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95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docx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

  《大学语文》专升本讲座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升本?

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上了专科,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专科和本科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在找工作时差别就大了。

专科毕业生就业的门窄,待遇低,和本科生相比差一大截。

为了提升自己,在座的各位决心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本科梦,专升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

  人都是有理想的。

小时候我们的理想往往是空想。

如想当个飞行员、宇航员、科学家等,大都带有幻想性质。

而现在理想就比较接近了。

一般人的理想是什么?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理想要分段实现。

现在我们的理想就是考上本科院校,然后毕业,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一步步实现我们的目标。

升本,能不能实现呢?

能。

这得从两个方面考虑:

老师、学生。

作为老师,我会全力以赴把考点、要点教给大家,作为学生一定要配合,要下功夫。

要少娱乐、少聚会、减少恋爱约会的时间。

要全心全意为升本让道,全力以赴为升本。

  你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有些人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考试时总想投机取巧,打小抄、买答案,其结果往往是一场空,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去掌握真本领,你把知识点都掌握了,任何考试都不怕。

升本难不难?

不难。

一共只有58篇文章,比高考简单多了。

今年160分就能上线。

英语考个60分,语文考个100分应该不成问题,所以大家应该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考上。

学习大学语文抓住三点:

大纲、课本、练习。

就是《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教材,以及历年来的《大学语文》试卷和习题。

  关于《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  第一,大纲规定了本课程的考试内容,是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课文阅读分祈和作文五个方面。

  一.语言知识,考核重点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修辞手法。

  实词——辨识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  虚词——考核“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10    1  个虚词的含义或用法  文言句式——认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

  修辞手法——理解比喻、排比、比拟、夸张、对偶、借代、用典、反诘、反语等    二、文学知识  1.识记作家作品——熟记作家姓名、笔名、所处时代、思想倾向、文学主张、创作风格、所属文学流派及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作品集的名称。

  2.认知古代诗文的文体分类。

  散文——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代诗歌——楚辞、乐府、歌行、律诗、绝句、词、曲、赋  三、文体知识。

  论说文  1.论说文的四要素2.论证方法记叙文  1.叙述的对象、人称和方法2.描写的对象、描写的方法3.抒情的种类、抒情的原则诗词曲赋1.诗歌的种类2.词的分类3.曲的特点4.赋的形式  小说三要素    四、课文阅读分析记忆规定背诵的篇目以及非背诵篇目中的名言名句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体类别及其主要文体特征。

    2  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旨,认识其思想意义。

如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中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等。

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大意。

  理解并评价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叠字、铺叙、用典、夹叙夹议、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

  识别和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等,并能联系课文语境说明其修辞作用。

  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熟读精彩段落,分析其含义和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样,课文阅读分析的考试范围和要求,就十分明确了。

  五、作文  基本要求:

文体把握要恰当、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标点正确、书写整洁、字体及行款格式合乎规范。

  作文文体:

以议论文为主,多为给材料作文。

  第二,大纲规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考核要求。

  大纲把上述的总目标进一步贯串到对每篇课文的阅读分析要求中去,规定了每篇课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它们与教材的(提示)〕内容几乎是完全对应的。

  第三,大纲还规定了对考试内容的能力层次要求。

这就是说,大纲不仅告计你考什么,还告诉你考到什么程度。

大纲根据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能力层次来限定考核目标:

  所谓“识记”,就是要求考生能够记住有关知识点;所谓“理解”,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弄懂并概述有关知识点;所谓“简单应用”,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辨别、解释或举例说明;    3  所谓“综合应用”,就是要求考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并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作文也属于综合应用能力层次。

    第四,大纲关于命题考试的各种具体规定。

考核篇目58篇,其中  论说文12篇,其中文言文6篇,现代文6篇记叙文11篇,其中文言文6篇,现代文5篇  诗词曲赋26篇,其中诗19篇,词4篇,曲2篇,赋1篇小说9篇,其中文言文2篇,现代小说5篇,外国小说2篇考试题型、题量与赋分:

1.单项选择题  20题20分;2.填空题  12题12分3.词语解释题  12题12分4.判断题  10题10分5.简析题  4题36分6.作文题  1题60分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考试日期:

每年4月第二个星期六。

  关于《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围绕着课文这个中心,为它配置了几个栏目,可以帮助考生吃透课文,做到文学知识、语言知识和课文阅读分析三个方面都能落实。

这些栏目计有:

作者或专书介绍、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

此外,于这本教材是按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四种文体来编排课文的,每种文体的课文之后,都有一篇文体知识介绍文章。

下面,我们逐一谈谈怎样学习这些栏目的内容。

  

    作者或专书介绍  “作者或专书介绍”的内容,就是作家作品知识,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范围,这就是:

①作者字号;②所属朝代或国别;③作者的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④作者的主要文学成就;⑤作品集名称。

如是专书,则考核:

①编著者姓氏;②编著朝代;③文体性质;④基本内容;⑤主要特色;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而且,大纲还规定了考核作家品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即以上这些知    4  识点只要能识记即可,至多能将其异同处加以区别(即所谓“认知”),而不必进行解释、说明,更无须分析、论证。

  我们以对《寡人之于国也》的作者孟轲的介绍为例,就可以采取与考试范围一一对应的方法,归纳整理出以下知识点: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孟子散文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

他能运用多种多样具有独特风格的比喻,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文章中有大量相当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富裕感情色彩,使说理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

  《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的。

《孟子》一书对后代的文化思想和散文发展均有深远影响。

  1.作者字号;孟子,名轲,字子舆。

2.所属朝代或国别:

战国中期,邹国人。

3.主要思想倾向:

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4.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倡民本思想;重视后天教化。

  5.文学成就:

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多用排比句。

  6.作品集:

《孟子》七篇。

  我们再以《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前对专书《左传》的介绍为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但也有人认为非他所作。

  5  这部著作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注释  这本教材为了便于学习,配上了十分详尽的“注释”,而古代作品的“注释”比现代作品更为详尽。

  那么,“注释”中的哪些内容可能入题、应该记住,哪些内容不会入题、不一定记住呢?

课文注释内容大致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课文的题解,这总是放在注释①中,第二部分是对古今意义不同的实词的解释。

对常见虚词用法的说明,对特殊语法现象和文言句式的说明,还有对难句的串讲,第三部分是对古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各种专用语的注释,如年代、人名、地名、典故、引证、考据等等。

我们就以《季氏将伐题臾》为例。

  1、选自《论语?

季氏》篇。

春秋末期,诸侯兼并,当时把持鲁国朝政的季康子,横征暴敛,富比公室。

但他仍想借维护鲁国利益之名,吞并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酝酿了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事件。

本篇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写孔子批评了季氏的兼并行为,并从正面阐发了他的政治主张。

季氏:

季孙氏,当时鲁国的贵族。

这里指季康子。

季康子,名肥,鲁国的大夫。

颛臾:

春秋小国名,附属于鲁国,故城在山东费县西北。

  2、冉有、季路:

两人都是孔子学生,当时为季康子的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

季路:

姓仲名,字子路,又字季路。

  3、将有事于颛臾:

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事:

指战事。

4、无乃尔是过与:

岂不要责备你们吗?

无乃:

岂不,恐怕。

过:

责备。

作动词。

与:

通“欤”。

    7  5、先王:

指已故的国君。

东蒙:

蒙山,因在鲁国国都曲阜的东面,故称东蒙。

主:

主持祭祀的人。

6、邦域之中:

国境之内。

  7、社稷:

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后来用作国家的代称,这里指鲁国。

  8、何以:

为什么。

即介宾结构“以何”的倒序,是古汉语中表示疑问的一种习惯用法。

为:

语助词,可译为“呢”。

  

  9、夫子:

指季康子。

古代对老师、长辈都可尊称“夫子”。

10、周任:

古代史官。

  11、陈力二句:

如果能施展自己才力,就接受职位;如果不能,就该辞职。

陈:

陈列,施展。

就:

居,担任。

列:

职位。

12、危而三句:

盲者站立不稳,不去护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还用搀扶的人做什么呢?

这里用比喻批评冉有等失职。

相:

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13、兕:

泛指犀牛。

柙:

关野兽的笼子。

14、龟:

占卜吉凶的龟甲。

玉:

用于祭祀的宝玉。

椟:

匣子。

15、夫:

句首语气词,表示下边要对某事发表议论或提出看法。

16、固:

指城墙坚固。

费:

季氏的领地,今山东费县西南。

  17、君子句:

君子最痛恨嘴上不说“我想得到它”,却为了得到它去寻找借口。

疾:

痛恨,厌恶。

舍曰:

不说。

辞:

托辞,寻找借口。

  18、有国有家者:

指有封地的诸侯和有采邑的卿大夫。

19、不患寡二句:

历来有歧义。

一般认为,从上下文看,认为两句中的“寡”与“贫”二字互易,似乎更符合文理。

    8  20、盖:

语气助词,表议论的开始,常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前面。

安无倾:

国家安定了,就不致被颠覆。

  21、夫如是:

要是这样做。

如是:

像这样。

  22、修:

讲究,完善。

文德:

文教德化。

来:

通“徕”,招来,归顺。

  23、安之:

使归附的远人安居下来。

  24邦:

国家。

分崩离析:

四分五裂。

指当时鲁国被季孙、叔孙、孟孙三家贵族分割的局面。

  25、萧墙之内:

宫廷之内。

萧墙:

国君宫门之内迎门的小墙,又叫照壁。

这里借指宫廷。

萧:

古通“肃”,肃敬的意思。

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至壁而肃然起敬,故称“萧墙”。

  注释①是题解,这里包括两个知识点:

一是“选自《论语?

季氏篇》,二是介绍了内容的背景。

前一个知识点是课文阅读分析方面的内容,必须记住;后一个知识点尽管很重要,但它与课文后面的“提示”相互补充,可以帮助对主旨的理解,不必单独记忆。

  注释中有大量关于人名和地名的说明,如季氏、冉有、季路、周任、顺臾、东蒙、费,这些词语只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