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1612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docx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第二章

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只有审美理想的召唤,才使自然需要变成审美需要,并使审美需要摆脱欲望而走入现实并不断进步;还是审美理想,使人得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而在向审美理想的超越过程中,审美趣味起着综合的掌控作用。

  

(一)审美需要:

  1)概念:

  所谓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

  2)特征:

  ①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为什么在宇宙间一切有生命的动物中,只有人才有审美需要,也只有人才现实地从事各种审美活动?

这是因为只有人才会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因而只有人才真正懂得去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并自觉地去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

  ②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追求,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并且就在这种实践过程中认识和观照他自己。

  

(二)审美理想:

  1)概念:

  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审美经验是以感性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的,因而审美理想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观念,而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点。

审美理想并不是一般形态的思想观念,而是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

当然,这种表象也不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而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协调运作创造出来的。

因此,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同时,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必然会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持久而重要的作用。

  2)作用:

  ①决定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②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首先,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其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括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活动虽然直接诉诸人们的情感而不是人的意志,因而不会直接导致主体的实践性行为。

  3)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列宁曾经说过,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三)审美趣味:

  1)概念:

  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2)特征:

  ①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②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由此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审美趣味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这就是说,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到何种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趣味,根本上是由后天的社会因素所决定的。

其次,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在审美问题上那种所谓的“趣味无可争辩”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

  3)判断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

  ①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

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是否符合艺术本身的规律)

  ②联系主体的审美理想,提升主体的审美理想。

(是否符合人民大众的理想、意志和愿望;是否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审美理想。

  首先,我们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个人的审美趣味无论具有多大的分歧,它总是要在审美对象当中进行选择,它所做出的评价也必须符合对象的审美价值。

健康良好的趣味总是与对象的属性较为一致。

相反,坏的趣味则为主观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考虑审美对象的具体特征。

  

  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审美活动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的突出特点---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整体性的,因而也就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

就是说,审美活动作为精神活动既不像有限的物质生产劳动那样,实际地作用于对象、改造对象;同时它也不像精神活动的科学认识活动那样,主体必须把自己的情感、愿望、理想等个体、主观的因素暂悬置起来,处处以客体为转移。

下面,我们从四方面简要分析一下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一)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当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

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审美是只属于人的活动,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它既不是一种摆脱了肉体必然性对人支配的活动,也是一种摆脱了对“物”的绝对依赖性的活动。

黑格尔把审美活动“看作一种灵魂的解放,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并精辟地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著名命题。

  

(二)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审美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

  就是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的生产也必须剔除个人意识中的偶然性和主观性,使个体意识完全与其相同一,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精神产品的普遍性。

  (三)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马克思说: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当一位读者读完一部像《巴黎圣母院》或者《约翰·克得斯朵夫》这样的作品,他的情感得到净化,他的心灵受到感染,使他能够以更积极、更乐观、更加坚定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幸,这就是审美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活动是包含着“大功利”的。

  (四)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审美活动本身就是目的,但审美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

  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所谓审美活动又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首选,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再次,各种审美形态,如美、崇高、悲剧喜剧、怪诞、中和、气韵、意境等等的历史性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因此,审美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一)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对象一旦进入审美领域就成为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成为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充分确证和肯定。

因此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人生价值而具有价值性。

(例:

梵高的《农夫的鞋》【图6】)这幅画刻画出了劳动者对大地丰收的深情渴望。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满脸的皱纹中敞开着父辈艰辛处世而又豪迈乐观的丰富世界。

(罗中立的《父亲》【图7】)

  

(二)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1)都以主体为根据;

  2)都受社会实践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和现象,不仅客体在变,而且主体也在变,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必然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绝不存在所谓永恒的价值。

  (三)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人们之所以欣赏大理石筑成的雅典娜神殿,并不是因为大理石的原因,人们之所以欣赏黄金制造的王冠,也并非因为黄金本身,它们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根本上是因为它们具备一种特殊精神魅力,即能唤起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并使人获得充分审美享受的精神魅力。

  2)审美活动所追求的并非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独特的精神价值。

  (四)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审美需要就内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这个命题不仅意味着审美活动为人所独有,在人以外的动物和其他的存在物中没有审美活动,而且也意味着审美活动最能昭示人的本质特征,它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实地存在着的一种存在方式。

具体来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地位和角色都是确定的、被预先安排好的。

他几乎用不着刻意的努力,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已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规范、所塑造。

因此,日常生活世界在给人以稳定感和居家感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情怀,它使人最终溶解到一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中。

审美活动则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把人们移置到批判地审视生活的新的视点上。

它揭开遮蔽在日常世界之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迫使人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凝视现实,它在打破人平静生活的同时,却把生活的真正意义深深地嵌入人的心灵。

这正是人不断超越自身的本质追求的集中体现。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曾深刻地揭示了在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

异化劳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一种扭曲和蜕变。

在异化劳动中,人不是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命,而是用摧残生命的方法来维持生命,人本身的力量对人说,成为一种异已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从现实的必然性上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的阶段后才能完全消除人的异化处境。

在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之所以能成为人所珍重所向往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因为它是人在异化的条件下所能获得的一种最自由的存在方式。

席勒说,“游戏”(即审美活动)是“人性的完满实现”,“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由于在审美活动中,人暂摆脱了种种现实的功利关系,进入了理想的、超越的存在状态,人的本质力量不再受到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因而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达到全面、充分的自由与和谐。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的限度的张扬,人的本质力量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正是审美活动中,人才真正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黑格尔关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名言,正是这个意义上说的。

换言之,在审美中存在的人乃是真正充实的具有内存丰富的人,即自由人。

  从上面三点可知,审美活动确是最具有人的本质性或本真性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审美活动不是一种无根源的、抽象的精神活动,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先有了审美客体、审美对象的存在,然后才有了审美的发生。

相反,恰恰是由于审美活动的存在,才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的根据。

在审美活动之前或在审美活动之外既不存在抽象的审美主体,也无所谓抽象的审美对象,它们只是在一定的审美活动中才是有意义的、现实的、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具体因素。

  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这是因为:

  

(一)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

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

(二)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

审美主体不能离开审美对象孤立存在,主体的审美感觉与审美能力是在对象的“人化”关系中产生出来,并得到确证的,人的“主观感觉”是长期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

马克思曾说:

“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人类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三)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构建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当我们说到审美主体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一个审美对象的存在,正是审美对象要求并规定着主体成为审美主体。

总之,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主体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所谓人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是指人主要发挥自己精神性的本质力量,在精神性的劳动中在精神上占有对象的过程中来确证自己的现实存在。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一)惊异:

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1.审美惊异的概念:

  所谓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

表现为主体与客体刹那间的直接碰撞与神会中,激发主体强烈的审美兴趣。

  比如名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审美惊异的特点:

  ①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诗句。

  ②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主体必须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对象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对象,昭示着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对象也必须具备独特之处,否则就不可能使人产生真正的惊异。

 

(二)体验:

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感知、理解、想象;欲望、兴趣、意志;回忆、幻觉、潜意识)

  1.审美体验的概念:

  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2.审美体验与人生体验的关系:

  审美体验离不开情感与想象,但审美体验的根须却深深地扎在生活的肥沃土壤中。

一个人越是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他就越有可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一个人越是能深入生活的底层,饱尝人世间的甜酸苦辛,他就是越是具有广阔的视野,越有可能在审美中把他丰富的人生积淀转化为一种韵味深永、悠远无穷的审美意蕴。

  如人生的不同时期读《离骚》会有不同的感悟。

  如皇族读《红楼梦》的体验。

  如我国明代思想家李贽在谈到为文时说:

“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审美体验不仅摆脱了有限功利目的的羁绊,而且更重要的是,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

  3.审美体验与生活体验的不同:

生活体验往往带有实用功利目的,一般生活体验总是分散的、零碎的着眼于局部利益和眼前目的。

  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它是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

  审美体验的这种具体性、集中性和整体性,使它获得了为任何一种生活体验都不曾具有也不可能具有的强烈的情感震撼力。

  (三)澄明:

走向本真的世界(审美主体的精神与情感都处于自由状态,真实的自我与真实的对象交融在一起,从而进入天地与我为一境之中去)

  自从人的理性意识觉醒以来,人们就一直攀想着能够达到对世界的清晰把握,达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对象、与自然之间生动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澄明之境,是光明、敞亮的境界。

进入澄明之境,即揭开遮蔽、去除迷误,从而走向光明之域。

  主体如何才能进入澄明之境呢?

只有在审美的静观体验中澄明之境才会自动现身出来。

  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如读《红楼梦》。

  如托尔斯泰通过反映社会病态的作品来呼唤真正美好的出现,真正合理社会的到来。

  只有当审美进进入到澄明之境时,审美者才获得了情感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审美对象的意义与价值才充分的展示出来,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也才真正融为一体,因此,只有在澄明之境中,审美活动才真正实现和完成,审美主体才成其为自身。

  要言之,惊异、体验、澄明乃是审美主体三个主要的存在环节,或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对象本身也是非自在的、给定的:

一方面,对象只有在与主体的活动相联系,并成为主体活动实际指涉的客体时,它才作为对象而存在;另一方面,对象本身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存在物。

也就是说,对象不仅只有在主体的活动中改变自身的存在形态,只有在主体的活动中才完成自己,而且它只有在主体能动的作用中实际改变着自身的形态时,才实现着确证着自己作为对象的现实性。

比如面包只有当它成为人的食物时,才实现着自己作为面包的属性,一幅绘画也只有当它成为人的审美体验的对象时,它才不再是一种普通的物,而变成了人的审美对象。

  

(一)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任何审美对象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可以被人所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

  1.视觉对象:

色彩(P80)、线条(P81)、形状。

  2.听觉对象:

声音、韵律、节奏。

  3.审美对象的形式组合规律:

整齐一律、均衡对称、节奏韵律、对比调和,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最基本的形式规律。

(构成审美条件的物质因素必须整合于整体的对象结构,否则就是抽象没有意义的,而这些审美物质因素是怎样被组织起来整合于对象当中又决定其是否具有审美价值)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体。

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认为宇宙的美就在于它的多样统一。

他说:

“这个物质世界如果是由完全相像的部分构成的就不可能是美的了,因为美表现于各种不同部分的结合中,美就在于整体的多样性。

”(p82)

多样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中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说: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明代袁宏道讲插花应注意参差不齐,取其意态天然。

其《瓶史·宜称》云:

“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

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以绳束缚。

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

”(《袁中郎全集》卷三)

  

(二)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能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他本身也凝聚并反映着这个世界,拥有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并渗透到人的生命中)

  审美对象只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

  为什么只有在审美活动中,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象的审美条件才能现实地向审美对象转化?

  因为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事物对象存在的本质性往往处在被掩盖或被肢解的状态。

功利性活动以直接拥有或攫取存在物为目的,它使事物的本真性消解在它的有用性之中。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又不得不把事物抽象化进行分解与剖析。

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对象才既超脱了功利性,又摆脱了抽象的分析,而得以如其所是地显现自身,才带着它鲜活的生命力和本真性向主体敞开和呈现,审美对象也就得以现实的生成。

  审美活动之所以能现实地生成审美对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对象的气韵和神貌,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仅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甚至也超截止了自己狭隘片面的生命状态。

当主体全面地向对象开放自己的时候,审美对象也就完整地向主体昭显出来。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

“真正的艺术往往是无艺术的。

”如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

  (三)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审美对象不等于处在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事物本身)

  1.非实体性。

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感性客体,而且这种感性客体本身还必须具备某种审美价值,但是,审美对象却不直接地就等于这种感性客体。

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

它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关照和体验之中。

美国20世纪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把艺术创造的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意象)”,就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的这一存在特征。

  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

在审美中,主体总是这样或那样、有意或无意地要对客体作出选择,他或者会忽略某些因素,或者会增加某些方面,正是在主体这种创造性的观照过程中,审美对象才从它所依存的客观事物中被分离和突现出来。

  如教材p89举例,断臂维纳斯。

  审美对象从它所依存的客观事物中被抽离出来的过程,既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

在这种主客融会的双向互动中,就必然使审美对象超越原来客观的实在事物,变成了一种主客观统一的新的精神客体。

  审美对象实际上是一种“幻象”。

郑板桥论画竹:

“江馆秋月,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

”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是因为眼中之竹还是外在于主体的一种纯客观的存在物,而胸中之竹则是在审美观照中生成的已经包含着主体内在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了。

  2.开放性。

审美对象悬置了事物有限的使用意义而拥有了一种开放性,所谓开放性就是指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它不是站在主体面前既然不动的纯粹的幻象,而是一个不断向主体敞开的生气勃勃的流动的“生命世界”。

  如“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如欧阳修与梅尧臣关于诗的一段讨论,见教材p90。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总的来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实践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性存在的必然结果。

探究审美活动的发生,不仅要揭示审美活动之所以能发生的逻辑条件、现实原因是,而且要探究审美现象之所以会存在的人类学根据。

  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

(审美起源、发生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游戏说(席勒—斯宾塞理论):

  1.代表人物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发现艺术与游戏的类似之处。

但是,比较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则是18世纪德国作家、美学家席勒。

  2.内容

  在席勒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

主要表现为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对事物形象进行观赏和玩味。

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

这种冲动,甚至可以追溯到动物那种无目的的本能活动中。

“当缺乏是动物活动的推动力时,动物是在工作。

当精力充沛是它活动推动力,盈余的生命在刺激它活动时,动物就是在游戏。

  3.评价(肯定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来分析)

  首先,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这种思路及其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但是,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

这主要表现在它根本忽视了对动物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