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650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品

河北冀州中学高三年级3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Fe:

56

第Ⅰ卷(选择题12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人体内某细胞发生的变化,则一定发生的是

A.甲细胞发生了脱分化过程

B.甲细胞正在发生凋亡

C.乙细胞将不断进行减数分裂

D.乙细胞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改变

2.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右图为胰

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

于条件反射

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

式为体液调节

激素A能作用于胰腺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

功能有关

激素B作用于胰腺后很快被灭活导致激素

的作用时间短

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

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

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

测得光照相同

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温度

t1

t2

t3

t4

光照下O2的增加值(相对值/mg•h)

2.7

6.0

12.5

12.0

黑暗下O2的消耗值(相对值/mg•h)

2.0

4.0

8.0

12.0

A.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由实验数据可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t4

C.光照相同时间后,t4温度下装置内O2的增加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

D.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反射弧及其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

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乙图的b处神经纤维膜对Na+的

通透性强

C.甲图的⑥结构中发生的信

号变化需要消耗ATP

D.人体内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a←b→c

5.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A.“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未经搅拌就进行离心,则上清液放射性低

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的实验中,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C.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然后再盖上盖玻片并镜检

6.下图为皱粒豌豆形成的原因和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实例都说明基因和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的变化

C.图中CFTR基因和淀粉分支酶基因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CFTR基因结构异常后无法进行转录和翻译

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结冰路面上撒盐,是利用盐与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促使冰雪融化

B.蛋白质、棉花、核酸、PVC、淀粉、豆油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C.利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8.分子式为C9H10O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且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

9.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

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

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

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

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PH减小

10.塑化剂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增塑剂DCHP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B.1molDCHP可与含4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C.DCHP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DCHP易溶于水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7的溶液中:

Fe3+、Mg2+、SO

、Cl-能大量共存

B.在甲、乙两烧杯的溶液中,共含有Cu2+、K+、H+、Cl-、CO

、OH-六种离子。

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含其中3种离子并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含有的3种离子是K+、OH-、CO

C.在含有HCO

、SO

、S2-、CH3COO-四种阴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

CH3COO-浓度变化最小

D.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

Na+、ClO-、S2-、NH

不能大量共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克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B.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2Cu2++2H2O

2Cu+O2↑+4H+

C.常温时,浓度均为0.01mol/L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CO32-)+c(HCO3-)+c(H2CO3)=0.02mol/L

D.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13.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盛有1mL0.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1mo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01mol·L-1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

Ksp(AgCl)>Ksp(AgI)

B

取少量KCl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

C

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

D

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A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1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B.物体受一恒力作用,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物体做匀速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D.物体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可能没有做功

16.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y=ax2(a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

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B

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B.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17.我国于2018年12月2日凌晨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从100km×100km的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轨道,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并于12月14日21时11分实现卫星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的软着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如果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的阻力,则“嫦娥三号”的发射速度可以小于7.9km/s

B.若已知“嫦娥三号”在100km的环月圆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及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

C.若已知“嫦娥三号”、“嫦娥一号”各自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高度(高度不同)、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月球的质量、半径

D.“嫦娥三号”为着陆准备而实施变轨控制时,需要通过发动机使其加速

18.如图所示,在电路两端接上交变电流,保持电压不变,使频率增大,发现各灯的亮暗变化情况是:

灯l变暗、灯2变亮、灯3不变,则M、N、L处所接元件可能是

A.M为电阻,N为电容器,L为电感器

B.M为电阻,N为电感器,L为电容器

C.M为电感器,N为电容器,L为电阻

D.M为电容器,N为电感器,L为电阻

19.如图所示,长方体玻璃水槽中盛有NaCl的水溶液,在水槽左、右侧壁内侧各装一导体片,使溶液中通入沿x轴正向的电流I,沿y轴正向加恒定的匀强磁场B.图中a、b是垂直于z轴方向上水槽的前后两内侧面,则

A.a处电势等于b处电势

B.a处离子浓度大于b处离子浓度

C.溶液的上表面电势高于下表面的电势

D.溶液的上表面处的离子浓度大于下表面处的离子浓度

2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轨道,其中AB是长为R的粗糙水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3/4光滑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推力作用下,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即撤去推力,小滑块恰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AB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

则小滑块AD

A.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为2.5g

B.经B点时加速度为零

C.在C点时合外力的瞬时功率为mg

D.上滑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直径DD′上方

21.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

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

t=0时对棒施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R的感应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关于穿过回路abPMa的磁通量Φ和磁通量的瞬时变化率

以及ab两端的电势差Uab和通过棒的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BD

 

第Ⅱ卷(非选择题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测定正方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开始之前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正方体边长,

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的边长为cm。

(2)如图丙所示为该组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

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计时点未画出。

从纸带上测出

=3.20cm,

=4.52cm,

=8.42cm,

=9.70cm,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组同学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

砝码的总质量为m,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为g,木块的加速度为

 

23.(8分)为了精确测量某一玩具电动机中导线圈的电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

电流表A1(0~3A、约5

);滑动变阻器R1(0~1k

,额定电流0.5A);

电流表A2(0~100mA、约10

);滑动变阻器R2(0~50

,额定电流2A);

多用电表;定值电阻R0=20

;电源(3V、约1

)及开关等,导线若干;

(1)请按图甲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2)应选择的电流表是,滑动变阻器是;(填写符号)

(3)测量过程中应保证电动机;(填“转动”或“不转动”)

(4)为防止烧坏电动机,实验中要分次读取数据,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已在图丙的U-I图中标出,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玩具电动机中导线圈的电阻R=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3分)如图所示,长方形木块A质量为10kg,滑块B(可视为质点)质量为2kg。

用细绳一端系于滑块B,水平拉紧后另一端固定于墙上。

A、B间和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2。

今在木块A上施加水平恒力F,使木块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木块A与滑块B分离时立即撤去力F,木块A继续向前移动A木块本身长度两倍的距离后停止运动。

求:

(1)撤去力F后A物体的加速度。

(2)撤去力F前A物体的加速度。

(3)木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

(g取10m/s2)

 

25.(19分)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d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水平的xy平面内,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在x>0的一侧存在沿竖直方向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强度B随x的增大而增大,B=kx,式中k是一常量。

一金属直杆与金属导轨垂直,可在导轨上滑动,当t=0时位于x=0处,速度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运动过程中,有一大小可调节的外力F作用于金属杆以保持金属杆的加速度恒定,大小为a,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设除外接的电阻R外,所有其他电阻都可以忽略,且杆只能向右运动。

则:

(1)该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有多长?

(2)当金属杆的速度大小为v0/2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有多大?

(3)若金属杆的质量为m,施加于金属杆上的外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何?

 

26.(14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

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提高“反应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回答一点即可)

(2)“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是。

(3)“反应2”的氧化剂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

(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已知:

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mL。

(已知:

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

27.(14分)甲醇燃料分为甲醇汽油和甲醇柴油。

工业上合成甲醇的方法很多。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12CO(g)+O2(g)=2CO2(g)△H2

2H2(g)+O2(g)=2H2O(g)△H3

则 CO(g)+2H2(g)

CH3OH(g) 的△H=。

(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2H2(g)

CH3OH(g),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

物质的量n(CH3OH)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H0(填>、<或=)。

(3)若要提高甲醇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缩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4)CH4和H2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

CO+3H2,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H2O(g),5小时后测得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H4的转化率为50%,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5)以甲醇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右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电路中转移1mole-时,实际上消耗的甲醇的质量比理论上大,可能原因是。

(6)25℃时,草酸钙的Ksp=4.0×10-8,碳酸钙的Ksp=2.5×10-9。

向2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8.0×10-4mol·L-1的草酸钾溶液20ml,能否产生沉淀(填“能”或“否”)。

28.(1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

竖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进水口是_____(填“I”或“Ⅱ”);竖直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

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氢、硫酸氢钠、水等。

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已知B、C装置中为常见物质的水溶液。

B装置检验的物质是_________,写出C装置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分离提纯1-溴丁烷,该兴趣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请你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分离出1-溴丁烷。

①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

②插上带橡皮塞的温度计③关闭_______,打开_______;

④接通冷凝管的冷凝水,使冷水从______处流入;

⑤迅速升高温度至_______℃,收集所得馏分。

(4)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g、13.0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g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9.(8分,每空2分)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会引起气孔开闭。

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所做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分组:

A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B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C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开放(%)

半开放(%)

关闭(%)

A组

40.0

42.0

18.0

B组

1.0

11.0

88.0

C组

21.0

42.0

37.0

请下列回答:

(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

(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

请写出制片的操作过程。

(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写出2种)。

30.(16分)某种动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眼色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

下图是研究该种动物毛色、眼色性状遗传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眼色基因(B/b)位于___染色体上,白毛个体关于毛色的基因型为_____。

(2)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F2中这种基因型的个体占的比例为____。

(3)F2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种,其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

(4)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与灰毛白眼雄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杂合雌性个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

(5)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l条的个体称为“三体”。

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

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

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1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

(注:

“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__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

②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再让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则基因R/r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则基因R/r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31.(7分)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用不同浓度的IAA和GA分处理相同的茎切段,结果如下图1所示;

实验二:

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2)根据图1实验结果,图2中的IAA理想浓度应为______

GA理想浓度应为______

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3)分析图2结果,研究者推测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用图2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__(横切片、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

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________现象,则表明IAA作用于表皮细胞;若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_________现象,则表明GA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32.(8分)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据图回答:

(1)该模型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__调节。

(2)请用该模型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3)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