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968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酝酿(liàng)沐浴(mù)干涩(shè) 一霎时(shà)

B.憔悴(qiaó)粼粼(líng) 莅临(lì)咄咄逼人(duóduó)

C.荫蔽(yìn)姊妹(zǐ)祷告(dǎo)菡萏(hàn)

D.匿笑(nì)瘫痪(huàn)粗犷(guǎng)贮蓄 (z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静谧瞭亮睫毛朗润

B.棱镜决别分歧铃铛

C.并蒂沉寂淅沥徘徊

D.着落朗润凌镜侍弄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

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

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

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排比) 

B.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设问 )

C.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比喻 )

D.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拟人)

6.仿照下面的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     ,     ;         ,          。

7.综合性学习(11分)

刚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们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

当然也会有新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⑴了解朋友称谓。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把它们和相应的称谓连线。

(3分)

布衣之交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

忘年之交幼年就相交的朋友

君子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

莫逆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⑵交友利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先明确你的态度,然后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分)

⑶与名人为友。

请从名著《西游记》里“猪八戒、孙悟空”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

(3分)

示例:

曹操,我心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中,尽管他多疑妒杀了杨修,但我却敬佩他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才略。

⑷交友启示。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分)

材料一: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

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

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材料二: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

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

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10分)

8、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前5小题7分,每空1分)

⑴水何澹澹,。

⑵,影入平羌江水流。

⑶遥怜故园菊,。

⑷《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课内外描写春雨的诗句很多,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        。

⑹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问题。

(3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①这首诗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夜雪的?

(2分)

②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1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日: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②复如初。

母日:

“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

止,罢。

②已而:

过后。

③曷:

何,怎么,为什么。

④依:

投靠。

⑤恬:

安然。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相委而去()

(2)辄默记()

(3)期日中()(4)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1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听诸/生诵书

12.【甲】文主要表现元方的特点。

【乙】文主要表现王冕的品质。

(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

报  秋(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的怎么得了!

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

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

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

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

秋来了。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

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⑪那第一朵出现已一周,凋谢了。

可是别的会一朵朵再接上来。

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13.本文是作者见    报秋,生发感慨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吃惊是因为     (不超过8个字),联系全文,作者怅然是因为   。

(不超过10个字)(3分)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邻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15.赏析文中划直线的句子。

(6分)

(1)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2)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16.第⑥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其用意是什么?

(3分)

17.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改为“玉簪花”更好,你的意见呢?

请简述理由。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20分)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

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

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

我大声说:

“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

”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

“读的什么?

没听到啊。

”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

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

“不信你不哭。

”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

我大喝道:

“为什么打人?

”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

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

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

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

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

“他父母出去多久了?

经常回来吗?

”我问。

老人叹气说:

“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

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