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546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

  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模板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目标分析】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体会度量的思想和方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长度的过程,实质上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的过程;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三、教具准备

  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揭示课题

  1.回顾长度单位。

  

(1)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厘米、米)

  

(2)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3)你知道1拃有多长吗?

一步有多长呢?

(一拃长约15厘米,一步长约40厘米)

  (4)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呢?

  2.揭示活动主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测量长度的工具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吧。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长度单位,激活学生的活动经验;通过追问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激发学生了解身边物体长度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分组合作,参与活动

  1.小组合作,实际测量。

  

(1)全班交流,认识测量方法。

  请学生介绍每种测量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例如:

测量时,尺子的刻度0通常与物体测量的起点重合;测量身高时,人要站直,这样测量的高度才准确等。

  

(2)观察图片,了解测量的内容。

  ①课件出示主题图(数据不出现)。

  ②交流图中的孩子们在测量什么。

(有测量桌子高度的、也有测量讲桌长度的)

  (3)合作测量,体验测量的方法。

  ①提出测量要求:

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宽,记好测量结果。

  ②学生先估一估,再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③反馈交流,让学生说说选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④数据记录:

指导学生比较,测量的数据大约是多少?

(30厘米)

  ⑤板书:

  肩宽大约30厘米

  (4)分组实践,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对象后开展测量活动,如:

两臂展开的长度,学生一步的长度,讲桌的长度,教室的长度,身高,课桌高等。

测量前,教师再提出要求,如请学生先估一估,再进行测量。

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测量的机会,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②汇报测量结果并板书。

  重点讨论身高和两臂展开的长度比1米长一些时怎么记录。

如()米()厘米。

  测量结果板书如下:

  (5)变换形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的表象。

  ①闭眼想:

教师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物体的实际长度。

  ②用手比:

学生比划测量物体的长度。

  ③比长短:

如,课桌要比肩宽长一些,身高比课桌要高得多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身边熟悉的事物,认识它们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所测物体的长短表象,建立长度观念,同时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而且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2.选择单位,描述长度。

  

(1)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

  ①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

  请两名学生用卷尺拉出6米的长度,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一下长短。

  ②借助熟悉的标准描述6米的长度。

  猜一猜:

先让学生猜猜看,如果同学们肩并肩站着,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6米长?

  比一比:

请同学们上台肩并肩站一站,看看猜得对吗?

  预设:

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试一试:

如果是同学们手拉手两臂展开呢,几个同学就够了呢?

  预设:

5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说一说:

你是怎么比的?

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描述鳄鱼的长度吗?

  

(2)自主选择活动素材描述其长度。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表格。

  ②让学生按照描述鳄鱼长度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表格中的物体长度。

  【设计意图】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测量本质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三)综合应用,全面评价

  1.估一估,量一量。

  

(1)估一估,写出两个你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或高度,再量一量。

  

(2)估一估,写出两样学习用品的长度,再量一量。

  2.想一想,写一写。

  通过这节课的测量活动,你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印象最深?

还有哪些感想和认识?

请用数学小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课重在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获得合作的乐趣。

因此,在应用时要重视学生的操作,然后引导学生把收获的喜悦表达出来。

  (四)反思活动,升华经验

  这节活动课,你有哪些收获?

  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模板2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量一量,比一比。

(教材第88、第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新知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

  难点:

选择不同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

  课件,每组一把米尺,一个皮尺,2张练习纸和一台身高仪,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上新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

每组选两名代表,用学生尺(20厘米)量一量教室的长有多少厘米。

  (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也不一样)

  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

因为学生尺太短了,而教室太长了。

  生2:

用学生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太麻烦了,而且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

同学们讲得真好。

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而要测量教室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长度单位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来帮忙,它就是——米。

(板书:

米)

  师:

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单位。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级教学中,一要激发学生兴趣,二要在实践操作中发现数学问题,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以后,发现学过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时,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紧接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揭示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提供情境,探索“量”的方法。

  师:

那么多地方都需要量一量,你知道该用什么工具去量吗?

你知道哪几种尺,给大家介绍介绍。

  根据学生回答介绍:

学生尺、米尺、软尺、卷尺……

  师:

你们看,这些尺虽然长得各不相同,但你能不能在它们身上找到相同的地方?

不管用什么尺量,我们都需要先对准尺上的哪一个刻度?

  师:

今天,这4种尺吵着要来比本领,请同学们做裁判,选出你认为合适的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度、讲台的长度、身上某部位的长度等。

  根据学生的选择,在操作中讨论,明确这4种尺在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怎么对准0刻度。

  

(2)操作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3)读数。

  2.认识身上的“尺”。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有刻度的尺,还会选择它们来量物体的长度。

有时候,我们没有带这些尺,怎么办呢?

  师:

我们还有“身上的尺”,你知道你的身上哪些地方有尺吗?

  生:

食指宽约1厘米,小指长约3厘米,一拃,一步,一庹(tuǒ)等。

  师:

身上尺的用处可大啦,妈妈给你裁剪裤子时可以用哪把“身上的尺”来量?

课桌大概的长可以用哪把“身上的尺”来量?

  提供数据并设定问题。

  师:

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们能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通过前面活动的测量结果,小朋友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两个小朋友并排站立,宽度大约是3030=60(厘米)。

那么20个小朋友并排站立的宽度大约就是20个30厘米相加,长度大约就是6米,和鳄鱼的身长差不多。

  我们测得小朋友一庹的长度,那么几个小朋友可以拉起手来试一试,5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约也是6米。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

以小朋友的肩宽为标准,大约20个小朋友并排站的'宽度是6米;以小朋友一庹的长度为标准,5个小朋友手拉手大约是6米……

  让大家多选几种事物为标准,描述一下鳄鱼的身长。

  从下面的表格中再选择一种动物,用不同的方式把动物的身高或身长描述出来。

  长颈鹿身高6米

  鸵鸟身高2米50厘米

  企鹅身高1米30厘米

  鲸鱼身长26米

  巨蟒身长10米

  壁虎身长12厘米

  思考:

为什么选择的标准不同,所需要的数量也不一样呢?

  (选择不同的事物作为标准描述物品的长度,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在测量的时候应该统一测量的单位。

测量较长物品的长度或距离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品的长度或距离用“厘米”作单位)

  三小结全课

  师:

同学们,关于测量的学问,还有很多,我们以后还会学习比厘米还要小或是比米还要大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可以进行更多的测量。

根据测量的需要,我们以后还会用到更多的测量方法,见识更多的测量工具……(课件播放:

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影子测量法、远距离测量法、目测等)

  【设计意图:

结尾部分对测量方法作了拓展延伸,呈现了以后的学习中将会学到的一些测量方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大家对测量的浓厚兴趣】

  板书设计

  量一量,比一比

  认识学生尺、米尺、卷尺。

  认识身上的“尺”,描述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测量活动:

量课桌的长度、量步长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认识长度单位,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通过让学生用“身上的尺”来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加深了学生对测量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连一连,看看它们大约有多高。

  (考查知识点:

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能力要求:

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B类

  回家测量几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考查知识点:

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力要求:

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答案参考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