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433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docx

普通生物学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2、生态系统:

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3、双命名法:

又叫二名法(拉丁文):

属名加上种名

4、细胞周期:

细胞从第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这段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

5、减数分裂:

细胞进行一次DNA复制,随后进行两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体细胞(双倍体2n)®生殖细胞(单倍体n)

6、细胞通讯:

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7、联会复合体:

配对过程中,位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蛋白质性的结构,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和联会的结构基础。

8、四分体: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由2条同源染色体组成);也称二价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

每1条同源染色体由2条姊妹染色单体组成。

9、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程序性死亡。

本质上: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此过程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10、细胞的全能性:

受精卵能够分化出各种细胞、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把受精卵的分化潜能称为全能性。

单个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即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每个细胞都具有发展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

二、简答题

1、简述生命的主要特征。

1.结构、组成的统一性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化学元素、生物大分子、遗传密码、贮能分子、生物过程等。

严整有序的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除外)。

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指生物和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生物吸收一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3.稳态和应激

生物体具有很多调节机制,用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并在环境变化时也能做到这点,这种特性称为稳态。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符合目的反应的特性,叫做应激性。

4.生长和发育

生长:

细胞体积或数量的增长。

发育: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5.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heredity):

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从而使上代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等性状在下代得以表现。

上代和下代之间以及后代个体之间总有些差异,这种现象叫做变异(variation)。

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的生命现象,二者同时存在。

进化(evolution):

生物即有遗传又有变异,构成了生物进化的历史。

6.适应(adaptation)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的是这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

2、简述什么是五界分类系统。

1969年美国学者惠特克(R.H.Whit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Monera):

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草履虫)、藻类、粘菌类。

 真菌界(Fungi):

真菌

 植物界(Plantae):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界(Animalia):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3、水分子有哪些特性。

1.水是极性分子

2.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3.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

4.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比热大)

5.冰比水密度低。

6.水是良好的溶剂。

7.水能够电离

4、生物膜流动镶嵌型的特点

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流动镶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5、描述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3个阶段

1信号接受:

配体与受体结合。

2信号转导途径:

作用是把信号从受体上传递到细胞内发生专一的响应。

3细胞对信号的响应:

信号传导的结果是细胞的响应

二、论述题

1、详述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1、多聚核苷酸链的两个螺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旋转,为右手螺旋

2、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3′,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

3、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

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的平面又几乎与碱基的平面垂直。

4、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相邻碱基之间相距0.34nm,并沿轴旋转36゜角。

因此旋转每隔10个碱基之后,即相距3.4nm之后又转回原位。

5、两条链是由碱基之间的氢键连在一起的。

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结合,鸟嘌呤(G)与胞嘧啶(C)结合。

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6、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

碱基对的准确序列携带着遗传信息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3、论述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有丝分裂是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染色体数不变,DNA量相对于体细胞不变;

减数分裂是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染色体数减半,DNA量减半;

3、有丝分裂之前,在S期进行DNA合成,再经过G2期进入有丝分裂期;

减数分裂前DNA合成时间较长,合成后立即进入减数分裂,G2期很短或没有;

4、有丝分裂时每1个染色体独立行动,同源染色体中的2个染色单体分别被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要发生配对、联会、交叉和交换等变化,产生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5、有丝分裂进行的时间短,一般为1-2小时;减数分裂进行的时间长,如人的雄性配子的减数分裂需要24小时,雌配子可长达数年。

4、详述有丝分裂各阶段的特点。

前期:

①染色质凝缩;②分裂极确立与纺锤体开始形成;③核仁解体;④核膜消失。

前中期:

核膜破裂后即进入前中期。

各个染色单体通过动粒与纺锤体的动粒微管相连。

核膜破碎成零散的小泡纺锤体移到细胞中央。

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由动粒随机连接到两极发出的微管上

中期:

所有的染色体都排列到赤道面上。

染色体继续浓缩变短,染色体上的动粒微管继续向细胞两极延伸达到中心体;着丝粒都位于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后期:

2条姊妹染色单体动粒分离染色单体分别向对应的一极移动,向两极移动时,着丝粒在前,两臂在后。

末期:

子代染色体重建。

染色体移动到两极就进入末期。

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后,在每组染色体的周围重新形成核膜;染色体伸展延长成为染色质;核仁开始出现,核分裂完成。

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组织:

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体

2、器官:

由多种组织按一定规律组合构成不同的形态,并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结构。

多种组织构成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3、营养素:

是指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4、必需氨基酸:

机体不能自行合成而必须从外界食物摄取的氨基酸。

5、消化:

把摄入的食物通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6、吸收:

简单的小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7、胞内消化:

胞内消化是低等动物的消化方式,内吞作用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

白细胞、巨噬细胞、肠壁上皮细胞

8、微循环: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功能:

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二、简答题

1、简述皮肤的基本功能。

感觉器官,排泄,调节体温,防御和保护,固定

2、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功能: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粪便

3、血液的组成及作用。

血液由血浆和有形成分两类物质组成,血浆包括血清和纤维蛋白原,有形成分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的作用:

运输功能——结合蛋白、营养功能——白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缓冲功能——pH、免疫功能——γ球蛋白,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参与防疫和免疫,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功能。

体循环(大循环)

血液往返于心和全身各部之间的循环路径。

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和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小、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大静脉)→右心房。

功能:

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肺循环(小循环):

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路径。

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及肺内各级分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功能:

完成气体交换。

三、论述题

1、论述四大组织的组成、特点及功能。

上皮组织的构成:

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密,集排列形成的膜状结构。

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大部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多。

功能:

保护(体表上皮组织)、吸收(小肠上皮)、分泌(腺上皮)、排泄(排泄系统相关上皮)、感觉(视网膜、鼻腔表皮、舌味蕾),不同部位的上皮常以一种功能为主。

结缔组织的组成:

联结与支持其他的组织,由间质和分散其中的细胞构成。

特点:

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功能:

连接、支持、保护、防御。

脂肪组织的组成: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分布:

皮下组织、肠系膜、网膜等处,并且包裹心脏、肾脏和肾上腺等器官。

功能:

含有脂肪,储存能量。

肌肉组织:

构成:

由成束的具有收缩能力的长形肌纤维(细胞)构成,是脊椎动物体内最丰富的组织。

功能:

维持机体和器官的运动。

神经组织组成: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功能:

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2、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长约5-7米小肠具有分节运动和蠕动,有时有蠕动冲,食迷糜从胃幽门到大肠需几小时。

2、多种消化腺:

小肠内有肠腺及多种消化液。

胰:

分泌胰液,含有碳酸氢盐中和胃酸,还多种消化酶。

分泌激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

肝脏:

分泌胆汁,乳化脂肪。

3、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小肠的皱襞、小肠绒毛、微绒毛,使小肠的总吸收面积比肠管内表面积大600倍。

4、小肠的多种运动形式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免疫:

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保护机体不受外来侵害的特性。

分为自然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2、补体:

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约20种)具酶活性的血浆蛋白系统,被称为补体蛋白。

由于它在抗原和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的作用,故称补体。

3、干扰素: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

•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脊椎动物的细胞内存在有合成干扰素的基因,病毒感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

•不直接杀死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增殖。

4、抗原:

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等。

5、抗体:

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分子。

6、免疫应答:

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的整个过程叫免疫应答。

7、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克隆B细胞或者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某一种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Ab)。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均一、能无限增殖的特点。

随着在研究上应用日益广泛,对抗体的数量和质量(专一性)要求越来越高。

8、突触:

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称为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

9、反射弧:

进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

反射弧通常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简答题

1、免疫应答的特点。

(1)特异性,即T、B淋巴细胞仅能针对相应抗原表位发生免疫应答;

(2)获得性,是指个体出生后受特定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免疫;

(3)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仍存在于体内的记忆细胞产生免疫效应,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

(4)可传递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T细胞)可直接输注使受者获得相应的特异免疫力(该过程称为被动免疫).

(5)自限性,可通过免疫调节,使免疫应答控制在适度水平或自限终止.

2、淋巴系统和循环系统密切配合的三方面功能。

1.淋巴管将细胞间隙中多余的组织液转运回血液循环系统

2.在肠绒毛中,毛细淋巴管吸收脂肪,并将它们转运到血液循环中

3.淋巴中含大量疫活性细胞,在身体对抗感染中起决定性作用

3、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存在于淋巴液及外分泌液中。

按照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别可分成IgM、IgG、IgD、IgA和IgE五类。

•IgG:

血清含量最高(75%),分子量最小,唯一通过胎盘的Ig,新生儿抗感染抗体、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IgM:

合成最早,分子量最大,具有强大的调理、激活补体及杀菌吞噬作用,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

•IgA:

存在于乳汁、唾液及外分泌液中,进入黏膜表面,中和感染因子,因此为粘膜局部免疫,母乳中含量最多。

•IgE:

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

•IgD:

为B细胞的分化受体。

抗体的功能:

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物,它是通过活化互补的蛋白质系统和作为分子标记而使病原体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目标,最终使病原体分解。

4、神经细胞膜上为什么会出现极化状态(外正内负)。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透性低,而对K+的透性高,此时,细胞外的Na+很难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却可以扩散出去,膜内负离子不能扩散出去。

这样,细胞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就发生了变化,使膜外侧呈正电性,而膜内侧呈负电性。

细胞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变化,首先Na+通道打开,就会引起瞬时间Na+的大量内流,造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

很短时期内Na+通道重新关闭,而这时K+通道开放,K+外流,使膜再次极化,膜极性恢复到外正内负状态。

5、简述化学突触的信号传导。

即信息以化学物质(递质)的形式从前一神经元向后一神经元传递。

神经元在突触处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突触后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殊受体,与神经递质特异结合而使神经冲动的信号传播下去。

6、简述人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三、论述题

1、论述细胞免疫反应过程。

2、论述体液免疫反应的过程。

3、论述动作电位(或者叫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机制。

1.静息膜电位的产生机制

(1)膜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带负电荷。

(2)细胞内K+的含量多于细胞外K+的含量,细胞内Na+的含量少于细胞外Na+的含量。

(3)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透性低,而对K+的透性高,此时,细胞外的Na+很难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却可以扩散出去,膜内负离子不能扩散出去。

这样,细胞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就发生了变化,使膜外侧呈正电性,而膜内侧呈负电性。

2.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产生

(1)细胞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变化,首先Na+通道打开,就会引起瞬时间Na+的大量内流,造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

(2)很短时期内Na+通道重新关闭,而这时K+通道开放,K+外流,使膜再次极化,膜极性恢复到外正内负状态。

(3)由膜的外正内负到内正外负,再到外正内负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3.神经冲动的传导-动作电位的传播

在兴奋部位局部产生的电位差刺激了相邻的部位,则两者之间产生的局部电流,使相邻部位去极化(外负内正),达到域值,则在相邻部位产生兴奋。

兴奋以这种机制快速传播下去直到神经末梢。

连续传导。

第四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

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界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感官的感受装置,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器。

2.色觉:

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产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

3.内骨骼:

软组织内坚硬的支撑物。

如海绵(骨针)、脊索动物等。

4.骨连结:

直接连结:

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结,其间无间隙活动范围小。

如颅骨,椎骨之间。

间接连结或关节:

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有间隙,活动性大。

5.顶端优势:

许多植物的顶芽都会分泌抑制腋芽生长的激素,所以只有顶芽能够生长。

顶端优势保证最好的光照。

6.初生生长:

由顶端分生组织造成的使高度增加的生长。

7.次生生长:

由侧生分生组织中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造成的使植株长粗的生长。

8.凯氏带:

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个部分。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为内皮层,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有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称凯氏带

9.完全连锁:

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10.不完全连锁:

由于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而引起部分基因重组的现象。

11.细胞质遗传:

指子代的性状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12.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也称之为伴性遗传。

二简单题

1.简述眼是怎么看清楚物体的?

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反射出不同的光线透过角膜,通过瞳孔经晶状体的折射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将其转变成电信号,中枢将电信号转变成视觉感知的图像,此时人眼就能清楚地看到物体。

2.简述耳的结构与功能及其机制。

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

听觉和保持平衡的功能.

结构:

外耳:

耳廓、外耳道。

中耳:

鼓膜、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

耳蜗。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

依据声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间差判断声源。

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

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鼓膜:

结构特点:

是一个具有一定紧张度、动作灵敏、斗笠状的半透明膜,对声波的频率响应较好,失真度较小。

功能作用:

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听小骨:

结构特点:

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状的听骨链。

功能作用:

传递振动,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窗膜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咽鼓管:

结构特点:

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常呈闭合状态,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

功能作用:

①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

②咽鼓管粘膜上的纤毛运动可排泄中耳内的分泌物。

当声音振动→中耳听骨链振动→卵圆窗振动→前庭阶外淋巴+基膜上下振动:

以行波方式从蜗底向蜗顶传播,同时振幅也逐渐加大,到基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以后则很快衰减。

基膜的最大振幅区为兴奋区,该部位的毛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从而引起不同音调的感觉。

3.根、茎、叶之间靠何种组织联系?

这种组织由哪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又各由哪些细胞构成?

有何功能?

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

导管和管胞,纤维,薄壁细胞。

运输水分和

无机盐。

韧皮部:

筛管和伴胞,纤维,薄壁细胞。

运输有机养分

4.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木质部上运的机制是什么?

简述其过程和原理。

进入根中的所有物质都是溶于水的,水分(即稀溶液)进入根中木质部的通路是:

表皮——皮层——内皮层——木质部,水分进入木质部的途径有两条:

胞外途径和胞内途径。

胞外途径:

稀溶液不进入细胞,而是沿着根细胞的多孔细胞壁进去,而不进入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的细胞质,只有遇到内皮层上的凯式带时,胞外途径才被打断。

之后,溶液进入内皮层细胞,然后被释放到木质部中。

胞内途径:

水分(即稀溶液)通过表皮细胞(一般是根毛)的质膜,进入细胞之内。

根中的细胞由胞间连丝连通,所以各个根细胞是连成一体的。

这些水分和溶质最后进入内皮层,内皮层则将溶质释放到木质部中。

无论如何,溶液至少必须有一次通过质膜,这就是根细胞所以能够控制养分吸收的关键。

2)原理:

蒸腾作用—内聚力—张力机制使水分和养分在木质部中上运。

蒸腾作用拉动一长串水分子,内聚力是这串水分子连在一起,而黏附力则有助于其向上的移动。

植物并不需要消耗自身的能量使汁液上运,使之上运的是外力,即内聚力和黏附力。

尤其重要的是日光能,这些力量使水分和溶于其中的溶质从根部运到上部。

5.“压流模型”是如何解释韧皮部运输糖分的过程的?

糖分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有什么特点?

1.在糖源(即叶)中,糖被主动转运到韧皮部中,于是筛管中糖的浓度增高。

糖浓度增高,使水分因渗透作用而进入筛管,于是此处的水压也增高。

2.在另一端,即糖壑端,糖和水都从筛管中外运,糖被运走,于是糖壑端的糖浓度降低,水压也降低。

源端水压的增高和壑端水压的降低使水从源流向壑。

3.糖是溶于水的,筛管又允许溶液自由移动,所以糖就随着水由源流向壑其流动速率和水的一样。

在糖壑中,糖被利用,水被释放到木质部中,再经木质部从壑流向源中。

三论述题

1.肌肉收缩的机制。

2.遗传的三大定律的内容

基因分离定律:

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混淆,保持其独立性。

在形成配子时,按照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

自由组合定律:

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后,独立自由地组合到配子中。

(注意:

不是雌雄配子的自由组合)实质:

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自由组合

连锁交换定律:

同一连锁群的基因,亲组型在后代中的频率大于重组型的频率。

重组型的出现是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局部交换的结果。

重组频率的大小与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