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9180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docx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

 

 

————————————————————————————————作者:

————————————————————————————————日期: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探析

—-以内江市资中县为例

人文社科学院邵文洪

摘要历史文化古城资中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县辖区境内,有众多珍贵文物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城。

近年来,古城资中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坚强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在其过程中也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资金的短缺、宣传不到位、古城保护各个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够等。

在经济社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完善政府职责分工,加强政府监督力度,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推进文化资源价值的综合开发,是实现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必要举措。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文化古城资中的保护与发展现状,探求在当代中国保护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以求得中国文化的再现和传承。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城资中保护发展

一、基本情况

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是成渝线上唯一的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古城。

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载:

尧九子名资,封于此,因名山曰资山,水曰资水。

资水即今沱江之资阳至内江段,因地居资水中游,故名资中。

资中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至南北朝北周时,北周武帝于保定(公元561-565年)中期,分资中地,置磐石县,这是资中单独建县之始。

公元1727年升为直隶州。

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名资中县至今。

其历史从汉资中算起已有2000多年,从北周磐石县算起也有1400多年。

历为隋、唐、五代、宋、元末、清、民国各时期的州、郡治及专署所在地900余年.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010年文物普查确定资中有不可移动文物多达727处,各种馆藏文物共有1232件。

这些文物遗存门类齐全,不少文物古迹或在国内独具特色,或在省内享有盛誉。

在资中的地面文物中,有较多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如资中文庙—武庙、永庆寺、甘露寺、新正街民居、宁国寺、盐神庙、东岳庙、南华宫、建春门城楼-城墙等,它们大多数保存完整,建筑艺术精良,体现了资中古建筑精巧秀丽而又气势宏伟的风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以资中文庙—武庙尤为突出。

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于清道光九年迁建于今址,是专用于祭祀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资中文庙有全国最大的孔子神位、清康熙帝亲书的《大学》碑等,内涵丰富,魅力独具,享誉八方。

资中武庙以同等规模与文庙隔街相望,对峙而立,实属全国罕见。

资中境内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罗泉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铁佛镇,其中罗泉古镇最具特色。

罗泉镇位于资中城西51公里处,因盐设市和古镇,盐业发展自秦沿汉、晋到清代盐井达1500多口。

清雍正七年,在罗泉设资州分州署,专管盐政,各地盐商云集,并在此建盐神庙以祀盐神,盐神庙成为世界唯一一处祭祀盐神的庙宇。

在历史上,罗泉的闻名还与辛亥革命有紧密联系.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会议“罗泉井会议”就在此召开。

罗泉井会议是四川保路同志会和平请愿到同志军武装斗争的转折点,是中国同盟会把保路运动转变为反清民主革命斗争的第一个具体步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罗泉古镇也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罗泉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取得了有效成绩,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也在尽力解决,使得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逐步向前推进。

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塑造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和成果(以文物保护为重点介绍)

资中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资中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仞剑:

既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思考。

近年来,资中县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同时,全力以赴,以政府为主导,综合政府、社会、群众的各方力量,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坚持“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极力推进文化古迹及各类文物的保护工作,大力推进了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一)政府积极出手,带头致力于文化古城建设

据资中县文物管理部门及资中县博物馆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资中县县委、县政府对资中县内的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高度重视,一直把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作为重要事项,并把资中古城建设纳入了资中县“十五”、“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使得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建设和保护与资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同步进行.自1988年以来,资中县相继成立了资中县文物管理所和资中县博物馆,并做了合理的人员编制,使得资中县文物及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在组织上得到加强;并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物和古建筑保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认真规划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及制度完善的同时,资中县政府也从财力和物力上给予了城区保护和发展十足的保障.据了解,从2003年起,资中县累计投入经费300万元,用于濒危文物的抢救和城区古建筑的修复。

资中县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和文物保护经费的筹措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方投入为辅的方针,根据资中县财政实力和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在城市维护费用中安排3。

6万元古城建筑的保护及其他文物的保护经费。

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2005年已增加至4。

5万元,2006年增加到5。

6万元,2007年已达到6万元,2008年达8万元,2009年达10万元。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整体工程,其工作的开展必然关系到资中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因此,资中县政府在进行资中县城区建设规划的同时,将古城区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发展作为了重点规划和建设项目.据了解,资中县建设规划局在资中县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就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资中县古城区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资中古城保护规划》,并经县政府正式公布施行。

该规划指出,要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对有价值的古民居、古街坊和古建筑重点保护和维修,并制定了资中文庙、武庙、东岳庙、永庆寺及重龙山摩崖造像、建春门城楼城墙、新正街民居连片古文化区域建设规划。

当前,资中县已完成以资中文庙、武庙为核心,以重龙山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为依托,包括城北外武庙街、文庙街、状元街等在内的“磐石古城”的打造工作,使得重龙山—文庙—武庙古城保护区域连成了一片,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靓丽风采。

同时,为配合罗泉古镇的打造,县文物管理部门还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对罗泉盐神庙戏台进行了维修.维修后的盐神庙戏台重新焕发出光彩,吸引众多的游客参观,为罗泉古镇增添了亮点。

同时,罗泉古镇在当地政府和资中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古镇开发和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资中县政府也积极从法律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和加强对文化古城内部各类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县文物保护部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以加大文物保护法制宣传、大力打击盗掘、走私等文物保护违法行为工作重点,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文物保护制度和文物安全制度,使得古城资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资中县县委、县政府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法制意识,促进历史文化古城建设的整体推进,组织和开展了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和开发的法制宣传活动。

一是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宣传文章,全面反映资中的历史发展、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使干部群众加深了对资中历史的了解.二是连续几年开展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月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周活动.在开展活动期间,通过电视讲话、广播讲话、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知识以及城市发展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增强了干部群众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

三是通过讲座、演讲、知识竞赛、有奖竟猜等形式增进对辖区内文物的了解,提高全县群众对保护文物重要意义的认识,形成了“建设古城,人人有责”、“保护古城完整,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风尚。

四是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向全县广大群众展示了更多的现有历史文物,增进了广大群众对古城资中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优秀文化遗产,严厉打击和遏制盗掘文物犯罪,保护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的正常运行,近年来,资中县统一组织公安、文物和工商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文物安全防范的措施,多次开展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政府依法加强了对民间收藏文物和文物购销经营活动的管理。

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群众争做名城保护模范

资中县县委、县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在做好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保护和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到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之中。

社会各界力量的加入,为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建设和打造整体工程的快速前进,逐步实现了资中县关于把资中县建设成为川东南以至于中国西部的经济文化大县、强县的宏伟目标。

据资中县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及对资中县城北区域状元街居民群众的走访了解,课题组得知,在资中县境内,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资中历史文化古城的建设和发展中,纷纷建言献策,广泛关注并参与了资中县古城区街道改造和规化、资中县文庙、武庙的修复等重大措施和行动之中。

广大社会群众对资中县政府所作的文物古迹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措施都有良好的反应,同时也积极支持政府对古城的建设规划工作。

如:

状元街(原北街)居民积极配合政府的整体工程规划,积极搬迁或积极出资维护古迹,为打造状元街整体的效果付出了其应有之能力。

据了解,资中县城区居民对政府为古城区发展和罗泉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所作的努力,都充分给予了肯定,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了政府大力的支持和协助。

如,资中新正街民居附近的“茂康民俗会馆”就是社会群众中保护文物的典型例子。

“茂康民俗会馆”所有人陈茂康,属资中城区居民,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走访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散落民间的文物,并将其置于“茂康民俗会馆"展览,供众人参观。

同时,他还带头成立了“资中收藏家协会”,全心致力于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工作.正是由于像陈茂康这样的社会群众的参与,解决了政府在文物保护和古城开发中的部分难题,使得整个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社会教育作用

为了全面落实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方针,资中县文物工作者及文物保护相关单位不断探索拓宽文物古迹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作用.资中县博物馆(设在文庙内)开设了“历史陈列厅"和“展厅”,“历史陈列厅”共陈列不同历史时期的483件文物和标本,展厅先后举办“香港回归祖国书画展"、“建党80周年大型图片展"、“救救孩子—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录大型图片展"、“资中县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等主题展览,共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同时,资中县政府、资中县文化体育局、资中县教育局联合把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免费开放,使他们受到历史文化、古代文明的熏陶,使得广大青年学生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于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工作是一个良好的范例。

(四)保持古城原始布局,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工程。

资中在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工程的同时,充分凸显了其丰富的古文化底蕴,将古文化历史风味充分融入到现代化的市场经营之中,用古文化的气息来装饰现代化的场面,如状元街的各式各样的商业招牌及居民房的设计,便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独具特色的点点滴景象无不体现着资中县旧城改造工程对古文化的尊重和弘扬,也是对古城的保护和发展这一主题的集中体现.

资中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沉淀的文化古城,资中的历史,留下了可供后代享用的重要历史信息,是一座历史博物馆。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探析

据调查了解,资中县党委、政府,资中县文物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及资中县广大群众都积极参与了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使得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了川东南地区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典范,也有望于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先锋模范,但在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层次的问题。

1、宣传不够到位

据了解所知,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打造,主要在资中县广播电视及县辖区内各乡镇宣传,宣传范围过于狭窄,媒体的公众影响过小,无法达到向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宣传的效果。

2、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建设所需经费严重短缺

资中县是农业大县,无重大的工业生产基地,以简单的农产品加工和生产工业为主,论其财力,在文化古城的保护方面的投入实为有限.虽然,县政府在加大对文物保护财政投入的同时也积极向社会筹集资金,但其难以达到保护资中县境内全部文物和古建筑的要求。

特别是在一些贵重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方面,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达到效果.

3、部分群众缺乏古城保护的大局意识

虽然县政府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上做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但是还是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单位、个体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的现象,以至于影响、破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文物重要价值在社会的认可度不断增强,文物的价值和拥有文物的利润升值空间越来越大,盗窃石刻造像、古墓葬以及非法交易文物的违法犯罪事件也时有发生。

课题组成员在对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中各类文化古迹进行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一些文物建筑的墙壁上存在有乱写卢乱刻的字迹和图画。

同时还存在一些建筑物(修复后)被人为损毁的现象.政府部门对古城保护和发展成果的时候监管不足,也使得以上破坏行为时有发生。

4、部分建筑的维修和建造为追求美观而违背历史,文物保护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在走访了解过程中,资中县文化体育局(下属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武庙大门外的岳池和照壁的布局存在位置颠倒的状况.工作人员称,这是规划建设部门在规划和建设施工过程中做出的行动,使得文物的维修和翻新存在违背历史实际的情况,这是对文物及历史的极为不尊重,也是古城建设和发展中的遗憾。

由此观之,资中县规划建设部门与文物古迹保护部门在这方面工作的协调和协作程度还不够完好,以致出现上述状况.

5、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分布过于分散,文物保护难度加大。

资中县辖区内文物古迹分布各个地区,有距离城区几十公里以外的罗泉—铁佛古镇分布区,有分布于城北郊区以外的佛教基地—宁国寺,总之,整个文物古迹的分布成分散趋势,以至于使得保护工作的难度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资中县辖区内的古迹内容较单一,古迹周围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不成规模,没有围绕古迹打造特色。

四、对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在总体上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县委、县政府在把握资中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同时,致力于文化古城的建设和打造,围绕“建设川东丘陵地区经济文化强县”的目标,不断加强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开发,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不足之处,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继续完善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的政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完善古城保护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现状的变化,资中县政府要紧紧围绕打造省级历史文化古城和川东南丘陵地区经济大县的宏伟目标,根据变化了的资中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现状,完善历史文化古城保护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实现制度上的保障.

  目前,资中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完成了对资中状元街、新正街民居等的局部规划和建设,但对于其他街区和历史文化古迹地区,其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古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历史过程,因此,在完成对局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已达到总体推进历史文化古城建设和保护的效果。

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罗泉古镇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以保护罗泉古镇千年历史文明,为资中历史文化古城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新的亮点。

(二)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开发综合价值

悠久的历史留给了资中县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资中县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分散在资中县辖区各个地区,展示着古代资中古城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变迁。

对于各大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政府及社会各界在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同时,不仅仅是因该注重其文化古迹本身的保护和开发,也要重视对整个片区文化资源的整合,如整合资中城北区文庙-武庙-重龙山历史文化古迹片区(现已基本成型)、铁佛—罗泉古镇片区等,使得文化资源的保护更加有力、更加完善。

同时,将整合的文化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以助于更好的展现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风采.同时,注重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有限文化资源的价值最大华也是资中古城发展和保护的可取之路。

如完善文化资源相关附带配套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在历史文化古迹(如文庙)周围建立相关文化产业,以达到增加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的目的.

(三)完善政府监督,保障古城秩序

在历史文化古城的建设和保护方面,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主导作用,又要发挥社会各界的整体力量,共同致力于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开发。

对于开放给个体单位或个人的文化资源保护项目,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督力度,做好正确引导,使整个文化古城的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如完善文物资源的政府保管和私人保管相结合的制度,完善文物资源的政府拥有和私人私用相结合的制度等等。

推进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向着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建设的整体目标蓬勃发展,真正的打造川东南经济强县和文化名城.

(四)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在资中县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特色文化做文章,坚持文化品牌为主导,合力打造文化、旅游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古城。

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融入儒家文化、宗教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地方风情文化、武术文化等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一批古城文化精品,不断推进资中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如以文庙武庙为核心的磐石古城,再现资中明清风貌;以罗泉古镇盐神庙为核心,建设“天下井盐文化第一镇”;等等。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辛勤的劳动人民铸就了诸多如资中一类的历史文化故城,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经济社会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的经济建设也不可忘记先辈们的辛劳和勤奋,保护好我们的财富,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优越的民族自豪感的必由之路。

做好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2]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吴海嘉.浅析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J]。

四川文物,2008(6)。

[4]金萍.千年古镇的保护和发展[J]。

山西建筑,200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