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743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docx

培训与就业名词解释

名解

1,职业:

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

2,职业培训:

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

3,技工学校:

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同时开展各类长短期培训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培训工作的主体力量。

4,就业训练中心:

是伴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诞生的以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训为主,是为新生劳动力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职业培训基地,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向社会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培训机构。

6,就业前培训:

为帮助初次求职人员或其他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

7,职业资格培训:

哪找国家职业标准所进行的培训

8,岗位培训:

职工按岗位需要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目标的定向培训

9,岗位练兵:

企业根据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素质的需要,在生产现场中有组织地对职工实施以提高生产服务技能和工作能力为重点的训练活动

10,转岗转培训:

为需要转岗或者转业的人员创造新的职业技能条件所进行的一种专门训练

11,学徒培训:

在生产现场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青年培养成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技术工人的培训方法

12,高技能人才:

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有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13,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解决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14,复合技能型人才:

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15,知识技能型人才:

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交公安的操作技能水平,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人员

16,再就业培训:

对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事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

17,创业培训:

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

18,岗位:

按照社会劳动分工,协作和组织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本单位

19,职业技能鉴定:

是一项基于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它是由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20,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

21,职业资格:

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22,就业标准(准入)制度:

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23,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对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级。

24,职业技能竞赛:

依据《劳动法》,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开展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技术,技能比赛活动

25,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26,结构性失业:

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27,季节性失业:

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而形成季节性失业

28,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长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29,隐性失业:

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等于或小于0的人员现象

30,自愿失业:

虽然有就业愿望,但与有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儿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31,就业: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2,失业:

在劳动年龄内,由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耽误职业的劳动者。

一般来说,失业在中国指的是城镇失业人员,主要包括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转失业人员两部分

33,劳动力参与率:

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

34,就业弹性:

它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的影响指标。

是指某以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自变量可以使国民收入指标,消费指标,投资指标等。

35,货币政策;政府利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剂总量需求从而调节货币收入水平,以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活动,促进就业

36,财政政策:

利用政府预算(税率和支出)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37,收入政策:

有两成含义;一是通过控制工资和物价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二是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政策。

38,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贸易战略,即实行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的战略;二是引进资本的政策;三是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劳务输出政策

39,职业分类:

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40,国家职业标准:

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做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41,知识要求:

是指胜任本工种本等级工作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与水平的要求

42,技能要求:

是指胜任本工种本等级工作应具有的实际技术业务能力的构成与水平的要求

43,工作实例:

是根据工种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列举胜任本工种本等级工作应该会做的典型工作或工作项目

44,中华技能大奖:

是我国设立的优秀技术工人的最高奖项,是国家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5,全国技术能手:

是我国设立的优秀技术工人荣誉称号,是国家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6,人口结构:

根据劳动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可将一国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分为增长型、老龄型、和均衡性。

47,产业政策:

是市场经济预算(税率和支出)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促进从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48,经济活动人口:

是指在16岁以上,由劳动能力,参加或需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49,劳动预备制:

是对青年劳动者就业前应该经过培训的制度

50,劳动力市场:

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资源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

51,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劳动力供求机制、劳动力流动机制、工资决定机制等方面的应用

52,劳动力供给机制:

表明的是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动机数量的供求关系。

即相应于工资率(劳动力价格)的增加和减少,市场将会提供多少劳动数量。

53,就业服务:

是劳动力市场的载体,连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满足双方的需求,直接为促进就业服务

54,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中介服务组织,是公益性的事业组织,是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的窗口

55,职业介绍:

是指一定的主体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56,职业指导:

是指职业介绍机构(或培训教学机构)对求职者(或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活动

57,公共就业服务:

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

58,下岗职工:

是指1986年全国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正式职工(不包括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中,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59,并轨:

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简称

60,积极的就业政策:

是按照市场就业机制的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就业服务和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行为等措施,调整、重组劳动力供求,促进就业再就业

61,消极的就业政策:

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生活救助为主,不注重在增加就业岗位和强化就业服务方面的投入和政策引导

简答论述

第四章

1、再就业培训的特点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2、再就业培训的意义和作用?

1,、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有利于转变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提高其再就业能力。

2,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有利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3,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

3,再就业培训的实施的内容。

1搞好摸底调查。

制定再就业培训计划。

2发动社会,确立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

3立足市场需求,组织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

4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特点,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

5加强创业培训能力,培养一批小老板。

6落实培训经费,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7搞好就业服务,密切培训与就业的衔接。

4再就业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的原则:

条件公开、申请自愿、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

5《2004—2005年再就业培训计划》的主题是什么,重点内容是什么?

主题是:

提高你的再就业能力

内容是:

1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完善社会化培训网络。

2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引进琪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开发实用好培训项目。

3进一步落实和使用好培训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

4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群面提供创业服务。

第五章

1创业培训的对象可以是下岗失业人员,也可以是院校毕业生、军队复转退伍军人、农村准备向非农村产业转移的人员或返乡创业人员。

2创业的几种形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区非正规就业组织

3创业培训的目的

1通过创业培训,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和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

2通过创业培训,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3通过就业培训,推动非公司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

4创业培训的意义

1创业培训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2创业培训是促进社区服务业和小企业就业的一项新举措

3创业培训是职业培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训与就业最直接的结合点。

5创业培训包括四种模式SYB培训模式“三段式”培训模式各地自创模式远程创业培训模式

6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的八大功能模块是什么?

开展政策宣传实施创业培训开发创业项目提供开业指导解决创业场地落实小额贷款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加强跟踪服务

7如何科学评估创业培训的效果?

创业效果只要体现在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

一是培训促进企业开办的效果。

即对原来没有经济实体的学员,应综合考察开办企业学员数占培训合格的这部分学员数的比例,以及员工的规模、企业经营收入和利润、新开办企业正常运营半年以上的比例等。

二是培训促进自谋职业的效果。

即培训后成功实现自谋职业的人数占培训的人数占培训合格学员的比例。

三是培训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效果。

即原来已是企业主或拥有经济实体的学员,通过培训后原来企业在员工规模、企业经营收入和利润等方面的变化。

第六章

1职业需同时具备的特征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2什么是职位分类?

我国职业分类的原则和结构是?

职位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只要进行的统一划分与归类。

职业分类通过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等,描述出每个职业类别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为劳动力社会化管理为就业和培训,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提供依据。

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

我国职业分类的原则大类划分原则中类划分原则小类划分原则细类划分的原则

3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1整体性原则2等级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

4什么事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哪几个等级?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基础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做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

第七章

1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它是由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2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经历了那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的初创

2第二阶段工人考核制度的恢复

3第三阶段工人考核制度的发展

4第四阶段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

3什么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

4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1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

2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3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

5我国实行就业准则制度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对劳动者就业世俱备的职业资格进行规范,是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素质结构现状和就业形势考虑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

从长远考虑,对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并使其纳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实行就业准则控制。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使我国的就业从安置型就业转为依靠素质就业,也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平等竞争就业环境。

从现实考虑。

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对初次就业的青年劳动者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要求其就有前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呢,在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后再进入就业岗位,可以延缓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年龄,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

6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和工作原则是什么?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细做好,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强做大。

围绕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强化质量,创新模式,扩展规模,。

直接有效地为企业和劳动者服务。

具体目标是:

重点抓好200个从业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的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带动企业、行业和教育培训机构鉴定工作的全面发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鉴定数量比上年递增20%,技师、高级技师新增50万人。

工作原则:

坚持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第八章

1什么是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是培养、选拔和评价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广大技术工人努力专研技术业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的措施,对树立优秀技术工人也是现代化建设重要人才的科学人才观,提高技术工人的地位,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2我国技能竞赛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把学、练、赛融为一体,比赛促培

2与技能鉴定、业绩考核相结合,比赛促考。

3与生产相结合,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4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想结合,激励先进。

3简要叙述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情况?

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是国家队全国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实行的一项表彰奖励制度,这一制度包括“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两个奖项。

国家从1995年开始实行这一制度,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评选表彰活动,每次评选表彰1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100名全国技术能手。

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4论述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是培养、选拔和评价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广大技术工人努力钻研技术业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对树立优秀技术工人也是现代化建设重要人才的科学人才观,提高技术工人的地位,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2有利于调动广大工人钻研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人队伍的稳定。

3有利于推动职业培训的广泛开展,促进工人队伍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分为哪三类?

每类是如何冠名的?

职业技能竞赛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赛制。

国家级和省级又分为两类跨行业的竞赛为一类,单一行业的为一类。

国家级一类竞赛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组织,可冠以“全国”等竞赛活动的名称;国家级二类竞赛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举办。

第九章

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2失业的定义。

测量和类型

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从而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对失业的度量要用失业率的概念。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比。

失业的类型只要有: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形失业自愿失业

3就业总体形势及主要问题

形势

1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素质有所提高

2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3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

主要问题

1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

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

3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和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

4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

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要压力日益明显

6市场导向的就要机制尚未完善

4今后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3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4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府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5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6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7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5失业造成的影响

1经济系统的紊乱和大量资源浪费

2大量社会问题出现

3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后人物质损失

6理解就业具有特殊的规律性

首先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

劳动力要素通过与其他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社会生产和消费

其次就业具有社会性。

劳动者不但是劳动力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就业是劳动者生存后人发展的手段

再次就业既是劳动者个体的微观行为,也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

就微观层面而言,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择业意识和劳动技能等是决定其就业的关键因素;从宏观层面来讲,社会经济状况。

教育科技状况。

就业体制、就业政策等对就业起决定作用。

7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制度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劳动力的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

具体表现在

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

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统一招收、统一调配。

3劳动力城乡分割,农村劳动力被限制流动

第十章

1影响就业的因素?

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额配置方式三个方面。

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和培训。

2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特点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

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有如下特点:

一是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偏高

二是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并且不受结婚、生育等的影响

三是青年劳动力参与率偏高

3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战略内涵和内容是什么?

内涵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战略思路的重点是:

1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上确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战略地位,并使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都能对就业形势的变化积极适时的做出反应

2使各地发热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都能按照“就业最大化”原则去进行选择;

3加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尽量避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过早出现“资本代替劳动”的问题

内容

1提高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

2重视第三产业,改善就业结构

3缩小二元经济城乡联动就业

4优化工业化技术路线,适当兼顾就业

5坚持市场导向,适度政府调控

4在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中,什么政策对就业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和发展战略:

我国应采取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就业弹性;重视第三产业,改善就业结构;优化工业化技术路线,适当兼顾就业;坚持市场导向,适度政府调控。

2货币财政政策:

通过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就业;通过公共工程、政府购买、减低税收等财政政策手段促进就业

3国际贸易政策:

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引进外贸和对外劳务输出时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4劳动力市场政策:

积极地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一系列旨在达成以下目的的各种行动:

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或者是改善劳动者与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等等。

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失业者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或者是使那些就业不充分的劳动者能够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和劳动收入水平。

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为失业者提供收入支持的措施

此外,收入政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等在促进就业方面也有巨大的潜能

第十一章

1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特征与功能是什么?

概念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

特征

1劳动力供给者与劳动力需求者双方,都是理性的,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准则,即寻找利益最大化

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有互相选择的自由,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

3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由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对比状况决定

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来实现劳动力资源咋合理配置。

2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机制包括的内容?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劳动力供求机制、劳动力流动机制、工资决定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3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

在我国现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