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0087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毛概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毛概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毛概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毛概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习题.docx

《毛概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习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习题.docx

毛概习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自测题(A)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在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和森D.毛泽东

3.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是()。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3.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刘少奇

5.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报告中提出的。

A.论新阶段B.论联合政府C.论持久战D.论十大关系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是在()后。

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延安整风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B.创造新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国民革命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D.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

9.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B.儒家思想C.斯大林主义D.马列主义

10.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1.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后期D.抗战时期

12.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产生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C.三大法宝的提出D.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3.()将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4.邓小平在()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三大

15.()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五大

16.党的十五大()。

A.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D.提出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战略

17.社会主义建立以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开始了最初的探索。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18.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和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

19.邓小平理论所致力于解决的是()。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党的建设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B.继承关系C.发展关系D.继承和发展

21.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各国执政党自身建设没搞好,个人迷信盛行,权力过于集中

B.长期以来对商品经济的认识问题解决的不好

C.经济建设上追求高指标,急于求成

D.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苏联模式实行根本性改变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四大D.十六届六中全会

23.()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十三大B.十三届四中全会C.十四大D.十四届三中全会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的基础上形成的。

A.历史使命B.主要任务C.执政地位D.历史方位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27.科学发展观核心是()。

A.以人为本B.协调发展C.持续发展D.全面发展

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D.毛泽东思想

29.十七大指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坚持。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

30.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

A.国防建设B.执政党建设C.社会建设D.统一战线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相结合。

A.中国实践B.中国历史C.中国文化D.中国经济E.中国政治

2.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古田会议决议》

E.《反对本本主义》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

A.开始萌芽B.初步形成C.走向成熟D.继续发展E.曲折发展

4.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三种错误倾向是()。

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B.投降主义C.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D.右倾机会主义E.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A.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B.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C.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D.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E.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6.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E.邓小平的理论

7.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理论形态,即()。

A.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列宁主义C.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E.斯大林主义

8.我党高举的伟大旗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科学发展观

9.邓小平理论是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B.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C.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E.党情、国情和世情发生深刻变化

10.邓小平理论是()。

A.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D.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E.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三个代表是指()。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代表国际正义和进步力量

E.始终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潮流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表现在()。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前提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保证

C.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E.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是党的宗旨

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E.统筹兼顾

14.科学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要与()相协调。

A.人口B.资源C.环境D.社会发展E.人民生活水平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等重大战略思想。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E.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2.如何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3.如何正取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DCCA6-10DCBDA11-15BBDBB16-20CBAAD21-25DBBDC

26-30CABAC

二、多选题。

1.ABC2.ABCE3.ABCD4.ACE5.ABCDE

6.ABCD7.ABC8.ABCD9.ABCD10.ABCDE

11.ABC12.ABCD13.BCD14.ABCD15.BCD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自测题(B)

一、单项选择题。

1.江泽民提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发展B.群众基础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党的先进性

2.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

A.《论新阶段》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D.《实践论》

3.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

步加以()。

A.系统化B.民族化、具体化C.国家化D.世界化

4.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D.旧中国与新中国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成为时代主题D.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主题

6.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45年党的七大上B.1956年党的八大

C.1982年党的十二大D.1992年党的十四大

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党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9.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可持续发展B.全面发展C.以人为本D.协调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经济建设B.五个统筹C.以人为本D.发展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一脉相承

C.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B.儒家思想C.斯大林主义D.马列主义

14.()将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5.()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五大

16.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A.个体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C.抽象的人D.公民

17.邓小平理论所致力于解决的是()。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党的建设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历史方位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C.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D.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四大D.十六届六中全会。

22.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相结合。

A.中国实际B.中国历史C.中国文化D.中国经济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24.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5.“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的论述。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6.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27.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B.继承关系C.发展关系D.继承和发展关系

28.建国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

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匈牙利模式D.西欧模式

29.十七大指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坚持。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

30.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该包括社会主

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

A.国防建设B.执政党建设C.社会建设D.统一战线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分别形成()。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前提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保证

C.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E.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是党的宗旨

4.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必须()。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B.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D.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E.实现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5.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主要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B.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需要

C.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

D.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所掌握E.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

6.“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对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意味着()。

A.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

步加以民族化

B.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

步加以具体化

C.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

D.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

E.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重要,关键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

7.“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在毛泽东的这段话中,他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是()。

A.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B.创造些新的东西

C.解决中国问题D.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E.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普遍真理

8.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表述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

E.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9.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实行了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E.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群众路线

10.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因为()。

A.科学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科学把握了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

C.科学总结了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D.科学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以及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E.实现了科学发展

11.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

A.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成功

B.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胜利

C.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D.如果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

E.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初级阶段逐渐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历史进程

12.下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封闭的理论体系

E.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13.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进一步发展生产力D.进一步改革生产关系E.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4.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

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加入世贸组织

D.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E.由革命党成功转型为执政党

15.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

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发展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E.统筹区域发展

五、论述题。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单选题。

1-5CABAA6-10ABACC11-15DDDDB16-20BACCD21-25BADAA

26-30DDAAC

二、多选题。

1.ABCDE2.ABCD3.ABCD4.BD5.ACD

6.ABCD7.BC8.ABCDE9.ABC10.ABCD

11.ABCD12.ABCE13.AB14.ABD15.ABCDE

第二章自测题

一、单选题(30题)

1.毛泽东在()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A.1927年3月B.1929年6月C.1929年12月D.1930年5月

2.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的问题

A.主观主义B.官僚主义C.宗派主义D.教条主义

3.毛泽东在()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

A.1978年3月B.1978年5月C.1978年12月D.1980年5月

5.在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中,最根本的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密切联系群众C.自我批评D.批评

6.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强调求真务实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7.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特别强调与时俱进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8.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对中国革命危害最大的是()

A.经验主义B.教条主义C.宗派主义D.自由主义

9.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

A.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D.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10.1978年邓小平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针对的问题是

A.“苏联模式”B.“以阶级斗争为纲”C.“两个凡是”D.“文化大革命”

11.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制度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