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274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用具:

  1立方厘米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什么是l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l立方米?

  二、导入新课

  1、导入

  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你有什么办法?

(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

  说明:

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

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

  2、新课

  

(1)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

你们是怎么摆的?

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板书学生的:

(设想举例)

  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

  441l

  8421

  24432

  (3)观察: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

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l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字母公式:

V=abh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2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了解新知。

  看大屏幕,问: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板: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板: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于长方体的体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引发矛盾。

  引:

知道真不少,那你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吗?

看来我们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还不太全面,还有些问题。

所以对于学习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一起来看。

  3、渗透学习态度一(出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宪章”)引:

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清代学者陈宪章的一句话,老师觉得我们学习数学也应该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勤于思考,经常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时常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

课前没有做到,老师希望接下来我们探索长方体体积由来时能做到,好不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预习(或自学)的力量,直接揭示课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情底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最后,在“学贵有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中,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课件(或教具)演示

  1、一排一层的长方体。

(出示: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问:

这是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起告诉我,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个呢?

4个呢?

  小结:

也就是说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体积就是几,是这样吗?

  2、3排1层的长方体。

  再问:

我们再来,1排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排多少个?

3排呢?

这么快,你是是怎么做的?

  小结:

也就是说用每排的个数4×排数3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

(板:

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

  3、3排2层的长方体。

  再问:

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多少?

好我们再来,一层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层多少个?

这次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

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乘层数2就可以求出这个大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

  4、释疑辅垫。

  引:

学贵有疑,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前面没有乘层数就求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呢?

(引导出前面两个长方体的层数都是1,第一个长方体的排数是1)(板:

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

  5、数个数验证。

  再引:

数学是严谨的,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求小正方体个数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或教具演示)结果相同吗?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6、引导发现。

  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做到这里,对于长方体体积的由来你想到了什么?

(注意评价

  学生回答:

他说的好不好?

好在哪?

)引导出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小结:

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了吗?

由公式可以知道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

借助教具、学具,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在操作中发现规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头脑中建立长主体体积由来的表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抽象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过渡:

知道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老师觉得学习还不能停止,在这里,老师还想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一起来看。

  三、操作验证、巩固练习。

  1、学习态度二。

(出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

也来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从书本上或从别处得来的知识,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记得牢,理解得透。

  2、拼摆计算。

  引:

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利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计算的方法自已来算一算长方体体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高,请同学们注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来摆,注意分工协作,

  2、请填好记录单,注意发现新的问题。

开始。

  小结:

还是那句话:

数学是严谨的,通过自己来动手验证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可信的。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知的陆游诗句,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合作中验证新知,再现长方体体积由来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及探究能力。

  引:

现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确认了吗?

它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先估算体积再独立计算。

  5、巩固练习。

  引:

为了巩固新知,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小题,还能不能做?

  1、练一练第1题。

  直接口答列式。

  2、练一练第3题。

  先谈注意问题再解答。

最后拓展此题的古代解法。

  3、拓展新知。

  引:

这是生活中一道典型的求体积的题,实际上它的解法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

“方自乘,以高乘之既积尺”)这是2000年前我国古代一本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解法,和我们现在的解法一样吗?

你觉得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怎么样?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了解,升华了认知。

  四、总结回顾,深化体验。

  问: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总结:

老师也想通过这节课告诉大家,我们学习,不光要记住知识,还需要经常问问为什么,更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新知的正确性。

最后,我还想送大家一句名言,一起看(出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叔)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是没有难和易之分的,只要你去学,你去做,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很容易。

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

“谈收获”是对所学知识部分的整理,“谈感受”是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尤其是“名言”的总结,进一步使学生对今后的生活学习有了概括性引领和提升。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笔盒、牙膏盒)谁大谁小呢?

(引出体积的的概念)然后指出其中一个面,引出有关面积的知识。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与之相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长方体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

  ②、长方体长、高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

  ③、长方体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

  2、做一做

  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他们的长、宽、高。

  3、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与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体的体积=()×()×()

  ↓↓↓↓

  用字母表示()=()×()×()

  =()

  正方体的体积=()×()×()

  ↓↓↓↓

  用字母表示()=()×()×()

  =()

  4、独立完成课本47页“试一试”1题。

  ①观察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各个图形的什么?

()

  ②想一想,知道了底面积和高,如何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v=()×()

  三、巩固练习。

  1、估一估这个笔盒的体积有多大?

分小组量一量、算一算。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评价

  1、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用什么办法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呢?

  2、在这节课里,你表现怎么样?

你觉得那位同学(或哪个小组)表现好?

好在哪里?

  五、布置作业

  请你设计一个体积是210立方米的游泳池。

  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4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202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文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我安排了两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

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

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

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利用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汇报

  三、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

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

  四、再次探究

  1、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

  2、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板书:

分数除法

(二)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