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报告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441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馆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体育馆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体育馆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体育馆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体育馆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馆报告表.docx

《体育馆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馆报告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馆报告表.docx

体育馆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项目

建设单位

X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X解放路行署办公大楼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X地区X新区A组团

立项审批

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体育场馆91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0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2000

总投资

(万元)

952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11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2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X地区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规模速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的要求。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X新区的建设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会显得原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X地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设施,同时也影响城市品味和档次的提高。

为此X特提出该项目。

X地区X新区体育馆确定为乙级体育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动场地、3500座的看台及辅助用房和设施,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此,X于2010年12月委托X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安排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交由建设单位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2.建设规模

X地区X新区体育馆确定为乙级体育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动场地、3500座的看台及辅助用房和设施,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指标见表1

表1主要建筑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建设用地总面积

平方米

30000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2000

基底面积

平方米

8000

建筑密度

%

26.67

容积率

/

0.5

3.总图布置

本项目位于X地区X新区A组团(X县城以东4公里,324省道以北1.6公里处)。

具体见附图1-体育场鸟瞰图。

4.占地类型与交通

本项目占地属于公共设施用地中体育用地(C4),项目位于A组团中心位置,交通便利。

5.砂石料、土料

砂石料及土料从北屯镇购买,距X县40km。

6.给排水

(1)给水

目前新区市政给排水工程已完成,规划后的市政供水干管沿新区A组团次干路三到达体育场馆规划区西部,距拟建体育馆场址约50m,管径200mm,供水压力满足要求。

(2)排水

规划后的市政排水干管沿新区A组团次干路到达体育场馆规划区西部,距拟建体育馆场址约50m,废水集中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3)主要用水量标准

主要用水量见表2

表2主要用水指标

用水部位

用水标准

数量

最高日用水量

比赛大厅观众

5L/人·场

3500

17.5

运动员淋浴

50L/人·场

60

3

健身

20L/人·场

200

4

办公、会议

30L/人·场

200

6

空调系统用水

 

 

12

未预见用水量

10%最高日用水量

4.2

合计

 

46.7

平均日用水量的日变化系数取1.5,则平均日用水量:

46.7/1.5=31.1m3/d

7.供电

靠近项目区有10kV的城市架空线,距项目用地约100m,项目供电有保证。

8.供热

规划后的市政供热干管沿新区A组团次干路三到达体育场馆规划区西部,距拟建体育馆场址约50m,管径300mm,项目供热可从该供热干管引入,项目供热有保证。

8垃圾处理

体育馆产生垃圾由专人定时收集、清运,统一送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区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不存在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1、地理位置

X县位于X北部、X地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5°00′~48°10′、东经87°00~89°04′,东邻富蕴县,西接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吉木乃县,南跨准噶尔盆地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靠X,最北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边境线长55.67km,县境南北长350km,东西宽25~150km,总面积3.65万km2。

县城南距X首府乌鲁木齐市637km,距克拉玛依市300km,北距行署驻地X100km。

X新区位于X县城以东4公里,324省道以北1.6公里处,本建设项目位于X新区一期工程A组团建设区域。

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地形地貌

X县地势北高南低,全县大致可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山区约占总面积的13%。

高山带海拔2300m以上,以寒冻风化为主,山体岩石裸露;中山带海拔1200~2300m。

受强烈古冰中川作用和侵蚀作用,径流切割,多为陡崖深谷,形成造型奇特的象形山石和峻峭的峡谷风景地貌,因雨量丰沛,阴坡多森林,阳坡多水草,是优良的夏牧场;低山带海拔800~1200m,降水较少,以干旱剥蚀侵蚀为主,径流切割弱,植被稀疏,阳坡草少,阴坡牧草较好,是较好的春秋牧场;平原区约占87%,海拔350~800m,两河间平原(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海拔500~800m,有少量的垦区,大部分荒地为春秋转场牧道和牧场;河谷平原,海拔480~600m,主要为额尔齐斯河谷与乌伦古河谷,这是本县主要农林牧业基地;乌伦古河以南平原和禾姆沙漠广大地区大多是戈壁、洼地和沙漠。

3、地质与地震

X县县境出露地层多样。

额尔齐斯河以北多为上元古界,主要为震旦系库卫群。

古生界地层分布广泛,分属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

新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乌伦古河两侧,分属第三系、第四系,第三系多见于乌伦古河两侧的戈壁丘陵区;第四系可分四种情况:

(1)洪——风积层;

(2)风积层,主要分布在乌伦古湖东部;(3)洪积层,分布在戈壁丘陵低洼地带;(4)冲积层,分布在现代河床两侧。

县境位于I级地质构造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的北部,以额尔齐斯大断裂为界,南北分属准噶尔地槽褶皱带和阿尔泰地槽褶皱带两个亚I级构造单元,再以地质构造特征划分,又可分为三个主要的II级构造单元,一是北部喀拉额尔齐斯褶皱带;二是额尔齐斯挤压褶皱带;三是北准噶尔凹陷。

这一构造单元可进一步划分为布伦托海凹陷、乌伦古河隆起及顶山凹陷三个III级地质构造单元。

布伦托海凹陷即指导乌伦古湖区及其周围地带,其形成直接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准噶尔盆地及周围山区发生一次强烈构造运动,东西准噶尔盆地分别从南向北和自北向南反方向“掀斜”隆起,盆地中心向西迁移,从而结束阿尔泰山、天山水系汇入准噶尔盆地的历史,凹陷区域逐渐沙漠化,形成戈壁、荒漠景观。

4、水文及水文地质

X县境内有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两大水系,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外流河,年径流量约23.9亿立方流经该县约30公里,乌伦古河为内陆河,年平均径流量为9.4亿方,是X县的主要灌溉水源,该河流经X县约199.6公里,最后注入乌伦古湖。

乌伦古湖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由乌伦古湖和者勒库勒湖两部分组成,其面积约136万亩,是X县重要的旅游和渔业基地。

X县地下水也较丰富,全县可利用地下水约0.6亿方,额尔齐斯河以北春秋牧场有丰富的岩石裂隙水,最大涌水量达1公升/秒,乌伦古河以南吐孜多依地带有第三系承压水层,最大涌水量达20公升/秒。

X县位于乌伦古河北岸冲击洪积平原地带,东北高、西南低,平均坡降不到1%。

其工程地质表现:

表层1.5米,左右为轻亚粘土层;1.5-2.0米之间为细砂,颗粒均匀,稍密;2.2-4.5米之间为中砂,颗粒均匀;4.5-6米之间为砾砂,其中含蓄有少量卵石,较多为粘性土;6米以下主要是粗砂和中砂层隔层分布。

工程地耐力为0.12——0.15兆帕。

地下水位埋深1-4.5米。

5、气候

X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受北冰洋寒冷气候的影响,夏季干燥、凉爽,冬季严寒漫长,属于大陆性温带气候寒冷地区,具有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气候大致可分为山区、平原和沙漠三种气候。

平原区属大陆中温带干旱气候,夏季温和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

年平均气温4℃,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42.7℃,年平均降水量161mm,蒸发量1658mm,最大冻土深度150cm,无霜期限147天,全年多西北风,8级以上大风平均23天。

山区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降水较多,年降水量低山带为200~300mm,中山带为500~700mm。

沙漠区夏季干燥,冬季干冷,年降水量在121mm以下。

6、土壤、植被

工程区土壤主要为淡棕钙土,土层大都较薄,约6~7m,土壤肥力不高。

植被属于草原化荒漠类型,以小蓬、铃铛刺、柽柳、毛柳、梭梭、假木贼、蒿类为主,伴有大量的短命类植物。

人工栽培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以及杨树、柳树、榆树和桦树等。

7、生物多样性

项目区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不但天然及人工植被种群单一,结构简单,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物种,而且野生动物也很少,其中有家燕、麻雀等鸟类,鼠类、草兔等动物。

项目区生物多样性指数低,结构简单。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1、X县

X县下辖五乡一场一镇65个行政村,另有X建设兵团农十师182、183、187、188、189团,自治区司法厅X监狱,地区一农场等驻县单位。

全县总人口10.62万人,其中县属人口7.28万人,全县由汉族、哈萨克、回族、维吾尔等26个民族组成,其中县属少数民族3.25万人,占总人口的44.63%,汉族4.03万人,占总人口的55.37%。

X县是农牧业县,主要以牧业为主,有发展牧业生产地优越条件,草场面积3500万亩,是“X大尾羊”的原产地;境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有黄金、石油、天然气、宝石、云母、盐、铁、锂等;境内有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乌伦古湖,是X两大渔业基地之一,主要有池沼公鱼、白斑狗鱼、东方欧鳊、额河银鲫、贝加尔雅罗鱼、河鲈、鲢、鳙、鲤、江鳕二十余种天然野生名特优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类: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阿尔泰山区自然风光、森林公园、金塔斯草原森林保护区、阿拉善温泉、蝴蝶沟、霍加雪夫岩画、卡拉额尔齐斯河、卓尔特河风光去、萨尔布拉克奇石沟、乌伦古湖内陆湖泊、海上魔鬼城、乌伦古湖南岸硅化木等。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170024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5%,第二产业增长9.9%,第三产业增长17.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3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8%。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完成75185万元,增长65.5%。

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2、建设项目周围社会环境

本项目位于位于X新区一期工程A组团建设区域,X县城以东4公里,324省道以北1.6公里处。

项目区周边没有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一)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建设项目位于X新区一期工程A组团,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具体位置、特点及当地气象、地形和环境功能等因素,选用距项目区较近的解特阿热勒乡阔克铁热克村(X县西南方向,距X县2km)的大气监测资料,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监测项目:

TSP、SO2及TSP三项。

监测时间及频率:

2010年3月8至12日,连续监测五天。

TSP每天连续监测不小于12小时,SO2、NO2日均浓度连续采样不少于18小时。

监测单位:

X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监测方法见表3。

表3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最低检出浓度

来源

SO2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0.003mg/m3

GB/T15262-94

NO2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0.003mg/m3

GB/T15435-1995

TSP

重量法

0.001mg/m3

GB/T15432-1995

(二)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当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时,表明该项目污染物超标;当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时,表明该污染物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

单项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为:

Si,j=Ci,j/Cs,j

式中:

Si,j-单项标准指数;Ci,j-实测值;Cs,j-项目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值。

(三)监测结果及评价

各污染物日均值浓度监测结果见表4。

表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监测时间

项目(浓度单位:

mg/m3)

二氧化硫

标准指数

二氧化氮

标准指数

TSP

标准指数

3

8

〈0.006

0.04

0.009

0.075

0.042

0.14

3

9

〈0.006

0.04

0.006

0.05

0.048

0.16

3

10

〈0.006

0.04

0.006

0.05

0.042

0.14

3

11

〈0.006

0.04

0.006

0.05

0.040

0.13

3

12

〈0.006

0.04

0.005

0.042

0.042

0.14

从表2中可知,监测点中SO2、NO2和TSP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且标准指数远小于1,表明当地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一)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

项目区区域主要河流为乌伦古河,该河流位于项目区西南侧3km处,为了解项目区域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区乌伦古河布设1个监测点位,项目区域上游一个断面乌伦古河-顶山断面。

监测项目有23项:

pH、悬浮物、溶解氧、CODCr、高锰酸盐指数、BOD5、挥发酚、氟化物、氯化物、氨氮、氰化物、硫化物、铜、锌、铅、汞、镉、砷、六价铬、总磷、硫酸盐、硝酸盐、石油类等。

具体监测项目见监测结果表3

监测单位:

X地区环境监测站

(二)评价方法及标准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

①PH值的计算公式:

Pi=(PHi-7)/(PHSU-7)PHi>7时;

Pi=(7-PHi)/(7-PHSD)PHi≤7时。

其中:

PHi---i污染物的实际值;

PHSU---标准浓度上限值;

PHSD---标准浓度下限值。

②其他项目计算公式:

Pi=Ci/Coi

其中:

Pi---i污染物单因子指数;

Ci---i污染物的实际浓度;mg∕L

Co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mg∕L

Pi>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本次评价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类标准进行现状评价。

(三)评价结果

表5   乌伦古河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

点位

项目

评价标准

乌伦古河-顶山断面

评价指数

pH

6-9

7.49

0.245

高锰酸盐指数

≤4

2.

0

0.550

BOD5

≤3

2.70

0.900

氨氮

≤0.5

0.080

0.160

硝酸盐氮

≤10

0.125

0.013

挥发酚

≤0.002

0.001

0.500

氰化物

≤0.05

0.002

0.040

≤0.05

0.0018

0.036

≤0.00005

0.00003

0.600

六价铬

≤0.05

0.002

0.040

≤0.01

0.005

0.500

≤0.005

0.00005

0.010

石油类

≤0.05

0.005

0.100

CODcr

≤15

5.00

0.333

硫酸盐

≤250

177.80

0.711

氯化物

≤250

47.40

0.190

≤0.01

0.00003

0.003

≤1.0

0.025

0.025

≤1.0

0.025

0.025

总氮

≤0.5

0.264

0.528

总磷

≤0.1

0.072

0.720

氟化物

≤1.0

0.350

0.35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0.025

0.125

硫化物

≤0.1

0

010

0.10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

0.01

由监测结果可知,在监测的23项指标中,项目建设区域附近乌伦古河水质监测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在厂址四周各布设一个监测点,监测布点图见图1,监测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各监测点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表6  噪声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

编号

监测位置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dB(A)

标准值dB(A)

超标情况

dB(A)

时段

Leq

L90

L50

L10

1#

昼间

46.9

43.2

45.5

50.7

60

未超标

2#

昼间

47.2

44.8

46.3

51.1

60

未超标

3#

昼间

47.1

43.7

46.1

50.9

60

未超标

4#

西

昼间

46.3

42.8

45.8

50.2

60

未超标

 

 

图3  监测布点图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土壤类型属淡棕钙土,土层薄,本次环评在厂址区的耕地上采样,监测结果为:

pH7.5,总盐1.78g/kg,Cl-0.037g/kg,SO42-0.15g/kg,有机质6.75g/kg,全N0.542g/kg全P0.699g/kg。

按X盐渍化分级标准衡量,属于非盐渍化土。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中确定的肥力分级标准衡量,有机质和全N为五级,属于缺,而全P为三级,属于丰富。

项目建设区为荒地,植被属于草原化荒漠类型,以小蓬、铃铛刺、柽柳、毛柳、梭梭、假木贼、蒿类为主,伴有大量的短命类植物。

评价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很少,可见的有家燕、麻雀等鸟类,草兔、田鼠等哺乳类动物,无国家保护物种分布。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X新区一期工程A组团,无国家重点及省(自治区)级风景区、历史文化遗迹等保护区(地),项目区周围为空地。

故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1)大气环境: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3)地下水: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4)声环境: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表7环境保护目标和保护级别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

评价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

乌伦古河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声环境

区域声环境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空气: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

3.地下水: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

类标准;

4.环境噪声: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见表。

1.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2.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

3.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4.固体废弃物排放执行GBl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第一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污染物排放量为COD3.1t/a。

由于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均由当地居民产生,不属于新增流动人口,因此不增加污水排放量,且统一由市政管网收集,进入X县污水处理厂,因此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X地区X新区体育馆”是以商业运营与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为一体的项目。

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其基本工序及污染工艺流程,如图4、图5所示:

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运行使用

图4施工期、运营期工艺流程图

噪声、扬尘噪声、固体废弃物噪声

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运行使用

施工废水、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施工期运营期

图5施工期、运营期产污工艺流程图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影响分析

①施工扬尘

施工期间要进行平整土地、挖方填方、建造建筑物等工程,在各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存在大气污染。

项目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产生的粉尘、扬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

②施工噪声

建筑噪声是施工工地最为严重的污染因素,项目主要是设备噪声和机械噪声。

③施工废水

施工期污水包括:

车辆机械检修清洗、管道敷设、混凝土调制、建筑安装等产生的施工余水和废弃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④施工固废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工程的挖掘;三是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碎砖块、混凝土、砂浆、桩头、水泥、铁屑、涂料和包装材料等建筑垃圾;四是本项目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①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为进出排放的汽车尾气。

②噪声污染源

本评价考虑的噪声源包括外界对拟建项目有影响的噪声源和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噪声源两部分。

外界噪声主要来自项目周围道路交通噪声,项目内部噪声来自汽车噪声。

③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④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为体育场运营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排放情况

处理后排放情况

产生浓度

产生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

大气

污染物

汽车

尾气

CO

HC

NOx

0.013t/a

0.0012t/a

0.00087t/a

0.013t/a

0.0012t/a

0.00087t/a

水污

染物

生活污水

废水量:

890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