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158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编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课程编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课程编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课程编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课程编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编号.docx

《课程编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编号.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编号.docx

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

BZ071023

总学时数:

54课时学分数:

3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方向)  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一、课程教学目标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

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与管理系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内学时数为54课时,3学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教材选用汪乃銘、钱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的《学前心理学》。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幼儿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幼儿行为,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学前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理解学前心理学常用的心理学方法及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儿童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及有关的理论和学说。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任务。

2.能够区别学前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等相近学科的不同与相同。

 

3.能够解释学前心理学、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概念。

4.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小结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本章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了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理论问题,使学生对学前心理学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把握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

2.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3.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基本理论。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第三节 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一、成熟学说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三、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说

四、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小结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学者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做出不同的解释。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知识;

2.初步了解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3.掌握现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教学重点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2.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概念

二、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几个概念

三、年龄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乳儿期)

二、1-3岁先学前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逐渐齐全

三、3-6岁学前期/幼儿期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观看学前各年龄段儿童录像

目的:

初步观察和了解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

要求:

认真观看录像,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分小组讨论,并上交小组讨论报告。

实践学时安排:

2学时

小结: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就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不一样。

 

第四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重点

1.注意的概念及种类;

2.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难点

注意的品质。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三、注意的种类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在幼儿园环境中观察、记录某班或某个幼儿注意力发展的情况

目的:

1.了解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2.分析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要求:

在见习过程中,运用自然观察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同时,可以向班上教师咨询观察对象的相关情况,帮助进行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分析。

实践学时安排:

2学时

小结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

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5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二者的联系;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

   3.理解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4.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5.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功用

三、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与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用匹配、指认、命名三种方法调查小、中、大班幼儿3名,了解其几何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目的:

1.了解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特点 2.分析幼儿园运用感知规律组织幼儿活动的情况

要求:

在见习过程中自由选择记录3名幼儿的感知观察力发展水平

实践学时安排:

2学时

小结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的认知基础,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本章介绍了学前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空间知觉与时间知觉的发展规律。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3.了解记忆的品质;

4.掌握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6.掌握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的类型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四、记忆的品质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小结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为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3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想象的种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二、想象的种类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观察幼儿的角色、建构、表演等游戏,分析不同年龄班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目的:

1.了解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2.观察并分析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要求:

具体记录一个游戏中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并分析想象在该游戏中的作用,完成观察报告。

实践学时安排:

1学时

小结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有着各自想象的特点。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5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理解思维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

3.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过程

三、思维形式

四、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运用分类、排除、解释、守恒等方法测查和分析幼儿概念、判断和推

理的特点和水平。

目的:

1.了解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 2.了解幼儿判断和推理发展的特点

要求:

熟悉分类、排除、解释、守恒等方法的操作流程,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了解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

实践学时安排:

2学时

小结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理解言语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幼儿期言语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

幼儿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言语及其作用

二、言语的种类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1.请幼儿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讲述,录下讲述过程。

       2.语言测验波士顿命名测验

目的:

1.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2.了解波士顿命名测验的测试流程及结果分析

要求:

可采用笔录或者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记录,整理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实践学时安排:

(内容1)2学时 (内容2)自选

小结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儿童并非生而具有言语能力,言语的获得是学习的结果。

言语活动是双向的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言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包括个人发出表达思想的言语信息。

通俗地说,言语活动是由听(书写)和说(阅读)共同构成的。

但在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个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

总之,言语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简要地说,是通过形成和提高儿童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而实现的。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掌握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功能;

2.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懂得情感的种类及特点;

3.懂得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

4.掌握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及良好情绪的培养措施。

教学重点

1.情感的概念及种类;

2.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情感的基本状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一、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对家长、教师、幼儿进行直接访谈,调查幼儿情绪动因。

初步学会调控幼儿不良情绪的辅导方法

目的:

1.发现影响幼儿情绪的动因 2.初步学会调控幼儿不良情绪的心理辅导方法

要求:

访谈时注意引导语,并做好记录以便以后分析

实践学时安排:

1学时

小结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

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

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者不去做某种行为。

比如,在愉快情绪下,儿童愿意学习,做什么事都积极;情绪不好时,则不愿意学习,活动也不积极。

儿童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无意性的特点。

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受情绪的影响、制约非常大。

不论感知、记忆,还是注意、想象、思维,都受情绪的相当大程度的影响。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3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掌握意志、意志行动等概念;

2.明确意志行动的环节;

3.理解意志品质及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

教学难点

意志发生的标志与阶段。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二、意志与认识与情感的关系

三、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意志

一、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小结:

意志是指幼儿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4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3.了解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4.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5.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重点

1.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2.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教学难点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1.进行幼儿道德判断实验。

      2.运用“同伴现场提名法”研究幼儿同伴交往的地位类型。

目的:

1.了解幼儿的道德发展特点 2.了解同伴关系的类型

要求:

完成一份幼儿道德判断实验报告。

熟悉“同伴现场提名法”的操作流程,能较熟练地运用并做好归纳总结。

实践学时安排:

2学时

小结: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8学时)查看/隐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个性的特性和结构;

2.掌握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及种类;

3.理解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发展的特点;

4.掌握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培养与塑造的方法;

5.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6.理解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及提高评价策略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及种类;

2.理解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培养与塑造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气质概述

二、性格的概述

三、能力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二、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一、儿童性格的萌芽

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三、学前儿童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

第四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能力的结构

二、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三、学前儿童智力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四、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第五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

二、自我认识的发展

三、自我评价的发展

四、自我调节的发展

教学实践环节

内容:

1.学习使用“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和瑞文图形推理测验

         2.了解和学习使用丹佛发展筛选测验、凯里婴儿气质问卷

3.了解自身气质,用陈会昌气质测试量表

目的:

1.学习使用常用的的智力量表 2.熟悉量表施测的操作程序

要求:

了解量表的构成及适用范围,熟悉量表施测的操作程序,明确测试结果的分析角度

实践学时安排:

4学时

小结:

儿童的个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的个性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不同的儿童会形成不同的个性?

家庭这个社会化动因又是如何影响儿童的个性的?

作为个性组成部分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发展的?

这些是本章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要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哲学和生理学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解剖生理学是《学前心理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学生在中学已完成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剖学生理》和《生物学》,以此类课程作为学习《学前心理学》的预修课程。

后续课程是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等课程。

 

 

六、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备 注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4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2

2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2

2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3

2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4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2

1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3

2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2

2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3

1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3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的发展

2

2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4

4

 

小计

36

18

 

总计

54

 

 

 

 

七、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

《学前心理学》汪乃銘、钱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参考教材:

梁宁建主编:

《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陈帼眉主编:

《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金花主编:

《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周念丽编著: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而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普通心理学的基础又比较简单,因此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循序渐进、活动性、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配合理论讲授辅之以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结合幼儿行为与心理特点事例进行目标导向教学。

 

 

九、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一)上海浦东学前教育网站http:

//www.pd-

(二)中国学前教育网

 

 

十、其他(作业要求及考核方式)

 

 

(一)根据学校的课程计划指导方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

期末统一安排时间考试。

(二)课程成绩由:

实训(占20%),平时成绩(占20%)与期末考试(占60%)组成,平时成绩由考勤、参与课堂活动、问题讨论、平时作业、课程论文等项目构成。

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