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507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docx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5级高一上学期

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②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③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

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

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

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

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

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

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1.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

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意识。

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物”就是民间剪纸这一载体,承载着艺术上造型形式的传承和其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C.“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虽然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着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

D.“蛙”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保护神,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剪纸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B.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精神文化,随着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变化,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深层寓意内涵也会随着形式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C.“凤穿牡丹”等花色纹样的剪纸,表现了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多子、丰收安乐的美好愿望。

D.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能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求,扶持人类的生存,追求民族、人类群体的强烈审美理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搭车)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

“能事我乎?

”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

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

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

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

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稍习骑射。

稍:

渐渐

B.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闇夕:

昏暗的黄昏

 C.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顿:

驻扎

 D.文帝不豫,入侍医药不豫:

不高兴

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B.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高恒会意旨

C.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D.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

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

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

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

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分)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分)

(3)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3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8.“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诗中有何作用?

(5分)

9.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

(3)《短歌行》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苦短”含义的诗句是, 。

(4)《归园田居》中诗人含蓄表达自己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两句是, 。

(5)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

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

我的心情沉重了。

明天就是春节呀!

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

“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

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

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

这是一个盲人!

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

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

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

正好!

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

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

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滚回单位。

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

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

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

时髦青年!

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

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

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

“你……别怕!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

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

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

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

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

”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

“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

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

“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

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

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

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

“你要802次的票吗?

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

”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

“真运气!

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

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

街道上一片寂静。

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心情和故事结局。

B.在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心理,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C.男青年因为最后一张票和青年妇女发生了争执,又被小女孩误解,腮帮子抽动,泪花子在眼里直转,都表现出他既懊恼又委屈的心理。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老人买车票的故事,表现了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存有大爱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E.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2)小说以买票场景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男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塑造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4)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作者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谈谈这种写法对你写作的启发。

(8分)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由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上频频获奖,一些家长便不顾孩子的条件,非要让孩子进“奥

数班”不可,数学家张教授对此颇不以为然。

B.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

最近,又遭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依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项目,建立社保机构独立预算和全国统筹预算,是我国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创新战略。

B.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C.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D.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出现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①④②⑥⑤D.③④⑤⑥②①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甲、乙、丙三处补出相应内容,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

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___①___。

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

二是___②__。

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

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

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

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

三是____③____。

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

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在哪里?

米兰•昆德拉有部小说,告诉我们:

生活在别处。

生活真的在别处吗?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憧憬着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会有摄人心魄的生活。

有人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生活,单调乏味,日久生厌,于是怀着新奇和刺激的心去别处寻找生活。

可是,兜兜转转一圈,众里寻“它”千XX,蓦然回首,才发现,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是每个从别处寻找生活的人都有过的感受。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你身边,就在你的家里,就在你生活的天地间,就在你的心里……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自定立意,标题自拟;②文体为记叙文,文体特征鲜明;③有真情实感。

注意:

书写端正,卷面特别整洁者可在5分以内加分;书写潦草,标点不规范,不按规定用笔书写,根据情况扣3—10分,没有标题等扣3分。

语文参考答案

一、1、C(“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有误,原文说“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2、D(“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强加因果)

3、B(原文的表述为“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二、4.D(不豫:

病重、病危)5.A6.B(“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的梦,并不是事实。

7.

(1)等到他对于自己所喜爱(得到或追求)的事物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

以前感到高兴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然不能不(能够)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慨。

(4分,“之”“迁”“向”“犹”“以”,错一处扣1分)

 

(2)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做的诗,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3分,“虽”“殊”“所以”“致”错一处扣1分)

(3)等到王琳被平定,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3分,“益”“论进”(选拔进用)“任使”,定语后置句,错一处扣1分)

8.这句诗的意思是:

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

(2分)(“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

(1分)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2分)

9.情包括:

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

“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

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

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

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

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10.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6)齐彭殇为妄作

三、11.

(1)(5分)DE(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

(2)(6分)①(场景集中)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紧凑;②(场景集中)有助于在情节碰撞中发掘人物深层心理,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③反映春运买票难的社会现实,也是社会环境的折射。

(每点3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男青年是一个衣着时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品质高尚的人。

②塑造这一人物,与青年妇女和“我”相互映衬,有助于表达小说爱的主题;在塑造人物上欲扬先抑,使小说情节更为曲折。

(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意思对即可)

(4)(8分)第一问:

①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②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的描写需要;③便于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④便于较快进入情境阅读,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第一问答出2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

改变以往安排段落僵化、死板的做法,根据作品的特点、表达需要灵活地安排段落。

(能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和上一问的特点谈对自己的写作启发,言之成理,可得4分)

四、12、A(A不以为然:

不认为正确,使用准确。

B项,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C项,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D项,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13、D(A、成分残缺,应该在“全国统筹预算”后”加“制度”。

B项不合逻辑,句中的“生活用品”包含了前面的内容;C.动宾搭配不当,“养成”与“精神”不搭配。

14、C(③承起句的“高洁”,将蝉喻为隐士,①则描述“隐士”的生活特点。

这两句先写出蝉的习性、特点,突出其“高洁”,然后④②再回应句首的“晨间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接着⑥⑤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的“蝉亦是禅”。

15. ①就地取材,食材新鲜②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③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

门第低微。

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

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侯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

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

“你能侍奉我吗?

”子高同意了。

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

(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

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

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

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

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

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

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

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

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