑开挖

(1)、挡土墙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

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

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2)、基础开挖为明挖基坑,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坑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上部失稳。

当基底土质为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黏性土等时,将其整平夯实。

(3)、基坑用挖掘机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

(4)、基坑刷底时要预留10%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

(5)、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倒运。

(6)、在基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

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应距基槽上口边缘1.2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7)、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

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应将其夯实,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7.砂浆拌制

(1)、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应先倒砂、水泥,最后加水。

搅拌时间宜为3~5min,不得少于90s。

砂浆稠度应控制在50mm~70mm。

(2)、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

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砂浆试块:

每工作台班需制作立方体试块,如砂浆配合比变化时,应相应制作试块。

8.扩展基础浇筑

(1)、开挖基槽及处理后,检查基底尺寸及标高,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浇注前要检查基坑底预留坡度是否为10%(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度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墙体向外滑动。

验收合格后浇注垫层

(2)、进行放线扩展基础,支模前放出基础底边线和顶边线之间挂线控制挡土墙的坡度。

(3)、支模:

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光面多层木板,50×100木枋背楞。

要求模板拼缝整齐,做到横平竖直,施工过程必须横向、竖向均拉通直线检查。

竖向拼缝需错缝,错缝位置为模板长度的一半。

操作时按从下到上顺序边拼校正边加固,保证施工位置平整不漏浆。

(4)、浇注:

浇注时用振动棒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影响质量及观感的现象。

每隔10—15m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用30mm厚的聚苯乙烯板隔离,要求隔离必须完整彻底不得有缝隙,以保证挡土墙各段完全分离,片石含量不得超过(20%)。

9.片石墙身砌筑

(1)、放线:

基础施工完进行墙身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找出挡土墙的控制线,并根据基础测量放样控制点测定出墙身内外边线,以及各伸缩沉降缝的位置,检查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

(2)、基础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留成斜槎。

(3)、基础砌筑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方法。

(4)、基础灰缝厚度20mm~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5)、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垢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浆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补实,不得有空隙和立缝贯通现象。

砌筑工作中断时,可将砌好的石层孔隙用砂浆填满,再砌时表面要仔细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

(6)、当基础完成后立即回填,以小型机械进行分层夯实,并以表层稍留向外斜坡,以免积水渗入浸泡基底。

10、墙体砌筑规定及要求

一般规定:

(1)、为了控制好墙身内外侧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松木板钉好坡度架,其坡度按各段设计图纸进行控制。

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两端,并拉小线进行砌筑。

(2)、砌筑顺序以分层进行为原则。

底层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