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76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docx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

1、风管内的风速

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

(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

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

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若靠近人员

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

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

风管计算公式:

所选设备风量宁3600宁风速二风管截面积

同时注意保证风管:

长边+短边w4一般不要〉4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

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二散流器喉部截面积

注意:

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

5、计算风管尺寸

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风管类型

阻尼系数(mmH2o)

送风管

0.05-0.2

回风管

0.03-0.12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0/m回风管0.06-0.1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

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

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7、风压估算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右。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多的情况下每米损失6pa左右&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

(W5米)

9、风口的选用.

1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2回风口用格栅风口

3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4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

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

层百叶。

/

流速m/s

表1.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应用场所

播音至

1.5〜2.5

戏院

2.5〜3.5

住宅、公寓、饭店房间、教室

2.5〜3.8

私人办公室

2.5〜4.0

般办公至

5.0〜6.0

电影院

5.0

百货店、上层

7.5

百货店、地下

10.0

/

 

表2、风管道内的风速

管道部位

主干路

支路

回风风口

新风风口

V(M/S)

小于5

2.5~3

不大于1.5

2~2.5

/

 

表3•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⑸

应用场所

以噪声

控制主

风管

以摩擦阻力控制

送风主

回风主

送风支

回风支管

公寓、饭店房

5.0

7.5

6.5

6.0

5.0

办公室、图书

6.0

10.0

7.5

8.0

6.1

大礼堂、戏院

4.0

6.5

5.5

5.0

4.0

银行、高级餐

7.5

10.0

7.5

8.0

6.0

百货店、自助

餐厅

9.0

10.0

7.5

8.0

6.0

工厂

12.5

15.0

9.0

11.0

7.5

新风(换气)量计算

引入新风主要是为了改善空调房间内空气质量,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浓度,确保在内的人员的舒适度和生理健康,维持工艺要求。

确定需要的新风量时,往往按照室内废气(尤其是CO)的产生量以及其他的室内条件。

一般来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3om的新风量。

对于普通场合,可以根据每人占用面积来计算新风量:

计算公式:

必要风量(m3/h)=A*面积/人均占有面积

上式中,A表示人均新风量(m3/h)通常进行估算时可使用20mVh。

换气次数的推荐值

场合

房间类型

换气次数(1/hr)

一般民居

起居室,客厅

2

浴室

6

厕所

10

厨房

15

餐饮场所

饭店

6

宴会厅

10

厨房

20

旅馆

客房

5

走廊

5

舞厅

8

饭厅(大)

8

洗手间,浴室

10

厨房

15

洗衣房

15

锅炉房

20

商用建筑

办公室

6

等候室

10

餐厅,厕所

10

会议室

12

工厂

办公室

6

电话间

6

车床间

10

印刷厂

10

电池间

10

机械厂

10

发店间

15

民用建筑所需的最小新风量[m3/(h人)]

建筑

类型

新风量[m3/(h•P)]

一级

50

客房

:

二级

40

三级

30

餐厅

一级

30

旅游旅馆

二级

25

宴会厅

:

三级

20

多功能厅

四级

15

商业

一级二级

20

服务

三级~四级

10

大堂

四季厅

一级二级

10

美容理发室、康乐设施

30

宾馆客房

3~5星级

30

1~2星级

20

文化娱乐场所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展览馆

20

游艺厅、舞厅(包括卡拉0K歌厅)

30

酒吧、茶座、咖啡厅

10

体育馆

20

商场(店)、书店

20

饭馆(餐厅)

20

办公楼

30

住宅

30

学校教室

小学

11

初中

14

高中

17

医院

手术室、高级病房

20

门诊部、普通病房、办公室

18

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空调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

1、送、排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以防气流短路

2、选用合适的风阀。

从原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10%—15%以内,可以不设调节阀,

但实际上仅靠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所以,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

1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

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支处设调节阀。

2明显不利的环路可以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

3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

4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

5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

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

3、风管的布置。

3.1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的数量

3.2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1.25倍直

径或边长

3.3为便于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

测压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大于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的直径),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2b。

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留测压孔。

4、新风进口位置

4.1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保证空气质量

4.2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这样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

4.3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不宜小于一米,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10米的间距

5、新风口的要求

5.1宜采用固定百叶窗

5.2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

5.3为防止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

6、排风管的新做法

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风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

利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利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置于卫生间.

7、风口与边墙的距离

风口距墙不应小于1米

8风口的选用.

8.1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8.2回风口用格栅风口

8.3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8.4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8.5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9、风口的凝露

风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

可加大风口尺寸防止凝露

10、静压箱的计算

1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大于1.5m/s

2出风截面积A=G/V(G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一样

3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音器代替静压箱

11、防排烟换气次数的确定。

1消防水泵间不小于4次

②变电室5-8次

3变电室5-8次

12、排烟口的布置。

4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

5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个

6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2-3层设一个

13、房间的空气压力状态。

1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

2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各种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

3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

4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

餐厅内的空气压力应处于前厅和厨房之间。

14、吊顶内的风管布置原则

从上到下依次为:

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

15、送、排风口的相对位置

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错布置

16、送风管的设计

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确保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

17、三通与风管的搭接

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