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116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docx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

酒业开发项目策划书

附录

一、附表:

附表1:

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

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2-2:

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2-3:

科技投资明细表

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附表6: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8-2: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表9:

资本占用费表

二、附图:

1、场(厂)址地理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3、生产流程图

其它附图

三、附件:

附件1:

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附件2:

项目单位2006年、2007年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3:

企业信用等级证明和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

附件4:

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

附件5:

加工、流通项目的土地使用证,种养项目的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合同

附件6:

环保部门审批意见

附件7:

自筹资金来源证明材料

附件8:

资产抵押(质押)或担保证明材料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概况

单位名称:

华醇(暂定名)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概况:

华醇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是以开发中国南方葡萄酒为主的果汁酒生产新型企业,以现代庄园建设为目标,集葡萄酒厂、葡萄种植基地、葡萄观光自采园、葡萄酒展示之品酒吧、葡萄酒自酿自乐屋、休闲娱乐村等多功能为一体。

现已建成葡萄酒孵化基地,葡萄酒原料基地(自有500亩,签定原料采购基地1000亩)。

公司生产的“华醇”牌葡萄酒,其质如莹露,爽似甘泉,着天霞之色,溢果香之熏,且不含色素、调制剂和保鲜剂,是地地道道的原汁佳酿,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

自2007年到目前上市试销以来,以其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信誉打开了消费市场,不分男女、不同层次的人士一致反映很好,成为许多部门单位招待宾客的重要接待酒。

1.1.1.2财务及投资状况

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第一期(中试期)投资400万元,第二期(产业化)投资5000万元,第三期(跨越发展期)投资1.2亿元。

1.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袁森林,男,1958年4月出生,1981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经济师,一直在供销系统从事领导工作。

1997年创办天赐贸易批发部,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2005年开始创建湖南天隆农业贸易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额达到1个亿,2007年起先后任长沙市葡萄科技合作社、长沙县天宜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和华醇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1.2项目建设条件

华醇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上处于有利条件。

首先,按照《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长沙近郊都市农业环带重点发展对接都市需求的高技术、高效益农业,建成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创新、示范、辐射和推广基地,大力扶持建设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带,这些给项目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

1.1.2.1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地果园镇距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钟路程,依托开发区“四高速、两国道、一机场”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尽享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2、给排水条件

项目所在地有良好的农田排灌系统,既能满足项目用水要求,又能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项目的生产性用水主要是井水,经检测为优质地下水。

3、供电条件

采用双回路10kV电源环网供电,市政供电网络已在项目周边。

项目所在地还有农电网辅助供电。

1.1.2.2技术优势条件

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对葡萄酒酿造和葡萄的种植掌握了核心技术,特别是拟通过葡萄酒酿造中试完成,建立新的中国南方葡萄酒特色工艺流程和其标准体系。

在葡萄种植方面,通过对各种酿酒品种及野生品种的调查与试验,筛选出了适合长沙多雨气候、抗病易管理、酿酒品质好的葡萄品种。

1.1.2.3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长沙县中、北部乡镇现有近10万亩可供开发酿酒葡萄的山坡地、高岸田,发展酿酒葡萄种植业大有可为,资源优势是项目的主要条件,这些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完美的整合,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3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地点:

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

建设规模:

新建一个占地210亩的现代化庄园,其中,葡萄酒厂占地100亩,葡萄种植示范园100亩,休闲度假村10亩。

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逐步建立10000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合同收购保底价每公斤3元。

进度安排:

1、孵化期(一期)目标。

2008年9—2010年9月为时两年作为中试期,投资400—800万元,今年试产葡萄酒5万公斤,产值980万元(196元/公斤,下同);第二年试产葡萄酒25万公斤,产值4900万元。

建立葡萄生产基地1000亩。

2、产业化(二期)目标。

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进入产业化阶段,投资3000—5000万元,第一年(总第三年)生产葡萄酒50万公斤,产值9800万元;第二年(总第四年)生产葡萄酒250万公斤,产值4.9亿元;第三年(总第五年)为跨越式发展第一年,生产葡萄酒500万公斤,产值9.8亿元。

建立葡萄生产基地1万亩。

1.1.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金1.2亿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原料基地建设投资2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00万元。

资金来源:

公司实行股份制,资金全部由股份募得。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

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农科教发[2007]6号)

⑷《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湖南省发改委

⑸《湖南省“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07]36号)

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一五”规划》

⑺《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沙市发改委)

⑻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3综合评价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地区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范围和相关政策。

同时,对促进葡萄生产产业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亦能发挥积极作用。

华醇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的成功运作,不但丰富了葡萄酒的品种结构,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填补了中国南方葡萄酒生产的空白,推出了具有中国风味和适合中国人口感的纯原汁葡萄酒。

1.3.1财务效益评。

项目预期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进入产业化正常期年利润总额为350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96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9%,投资利税率为80%。

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达75%,财务净现值为2625万元,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57年。

1.3.2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利用长沙县特有的土壤条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葡萄生产基地,辐射带动能力很强。

项目的绝大部分原料来源于农民,能切实带动项目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果园镇及周边乡镇农户走上葡萄种植致富之路。

1.3.3主要风险评价及措施

1、酿酒技术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济南轻工业学院葡萄酒课题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的专家为技术后盾,在酿酒厂成立技术开发实验室,创新酿酒技术,形成中国南方葡萄酒生产标准体系。

2、种植技术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为技术后盾。

选择优良的种苗,加强病虫害防治。

并根据生产和市场情况,由葡萄科技合作社提前购进化肥、农药,或者可以跟供货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项目采用的技术、产品市场优势明显,且项目基础条件具备。

项目实施后,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因此,项目是可行的,是值得建设的。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种植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发展种植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

葡萄酒所带动的葡萄生产,是一项新型的农业产业,也是长沙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2.1.1国家农业产业规划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期间要确保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落实“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的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

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确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1.2区域发展规划

《湖南省“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07]36号)指出“十一五”时期,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效益、科技兴农、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发展战略。

其战略重点是:

用产业化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农村经济发展,突出产业链条延伸和产品转化增值;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把结构调整作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根本途径,把科技兴农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发展长沙县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21世纪的长沙农业,将是以现代工业装备的农业,以现代科技武装的农业,以现代管理经营的农业。

即,要依托现代技术和改良品种而建立起高科技农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农业,并努力发展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农村产业集团。

为此,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资源为依托,按照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以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开创长沙农业新局面。

长沙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现在正是向农业强县跨越的重要时期。

2、是促进长株潭农业经济的需要

长株潭区域,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为主轴;以319国道、320国道和上昆高速公路为次轴;以湘乡—韶山—宁乡公路和106国道为辅轴,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区为中心结点的三纵两横“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包括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次中心城市8个、重点城镇47个等。

核心区为“一主两次环绿心”的空间结构,以长株潭北、西南、东南三个功能区为核心,三市结合部为绿心,包括三主四次十五片区组团和29个小城镇,构成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类空间协调、生态友好的网络型城市群区域。

项目通过大力推进葡萄生产产业化,形成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农产品经济区,有利于发展城郊观光农业、城市休闲农业等都市农业。

3、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项目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产业,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市场化水平,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收益。

葡萄的产销是长沙县农民收入较高的一个农业项目。

但葡萄属鲜活产品,受天气制约性大,储存期保鲜期销售期都短。

近年来随着葡萄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葡萄销售单价和收益呈明显下降趋势。

葡萄大规模发展走鲜食类销售之路势必受到制约。

调查发现,葡萄通过加工酿酒,能解决葡萄规模化生产的销售问题、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税源,稳定“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

4、是促进葡萄产业链形成的需要

中国葡萄酒业日渐走向成熟。

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还不普及,消费层次偏低,人均消费量比较小,葡萄酒在酒精类饮品中的比重还很小,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中国葡萄酒已形成内部和外部相关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配置。

根据国家葡萄、葡萄酒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66.67千公顷,2015年将达100千公顷。

由于国际葡萄酒价格的上升,本项目的建设实际上也是对湖南葡萄产区的葡萄种植面积、葡萄品种选择,乃至酿酒葡萄种植产业的一个很好的促进。

5、企业发展的需要

华醇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成立的宗旨,就是为了发展果汁酒生产,逐步形成以葡萄酒为主产品的果汁酒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既促进中国葡萄酒的健康发展,又带动水果生产的健康发展,推进农业工业化、现代庄园化。

首先通过本项目建设,奠定企业发展基础。

也为延伸葡萄产业链,提高葡萄加工附加值,扩大葡萄生产规模,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为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作贡献。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东经113°16’、北纬28°12’,西与长沙市区、望城相邻,南与湘潭县及湘潭、株洲市区相邻,北与平江、汨罗毗邻。

葡萄种植基地,选择在长沙县果园镇、青山铺、开慧、白沙、高桥、干杉、福临等乡镇;葡萄酒加工基地定在长沙县果园镇。

3.1.2自然资源状况

长沙县地处湘中丘陵偏东北部。

东、北、南三面环山,中西部略低,地形以岗地平原为主。

全县有大小山丘200多座,植被葱郁,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7.2℃,年降雨量1390mm,日照1677h,无霜期275天,且境内板页岩发育土壤面积大,十分适宜酿酒葡萄的生长。

3.1.3农业经济状况

长沙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辖4个乡、16个镇,547个村民(居民)委员会,乡村户数20.9万户,乡村人口73.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32万人。

全县现有耕地58000公顷,水田542100公顷,旱地36300公顷,可供开发的丘岗山地99559公顷。

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630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87407万元,第二产业576427万元,第三产业302475万元,人均GDP14575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14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24%;种植业产值为157768万元,占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2.39%;全县稻谷播种面积99.5万亩,稻谷45.2万吨,年产值61020万元,占种植业产值的38.68%。

3.1.4建设地点的选择

按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优势的要求,1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选择长沙县中、北部乡镇的山坡地、高岸田,建设规范化葡萄园。

3.1.5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葡萄酒是一个品牌成熟度比较高的市场,前几大品牌的占有率超过80%。

对于葡萄酒市场的开拓来说,品牌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产品本身没有多大区别,买者只能选择那些让其有精神寄托或与众不同的产品。

同时,品牌形象的塑造也不应成为葡萄酒企业唯一的工作,对于葡萄酒产品本身,在口感、品质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余地。

调查表明,葡萄酒市场有较大的地域性特点,“王朝”、“长城”等国内市场上的领导品牌在湖南市场上的表现非常一般。

除了少数领导品牌,对市场进行细分化是大多数企业应该立即进行的工作,因为调查也证实,消费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项目建设的优势条件

1、华醇庄园果汁酒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及团队有几十年商业运作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销售网络。

华醇庄园原汁葡萄酒自2006年上市试销以来,一直坚持品质优先的发展路线,优异的品质加上美好的口感,在数万计的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长沙县农民对葡萄产业化、工业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一个有生命力的农业项目即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好途径,又是农民寄予希望和期盼的好项目。

长沙县农业项目中葡萄产业是最有基础条件和潜力的,许多农民迫切希望发展葡萄加工及种植产业,加快农村经济的繁荣

3、自然条件有利于酿酒葡萄的生产。

长沙县中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6-18度的日照1300-1800小时,无霜期325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

森林覆盖人均绿化面积46平方米,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源质量均达到了国家一流标准。

地形地貌以小山丘、小垅田为主。

土质以沙质土为主,旱土主要有:

麻砂土、红黄砂土、熟红砂土几种土属。

水稻土主要有:

白砂泥、麻砂泥几种土属。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地表温差大;土壤养分含量一般为:

有机质12-30g/kg速效氮50-120mg/kg有效磷16-35mg/kg速效钾40-100mg/kg,pH值7.0-7.8之间。

肥力中等,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理化性好,适宜于葡萄生长。

这些自然条件都是有利于优质葡萄生产的有利条件。

这种少有的土质小区域、气候小区域,是实施本项目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4、技术力量雄厚。

2006-2007年公司研发人员连续成功的酿制了葡萄酒试验产品,其质量和风味得到了众多专家的一致好评。

同时,公司还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组成了研发团队,招聘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生产骨干。

5、其它有利条件。

长沙县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宣传攻势强劲,扶持力度大。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做事实、做好事,全心全意搞好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2.2.1主要障碍因素

1、葡萄的酿酒工艺技术。

酿酒工艺技术是否先进,直接关心到葡萄酒的风味和品质,甚至酿造的成败。

2、酿酒葡萄品种的种植技术。

种植管理技术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葡萄的单位面积产量,甚至种植的成败。

3.2.2.2解决方案

1、酿造工艺技术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济南轻工业学院葡萄酒课题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的专家为技术后盾。

通过建立“产学研”平台,组建酒厂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种植技术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等相关院校的专家和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后盾,全面指导种植技术和人才培训,推进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葡萄酒是世界第二大酒,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近十年来,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国际市场分析

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上葡萄酒的产量每年增长25到33亿公升。

从1999年到2004年间,世界上葡萄酒消费量增加了2.9%,从108.4亿公升增加到111.6亿公升。

从2004到现在,世界上静止葡萄酒的消费增长达6.3%,而产量增长6.4%。

根据英国咨询公司国际葡萄酒及烈性酒数据分析公司为葡萄酒及烈酒博览会所做的研究:

世界葡萄酒产量已达到118.8亿公升。

世界上三个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是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其葡萄酒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

同时,这三个国家也是主要的葡萄酒消费国,其葡萄酒消费量占全球产量的31.4%。

不过,他们消费的主要是其国产酒,进口酒只占消费总量的0.4%-2%。

主要的进口葡萄酒消费国是美国、英国和德国,占世界葡萄酒消费量的25.4%,即30.2亿公升。

此外,巨大的亚洲市场显示出了葡萄酒消费可观的增长。

增长率日本为23.5%、南韩为31.7%的年销量,预测到2008年,消费量将达到35%的增长水平。

2、国内市场现状分析

伴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不断的提高。

2005年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

葡萄酒总产量达到434,443.07吨,2005年全年中国全部葡萄酒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0,019,293千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0,232,866千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255,845千元。

2006年,中国葡萄酒生产和销售形势喜人,成为中国酒类市场增长幅度较大的酒种之一。

全年产量486,385.58吨,全部葡萄酒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361,052千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2,952,022千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352,684千元。

2006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容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日益扩大,葡萄酒市场环境和竞争的秩序得到进一步地规范。

特别是葡萄酒高端市场异军突起,有力地拉动了葡萄酒生产与消费稳定增长,改善了葡萄酒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结构升级,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007年国内葡萄酒行业发展状况良好,全国葡萄酒累计产量为60万吨,葡萄酒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3.5亿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9亿元。

未来几年,葡萄酒业将有6倍于现阶段的市场增长空间。

由于市场竞争,反过来刺激了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未来几年葡萄酒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4.1.2市场前景分析

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还不普及,消费层次偏低,人均消费量比较小,葡萄酒在酒精类饮品中的比重还很小。

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中国葡萄酒已形成了内部和外部相关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配置。

从政府管理到行业自身调节机制也已比较完备;行业从初级阶段的感性向理性发展;市场从感性消费正逐步向理性消费转化;竞争从单一到多层次、多方位变化,品牌也开始从单一到更加丰富。

特别是2007年新国家标准的出台、国际葡萄酒的规模化进入、国内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已经与世界葡萄酒融为一体,从初级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酿酒葡萄面积也居前列。

2005年,酿酒葡萄栽培总面积约46.6千公顷,结果园面积约34.3千公顷,总产量约48万吨左右。

根据国家葡萄、葡萄酒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66.67千公顷,2015年将达100千公顷。

4.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

长沙县中、北部乡镇有非常适合酿酒葡萄种植的土地。

其土质为沙壤土,富含钙、铁、镁等多种有益元素。

虽然雨水略偏多,但采取先进的避雨栽培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自然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劳动力资源优势

长沙县农业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农户对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的的积极性很高。

在中、北部乡镇发展葡萄酿酒,能带动葡萄种植业、酒文化产业、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中、北部乡镇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和新农村的建设。

3、技术资源优势

湖南农业大学和长沙县农业局通过对各种酿酒品种及野生品种的调查与试验,选育出了适合长沙地区多雨气候、抗病性能强、易管理、酿酒品质好的葡萄品种。

在培养和引进良种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措施,应用配方施肥技术,使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实现最佳配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