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27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docx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育大学生认真对待爱情,文明恋爱,处理好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文明恋爱;做道德的守护者。

3、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演示,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时数:

3课时

五、教学内容

问题一:

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问题二:

大学生应确立怎样的恋爱观?

问题三:

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六、教学过程:

问题一:

当你在教室里准备静心学习时,却有人高声喧哗、打闹;当你在宿舍就寝时,却有人将音响声音调大;当你正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进餐时,有人在你面前吐痰,你是什么感受?

一、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

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化的要求就越高。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不仅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要受到影响,社会的生产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

因此,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例如,对于居民来说,良好的居住条件不仅表现为更大的住房面积和更好的屋内设施,也体现在居住环境优美、社区秩序井然等方面。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史,一些传统陋习的惯性仍然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时有所见。

例如,在公共生活中依然可以见到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

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排队加塞、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从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入手,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

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2、助人为乐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

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公德,是爱心的表现。

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3、爱护公物

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珍惜、爱护公物,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公共财物能够使其物尽其用,用有所值。

相反,如果社会公共财物遭到破坏,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所以,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应当像珍惜与爱护自己的心爱之物一样,精心保护公共财物。

4、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负责任。

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一代有为青年,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的生活秩序容易被破坏,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律来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

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问题二:

大学生应该确立怎样的恋爱观?

一、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尊重平等人格。

爱情应以双方的互尊互爱为前提。

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的抱怨:

“他爱我,但不尊重我。

”这种与尊重分离了的爱,是爱的悲剧,是爱的失落。

如果在爱的过程中没有尊重,自然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尊重,首先表现在求爱时要尊重对方的感情、意愿。

那种求爱不成,反目成仇,或软硬兼施,强求感情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

其次,尊重也表现在恋爱双方的相互交往和了解的过程中。

了解对方,应从交往中去观察,那种忽冷忽热,故意刁难或捉弄的所谓“考验”,只会使对方感到人格受辱。

再次,尊重还表现在爱情生活中。

恋爱双方应相互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兴趣爱好、学习工作、社交活动等等,而且要求男女双方一旦确立了恋爱关系,就要共同承担这一关系所包含的各种义务和责任。

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对方践行义务而自己却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些要求的实现,是恋爱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道德基础。

自觉承担责任。

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

“爱一个人并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一个决定,一个判断,一个承诺。

”“爱本质上是一种意志的行动,是用自己的生活对另一个人的生活作出完全承诺的决定。

”也就是说,爱情不仅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义务。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就意味着他(她)决定把自己的生活与另一个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将自己的命运与另一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联,就意味着对对方负有崇高的道德责任,就意味着要与另一个人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同舟共济、相濡以沫。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把爱情中这层含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说:

“真正的爱情,要求终生承担巨大的、神圣的义务”,当我们准备爱一个人时,应当首先想一想是否做好了承担义务、作出奉献的准备?

是否能够与爱侣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

那种“只求今日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爱情观念,无疑是无知的短视和对爱情的亵渎。

爱情本身常常包含了一种强烈的献身激情,然而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沉醉在热烈的激情当中,要想爱得持久,就必须把这种献身的激情上升为理智的责任意识,上升为崇高的道德义务。

文明相亲相爱。

爱情是一种异常炽热的情感,青年男女的恋爱始终是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下进行的。

随着感情的发展,交往的深入,双方心理相容度的提高,恋人间慢慢地出现一些小心翼翼的亲呢举动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恋爱者可以不要含蓄,不讲文明,让自己私密的感情世界在大庭广众之下袒露无遗。

人既然对肉体的裸露感到害羞,为什么与肉体一样属于自己独有的感情世界就可以随便袒露无遗呢?

情感表达的最佳境界是含蓄文明、恰到好处。

老子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况是人呢?

人是感情的发动者,又是感情的承担者,所以,人应该做感情主人,而不当感情的奴隶,不能让感情牵着自己走。

一个人如果任情驱使,必然为情所累,为情所恼,使本该幸福、美好的爱情成为累赘。

最后,要理智宽容。

陶醉在热恋中的情侣往往会沉湎于缠绵悱恻和激情奔放之中,理智的力量有时会变得微弱,这时容易出现不计后果,不顾及道德的狂热行为。

莎士比亚曾说: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

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因此,当爱情之火在心中燃烧的时候,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让道德做感情的哨兵,让爱情在理性文明的道路上持久地发展。

二、大学生的恋爱观

大学生是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发散着勃勃生机的热力,向往着真挚的爱情,向往着幸福的生活。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

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往往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自然产生了对爱情的关注和追求。

必须承认,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一个严肃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因此,帮助大学生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恋爱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有些同学,不懂得友谊和爱情有区别,把友谊当作爱情。

比如有一个男同学因为某个女同学和他交往比较频繁,就认为自己和她已经在谈恋爱了。

还有一个同学看到自己的恋爱对象和另一位异性交往比较多,没有认真分析就断定对方在搞三角恋爱。

造成这些不正确的判断,都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友谊和爱情的关系。

有的同学分不清楚好感和爱情的区别,看到某某异性同学对他(她)赞扬几句,或者帮他(她)的忙,就认为对方已经爱上他了。

心理学家认为,完整的爱情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好感──爱慕──相爱。

因此,好感,只是相爱的第一步,距离相爱还很遥远,而且好感也不是必然要发展为相爱,而只是一种可能性,所以不能认为有好感,就是有爱情。

泰戈尔曾说:

“友谊和爱情之间的区别在于:

友谊意味着两个人的世界。

然而爱情意味着两个人就是世界。

在友谊中一加一等于二,在爱情中一加一还是一。

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爱情是我们追求人生幸福的重要目标,但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和唯一目的。

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理想,还有事业,还有亲朋,还有好友……所以,鲁迅先生说,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依附,不能仅仅为了爱而生产盲目的爱,而把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

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

这样的恋爱观,很容易导致对人生目标的误解,对于爱情过度的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

因此,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傅雷给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一生任何时候,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因整天卿卿我我而耽误学习、虚掷光阴的实例在大学校园中并不鲜见,这样的恋爱态度也不利于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挫折,常常会使一些同学在求爱不成或失恋之后,情绪和行为失控,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导致严重的后果。

3、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选择爱情伴侣,也叫做择偶,这是恋爱婚姻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一步。

有不少在恋爱中碰到挫折,造成感情伤害的人,就是因为择偶不当引起的。

有一句俗话说:

“慎起始,才能善其终”,意思是说事情开始时要十分谨慎,才能有比较好的结果。

但是,选择终生伴侣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多了解、多思考。

了解,是选择对象的前提条件。

在确定恋爱关系之前,要把双方的思想品德、性格爱好、文化素养、身体健康、职业情况、生活习惯、生活作风等作尽量深入的了解,然后再考虑是否确定恋爱关系。

有的人选择对象只看相貌、金钱、地位等外在条件,不作进一步了解就轻易确定关系;还有人搞“快攻”不作充分了解就“速战速决”;甚至有人一见钟情,仅凭对方的海誓山盟就轻易相信对方。

这些择偶态度不认真,很容易造成恋爱的不幸甚至可能造成爱情悲剧。

正确的择偶标准是:

在选择对象时要以道为首,把“志同道合”放在首位;注意个性和志趣的和谐互补,切忌以貌取人,以财取人,以权取人。

如果以貌取人,必然色变爱去;如果重财轻德,必然财竭情移,如果攀附权势,必然权失爱亡。

因此,建立在外貌、钱财、权势基础上的爱情都是不牢固的。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择偶时过份追求外在美。

他不听别人的劝告,娶了当时号称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塔丽亚为妻。

然而这个美人是一个追求喝玩乐,水性扬花的女人,他不断地要求普希金带她出席各种晚会和宴会,频频参加社交活动,把普希金搞得筋疲力竭,才思枯竭,连诗也写不成了。

后来这位美人又爱上了一个军官,普希金不堪忍受奇耻大辱,被迫和军官决斗,结果被军官开枪打死,“赔了夫人又折命”,落得悲哀的下场。

可见,选择对象不能够只看外在美,不看内在美。

4、不能只重过程不重后果

责任是爱情的基本要素之一,恋爱中的双方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爱护对方,那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是可怕的,它可能既伤害对方,也伤害自己。

热恋中的情侣,当性爱的激情达到火热的境界时会产生一种感情的冲动,抑制大脑思维,使情感突破理智的防线而发生性行为。

婚前性行为会给双方,尤其是女方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其不良的后果也是结婚后发生性障碍的精神因素。

婚前性行为是文明社会和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也会受到社会、家庭的指责。

因此,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理智战胜情感,防止发生婚前性行为,千万不要只图一时快乐而不顾及后果地在爱情的“春天”去采摘“秋天”的果实。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姻,等到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干了许多悔恨得使你锥心的蠢事。

”《爱是不能忘记的》——谌容小说

问题三:

有人说:

大学生只要学到文化知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品德修养如何不所谓。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1、如何自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1)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修养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

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

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

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

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

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

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列宁曾经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

我国儒家倡导的“内省”、“自讼”、“吾日三省吾身”之类,虽可借鉴,但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收效甚微,正如明朝的黄馆所说:

“历数十年犹未足以纯德明道"。

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许多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改革、开放前进道路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

在平时,大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都包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象、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的比赛等。

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修养。

马克思曾说:

“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注)说明人象照镜子那样,要从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和评价自己的。

特别是一个健康的集体,对于培养一个人优良思想品德影响更大。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3)自觉向先进人物学习。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

俗话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

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

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4)掌握批评的武器,发扬"慎独"精神。

思想品德修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即正确认识自己有那些长处,有那些短处,有那些优点,有那些缺点。

优、缺、长、短对一个人来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发扬优点,不断克服缺点。

也就是说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象扫把一样,经常打扫灰尘才能清除,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则应抱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支出。

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进行反省。

在我们大学生中一些同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乐于别人指正,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

修养贵在自觉,应提倡“慎独”精神。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原话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

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

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精神从防微杜渐,培养自觉自我改造精神来说是可贵的,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的表现。

(5)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

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

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

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

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按照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对照自己言行

(一)爱国守法

 爱国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守法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知法、守法、护法。

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守法”强调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

因此,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应当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当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

 

(二)明礼诚信

 明礼是指待人接物时言谈举止要讲文明礼貌。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要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平时不讲诚信,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

(2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人生的第二身份,是对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证明,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团结友善

 团结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友善作为公民道德规范。

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与人为善等。

 (四)勤俭自强

 勤俭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俭节等等。

古人认为“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从“勤能补拙”来看,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最重要的就是竭尽能力,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也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又说“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所有这些格言和古训,都告诫和劝勉人们,只有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然,提倡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并不是反对提高生活水平,也不是要求人们都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而反对的是奢侈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